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861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docx

最新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济南村庄布点规划13

1规划背景与总则....2

6.1镇村等级结构...21

6.2镇村规模结构...23

6.3镇村产业发展导向...23

7村庄迁并整合与布点....27

7.1村庄迁并整合原则...27

7.2村庄迁并与整合...27

7.3村庄布点规划...29

7.4村庄规划建设标准...35

7.5历史文化与特色保护...35

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6

8.1规划原则与标准...36

8.2行政办公设施...37

8.3商业服务设施...37

8.4教育设施...37

8.5医疗设施...37

8.6文化体育设施...38

9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规划....41

9.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41

9.2水资源及供水工程规划...41

9.3排水工程规划...42

9.4电力工程规划...42

9.5通信工程规划...42

9.6燃气工程规划...42

9.7供热工程规划...43

9.8防洪规划...43

9.9消防规划...43

9.10环境卫生规划...43

9.11防灾规划...44

9.12环境保护规划...44

10近期建设与政策措施....46

10.1近期建设重点...46

10.2政策措施...47

 

仲宫镇位居南部山区显要位置,与济南市主城区联系紧密,山区村庄农民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诸多村庄正在寻求各种发展途径,努力改善原有生活状况,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为仲宫的长远发展储备足够的能量。

(4)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示范效应

作为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镇之一,仲宫镇具有诸多先发优势和内在潜力。

在发挥试点带动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仲宫镇域村庄的健康发展。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3)《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1997年)

(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

(5)《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6)《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7)《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8)《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东片区)

(9)《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村庄布点规划》(2006年)

(10)《仲宫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11)《仲宫镇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

(12)仲宫镇有关领导、行政部门对有关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的要求和计划

(13)国家、省、市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镇区现状人口约17000人,现状建设用地2.69平方公里。

居住用地1.47平方公里,占54.93%,人均129.12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0.66平方公里,占24.6%,人均57.8平方米;工业用地0.17平方公里,占6.4%,人均15.8平方米。

受地形限制,现状建设比较分散,主要沿路发展,居住、商贸用地比例较大,房地产建设项目质量较好。

镇区商贸格局初步形成,已形成镇区宏福路、龙山路、西郭综合集贸市场、国际风情街四个大型商贸区。

教育、医疗卫生、通讯等基础服务设施基本齐全。

2.2.2村庄建设现状

(1)现状

①农村发展状况

仲宫镇镇域总人口10.6万人,其中村庄人口89906人。

人口密度411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555人/平方公里的平均密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

全镇住宅电话普及率75%,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99%。

单位耕地面积承载人口0.65人/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50元。

据调查,仲宫镇农村各产业产值在全镇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低,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外出务工经商收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村级经济缺乏主导产业。

农家乐旅游方兴未艾,目前,全镇农家乐业户达到168家。

②村庄布局

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村庄主要沿道路、山谷、河流分布。

大部分村庄布局散乱,用地粗放,土地浪费,人均用地指标偏高,一般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都达200平方米每人以上,建筑质量较差。

部分沿风景旅游区周边地段村庄自发开发,缺少规划引导,建设水平较低。

山上村庄与河边路边村庄布局和建设差异较大,大部分村庄呈带形发展。

③公共服务设施

镇域现有小学20所,中学3所,其中,小学分别由6年制、4年制、2年制等。

中学分别位于仲宫镇驻地和高而、锦绣川办事处,除自然村外大部分村庄都设有幼儿园。

三分之一村庄设有卫生所,辖区内历城一中、历城区医院、历城区博物馆等区直单位大力发展,使镇驻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但公共服务设施总体供给不足,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集贸市场缺乏。

镇域范围缺少相应的文化、文娱活动、体育设施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医院、卫生设施条件差,服务质量低。

④道路交通

仲宫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103线、327线、518线贯穿其中,省城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成为南部山区名符其实的交通枢纽。

先后三年投资近7800万元,整修新建了全镇58条、186公里通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网络格局;投资200万元完成了103线8公里的亮灯工程;投资220万元,整修了镇驻地龙山路;投资1300万元用于“三化一建”;24个创建村公硬化村内水泥、柏油路面21万余平方米;现状基本实现村村通。

道路以水泥硬化路面为主。

⑤市政公用设施

村民均使用自备井,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该镇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在建成11万伏变电站基础上,积极进行了电网改造,初步完成了“双电源”工程;2005年我镇投资道路广场建设资金就达3700万元,路灯安装投资128万元、环卫设施投资10万余元。

通过市场化运作,在103线两侧安装路灯270余盏,与镇驻地内已安装的路灯交相辉映,各文明生态创建村也积极亮化村庄,在主要街巷路口安装路灯几十盏不等,使每个山村都亮起来。

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各村在硬化路面之前,完善了本村的排水设施。

镇驻地排水管网逐步完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逐年提高。

⑥建筑质量和村容村貌

随着“打工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村民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他们在河边、路边、山边建起了一栋栋楼房,“一建五改”工作在这些农户中率先实行,使各地的村容村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村庄卫生状况有所好转。

