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28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docx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讲

绪论

研究背景

•时间:

20世纪70年代;地点:

美国。

•背景:

1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现代高科技/传播通讯技术;交通技术;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全球的时间、空间距离,为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人们产生了基于不同文化、社会的跨文化交际需求。

2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误解及其他形式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导致文化冲突、心理障碍,乃至无穷的灾难。

3如何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人构成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起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比较/自我认识;乐趣/满足;预见/解决

研究的多学科性

•多学科性——关涉多门学科。

1人类学。

2社会学、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语言与社会。

3符号学;文化学;交际学;哲学;交际民族学;传播学等。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建构

•三种观点:

1以经验研究为基础,排斥了与相关学科合作的可能。

2综合研究;多学科性。

3以普通交际理论为核心建立跨文化交际研究理论,认为其与普通交际基本一致。

•两种并行的研究:

1微观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普遍性。

2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特殊性。

•本书:

以一般交际理论为基本核心,从交际差异出发,借鉴多学科对交际规则进行跨文化对比,探索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和本质。

交际与文化

•交际的定义:

数量繁多〔126种:

1是符号〔p9活动,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

〔交际的媒介、过程

2当交际者把意义赋予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

3交际不一定以主观意识为转移,可能是无意识的和无意向的活动。

〔交际发生的界定

4交际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

〔交际的规则

•组成交际的要素:

1信息源/行为源——交际需要和意愿〔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2编码——交际信息的符号化过程。

3信息。

4渠道。

5信息接受者/反应者——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向与无意向。

6译码——交际信息的赋义过程。

7反应——决定与选择。

8反馈——与反应关系密切。

•文化的定义。

P16

•文化的特征:

内隐与外现〔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习得与传授;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文化的社会属性〔各种社会形式与意义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实体〔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与交际的同一性;动态多变;选择性〔地域性与偶然性;民族中心主义——交际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P19。

文化定势、民族文化与亚文化

•文化定势:

一种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模式。

它倾向于把某一文化群体的每一成员均当作其整体文化的代表形象。

该模式研究效果明显,但容易忽视个体差异而显得过度概括,形成文化研究的误区。

•文化定势模式下的重要研究结果:

民族文化〔主流文化/最有权势的文化。

•亚文化〔群体文化/副文化——性别;年龄;种族;阶层。

主流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冲突点。

•非定势文化。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与一般性交际:

没有实质性差异。

•狭义的跨文化交际P23。

•广义的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的连续体P24。

•跨文化交际的多维度——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跨亚文化交际;国际性跨文化交际P24。

•国外、国内研究的侧重点:

国外研究重点放在各个层面上,我国则集中在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二讲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框架

交际与社会/文化

•交际就是文化,文化就是交际。

•人类通过交际活动完成社会化过程,塑造、建构、习得和传播文化;文化影响、制约人类的交际活动。

•交际与"共同"与"分享"等意义密切相关;文化的共享是交际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

跨文化交际活动则是这种共享在不同程度上缺失的前提下进行的交际活动。

交际与环境

•交际的赋义过程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

文化差异导致交际对其环境有不同的依赖程度。

〔语码信息与环境信息

•Hall:

强交际环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与弱交际环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

在强交际文化环境中,有较多的信息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内心;明显的语码则负载较少信息。

人们对微妙的环境提示比较敏感。

弱交际环境文化则相反。

〔社会化的"内心";言传/意会。

•强交际文化交际特征:

内隐、含蓄,反应很少外露〔总体特征;暗码信息,较多非语言编码〔环境信息;圈内、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熟人社会;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前现代时间。

•弱交际文化交际特征:

外显、明了,反应外露〔总体特征;明码信息,较多语言编码〔语码信息;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紧密〔生人社会;低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组织化〔时钟时间/工业时间。

•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洲土著、南美、亚洲、非洲/日本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框架

•交际的可预测性:

1交际行为的意义取决于交际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2人类所生存的文化、社会、乃至物理〔空间;身体及心理环境都是高度程式化的,因而是可以分析、解释的。

