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90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源井施工方案.docx

水源井施工方案

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工程干线二十八标段

取水泵站管理站房及生活区房屋建筑工程(二次)

水房打井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干线工程项目经理部2016年04月12日

水房打井施工方案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黑龙江省鸡西、七台河市供水干线取水泵站井房,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建设单位为鸡西辰能水务供水工程公司,建筑面积51.04平方米,本工程工一层,建筑高度6.45m,室内外高差0.300m。

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U级。

1.2编制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施工设计图》

《水文地质手册》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1.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取水泵站由泵站和进入湖中900m的取水管道组成,泵站地面高程70.58m-70.85m,取水管道湖中900m处湖底地面高程为65.66m,勘察期间水深4.8m,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湖一沼泽积层(l+hQ。

)。

市政工程重要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为二级,市政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二级。

一、地质概况

勘探深度内共揭露5个主层,3个亚层,钻探揭露的岩性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四系全新统湖一沼泽积层(l+hQ4)

1粉质黏土:

黄色,湿,可塑,局部夹粗砂颗粒,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项部为有机质土,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9m,层底高程68.08m-69.14m。

①1粉土:

黄色,湿。

间断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6m,

层底高程68.10m-68.18m。

12粉砂:

黄色,湿。

间断分布于取水泵站场地表层,层厚2.4m-2.7m,

层底高程68.15m—68.16m.

2中砂:

灰色,饱和,松散,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分布于钻孔DG5-DG7附近,①层粉质黏土下部或直接出露地表,层厚1.6m-l.8m,层底高程67.54m-68.60m。

3粉质黏土:

灰色,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连续分布于取水泵站①粉质黏土下部,层厚3.7m-4.3m,层底高程63.86m,

-64.45m

4角砾:

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该层连续分

布于取水泵站③层粉质黏土下部或直接出露于湖底,层厚1.1m-4.7m,层底高

程60.40m-63.68m。

5粉质黏土:

灰色,湿,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连续分布于④角砾下方,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深度8.1m。

白垩系上统(K1)

6砂岩:

全风化,原岩结构已破坏,湖湖底有揭露,揭露最大厚度为5.90m。

二、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

(1)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招标文件表4.2-1。

(2)地基土的承载力指标

由标贯试验、粘性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结合经验数值综合确定岩土体的承载力特征值。

①黏土fak=130kPa.②中砂fak=130kPa、③粉质黏土fak:

165kPa、④角砾fak:

165kPa。

⑤粉质黏土fak=175kPa

三、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

泵站地下水埋深在0.5m〜0.6m,地下水水位69.98m〜70.35m。

湖中的管线取水口处水深4.8m。

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岩性为角砾。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及其密切。

环境水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详见表4.3-1。

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表

筑物

环境水

PH值

侵蚀性

HC03-

Cr

S042-

Mg2+

腐蚀性判定

名称

类型

C02

mg/L

mg01/

L

mg/L

mg/L

mg/L

取水

泵站

地表水

地下水

5.97

50.16

1.2

14.854

7.637

7.776

对混凝土一般性中等腐蚀,碳酸性中等腐蚀,钢

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湖中

取水

管线

地表水

7.4

1.08

12.727

21.614

7.351

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地下水

7.34

1.92

14.954

35.398

12.6

四、特殊土及不良地质现象

(1)土的冻胀性评价

本区土的冻胀深度为2.2米,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23/902-2005)进行冻胀性评价,评价表见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表4.5-1,结合土工试验数据及地下水水位判别,表层粉质粘土为强张冻、粉砂为强胀冻,粉土为胀冻,建议采取适当措施。

(2)煤矿采空区及沉陷区

本段主管线附近无煤采空区及沉陷区

1.4取水管井工艺流程

确定井位-准备工作-施钻-下管-填料-?

洗井?

-?

佥收。

1.5基本规定

(1)一般规定

1、供水管井的设计、施工,应在具有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后进行。

当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供水管井的设计、施工。

2、供水管井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招标文件、规程、规范及现行标准

的有关规定

3、井位的确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需水量和水质要求;

2)地下水资源可靠;

3)城镇规划和现有给水设施;

4)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5)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范围;

6)需水量增加时,有扩建可能。

(二)施工组织打井队将按照工程总进度计划安排进行制定工程任务计划,同时打井技术负责人对机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机长和机组技术人员负责按有关技术、质量、安全规程规范进行施工。

在安装、成孔、下管、填料、洗井、抽水试验各个工序完工后会同甲方负责人验收;待工程全部完工后甲、乙双方共同验收。

(三)计划工期

本工程工期为2016年4月17日至2016年4月27日,工期10个工作日。

(四)质量标准成井质量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256-2000机井技术规范中有关技术要求:

1、井深:

符合设计要求;

2、井孔直径:

500mm;

3、井管直径:

300mm;

4、含砂量:

小于1/200000(体积比);

5、出水量:

大于等于20立方米每小时;

