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235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docx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杜家坡村建设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为了落实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示,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村庄建设有序进行、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庄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规划将指导村庄建设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的开展。

杜家坡村属于城边村,具有一定的交通局位条件,搞好旧村改造,迁并工作,能够进一步加快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需进行杨凌区李台乡杜家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背景

1、政策优势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给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全新思路。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2、“一线两带”

陕西省政府提出了“一线两带”的产业发展战略:

陇海铁路和310过道线,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和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杜家坡村则处在该线上,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必然。

3、区位条件

处在杨凌市区南部,是杨凌未来发展的重要地段,且靠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杜家坡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区位契机。

4、交通条件

五湖路、邰城路的建成开通,彻底疏通了杜家坡村的东西走廊,缩短了与杨凌区的距离。

同时杜家坡村处于西宝高速的南侧,交通便捷。

经验表明,交通的发达必将带来地区的繁荣,杜家坡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5、社会经济

人口1024人,耕地面积276亩,人均纯收入3849元/年,在区位上属于城边村,区位条件明显,在杨凌区的带动中,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较差。

三、规划目的和意义

村庄建设规划的背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好村庄建设规划,意义重大:

1、开展此项工作是统筹城乡的要求。

目前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问题仍较突出。

村庄建设规划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2、开展这项工作时顺应农民愿望,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希望过上向城市居民一样的文明生活,目前村民一迫切需要村庄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改水、改路、改房等,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进而全面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第二章杜家坡村规划要求

一、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条例》、《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2006年3月1日实施、《杨陵诚市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旧村改造相关的地方政策文件。

2、技术标准、规范依据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陕西省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纲要》及相关的道路、防洪、供水、排水、电力、环保、燃气等设计规范。

3、政策、基础资料依据

杨凌区村庄布点规划(2006-2020)、杨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杨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杨陵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其它部门规划及各类基础资料等。

4、其它依据:

杜家坡村地形图:

1:

1000

二、规划年限

近期2009-2012远期2009-2024

三、规划范围

杜家坡村,范围与杜家坡行政区划范围一致

四、规划原则

㈠统筹规划,区域协调。

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㈡集约整合,合理布局。

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合理确定村庄的功能布局

㈢改善环境,设施配套。

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村庄整体生产、生活环境

㈣因地制宜,贯彻“四节”。

合理保护和利用当地资源。

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

㈤循序渐进,有机更新。

规划建设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步开展和深化

㈥体制创新,政策保障。

注重体制建设和创新,政策制定切合实际,为规划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规划目标

1、发展新农业及商业

利用交通区位发展商业,同时与新型农业结合,传统的农业逐步衍生出了一大批新的农业产业,如果林业、规模养殖业、都市农业等,而这些新的农业产业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并逐步建立起适合当地的新型农业是首要任务之一。

2、培育新农民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因受制于教育程度不高而难以掌握一些新技术,导致一些对农技要求相对较高的农业类型普及率偏低,而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也大多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缓慢。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知识技术水平,培育新农民是一关键。

3、塑造新风貌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总体上讲不容乐观,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村落多、分布散、乱、经济水平相对低下造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通过对农村地区大量的村落进行合理的撤并,通过整治整合塑造全新的农村人居环境。

4、配套基础措施

由于农村地区的自然错落分布较散、规模较小,导致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代价高昂,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使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地享受到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条件。

第三章村庄规划内容

一、现状概述

(一)区位及自然条件

杜家坡位于陕西省杨凌区李台乡西南部,其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北隔西宝高速公路与李台乡相望,村庄依山傍水,南临渭水,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

杜家坡村地势南低北高,地貌形态为渭北黄土台原,南部为渭河阶地,地面较平坦。

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暖温气候带,降水较为集中,且四季分明。

(二)、社会经济条件

现有总人口1024人,共268户,耕地面积276亩,人均纯收入3849元/年,在区位上属于城边村,具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村内公共设施不齐全,卫生条件较差。

(三)、村庄建设现状

1.道路设施

外部道路:

南北向邰城路是杜家坡村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

内部道路:

目前杜家坡村的道路格局较为完善,分布均匀,但等级级配不合理。

本次规划在保持现状道路网格局的基础上,对道路等级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2.公共服务措施

主要公共服务措施为村委会,变电站,合作医疗室警卫室,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寺庙。

3.绿化环境

村庄内无集中绿地,且绿地面积所占比例少。

4.居住建筑

新址民宅呈行列式布置,宅基地有统一的规划标准。

旧址民宅建筑质量较差,大部分房屋低矮,有的为土坯墙,院门也多数破旧。

但院内面积相对宽敞。

二、村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对策

合理确定道路断面等级,增加道路绿化宽度,整合各类电力电讯管线,村内设计出垃圾收集点和一垃圾转运站。

垃圾集中运到垃圾转运站后运至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公害处理。

同时,村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

村级公共服务措施还待进一步完善和整治。

本次规划考虑增设一小学,公园,公共停车场。

三、整治重点和思路

根据我国村庄建设的实际,提出将新农村的重点放在环境整治上,重点通过设施配套和环境改造,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质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家庭现代化、环境脏乱差”“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局面。

