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84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docx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

犬的解剖实验报告

  篇一:

解剖实验报告

  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蛙类双毁髓的试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的制作方法;

  3.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时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蛙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

肌肉受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过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

使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可以观察到腓肠肌收缩的情况。

  三.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

健康青蛙一只;

  实验器材和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粗剪刀一把,组织剪一把,眼科剪一把,镊子一把,探针一根、玻璃分针2把,蛙钉4个、培养皿一个,蛙板一个、滴管一个、棉线若干),张力换能器,肌槽,刺激电极,铁架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机,任氏剂。

  四.实验步骤

  捣毁蟾蜍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左手握蛙,用食指下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

中指与无名指夹其前肢,无名指与小指夹其后肢,使整个躯干做最大屈曲。

把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其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完全彻底捣毁脊髓。

脊髓破坏完全的标志是:

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反射消失,四肢松软。

  剪除躯干上部和内脏,去皮,制备下肢标本:

用粗剪刀在骶髂关节前1厘米处剪断脊柱,握住蟾蜍下肢,沿躯干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

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

剪除全部躯干及内脏组织。

剪去肛周皮肤;用圆头镊子夹住脊柱,注意不要碰到坐骨神经,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

将全部皮肤剥除后,把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

  分离两下肢:

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取出一下肢,用蛙钉固定于蛙板上,固定时要注意,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朝上。

先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腘窝,在分离过程中,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去除干净,并把神经的细小分支剪断,但要注意不要用金属器械碰触神经,也不要对神经过度牵拉。

实验期间应不断滴加任氏液使神经保持湿润。

  用玻璃分针游离腓肠肌,并在下面穿线,在跟腱处打结。

在结扎线的下方剪断跟腱,在膝关节处把除腓肠肌外的小腿其他部分剪除。

注意保持完整的腓肠肌。

用棉线在靠近脊柱的位置结扎坐骨神经,并在结扎线的上方剪断神经,用眼科剪剪断坐骨神经的全部分

  支。

从腘窝处开始剪掉大腿所有的肉,尽量把股骨刮干净,在膝关节上至少1cm处剪去上段股骨。

将标本浸入任氏剂的培养皿中。

  实验装置与仪器连接:

1.将标本股骨残端固定在肌槽上的小孔内;2.将结扎腓肠肌肌腱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连接,调节棉线的松紧,要与桌面垂直;3.将神经置于肌槽的刺激电极上,用任氏剂保持标本湿润;4.刺激电极插入微机上的刺激输入孔;5.张力换能器与微机相应通道相连。

  打开电脑,进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菜单栏选择“实验项目”--------》“神经肌肉”-------》“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实验模块”点击开始,调节刺激参数,使频率自动逐渐递增,串间隔为2.连续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曲线。

  五.结果与分析

  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串间隔为2,频率增量为1时的张力变化(如图)可见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分析:

刺激强度到达阈刺激时腓肠肌开始收缩,在最大刺激收缩力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到达最大刺激强度后,收缩力不发生明显改变;在最大刺激强度条件下,某较小频率使腓肠肌发生单收缩,频率增大到,单收缩变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如图中第2-6次刺激),频率继续增大,不完全强直收缩变为完全强制收缩(如图中第7、8次刺激)。

不同的腓肠肌其阈刺激,最大刺激均存在差异;其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所要频率也不尽相同。

  六.实验总结

  本次试验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所得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很容易观察到腓肠肌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最繁琐的步骤,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期间,我们进行的比较缓慢,生怕弄错了哪一步,一步步想原理、回忆老师是怎么说的,所幸的是我们最终成功了,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在这次的不断尝试和思考中,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离体蛙心灌流

  一、目的要求

  1、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

  3、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

  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

血钾浓度过高时(高于/L),心脏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下降,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严重时心脏可停搏于舒张期。

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脏收缩力增强,过高可使心室停搏于收缩期。

血钙浓度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

血中钠离子浓度的轻微变化,对心肌影响不明显,只有发生明显变化时,才会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

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乙酰胆碱则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

  三、实验仪器

  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

蛙心套管、套管夹、0.65%NaCl、5%NaCI、2%CaCl2、1%KCl、1:

5000肾上腺素、1:

10000乙酰肌碱、300U/mL肝素。

  四、方法与步骤

  1、斯氏蛙心插管法

  

(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

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

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任氏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

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

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

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

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

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即可进行实验。

  

(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

注意:

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

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

  2、实验观察

  记录正常心搏曲线

  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

待曲线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注意:

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

观察可得,NaCI溶液会阻遏心脏搏动。

  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向套管内加入1~3滴2%CaCI:

溶液,观察并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当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更换任氏液,待心搏恢复正常。

  同法向套管中加1—2滴1%KCl溶液,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当心搏曲线变化时,同法更换灌流液,待心搏恢复正常。

  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l~2滴的肾上腺素溶液后心搏曲线的变化。

  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1—2滴乙酰胆碱溶液后心搏曲线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原因分析

  曲线的幅度————收缩的程度

  曲线的密度————心率

  曲线的基线————舒张的程度

  1、正常收缩曲线图

  分析:

  2、滴加含钠离子溶液图

  分析:

滴加Na离子溶液后,心跳减弱,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当Na+明显增高时,膜内外钠离子的浓度梯度增大,因此,细胞Na离子内流加快,去极速

  2+度和幅度均增加,导致传导性和自律性增高。

同时,Na离子内流的增多促进细胞内Ca的

  2+外运使细胞内Ca浓度降低,因此,心肌收缩能力减弱。

  3、滴加2%CaCl溶液

  分析:

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

[Ca2+]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降低。

[Ca2+]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应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复极加速。

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Ca2+]降低时,所引起的变化与高钙时相反。

因此加入CaCl2后,心率减少、振幅减少,基线上移。

  篇二:

犬解剖图整理

  篇三:

动物解剖生理实验指导

  实验内容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实验二、犬骨骼的观察、骨骼辨认测试

  实验三、血液的凝固

  实验四、红细胞的脆性试验

  实验五、蛙心活动观察

  实验六、红细胞计数

  实验七、反射弧分析及脊髓反射活动观察

  实验八、胃肠运动观察和小肠吸收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养

  [实验目的]

  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材料设备]

  显微镜、组织切片、擦镜纸等。

  [方法步骤]

  

(一)机械部分

  1、镜筒

  2、物镜转换器

  3、镜臂

  4、调焦器

  5、载物台

  6、镜柱

  7、镜座

  

(二)光学系统部分

  光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和照明装置(反光镜、聚光器和光圈等)。

  1、目镜:

常见的有5×、10×和15×(×表示放大倍数)的目镜,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使用,最常使用的是10×目镜。

  2、物镜:

常用物镜的放大倍数有10×、40×和100×等几种。

一般将8×或10×的物镜称为低倍镜(而将5×以下的叫做放大镜);将40×或45×的称为

  高倍镜;将90×或100×的称为油镜(这种镜头在使用时需浸在镜油中)。

  图1-3物镜的性能参数及工作距离

  C线为盖玻片的的上表面,10?

物镜的工作距离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