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回访话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137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回访话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回访话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回访话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回访话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回访话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回访话术.docx

《初中回访话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回访话术.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回访话术.docx

初中回访话术

家长你好,请问您是XXX同学的家长吗?

我是天材教育回访组的老师,我姓强。

近期我们联合教育局举办了一场公益性的学科分析活动,可以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给孩子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帮助。

让孩子在考试中能够有所提高。

您家孩子上几年级了?

在哪个学校上学?

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怎么样?

(平时考试成绩怎么样?

)孩子的目标学校是哪所?

分析差的分值数,薄弱科目,一般考的分数

语数英各120,英语包含15分听力,政治80,物理100。

化学80分,体育30,总分650

语文学习方法

1.如何学习语文:

不仅仅要背诵那些文学常识、课文,这只是个步骤,应该从更大的角度上学“大语文”。

1)多读书:

也不一定要看鲁迅、矛盾的小说,并不一定会有效果的。

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

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

2)多练习协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

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

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4)语文的习题训练:

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题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具体可归纳为“三步曲”(理解—识记—运用)

一理解:

语文学习固然要多看课外书籍,多读好文章,多看报纸,甚至标语、广告,古人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多频道、全天候地接收外来信息,但是有些同学因为对所学的东西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理解,所以进中学默写小学学过的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倍”会写成“备”、“被”,“渭城朝雨轻尘”,“轻尘”会写成“清晨”,我想如果学生真正懂得这句诗的意思,是不会产生这种错误的。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错别字特别多,而且稀奇古怪,不懂词义是主要原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无疑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识记: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前学后忘,学期刚开始教的内容到中途就忘却了,时过境迁就不再有什么印象了,分析原因主要是没有用心去读用心去记,除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颂外必要的还要做笔记,好记心不及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

徐特立老师有一条重要的读书经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现在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要写读书杂记,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这是积累知识的好办法。

三运用:

俗话说“学以致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积累的多少和运用的好坏,都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现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是学归学,写归写,把学与写绝然分开,不会模仿名篇的构思布局,学了那么多优美的词语不会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去,文章内容空洞枯燥乏味。

学与用是相辅相存的,常用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而学又为写提供了源头活水。

学语文难,难在需要你持之以恒地积累,难在必须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理解、识记、运用”的方法,坚持多看、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阅读和写作能力是会逐步提高的。

数学学习方法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

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

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

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英语学习方法

1,初二的英语里最多的语法。

所以,你需要一本完整的语法书来帮助你,同时能够有名可以形象讲解的老师最好。

推荐一本书《passenglish初中英语备考全书》新华出版社的。

很全面,讲解很细致,有适量的题目。

2,初二的英语里词组与生词很多。

必须认真的记下来。

不要弄混。

建议你可以首先记一个单词,然后扩展。

例如这个单词的反义词啊,近义词啊,加前缀、后缀啊......这样扩展记忆就会很容易了

3,初二的英语里作文越来越难。

而这个,没有别的巧,最好也是最简单就是弄十个题目,一个一个写,一篇一篇给老师看,然后再一点一点改。

4,如果有时间还是拖听一听磁带,多和老师用英语说说话。

为初三做铺垫。

theend...

物理学习方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

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

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

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

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

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

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

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

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

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

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

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

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

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

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

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物理难学,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教难学。

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张、畏惧心理。

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

(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

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

(3)消极心理。

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诚然,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过程,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要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

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

“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

”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

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科有两大特点:

(一)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化学“繁”。

这个“繁”实际上就反映了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的特点。

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

笔者根据化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本人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观、动、记、思、练”的五字学习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观

“观”即观察。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

观察、观察、观察!

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

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

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

(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

(1)反应前:

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

(2)反应中:

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

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

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

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

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

这是由于:

(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

如: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

(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怎样去记呢?