通过环境改造,实现“五化”(卫生洁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和水源净化)。

整治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村庄道路治通,基础设施治缺、村容环境治乱、治脏,拆除影响道路交通的民宅和乱搭乱建的附房,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临建房,应进行立面粉刷或墙面清洁,完善村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疏通道路系统,整修路面,增加道路绿化,增建排水设施,改造积水设施,整合电力电讯线,、;完善村庄绿化系统,增加村庄公共活动场所和停车场地、广场等,对村庄的主要入口、街道绿化等进行重点整治,入口处增设村标、建筑小品,改善村庄整体形象,建设高品质的村庄居住环境。

四、村庄规划方案及主要的技术指标

㈠产业发展应考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新型产业,杜家坡村苹果种植已成规模。

规划将完善其商业服务体系,并规划发展一定的物流加工体系,形成一定的物流加工体系,形成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丰富杜家坡村的产业体系。

同时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业(主要是园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并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就业。

㈡规划布局

1.本次规划主要对村庄的产业用地及公共用地进行了布局规划及适当的调整了部分住宅用地。

2.规划依据《陕西省村镇规划技术要点》,完善丰富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

村委会、老年活动室、卫生站、综合商店、理发店、广场等。

第四章新农村功能性质、规模和目标

一、新农村功能

前已述及,杜家坡东有李台乡的经济中心-李台乡政府所在地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临宝鸡市,。

一方面,可受到区域经济的有力带动,另一方面,因基础太差很难与周边新农村构成平等竞争,本着避实就虚、扬长避短的原则,新农村功能应体现以下特点:

1、同步:

与区域经济、产业宏观分布同步发展。

2、协调:

与周边功能相协调。

3、错位:

与周边功能错位发展,扬长避短,不进行同类竞争。

4、互补:

与周边经济形成上下游关系、功能互补关系。

5、共享:

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品牌资源等实现共享,充分利用。

根据以上特点,新农村功能拟定为:

1、行政职能:

这是一般新农村应具有的职能。

2、交通服务:

是发挥新农村交通优势的必然结果。

4、工业: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线两带”的要求。

5、休闲:

康体、休闲是现代农村必备的功能之一,是地区发展的永恒主体。

方便的通达条件,发展农家乐等休闲功能是对周边地区的有力补充。

6、生活居住:

对新农村生产功能的必备要素。

7、商业贸易:

交通的发达必将带来商贸的繁荣。

8、配套项目:

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是新农村正常运营的保障。

9、辅助功能:

在李台乡总体规划中,杜家坡村作为李台乡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分担部分城村的职能。

二、新农村性质

根据以上职能,杜家坡村性质拟定为:

是李台乡的组成部分和对外窗口,交通枢纽重村。

是以工业为基础,以交通服务、物资集散为主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新农村。

三、新农村规模

新农村规模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撤并点:

村区规模可达1000多人。

同时考虑旧村址的撤并,规模将有所突破。

2、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外来服务人口的机械增长将不可避免的加快。

3、“一线两带”战略的实施,外来生产人口将大大增加。

根据以上分析,参照我省其他同类新农村的发展经验,杜家坡新农村规模拟定为:

近期1060人,远期按1150人控制。

四、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一)各产业发展战略

坚持稳步发展第一产业,优化集约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各产业发展战略如下:

1、第一产业

发展方向: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科技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

具体抓好四个转移,即:

从传统的养殖业向优质、高产、高值的养殖转移;从传统的种植业向优质、高效的种植业转移;从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向股份制集约化规模经营模式转移;从传统的耕作水平向现代化耕作水平转移。

加大农田的整治、改造力度,使第一产业得以稳定并逐步提高。

2、第二产业

(1)集约发展:

以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同业兼并、对外联合等方式,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大力提高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形成一批经济规模大,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体。

中小企业要走专业化的路子,与大企业挂钩,为大企业生产零配件,提高专业化水平,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集约办工业区:

对现有小型亏损工业进行全面的调整,集中力量办好工业区,形成具一定规模的集约化工业区。

(3)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用地条件和政策优势,引进一批无污染、具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同时,积极引导现有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层面转变。

3、第三产业

(1)发挥教稼文化和交通方便的优势,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2)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随着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服务设施的健全,引导房地产业走规模集约化、环境生态化、造型特色化的道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环境引资,以土地兴村。

(3)围绕交通这一中心,发展娱乐、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使之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吸引力。