3因此交际是可以预测的。

4进行有效的交际,意味着交际双方共享一套可供对交际行为进行解释、评价和预测的模式。

•本书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交际提供预测的交际变量的基础之上的——宽泛交际环境、具体交际环境、规范系统和符号、编译码和代码系统。

•宽泛的交际环境:

1文化环境——世界观、价值取向,是社会中最有生命力的定型因素。

在初次进行交际时,文化是为交际提供预测数据的唯一依据。

2心理环境——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信息编译过程,以及交际者在交际中常持态度。

3自然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景观。

•具体交际环境〔社会情景因素:

1社会语言学视角——身份、年龄、职业、政治背景、教育背景、经济状况、社会活动、兴趣爱好〔个体差异;角色及角色关系、社会关系、权势或同一性关系〔交往关系;场景;空间;时间。

2社会心理学视角——人际关系。

3文化学视角——文化身份。

•规范系统:

1社会期望、行为准则或活动规约。

2多层次性——普遍性、民族性、地区性、个性。

•符号、编译码和代码系统。

•就交际事件而言,各种变量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

谁,与谁,为什么交际,在什么地方/时间,如何交际〔关于什么,什么方式,在什么层次

第三讲

宽泛的交际环境对比分析〔一

价值观对比

•价值观〔念:

是任何社会、文化中人们无法回避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认知准绳、处世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以及道德标准等。

•价值观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的的,最后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是民族性格的基石。

•价值观对比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变化"观;"行为"观;天性观;时间观〔Kluckhohns;Hofstede

价值观/世界观念对比

•天人合一〔OnenessVS天人相分〔DividednessbetweenManandNature:

1天人合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

P59-60

2天人相分——天人相分,两者对立。

人们为"赎罪"与自然进行不屈的斗争,改造自我而得到"神力"。

P60

•群体取向〔GroupOrientationVS个人主义取向〔IndividualismOrientation:

1群体取向具体表现——群体取向;他人取向。

P61-62

2个人主义取向具体表现——个体中心-隐私;追求自由、差异;竞争。

P62-64

倾向个人主义的国家〔地区排名:

U.S.A.;Australia;GreatBritain;Canada;Netherlands;NewZealand;Italy;Belgium;Demark;Sweden

倾向集体主义的国家〔地区排名:

Venezuela;Colombia;Pakistan;Peru;Taiwan;Thailand;Singapore;Chile;HongKong;Yugoslavia

〔Hofstede于上世纪80年代以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员工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

•求变〔SeekingofChangeVS求稳〔SeekingofStability〔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

1求变——无物不变;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没有未来。

P65

2求稳——万物不变。

一但稳定受到威胁,则无所适从。

P66

•做人〔BeingVS做事〔Doing:

1做人——无为而有为。

"有为"意味着矛盾、冲突。

"无为"才能防止对立和矛盾。

P66-67

2做事——求变、求动是重要的精神动力。

"做事""有所成就"是重要的文化取向。

P67-68

•性本善〔InnatelyGoodVS性本恶〔InnatelyEvil:

1性本善——人性除了善之外,还有其他成分,不恰当控制,也会转变成恶。

2性本恶——人从原罪出发,为了成为好人,制定一系列法律进行改造和规约。

•过去取向〔PastOrientationVS未来取向〔FutureOrientation:

1过去取向——面向过去,尚古怀旧。

"圆式"时间观。

2未来取向——面向未来。

"线式"时间观。

3对时间的使用——单向记时制与多向记时制。

P72

•各价值观纬度彼此关系密切。

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所有纬度的重要前提。

•不同民族、社会与国家在每个价值观纬度上表现出连续性关系,而不是彼此完全对立。

同时,有些国家、地区分别处于连续性关系中的极限位置,彼此呈现较明显的区别,形成一定的对立关系。

P75-76

民族性格

•历史上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描述——总体来看,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反映了中国文化以"人""人生"为中心的人文气质。

P82-83

•历史上美国人民族性格的描述——总体来看,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反映出他们偏重于对世界本体的探求:

如何认识自然或客观世界,以及怎样认识世界。

P83-84

•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变迁。

P85-86

主流的美国文化模式

•研究文化模式的前提条件:

1避免文化定势的倾向。

2在一个连续体中考察文化模式。

3不孤立地看待文化模式中的某个选项。

4一个文化群体的文化模式通常意味着该群体的主流/主体文化模式。

5文化模式关注的是相对稳定的文化底层结构。

6文化模式的矛盾性:

同一文化模式中,理论上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上的价值观〔行为之间常常会彼此矛盾。

•个人主义:

1最重要的美国文化模式选项。

2个人主义的含义:

eachindividualisunique,special,completelydifferentfromallotherindividualsandthebasicunitofnature.