6、井身应圆正;

7、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

8、井深100m以内,井身顶角倾斜,不能超过1°。

(五)准备工作、凿井、下管、填料、洗井、封井、设备安装工序要求。

2成井及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接到进场许可后,确定井位,组织设备进场,进行电源安装,泥浆坑、蓄水池的开挖,全部准备工作就绪后准备进行施工。

2、凿孔

采用HG-300汽车正反循环钻机,开孔和终孔直径均为500mm,成井后直径为300mm,计划从自然地面算起设计井深50米,如满足生活用水及饮用水标准要求,则停止打井工作,如果不符合饮用水标准要求,按建设单位具体要求进行施工。

3、下管

(1)根据地层分布,与甲方确定井管结构并配管,并会同甲方查验井管质量。

(2)下管前适当稀释泥浆。

(3)用提吊下管法按设计井管结构依次下管。

4、填料

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所填入料的数量及深度与设计量、深度相符。

为安全考虑,井壁管采用巾300mm铁管,壁厚5mm,由于含水层为级配较差的角砾层,下部为粉质粘土,颗粒较细,滤料采用中粗砂。

为防止浅层地下水污染深层地下水,井管上约25m,须包裹密目的井底布。

5、封井

为截断上层被污染的水层,按设计要求在适当深度填入优质料土,适宜段用粘土做成的球(块)状,大小为20-30mm,且在半干(硬塑或可塑)状态下缓慢填入,止水厚度不得小于15米。

6、洗井

根据GB50296-994.6的要求:

(1)洗井及时。

(2)该井采用活塞拉孔和空压机反冲、正掏联合洗井法,以达到出水量和含砂量的要求。

(3)洗井后进行抽水试验,确定该井出水量、含砂量。

(4)抽水试验后期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7、水质监测完成后,确定地下水水质可以满足饮用水标准,进行水泵就位安装,水泵拟采用高扬程清水泵,采用钢管法兰连接,钢管直径为80mm。

3技术要求

(一)执行规范

⑴《供水水文地质勘探规范》(GB50027-2001);

⑵《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320-2005);

⑶《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⑷《供水管井技术规程》(GB50296-99)

(二)供水井布置

供水井布置在拟设计水源井位置,依据初步设计报告供水水井设计参数,在供水井位置成井过程中进行一系列水文地质试验,并且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对成井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三)钻井和成孔工艺要求

1、松散层勘探孔钻近可采用水压或泥浆钻近方式。

2、基岩勘探孔,应采用清水钻近。

3、冲洗介质的质量应符合《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规定。

4、在钻近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时,严禁采用向孔内投放粘土块代替泥

浆护壁。

5、在下过滤器和填滤料前,应将孔内的稠泥浆换为稀泥浆。

6、抽水孔必须及时洗孔,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

7、设置的护口管,应保证在管井施工过程中不松动,井口不坍塌。

(四)成孔质量要求

1、孔身各段直径达到设计要求。

2、孔深误差不大于2%。

3、洗孔结束前的出水含砂量不大于1/2万(体积比)。

五)水井结构

成井管材设计为球墨铸铁管。

下管方法可根据管材允许拉力,井管重量、

钻机安全负荷等因数,选择提吊法下管、提吊加浮板法、钢丝绳托盘法、钻杆托

盘法下管。

1、松散层中取水水井结构设计

(1)管井

在高压含水层、粗砂以上的取水层,以及某些极破碎的基岩层水井中,可采用缠丝过滤器或包网过滤器。

中砂、细砂、粉砂层,可采用由金属或非金属的管状骨架缠金属丝或非金属丝,外填砾石组成的缠丝填砾过滤器,以防止含水层水层中的细小颗粒涌进井内,保证井的使用寿命,还可增大过滤器周围的孔隙率和透水性,从而减少进水时的水头损失,增加单井出水量。

填砾厚度,根据含水层的颗粒大小决定,一般为75—150mm。

沉淀管长度,一般为2—10m,其下端要安装在井底。

(2)过滤器

过滤器骨架管的孔隙率宜为20—25%,穿孔形状为①20mm圆形

孔,呈梅花状分布。

骨架管上应有纵向垫筋,垫筋高度宜为6—8mm。

其间距宜保证缠丝距管2—4mm,垫筋两端应设挡箍。

(3)缠丝

缠丝材料应采用无毒、耐腐、抗拉强度大和膨胀系数小的线材(规格12号)。

缠丝间距1mm,允许偏差±20%,且不得松动。

(4)滤料

填砾方法有:

静水填入法,适用于浅井及稳定的含水层;循环水填砾法,适用于较深井;抽水填砾法,适用于孔壁稳定的深井。

滤料必须按标准要求严格筛选,不合格的颗粒含水量不得超过15%。

填砾方法建议采用循环水填砾。

填砾时必须连续均匀。

填滤料规格可按当地已有

水井类比,初步定为2—7mm;缠丝过滤器外包网宜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