(4)调整、改善、提高现有道路,形成布局合理、通行能力强的公路交通服务网络,提高运输能力。

以此形成以旅游业、商贸业、物资中转储运、饮食住宿服务、娱乐休闲、房地产业的第三产业结构,作为杜家坡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二)实现战略目标的对策

1、生态建村:

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永恒保障。

保护、整治、建设生态环境是实现杜家坡经济腾飞的先决条件。

2、环境立村:

形成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营造一流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筑巢引凤。

3、服务强村:

大力发展交通服务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工业富村: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工业;引导工业向技术型、知识型转变。

5、科教兴村:

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普及九年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同时加大企业科研投入的力度,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6、政策活村:

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招商引资,搞活经济。

7、农业稳村:

深化新农村体制改革,保护耕地,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稳定。

8.商贸旺村:

充分发挥交通与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物资集散和商贸业,以商旺县。

总之,坚持以上“八个立村”方针,走农村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加速发展中心新农村,建立完善的村村体系,以城带村,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战略目标。

第五章村庄布局支撑体系规划

一、道路交通工程

(一)、道路规划

1、规划目的

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优化路网结构,扩大道路通达深度和宽度,加强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开创道路网“技术达标、规模适度、布局成网、区域协调”的局面,从根本上改变杜家坡村道路技术等级低、乡道建设缓慢的落后状况,保证道路网均衡和协调发展。

2、规划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与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及资源利用相结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为主,建设与管养并重;坚持以规划为指导,与综合运输、干线公路、城镇体系发展相协调;注重科技进步和交通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合理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和建养并重,管养齐抓”的原则。

3、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条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旧村改造相关的地方政策文件。

2、技术标准、规范依据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陕西省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纲要》及相关的道路、防洪、供水、排水、电力、环保、燃气等设计规范。

3、政策、基础资料依据

杨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杨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杨陵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其它部门规划及各类基础资料等。

4、其它依据

《杨陵区志》;杨陵区行政区划图等相关资料。

4、具体内容

杜家村现道路网格局为“三纵四横”,道路网主要为网格状,老村区路网维持现状,加强随着村区规模向东、向南两侧扩展,形成相对完善的路网结构。

规划期末在维持现有道路网布局的同时,努力拓宽道路、硬化道路,最终实现道路网的通达性。

1、道路等级设计

按《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规划区内分三级道路:

村主要道路:

红线宽度15米。

村庄次要道路:

红线宽度5米。

宅间道路:

路面宽度3米

2、道路具体实施方案

(1)依托村外道路,维护村外道路

改善邰城路两侧的绿化草地,完善人行道功能。

利用邰城路的巨大贯通力和它在杨凌区的重大作用将其发展成为村农产品和村服务业的输出窗口。

规划区南道路顺接至新区,将它发展成为新旧区的链接纽带。

(2)村主干道规划

在原来的基础上注重维护管理,在其两侧栽植行道树,保证道路的东西贯穿能力。

(3)村次级干道规划

东区部分“四纵五横”,西区部分“三纵三横”,新区部分“三纵三横”。

(4)宅前道路规划

实现邻里之间、前后院的交流。

3、路面硬化工程

实现主、次干道及宅前道路的硬化。

(二)广场规划

村设便民文化长廊一处:

设于停车场与商业区之间,主要服务于工作人员与过路游客。

公园休闲广场一处:

设于对外服务和居民区之间,面积0.10公顷。

(三)其它交通设施规划

1、停车场:

设一停车场。

为邰城路口停车场。

对外服务中心处,沿邰城路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20米,作为停车场地。

2、加油站:

设一加油站。

二、给排水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设施现状分析与评价

现区由杜家坡村自来水厂供水,采用地下水源,供水规模为3600吨/日。

给水管网中主干管管径100--150毫米。

2、给水工程规划

⑴给水原则

自来水厂供给新农村生活、市政和中小型企业用水,大中型企业用水采用自备水源与自来水相结合的方式。

2.用水量预测

采用综合指标法进行计算:

①生活综合用水标准:

以农村总体规划人口为计算依据,用水标准采用近期150升/人.日,远期200升/人.日,给水普及率100%。

②工业用水标准:

按每公顷工业用地耗水量计算,近期采用180立方米/公顷.日,远期采用150立方米/公顷.日。

③未预见用水量近期为总量的20%,远期为总量的15%。

④消防用水采用近期60立方米/日,远期90立方米/日。

经计算,总用水量近期为8000立方米/日,远期为15000立方米/日。

⑶水源

规划采用渭河地下水源。

其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可以满足新农村用水增长需要。

规划在南部新设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为1.5万吨。

近期继续采用现供水体系,远期用新水厂供水(村水厂保留为备用水源)。

3、水源地的卫生防护:

①在取水井群的影响半径内(150米),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和使用持久性农药。