3历史悠久:

始于十七世纪。

4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

individualinitiative;individualexpression;independence;privacy。

5个人的特质应该被认可和不断强化。

•平等:

1与个人主义关系密切。

2强调各个层面的平等:

教育、就业、政治/社会权利等。

3表现为从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到家庭外部的社会关系中的各种平等关系模式。

•物质主义:

1美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追求丰裕的物质和生理的舒适是重要的权利。

3美国民族优越感的重要内容。

•科学与技术:

1崇尚科学技术。

2反映了西方文明中个人理性主义的悠久历史。

3重视客观性、实证性和科学的方法。

•进步与变化:

1.社会与人类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变化的方向只有一个,即进步。

2.具体表现:

乐观;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关注未来;认为可以有效控制生活的各个方面;相信人人都有能力迎接和适应变化。

•工作与娱乐:

1."清教主义"的影响。

2.娱乐是工作的必然回报。

•竞争:

1.人人争第一。

2.竞争是良性的。

第四讲

宽泛的交际环境对比分析〔二

认知与社会化

•社会化:

是孩子成为"社会动物"之前必须内化在一个社会中生存所必须具有的一切条件的过程,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或社会参与者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有两个任务:

使个体知道社会和群体对他的期望;使个体具备实现这些期望的能力。

•认知与社会化:

认知过程与社会化过程同步进行,或者说是合二为一。

所以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将深刻影响人类的认知过程,即信息意义的赋予过程〔P90-91。

换言之,人们用以赋义的规则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语言的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所以语言的习得与社会化过程也是同步的。

语用规则的习得受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影响。

•语用迁移:

在与不同文化的群体交往时,用本族语或本群体的社会语言规则,解释和评价别人的话语行为。

所以,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时,即便语言能力很强,也会因为这种迁移而带来交际的障碍,尤其在问候、恭维、感谢、抱歉和拒绝等言语行为方面。

•这些迁移不仅会产生交际双方相互间的误解,而且会归因于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把它看作是一种冒犯行为。

•Triandas1975年做的一次调查分析。

美国人〔A与其下属希腊人〔B的一段对话的记录和分析。

A:

完成这一报告需要多少时间?

〔A:

我请他一起做决定。

B:

这个人简直没有道理,他是老板,为什么不告诉我应该做什么?

B:

我不知道。

〔A:

他拒绝负责任、合作。

B:

我在请他下指示。

A:

你是决定时间的最佳人选。

〔A:

我迫使他为自己的事做决定。

B:

胡扯。

我最好还是给他一个答复。

十天。

〔A:

简直没有判断能力,十天是不可能的。

A:

十五天吧。

你同意十五天完成,对吧?

〔A:

我给他一个期限。

B:

这就是指示。

结果1:

这个报告实际需要30天完成,所以虽然B辛苦地工作,到第15天还没完成,他还需要一天。

A:

报告完成了吗?

