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8095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3.docx

已审核第四阶段六年级数学导学案3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祁菊强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一单元总结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圆柱与圆锥的知识点归纳

教学目标

1.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谈话导入: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已经掌握,现在你能将它们系统总结出来吗?

同学们先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学生自己搜索记忆,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点。

 

知识的汇报与交流

请一位同学汇报自己归纳的知识要点并板书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

你们和他整理的是一样的吗?

有没有要补充的?

学生自由发言

再一次巩固知识

1.出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问:

这是咱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还记得它们的特征吗?

那么你们能把它们的特征罗列出来吗?

大家试一试吧!

追问:

结合圆柱的特征,咱们知道,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那么你能说出它的表面积如何算吗?

咱们初学时是怎么推导的?

2.圆柱的体积探究

问:

在推导圆柱体积公式时,我们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总结:

在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把圆柱分割后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可以用公式V圆柱=Sh)

3.圆锥的体积

初学这部分知识时,咱们是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同学们还记得是哪个实验吗?

谁能上台演示一遍呢?

 

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讨论,汇报结论,教师点评。

 

学生动手操作,将圆柱形纸筒沿着一条高展剪开,底面是两个大小一样的圆,侧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根据这个过程,学生自己总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学生上台演示,将圆柱形纸筒中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纸筒中,正好能将三个这样的圆锥形纸筒倒满,所以得出结论:

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所以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课堂练习

1.填表。

半径

直径

表面积

体积

圆柱

20dm

15dm

圆锥

10dm

15dm

----

交流:

这个圆柱与圆锥有什么关系?

(等底等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祁菊强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二单元总结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比例的相关知识点归纳

教学目标

1.综合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比例尺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提出问题,引导复习:

《比例》已经学习完了,同学们基于对比例的认识,能将各个知识点系统整理出来吗?

大家还能想起上学期学过的比吗?

二者对比,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学生自己搜索记忆,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并罗列到本子上。

知识的汇报与交流

请一位同学汇报自己归纳的知识要点并板书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

你们和他整理的是一样的吗?

有没有要补充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他们板书。

再一次巩固知识

1.比的认识与比例的认识

比和比例咱们都学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你们能对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进一步归纳吗?

2.解比例与比例的应用

那么,什么叫做解比例呢?

它与解方程的区别在哪儿?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

3.对比例尺的理解

展示甘肃省地图,指明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比例尺的意义。

让学生根据对比例尺的理解,测量出定西到兰州的图上距离,算出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追问:

咱们常见的比例尺有哪几种?

指明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

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提出问题:

缩小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放大比例尺一般写成()的比。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小组交流,整理出知识点

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包括两项(前项和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包括四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不相同。

联系:

比例的等号左边和右边是两个比。

课堂练习

1.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6×1.2=2.4×3

(2)3×40=8×15

2.解比例

(1)x:

5=14:

6

(2)0.8:

4=x:

8

(3)1.25:

0.25=x:

1.6

3.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在比例尺是1:

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

4.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的质量比是7:

4,已知大米比面粉多运来450千克,粮店运进大米和面粉一共是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祁菊强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三单元总结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知识点归纳

教学目标

1.系统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点。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顺时针与逆时针的方向。

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变换图形。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谈话导入,引导复习:

还记得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什么是逆时针方向吗?

你能将图形按要求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吗?

怎样进行旋转呢?

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搜索记忆,将各个知识点罗列出来。

知识的汇报与交流

请一位同学汇报自己归纳的知识要点并板书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

你们和他整理的是一样的吗?

有没有要补充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他们板书。

再一次巩固知识

1.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的认识

提出问题:

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方向?

相反的方向就是方向?

2.认识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需要抓住哪三点

(1)

(2)

(3)

3.如何在方格纸上将线段绕一个端点旋转90度?

