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好句赏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054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好句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语好句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语好句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语好句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语好句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好句赏析.docx

《论语好句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好句赏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好句赏析.docx

论语好句赏析

论语好句赏析

篇一:

经典小论语句赏析

《论语》经典句子的鉴赏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一本而已,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分别是: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四书,《易经》、《诗经》、《书经》、《礼记》、《春秋》是五经。

《论语》是孔子及其亲传弟子的对话记录,《孟子》是比孔子晚出生一百多年后的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礼记》是孔子的弟子们学习孔子有关“礼”的理论后产生的感想汇编。

《大学》和《中庸》则是《礼记》中抽出来的章节单独成篇的。

此外《易经》、《诗经》、《书经》、《春秋》都是孔子时代已经存在的书,孔子根据自己的理论需要及其审美眼光对其进行了编辑、修订、发挥等。

孔孟之后历代学者对四书五经的注释书,可以看成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其时代的需要而对儒家思想进行的解释和发挥。

下面我针对这几句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论语。

2、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

“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德:

古代有德治、礼治、法治的分别。

德治的基础,主要在于帝王本身的高尚品德,因此帝王责任重大,而效果据说也十分理想,几乎像是无为而治了。

事实上,德治与无为而治不同,但是为何天下自然而然归于太平?

这是因为孔子对人性有一个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向善,所以百姓会自动回应德治的帝王。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人们的客观行为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治理国家时,暴力和强制手段只是治标却不是治本之道。

为政者的德行是一种榜样的力量,使人们见贤思齐,从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受到良好的引导和感化,使每个人都知礼义廉耻,行为有格,这才是治世根本之道。

同样,希望获得别国的尊重与青睐,仅仅靠武力和硬实力是不可以的,人的归顺必然是心的归顺,仅仅依靠行为上的归顺而不得人心,这种所谓的局面必然不能长久。

相反,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昭然于世,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邻为善,用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国家,既不颐指气使也不奴颜婢膝,不卑不亢,和而不同,这样才能赢得人心,赢得真正的尊重。

3、子曰:

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说:

“早晨听懂了人生理想,就算当晚要死也不妨。

”理想是人存于世上的一精神寄托,没有理想,人多一切活动可以说的都是盲目的,都是毫无计划的。

古今中外,对于理想可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的话hopeisagoodthing,maybethebestofthing,正是有希望在指引,安迪才能在经过20年冤屈囚禁生活后安然从肖申克监狱成功逃脱,开始崭新的人生。

希望和人生价值是理想是明确人之所以为人,何以为人的重要导师。

孔子的这句话就是旨在强调理想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要了解人生应该如何的理想。

了解人生的价值何在,可以依此而行,死而无憾。

这也是“守死善道”的意思。

同时这句话也深刻反映着孔子的生死观,显示孔子知生也知死,而这种贯穿生死的道,无异于他一再强调的仁。

孔子将人生的理想、对真理的追求都置于生死之上,可以说他的生命因为他的灵魂而闪光。

相对于周围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孔子的这种态度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

不少人认为只有获取知识拥有好的人生才是个人应该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也将之作为人生的理想,拥有这些只是为了活着,而孔子认为生命不是最终的归宿,而是一种媒介,人拥有生命就是为了明确自已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为了汲取更多的真理和学问,是为了传到授业解惑,是为了将仁爱之道普度众生。

这就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根本。

这让我反思,作为大学生我的学习和探索的根本动因何在,是为了拥有一个好的人生还是为了汲取更多有用的东西来回报社会,创造生产力。

4、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

“君子关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产业。

君子关心的是规范,小人在乎的是利润。

”君子与小人对举,可以看出小人是为了产业而忽略德行,并且为了利润而不惜破坏规范。

反之,君子则以德行与规范为重。

换言之,小人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君子则进到“人我互动”阶段,还须努力朝向“超越自我”阶段提升。

德行与产业,规范和利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冲突的,如何取舍就是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了。

是见利忘义还是恪守规范,是合法经营还是投机倒把,不仅仅实在古代,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是十分敏感的问题。

众多资本家企业家在创业初期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可以说,很多都是在违法经营、投机取巧的,可以说,这会使财富迅速膨胀和积累,但是却有违社会功德,更是违背自己良心的。

5、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

“作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语上谨慎迟钝,而在行动上敏捷有效。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有失,人在言语上应该严谨,不应图一时口舌之快,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

可以说,只有充分闪耀着智慧和思考的言论才是真正值得一说的,空洞的毫无价值和营养的话语只能谓之泛泛之谈,不经过深思熟虑贸然开口的人不是真正明智的人,是轻浮的,稳重有内涵的的人必然是字字珠玑,谨慎严谨,掷地有声。

但是,在行为上,和发表言论是相反的。

空洞的发表言论而观点,在付诸实践的时候却拖泥带水,这不是君子之道。

真正的大哲行动总是和思想、言论是同步的,甚至要优先与思想。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敏捷有效,善于把握时机,注重实效这才是正确的行为之道。

6、

孔子说:

“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

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这是孔子的教学态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向学生讲授真理不如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探索真理,掌握学的方法和兴趣,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方法,进而来获得更多的真理。

当然,学生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只会接受结果而不去思考,不能联系和发挥,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就是孔子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不是真心想要学习的,老师的教导也只能是对牛弹琴,徒劳无功,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孔子也不愿再继续启发。

做学问、学知识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普遍真理来探索更多未知的科学,通过自己的挖掘和探索,辅之以老师的教导和启发,而不是机械的等待老师的灌输,在接受知识的态度上,要把盲目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这才是作为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观。

7、

孔子说:

“君子心胸光明开朗,小人经常愁眉苦脸。

”修养有成者,不论穷达顺逆,都因为走在人生正途上而充满自信与喜悦。

无志之人,即使富贵,也会“患得患失”,何况处于困境时?