〔A:

我必须清楚他是否按时间完成。

B:

他向我要报告。

B:

明天能完成。

〔A:

我必须教训他要按时完成工作。

A:

我们已经说好15天完成的。

〔B:

真蠢。

不仅他的指示是错误的。

30天的工作我16天完成,也得不到欣赏。

结果2:

B愤然辞职。

•思维与环境:

认知领域的差别可以表现在思维对环境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分为领域依存和无领域依存。

无领域依存群体具有更强的把某一组成部分从其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能力,有较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领域依存群体则对社会环境更加敏感,更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或更容易屈服于社会压力。

分别与强/弱交际环境文化相对应。

•西方思维模式——分析、逻辑、抽象。

•东方思维模式——整体、直觉、具象。

P98-102

态度

•态度的定义与功能:

1定义:

是影响交际的重要心理因素,是人们对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由认知、情感和意动三部分组成。

认知是对某一对象持有的思想、信念和知识。

情感是人们的主观评价、情绪反应。

意动是态度中的行为意向成分。

P102-103

2功能:

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功能,证明自己占有理解和支配世界的知识。

〔自利功能P103-104

•态度的分类:

〔社会化的产物

1定势——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是过于一般化的、忽略细节的,过于夸大与某类别或群体人相关的信念或态度,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它经常伴有感情色彩,有真实/部分真实/错误/部分错误等几种。

即使是错误的,也可能有合理的内核,因为他们都是从过于一般化或极端化的事实中发展而来的。

一旦定势与客观实际吻合,它就成为一种社会分类,一种科学而准确的分类,而不仅仅是情感上执着的一种信念了。

•偏见——是对事物调查之前就已形成了的判断或评价,或不成熟的判断或评价。

通常是一种以错误的、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有时也可以是肯定的。

对使其改正的证据总是固执地抵抗,是僵化的,不可逆转、改变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表现在六个方面。

P106

•定势与偏见的联系与区分。

P106

•民族中心主义——某个民族、群体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来衡量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

〔群体中心主义它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态度,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P108-109

•交际距离——民族中心主义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交际距离,它难以测量,却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就言语上表现为:

漠不关心的距离;回避的距离;蔑视的距离。

总体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的漠不关心或麻木不仁,对不同文化缺乏敏感性;回避或限制与不同群体成员交往;表示出对不同群体成员的反感和敌意。

•文化相对主义——避免以本民族文化为标准,认为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标准去理解和评价。

•缩短交际距离——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与对方建立平等关系。

•态度与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交际态度对跨文化交际活均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民族中心主义和偏见常形成消极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1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际机会,会减少交际态度的消极影响。

2建立平等的地位、和共同的目标;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彼此尊重相关法律和习俗;亲密而不仅是表面上的接触;产生令人愉快的结果;共同参与重要活动;创造有利的社会气氛等。

交际双方的个人努力也很重要。

〔汉语学习VS"新"鸦片战争;学习的自主性

第五讲

宽泛的交际环境对比分析〔三

环境

•环境:

影响人们的交际,同时是人们难以意识到的干扰因素。

可以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也有学者把时间环境列入其中。

•物理环境:

包括地理、气候、建筑等因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心理环境:

人们对物理环境的态度及对它的使用。

•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恰当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相同的环境中,的同一交际行为可能传递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交际行为则可能传递相同的意义。

〔教室/师生/礼貌

物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

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及行为模式或行为的社会规范。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XX;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还认为仁者高于知者。

•大陆文明——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商业文明

•温度条件。

•人文景观/环境:

1城市建筑风格:

①北京——家族式的、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等级的、威严的;感性的;古老的。

P120

②纽约—社会功能繁多的现代都市〔商业/金融/文化;理性、数字的;古老而年轻的。

P120-121

2居室环境:

①东方——有利于建立垂直式的人际关系及和合气氛。

②西方——有利于发展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独立精神。

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

心理与物理空间环境的互动。

•隐私:

1概念:

是人们允许接触某一自我或其群体的选择性的控制机制。

隐私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具体的内涵和侧重点不同,维护隐私的方式也不同〔物理机制/心理机制/社会机制。

2分类:

隐居——与世隔绝;亲密无间——与亲密朋友或知己分享隐私;匿名——不期望被他人识别;自我克制——以心理自我克制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

〔从外现到内隐

•隐私的内涵:

1中国——群体、家庭隐私;个体的情感、态度。

2美国——个体隐私,而个体的情感、态度则不被涵盖。

•隐私的维护:

1中国——以"围墙"、阻隔来维护群体、家庭的隐私〔物理机制;以自我克制、"沉默"来维护个体的隐私〔心理机制,取得人际和谐。

2美国——以空间距离、无形的"围墙"来维护隐私〔物理机制,相关的社会法律制度〔社会机制。

•个人领域:

领域学的重要概念,研究人们对环境的利用。

表现为对某一区域个人化和私有化,从而调节交际。

与其相关的行为称为"领域行为"〔体距语。

1个人领域的文化差异——从大到小。

2拥挤——主体对于过于狭小的空间的一种心理和情感态度,是隐私调节的物理机制失效的结果,如超常的人口、人员密度等。

此时,人们心理压力较大,一些文化的成员通常把"拥挤者"当作"非人"来对待,这也是对个人领域进行调节的一种心理机制。

•社会关心/人情味VS隐私。

时间环境

•圆与线;过去与未来。

•美国:

线式时间观;把时间看作是伸向未来的道路;着眼于可预见的、可计划的未来;时间是一种实体、商品;对待期限和约期的态度非常认真,不守约和不守时是会受到真正的惩罚。

•中国:

圆式时间观;着眼于过去,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重要的参考,年龄、经验、师长是权威的标志〔礼貌/道德/法律;未来是遥远的、理想的;时间是弹性的,不守时不会"太严重"。

第六讲

具体的交际环境对比〔一

社会情景与跨文化交际

•有效的交际不仅依靠对宽泛的文化环境的分析,也离不开对交际所依存的具体情景的分析,如对于社会情景的分析。

•对社会情景的研究可以减少基于整体文化研究所带来的模糊性,可以让我们有效关注交际者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差异。

•交际遵循的的社会情景适应性规则因文化不同而不同。

从理论上看,尽管人们在相似的情景中交际目标可能具有共性,但是在某一具体情景中,对交际者的社会期望或要求其所承担的义务、以及完成的行为却可能因文化不同而相去甚远。

•与社会情景相关的变量:

1交际者的身份——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是重要的情景因素。

2交际目的——社会职业型/社会文化型;专业/非专业型。

3交际场合——空间场合、时间。

4交往关系——社会关系、角色关系等,是最重要的社会情景变量。

社会关系

•基于社会地位对比的交往关系〔权力距离

1差序/垂直/权势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等级关系。

交际者之间以长幼、职衔、教育、出身、财富等社会特征差异作为评判标准,形成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对称的社会关系,是不能互换的。

2平等/平行/同一性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

交际者之间可以经验共享,关注其社会特征的共性〔社会基本组成单位,彼此关系亲密,是可以互换的。

3不同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方式来标记这两种社会关系,对其解释也因文化而异。

总体来看,有的文化偏向差序/垂直/权势关系,有的则偏向平等/平行/同一性关系。

〔印度/英国/美国

角色关系

•角色:

一个社团对与某一具体职位相关的行为之期望。

每一个交际者都同时拥有多种角色。

其中,有些是由生理条件决定的不可选择性角色;多数角色则是在社会中学习获得的可选择性角色。

〔风格/角色

•角色与交际:

1交际行为是否符合被赋予的社会角色——是否选择了正确的社会角色;交际行为是否符合所处社会环境的需求。

2交际行为是否让人信服——是否毫无疑问地、合情合理地进入了角色。

•角色关系因文化差异而表现出三方面的不同:

1正式与非正式程度——对交际的外显形式高/低依赖度。

2个人化程度之差异——与强/弱交际文化相呼应。

是否把交际者做整体式评估。

3允许偏离理想角色行为的程度差异——任何文化中,人们的实际角色行为与其理想角色行为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对这种差异,不同文化的包容度不同,有宽松和严格之分。

•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

社会关系是交际者之间更深刻、更重要的交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角色关系。

第七讲

具体的交际环境对比〔二

人际关系

•概念: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心理距离,由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差异来体现〔亲密/疏远/敌对。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关系密切,分别从心理和社会两种角度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描述。

如: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政治关系〔同一性;可选择型/不可选择型〔自由性;长期型/短期型〔时间性;工具型/情感型/契约型等〔目标性。

将根据不同的研究目标进行选择与描述。

P157

东西人际关系的文化渊源与特征

•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及基本原则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有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