师生总结:

(1)明确旋转中心;

(2)根据旋转方向,画出与原线段垂直并且与原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如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仿照线段的旋转,让学生交流整理图形的旋转。

 

学生举手作答,其他学生点评。

 

学生整理:

图形的旋转需要抓住:

(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如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1)确定经过旋转中心的线段;

(2)按旋转方向旋转经过旋转中心的线段;

(3)对照原图形把旋转后的图形画完整

课堂练习

1.填空

如图,线段AB绕点()顺时针旋转()度得到线段AC,线段AC绕点()逆时针旋转

A

B

[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

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

]

C

()度得到线段AB。

 

学生自主作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祁菊强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课题

第四单元总结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知识点归纳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反比例的意义和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知识的回顾与整理

导入:

请在老师的描述下猜一猜今天我们将要复习什么知识?

它是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其中有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并且一种量随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猜测,各抒己见

知识的汇报与交流

出示:

看问题自主学习

(1)两种相关联的量在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关系?

(2)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3)如何判断正反比例?

小组合作对概念进行归纳和总结。

再一次巩固知识

1.变化的量

通过复习,我们知道,当某一个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这样的两个变量就叫做相关联的量。

那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几个相关联的量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评。

2.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总结成正比例的量的相关知识点。

前提:

必须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除法关系)

要求: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即对应数据扩大(缩小)的规律相同,具体表现是:

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即商)一定。

结论:

这样的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

设x与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k是x与y的比值(定值),则有x/y=k(一定)或y/x=k(一定)。

提出问题:

基于对正比例的认识,大家能够总结和归纳反比例的相关知识点吗?

3.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画法及特点

学习完正、反比例的相关知识点,请同学们说说如何画出正、反比例的图象?

它们的图象特点各是什么?

4.正、反比例的相同的和不同点

既然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正反比例,那么请大家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归纳方法,学生小组交流,整理出反比例的相关知识点:

(1)成反比例的量

前提:

两种相关联的量。

(乘法关系)

要求:

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扩大或缩小的规律相反),并且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结论:

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字母表示法:

设x与y是两个相关联的量(具有相乘的关系),k是x与y的乘积(k一定),即xy=k(一定)

 

学生总结正、反比例的不同点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

相同点:

两个量必须是相关联的量,并且两个量之间通过乘除一定能产生第三个量,这个量能通过已知条件知道它是定值。

不同点:

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具有除法关系,产生的第三个量是商;成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具有乘法关系,产生的第三个量是积。

课堂练习

1.填空

(1)如果x=5y(x,y都不为0),则x和y成()比例关系。

如果xy=16,则x和y成()比例关系。

(2)从甲地到乙地,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成()比例。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比例;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比例。

(4)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比例。

(5)2kg废纸可卖1.2元钱,30kg废纸可卖()元钱,其中()和()成()比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祁菊强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20分)

1.如果a:

b=5:

9,那么a×()=b×()。

2.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内壁和底面都要抹上水泥,水池底面直径是4米,水池深15分米。

抹水泥的面积是()平方米。

3.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4m,直径1.5m,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m2。

4.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高是4.5分米,底面积是()平方分米。

6.底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圆柱底面半径2分米,侧面积是113.04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高是()分米。

8.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

1放大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比例;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比例。

10.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之比是1:

3,这次竞赛的平均分是83分,其中男生的平均分是82分,女生的平均分是()分。

二、判断题。

(10分)

1.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的积是1。

()

2.订阅《少年文艺》的份数与总钱数成反比例。

()

3.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4.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

5.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绕一条边旋转一周,就会得到一个圆锥。

()

三、选择题(10分)

1.圆的周长和直径()。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不变,()可能改变。

A.大小B.方向C.形状D.大小、方向和形状

3.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cm,宽是4cm,画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dmB.8mmC.8cmD.0.8mm

4.在把一个圆柱通过均匀切分拼成近似的长方体的过程中,()。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D.体积变了,表面积不变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4cm,以一条长边为轴把长方形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cm2.

