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934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docx

三年级秋季前三讲复习资料木头老师

第一章面积和周长

模块一:

认识面积和周长以及单位

周长:

图形一周的总长度

面积:

图形所占的大小

公式:

 

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模块二:

面积和周长的相互转换(重点)

关键:

无论是已知周长求面积还是已知面积求周长,最重要的就是把连接它们两个的好朋友求出来,在正方形里面好朋友就是边长,在长方形里面好朋友就是长和宽。

考察:

面积和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

例如:

1.下面长方形的周长为20米,长是6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画图:

 

【思路】:

长方形面积=长×宽,要求面积就需要把宽求出来。

通过题目告诉我们的周长和长,把宽求出来。

需要小朋友们明白周长是两条长和两条宽加在一起的,用周长减掉两条长就是两条宽了。

【过程】宽:

(20—6—6)÷2=4(米)

面积:

6×4=24(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

【变形】:

1.把长改成宽

2.把周长改成面积

 

2.下面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要求面积就需要先把边长求出来,利用告诉我们的周长求边长,只需要对周长怎么来的就行了。

【过程】边长:

20÷4=5(米)

面积:

5×5=25(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米。

【变形】:

把周长改成面积

 

模块三:

生活中的周长与面积(难点)

关键:

需要对周长的定义非常的理解,并且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例题:

1.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园,他想知道这块菜园的面积是多少,于是他拿着一根长为20米的铁丝把菜园刚刚好围了一圈,你知道这块菜园的面积有多大吗?

画图:

 

【思路】:

重点理解:

拿着一根长为20米的铁丝把菜园刚刚好围了一圈,那铁丝的长度就是菜园的周长。

周长:

20米

【过程】边长:

20÷4=5(米)

面积:

5×5=25(平方米)

答;这个菜园的面积是25平方米。

 

模块四:

图形中的面积和周长(难点)

关键:

考察孩子对图形的观察力,从图形中找隐藏条件。

例题;下图中是一个由3个大小相同,形状一样的小长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求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求长方形面积就需要知道长和宽,通过图可以发现长相当于是由3个宽合在一起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是一样的。

【过程】长:

6

宽:

6÷3=2

面积:

6×2=12

答:

小长方形的面积是12。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3就行了。

这类题有很多,建议爸爸妈妈们可以变一变考考孩子,一定要让孩子学会从问题出发去找我们需要什么条件。

【变形】1.把“边长是6”改成“周长是24”

2.把“边长是6”改成“面积是36”

3.改图形(后面题目中有,可以参考)

 

模块四:

单位换算(难点非重点)

长度单位换算: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建议】这里不做过多要求,把一些常见的之间转换记一记就行了。

第二章奇数与偶数

模块一:

算式结果的奇偶性判断(重点)

+、-:

一圈二数三判断

×:

全奇为奇,有偶则偶

+、-、×混合:

先判断乘法,再判断加减法

关键:

把加减法和乘法一定要分清楚。

不妨记住一句话:

加法配对找奇数

乘法炸弹看偶数

 

例题:

1.判断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3+24+56+43+77+69+58(偶数)

 

(2)13×23×33×43×53×64×65(偶数)

(3)76×33+31×17+21+44(偶数)

 

【思路】前两题比较简单,第三题先要判断两个乘法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写在了下面,再判断加法的结果,就相当于是一个偶数加上一个奇数再加上21加上44,一共有两个奇数相加,故结果是偶数。

 

模块二:

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关键:

引导孩子利用算式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让孩子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应用:

书的页码(撕书问题)、卡片问题等等

例题:

木头老师分别给了小明和小红一些卡片,其中小红的卡片上面的数是:

1,3,3,5,5,7,7,小明的卡片上面的数是:

1,3,3,5,6,7,7,现在他们两个比赛分别从各自的卡片里面挑5张,谁先凑出24谁算赢,你觉得谁会赢呢?