本人认为:

(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

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

(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

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

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

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政治

知识点的掌握,重点词句

字迹潦草与否

写字速度

 

地理会考信息

1.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

2.天体系统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

3.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

4.太阳的外部结构:

(由里向外)光球、色球、日冕

5.太阳活动:

黑子(光球);耀斑、日珥(色球);太阳风(日冕)

6.太阳活动的标志:

黑子和耀斑。

活动周期:

11年

7.太阳活动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磁暴、极光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

9.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大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

10.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大小质量适中。

11.朔望月周期:

新月(初一、大潮,日食)—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新月。

一朔望月29.53日

12.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自西向东,23小时56分4秒。

1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15°/小时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地球自转线速度除极点外,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4.地球物体水平运动偏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无地转偏向力。

15.地球公转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

16.地球自转平面——赤道平面;地球公转平面——黄道平面。

17.黄赤交角目前23°26′,与回归线纬度相同。

地轴与赤道夹角90°,地轴与黄道的夹角为66°34′,与极圈的纬度相同。

1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了太阳直射点在纬度上的周年变化,并使地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也作相应的变化。

太阳直射处:

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

所以:

*.北半球春分日(3.21)或秋分日(9.23):

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夏至日(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北半球冬至日(12.22):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19.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

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6.22达到最大,12.22达到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

一年正午太阳高度在12.22达到最大,6.22达到最小。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带:

一年之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两次最大值(90°),回归线上只有1次直射,回归线外无直射。

20.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3.21日及9.23日全球昼夜平分。

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愈高,昼愈长夜愈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南半球各纬线圈昼短夜长,纬度愈高,昼愈短夜愈长,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其中,北半球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秋分日-春分日:

反之。

其中,北半球冬至日: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半球反之。

21.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为南、北温带;极圈以内是南、北寒带。

22.地球的六大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

23.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可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与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24.岩石圈=地壳+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25.岩浆岩:

侵入岩—(花岗岩):

晶粒较粗;喷出岩—(玄武岩):

晶粒小,多气孔

26.沉积岩:

层理构造,并有动植物化石,主要有: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27.变质岩:

片理构造,主要有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板岩、片麻岩。

28.地震的分类:

一按成因主要分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两种。

二按震源深度可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三按震级可分为微震和破坏性地震。

29.地震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地震时先的纵波到达震中,然后是横波传来。

30.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中处烈度最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31.世界主要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环太平洋带大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我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3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33.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北美洲)、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南极洲板块。

34.地震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两级相差900多倍

35.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

36.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的是——水汽与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37.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而上依次再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五层。

38.对流层主要特征有:

水汽、尘埃杂质含量多;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39.平流层主要特征:

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是最佳航空层。

40.中间层:

几乎没有臭氧,气温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热层:

即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电讯通讯工程建设有重大意义。

4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42.风——水平气压差异,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43.盛行东北风的风带——东北信风带和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的风带——东南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44.赤道低气压带——多雨地带;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地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气候暖热干旱,为少雨地带;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热带风暴、台风等影响,降水比较丰富。

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地带。

45.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1月南移,7月北移

46.季风成因分析:

?

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南亚和我国西南)受季风影响,一年有干湿,雨热同期,易冬旱夏涝

47.冬夏间亚洲和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分布:

冬季:

亚洲大陆——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北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

亚洲大陆——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48.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偏北风。

南亚季风——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49.高气压——反气旋——下沉气流——北顺南逆——干晴天气(伏旱:

副高、寒潮:

蒙古高压)

50.低气压——气旋——上升气流——北逆南顺——阴雨天气(台风)

51.梅雨——准静止锋6、7月

52.水圈的主体——海洋水;淡水的主体——冰川(南极洲)

53.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

54.水循环的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55.人类可以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如:

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时间分布----修建水库;改变局部地区的水的空间分布,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引水灌溉。

56.洋流的分类:

*按水温划分:

暖流:

水温高,一般为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寒流:

水温低,一般为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按成因分:

风海流、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补偿流(秘鲁寒流)。

57.洋流分布的规律:

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外),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大洋环流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

58.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9.四大渔场分布:

三个在暖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秘鲁附近海区的涌升流

60.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