A.301.44B.113.04C.150.72D.75.36

四、填表。

(10分)

半径

直径

底面积

表面积

体积

圆柱

6cm

4cm

圆锥

7cm

2.7cm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20分)

 

六、解决问题。

(30分)

1.张老师为体育器材室买了一筒羽毛球,这个羽毛球筒的底面直径为8cm,高为40cm,做这个羽毛球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

(接缝处忽略不计)

 

2.有一块长方形如右图:

请量出它的长和宽。

再根据1:

5000的比例尺求出它的长和宽的实际长度。

并求出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取整厘米数)

 

3.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每分钟转动10周,每分钟前进多少米?

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4.李大伯要挖一口圆柱形水井,在比例尺是1:

80的设计图上,水井口的直径是1cm,井深10cm。

挖这口井要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5.工地上运来6堆同样大小的圆锥形沙堆,每堆沙的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是0.9米。

这些沙有多少立方米?

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些沙有多少吨?

 

 

6.一根2m长的圆柱形木料,横截面的半径是10cm,沿横截面垂直锯开,分成相等的两块,每块的表面积是多少?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霍旭东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周小兰局领导审核:

课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课型

复习练习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

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了六年的数学,你都有哪些收获啊?

你还有哪些新的问题要研究?

1.举手抢答。

2.其他学生补充回答。

探究展示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然后教师说:

“既然数在数学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

学生回答。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引导点拨

出示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问: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清楚的把这些数表达出来吗?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训练达标

完成课本40页

(2)小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学生自主阅读数的扩充

(一)。

独立完成。

总结反思

1.课时总结。

2.延伸:

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这句话对不对?

举例说明

汇报填写结果。

再次回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整数:

(正整数、0、负整数)

数: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小数)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霍旭东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课型

复习练习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整数

(一)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理解整数的意义。

2、归纳整理整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读写法。

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整数的各种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实际中准确的运用,通过交流和运用,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1.复习导入:

1、5、0、31、7-28

有理有:

()

整数有:

()

负数有:

()

2.小结

观察后回答:

可以表示整数、小数、分数、负数…,并尝试用数轴表示其他的数。

探究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

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比较。

2、自然数。

3、计数单位。

4、数位。

5、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思考后回答:

思考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并举例回答。

引导点拨

1、我们在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一个自然数从右往左数有几位,就是它的位数。

分组汇报。

1、整数A除以整数B(B不是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训练达标

六千七百零五万七千零六十写作(),它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的。

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总结反思

1.抢答:

8837中从左到右的两个8分别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分别表示什么?

2.学生总结。

3.教师讲评

归纳什么是计数单位,什么是数位。

板书设计

整数

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

2、自然数:

0、1、2、3……

3、计数单位。

4、数位。

 

课后反思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模板

备课人:

霍旭东学区(校)审核:

马军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课型

复习练习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整数

(一)

教学目标

1、尽一步理解整数的各种特征。

2、在实际运用中准确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等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的特征,并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1、一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2、1——20里的质数和合数分别是哪些数?

2、6、0、1.2、5、-78、51、32%、-21、311

自然数有()负数有()

奇数有()偶数有()

质数有()合数有()。

探究展示

1、数的整除。

(1)倍数和因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奇数和偶数。

(4)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5)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2、正数和负数。

学生先小结再交流回答。

引导点拨

填一填

(1)在2、6、0、1.2、5、-78、

51、32%、-21、311这些数中,自然数有()、负数有()、奇数有()、

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2)与最小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一个数是由5个亿,64个万,2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省略万后的尾数记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给一个自然数的末尾加上两个零,所得的数比原数多297,这个自然数是()。

积极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练习题。

训练达标

1、有一包糖果,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剩下2粒;如果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也剩下2粒。

这包糖果有多少粒?

2、判断

(1)两个不同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最小公倍数小。

(2)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

(3)相邻的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

2.填质数:

21=()+()=()×()

=()-()

填一填

(1)在2、6、0、1.2、5、-78、

51、32%、-21、311这些数中,自然数有()、负数有()、奇数有()、

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

(2)与最小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3)一个数是由5个亿,64个万,2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省略万后的尾数记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给一个自然数的末尾加上两个零,所得的数比原数多297,这个自然数是()。

总结反思

通过回顾--整理—总结—运用,进一步掌握了小学阶段所学的与整数相关的知识。

根据教师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