【思路】肯定是小红会赢,因为小明的卡上全是奇数,挑的5个一定都是奇数,那么5个奇数相加结果一定是奇数,不可能凑出24。

而小红有一张6,只要把6挑出来,再挑4个奇数,那么4个奇数相加结果是偶数,有可能成功。

第三章巧算乘法

2×5=10

4×25=100

8×125=1000

16×625=10000

模块一:

四大金刚的应用。

(重点)

四大金刚:

 

四大金刚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去凑整(凑尾巴“0”),因此需要孩子们对四大金刚特别熟悉。

应用:

金刚合体、金刚隐藏、金刚打架

例题:

算一算

1.345×25×4=34500

(都是乘法,先算后面的是没有关系的,这叫乘法结合律。

其实在同级运算里面只要先算的两个数最前面是乘号,就可以先算,因为一般先算后面的是要添括号的,但前面是乘号添括号和不添括号都没有影响)

2.3×25×12=900

 

(需要小朋友有比较好的数感和乘法基础,所以小盆友们,没事可以多练练乘法哦!

 

模块二:

提取公因数。

(重点)

两个问题模型:

傻×瓜+傻×子=傻×(瓜+子)

爱×国+爱×民+爱×党=爱×(国+民+党)

例题:

1.44×37+54×372.127×23—27×23

=37×(44+56)=23×(127—27)

=3700=2300

(不是特别明白的小朋友可以从意义上去理解:

比如说第一题:

表示有44个37相加,和54个37相加,合在一起就有(44+56)个37相加)

【注意】括号里面数之间的符合看题目里面两个乘法中间的符合。

模块三:

构造公因数。

(难点)

关键:

需要孩子善于观察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提取公因数的题型比较熟悉。

首先如果观察到两个乘法里面都没有相同的,但是有些数是可以通过变换变成相同的数,一般常见的有两类变换,一类是通过加减法变换,一类是通过乘法变换。

例题:

1.22×98+44

 

2.34×72+35×28

=34×72+(34+1)×28

=34×72+34×28+1×28

=34×(72+28)+1×28

=3428

【过程】第一题就是如果发现了44和22的关系,,就可以把44拆成两部分,变出一个和左边乘法一样的数,第二题是需要孩子看出34和35是蛮接近的,这样比较接近的两类数我们可以想办法变成一样,不过这个还需要拆过号!

【建议】这类题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多出一点考考孩子,让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自己积累经验。

 

模块四:

乘法分配律。

(难点)

其实就是把傻瓜子问题反过来了,不过孩子们不太理解,每年计算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傻×瓜+傻×子=傻×(瓜+子)

傻×(瓜+子)=傻×瓜+傻×子

例题:

25×(100+4)

=25×100+25×4

=2500+100

=2600

【建议】这类题可以随便出一些让孩子强拆,让小朋友们养成一个意识,只要是遇到这种问题,我一定是要把外面这个数同时分配给里面的每一个数。

 

模块三:

利用一些特殊的数进行巧算。

比较特殊的数常见的有:

1.3×37=111

2.7×11×13=1001

3.×11(两边一拉,中间相加)(原理是:

把11变成10+1)

 

4.×9,×99,×999.等等(添“0”减原数)(原理是把9变成10-1)

354×99=35046

=35400-354

=35046

(数有几个9,就在另一个乘数

后面添几个0,再减掉它自己)

 

5.光棍数(1,11,111,1111,11111等乘它自己)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6.板凳数(101,1001,100001,10101等等,四年级重点)

(以001这样的作为板凳,

把数的每一位对应着板凳坐

上去就好了)

 

7.头同尾合十尾同头合十

 

练习巩固

1.算一算下面涂阴影部分的面积。

 

2.图形课上老师发给小明和小林每人一根长为40厘米的铁丝,小明把这根铁丝围成了一个正方形,小林把这根铁丝围成了一个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已知铁丝都用完了,你知道谁围成的图形面积大吗?

 

3.小明利用四个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围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已知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请你算一算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果告诉你小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你能算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吗?

 

4.判断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3+87+34+23+17+45+66()

(2)5×7×9×11×13×15×17()

(3)15×9+4×23×56+17+45()

5.

木头老师手上有几张卡片,每张上面分别写了一个数,你能不能从下面这些卡片中取出4张,使这4张上面的数加在一起的结果是23?

为什么?

 

6.国庆节到了,小丁和小乙一起去广场上观看阅兵典礼。

他们发现广场上队伍的人数一共排成了9排,第一排有5个,第二排有7个,第三排有9个,第四排有11个。

按照这样的顺序,小乙数了数一共有118个人,小丁说:

你数错了。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丁为什么说小乙数错了吗?

 

7.98×125×8=36×25×3=

 

9×37×3=

 

8.1×5+2×5+3×5+4×5+5×5+6×5=

 

9.43×161+57×162=

 

10.125×(8+800)32×(125+625)

 

11.122×25—50—2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