8、

孔子说:

“不是担任某一职位,就不去设想那个职位的业务。

”这句话的哲理更适用于管理学的实际操作中。

人们总是喜欢引用拿破仑的一句话: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每个人应该踏踏实实的把现实的工作做好,做出成就,而不是好高骛远,空想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些过高的目标。

新进职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每天只是在想企业宏观政策的制定,战略规划的发展,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很不切实际的。

每个人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分工,各司其事,各尽其职,才能使组织结构高效正常运转,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低层领导者如果职权混乱,交叉管理,组织机构必然是一团糟。

巨人集团的败落就验证了孔子这句话的真理。

身处软件开发的位置上却谋其他各种领域之政,盲目的搞多元性发展,结果必然是失败。

古话说“隔行如隔山”,实际上也是在阐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

孔子的这个观点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也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作为进入社会的过渡性角色,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学生,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周围有不少同学在盲目的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会兼职和社会活动,基本没有时间学习,表面上来看是在积累社会经验,但是实际上却是失去了进行知识储备和积累的机会,再多的实践经验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依托必然是空中楼阁。

因此,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学习还是重中之重。

总之:

这是句话并不是最脍炙人口的,却都是对我有感悟的。

这些感悟很多可能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不准确的,但也是我读完论语,学习了孔孟与儒家文化选修课的心得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篇二:

论语名句赏析

论语名句赏析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

“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

“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

”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

“对我来说,有什么呀?

”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

“(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

“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于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篇三:

《论语》赏析材料

(一)基础知识积累

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字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二)课内句子翻译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

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

?

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

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

(5)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

(孔子说:

?

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

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

(6)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

?

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

?

孔子回答:

?

那就是‘恕’

吧!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7)子张问政。

子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

?

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

忠心不二。

?

(8)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

孔子说:

?

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

子路说:

?

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

颜渊说:

?

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

子路说:

?

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

孔子说:

?

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

(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

去做。

(10)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

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1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

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二)课外句子翻译

(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

北极星。

距地球约782光年。

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

实际仍在高速运转。

②共:

同“拱”。

环绕。

【今译】孔子说:

?

[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

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

(2)子曰:

“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④。

【注释】①道:

同“导”。

治理,引导。

②齐:

整治,约束,统一。

③免:

避免,指避

免犯错误。

无耻:

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

④格:

正,纠正。

【今译】孔子说:

?

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

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

(3)子曰:

“由①,诲女②,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

【今译】孔子说:

?

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

(4)子曰:

“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

【注释】①信:

讲信用,说了算数。

【今译】孔子说:

?

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今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

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6)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

(10)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今译】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今译】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13)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

(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今译】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15)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①有:

同“又”。

表示相加。

“十有五”,即十加五,十五岁。

②天命:

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今译】孔子说:

?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

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16)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③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微子》【注释】①长沮、桀溺:

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②耦而耕:

两个人合力耕作。

③耰:

音yōu,用土覆盖种子。

①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夫执舆者为谁?

翻译: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翻译: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

②请你点评文章中的孔子的思想

(17)子路曰: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

“未仁乎?

”子曰: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

“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

1公子纠:

齐桓公的哥哥。

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2召忽:

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

公子纠死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3如其仁:

这就是他的仁德。

4微:

无,没有。

5被发左衽:

被,同“披”。

衽,衣襟。

“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6谅:

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7自经:

上吊自杀。

渎,小沟渠

①将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翻译: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翻译:

②孔子如何看待“管仲相桓公”这件事的?

(18)宰予昼寝。

子日: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①也。

于予与何诛②?

”子

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③。

【注释】①圬:

粉刷②诛:

责备③是:

代词,指先前对人的态度。

①.将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于予与何诛?

译文:

于予与改是。

译文:

②.这段文字讲的是和的关系。

③.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

附录: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9~22题。

先君子尝言: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

?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

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

?

庸奴!

此何地也?

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节选自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9.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1)微行入古寺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b.

(1)而目不可开

(2)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c.

(1)史噤不敢发声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d.

(1)使史更敝衣

(2)愿足下更虑之(《荆轲刺秦王》)

20.与例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公阅华,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

2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左忠毅公在风雪天“微行入古寺”,发现了“伏案卧,文方成草”的史可法,当即“解貂覆生,为掩户”,表现了左忠毅公爱才之心。

b.对史可法,左忠毅公不仅“呈卷,即面署第一”,而且“召入,使拜夫人”,并断言“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则表现了他具有知人之明。

c.从“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句可以看出,“逆阉”对左公用刑之酷和左公面对酷刑的意志之坚。

d.“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

”表现了左公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并对史可法给自己平反昭雪寄予厚望。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

(2)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篇四:

《论语》传世名句赏析

《论语》传世名句赏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注释】

(1)学: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人不知:

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3)愠:

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

孔子说: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赏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历来的译文都是:

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译文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2、曾子①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