②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以及从事破坏地表深层的活动。

③在水厂生产区或清水池外围20米的范围内,不得设生活居住区和其它有污染水源可能的用地。

⑷给水水质

规划新建水厂水质一次达到一类水标准,现有水厂水质通过技术改造,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

⑷农村给水管网布局规划

给水管网采用环状加树枝状管网系统,保障供水安全性;综合考虑给水管道与其它各类管线之间的协调关系,合理布置;规划给水管径150mm-300mm之间,沿主要道路敷设。

详见“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二)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规划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旧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3、污水工程规划

①污水量预测

农村污水总量根据农村用水量乘纳污系数计算,纳污系数近期采用0.8,远期采用0.85。

则农村污水总量近期为0.6万吨/日,远期为1.3万吨/日。

②污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渭河水体;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放。

不能纳入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需自行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污水统一排入区域污水干管。

③污水管网规划

规划中尽可能使排水区域的污水重力流向下游。

具体管线走向与管径、坡向详见“给排水工程规划图”。

三、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一)电力工程规划

1、电力负荷预测

人均负荷标准采用:

近期700度/年*人,远期900度/年*人。

综合分析确定。

到2012年该村年人均用电量为700度/年*人,年总用电量为7.364万kWh/年,最大负荷为2020千瓦。

到2024年该村人均用电量为900度/年*人,年总用电量为10.287万kWh/年,最大负荷为2820千瓦。

2、电力网规划

(1)电压等级

电网应尽量简化变电层次,规划2012年电压等级为三级:

110KV高压输电网,10KV中压及380/220V低压配电网。

规划在工业区建设110KV变电站,以增大供电能力,满足发展需要。

(2)电力线路布置原则

3、电力网布局

根据农村用地布局,变配电设施整体考虑设置,并与电力部门相协调。

具体线路布置和变配电所位置参见“电力电信工程规划图”。

(二)、邮政、电信工程规划

1.邮政规划

到2012年,建立和完善邮政代理网点,在居住区设立邮政报刊亭和信箱,方便群众用邮。

2024年扩建已建邮政成立体型邮运网,成为邮政及邮政储蓄服务中心。

2、电信系统规划

完善改建现有电信支局。

远期规划长途传输网以大容量光缆为主,微波传输为辅。

根据发展需要,远期在新区中心新建电信分局一处,与李台乡电信局由局间中继线联接。

村区内通讯及中继线路的敷设采取地下管埋电缆方式,用户线逐步由架空式向地下管道敷设方式过渡。

结合电信线路网络,同沟建设宽带互联网,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多功能应用能力。

3、规划近期电话普及率达到40部/百人。

远期电话普及率100部/人。

4、有线广播电视规划

在现有设施基础上,新政府用地内建广播中心,完善线路网络,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用户,规划近期有线用户达到95%,远期达到100%。

有线电视线路采用地下电缆,埋地敷设。

不断完善有限电视网络,加快光缆建设,开展图文电视和可视电话业务,加强多媒体和高速信息公路建设。

无线广播电台覆盖率达到100%。

四、管线综合规划

本次规划对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给水、雨水、污水六种管线进行综合,各管线原则上沿道路敷设。

1、管线平面布置:

道路两侧分别布置电力、电信、雨水、污水、给水管线,给水雨水管线同侧布置。

管线布置沿建筑向车行道方向排列顺序为:

电信线(有线电视)、管、给水管、雨水管,另一侧为电力线、管、污水管、雨水管。

电力、电信电缆、管、管一般布置在人行道下,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布置在车行道下。

2、管线竖向布置:

雨污水为重力流,其位置优先考虑,当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各种管线垂直方向的相互关系从浅到深一般次序为:

电信管线---电力管线---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

地下电缆线与给水管、管的最小垂直间距为0.15米,给水管与污水管的最小垂直间距为0.2米。

五、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规划

(一)环境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质量目标――近期达到国家(GB3095-82)二级标准,远期达到国家(GB3095-82)一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目标――加强水体的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使地表水质有明显改善,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加强水源地卫生防护,不得进行有污染的生产、生活活动。

3、声环境质量目标――综合整治噪声污染,规划远期噪声达标面积和达标率为95%。

规划执行标准Laeq:

dB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0

高级住宅区

50

40

1

居住、文教区

55

45

2

混合区

60

50

4

交通干道两侧

70

55

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噪音允许值选择场地与位置。

如下表所示:

区域

基本声级

频繁的峰值

偶尔的峰值

夜间

白天

夜间

白天

夜间

白天

医院

35

45

45

50

55

55

安静居民区

45

55

55

65

65

70

混合区

45

60

55

70

65

75

商业区

50

60

60

70

65

75

主次干道旁

65

70

70

80

80

90

4、固体废弃物治理――固体废弃物要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做到不产生二次污染,规划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达100%,综合利用率达95%。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治理措施

1、严格执行“三废”排放标准。

2、加强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