新建垃圾点49个,公厕6个,对道路两侧、交接点进行绿化美化,粉刷面积3.6万平方米,种植36类绿化苗木24万余株。

全面改善该镇的生产生活环境。

但村庄环境总体水平较差,家庭卫生间以自家旱厕为主,农田垃圾以作为生活燃料为主,生活污水排放以直接倒入户外水沟为主。

⑦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范围持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2000年的月人均208元、60元提高到230元、70元。

2005年成立了劳动保障所,累计转移劳动力达12400人。

(2)主要特征

①镇域北部、省道327沿线密集,南部、东部地区松散

从村庄总体布局看,镇域北部以及省道327沿线村庄数量较多,空间距离较近,部分村庄人口规模偏小。

在镇域南部、东部地势较陡地段,村庄分布密度较低,相互之间空间距离较远,联系松散。

②沿主干道、山谷、河流分布发展

镇域范围现有三分之二村庄位于省道103、省道327、省道518沿线,其余村庄大多沿水库、河流周边以及山谷分布。

③村庄用地多呈带状发展

受具体地形条件限制,大部分村庄用地沿山峪、道路呈带状发展蔓延,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也不便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中等规模村庄数量较多

镇域村庄人口规模相对接近,人均村庄人口规模为约700人,大部分村庄界于600-1000人之间,规模适度。

⑤行政村所辖自然村较少

相对于其它乡镇而言,仲宫镇自然村数量较少,行政村与村庄位置基本一一对应,自然村数量仅为30个。

2.2.3存在问题

①村庄公共设施不完善,村庄环境普遍较差

仲宫镇域村庄建设较分散,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防灾减灾。

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村庄面貌缺乏特色和活力,直接影响了城镇的投资环境和村庄的综合实力。

②村庄生产、生活污染严重,破环环境

南部山区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仲宫镇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项目以及生产生活设施都缺少环境影响评估,不同程度地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南部山区的旅游品质,尤其是2大水库周边的影响更为严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③村庄分区松散、村庄间的协作和联系不紧密

村镇体系中除了镇驻地、基层村之间的竖向联系外,基层村与周边村庄之间,以及村庄之间的横向协作却很少,没有围绕中心镇驻地形成联系密切、分工协作明确、整体优势突出的镇村体系。

④村庄同位竞争严重,缺乏有序引导

目前村庄自发开发较多,缺少区域统筹,形成村庄同位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体优势的发挥,需要从镇域全局的层面,协调好村庄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⑤村庄发展粗放,个体开发水平低下

以农家乐旅游、林果种植为代表的村庄发展模式,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阶段,缺少市场竞争力,会导致整个仲宫发展定位的降低。

⑥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

包括乡镇合并后遗留的隐形障碍在内,部分干群对于行政建制的合并持消极态度,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建设。

2.3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1)人口资源

全镇农业人口89906人中劳动力为43767人,劳动力资源相对富裕,但劳动力素质不高。

(2)土地资源

全镇土地总面积25600公顷(384000亩),其中林地和耕地分别为58.6%和17.9%,其次为园地,占11.9%,建设用地占7.3%,未利用土地占1.7%。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3)旅游资源

仲宫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享有“一城山色,两湖荡漾,三川锦绣,四季常青”的美誉。

该镇依托良好的山水资源,建成了卧虎山国际滑雪场、金象山滑雪场、红山生态园、红叶谷、锦云川乐园、锦阳川门牙景区、波罗峪休闲度假区等一批生态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丰富。

(4)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的有矿泉水,装饰雕刻用的竹叶状灰岩、汉白玉大理石、木鱼石、珍珠绿花岗岩和铁矿石等,目前已在积极开发利用之中。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5)水资源

境内有卧虎山水库、锦绣川水库、八大岭水库等济南市重要水源地,水资源丰富。

(6)林业资源

境内有多种林木种类,林业资源丰富。

(7)环境发展条件

现状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已遭遇浅度破坏。

2.4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5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625.5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23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50元。

2005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22527元,二产总产值45858元,第三产业总产值4346元,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93216元。

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1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22527元,增长16%;第二产业45858元,增长20%;第三产业43446元,增长2.3%。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4625.5元,增长23%。

人均收入达4550元。

2005年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216元,投资额增长18%。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着重引进了一批大型商贸和旅游休闲项目,主要有卧虎山白鹤生态旅游度假湾、日升旅游度假区、木槿花度假村、刘家三川旅游度假区、裕民燃气公司等大型项目,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镇实际利用内资达3.9亿元,增长26.1%,市外资金2.3亿元,增长100%,实际利用外资150万美元,增长25%,出口创汇350万美元,增长54%。

2.5劳动力与人口流向趋势分析

仲宫镇全镇共有村庄129个,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