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277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docx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

初级历史考题汇总

单选题(共5道)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3、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

中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规划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4、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简答题(共5道)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

通过丝绸之路原产域外的葡萄、苜蓿、胡麻、琉璃、地毯等商品货物也传入中国。

从汉朝以来,东罗马、阿拉伯、印度的医药、音乐、歌舞、历法等外来文化技艺大量涌入中国。

另一方面,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至西方,反映了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

材料二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相当繁荣,不仅继续着汉代以来的陆上交通,而且沿天山南北还开辟了新的道路。

迨至宋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使得陆上交通常遭阻滞,以致逐渐衰落。

伴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多产于东南沿海地区。

同时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日臻发展完善。

在古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陆路的地位被海路取代在所难免。

——陈潮《重新审视海上丝路的开拓》

材料三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形成了由广州起航的七条国际航线。

其中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的商品主要是生丝、绸缎、瓷器、茶叶等。

由里斯本到广州的商品以白银为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达20万两。

17世纪初,中国广州金银的价格比为l:

5.5~l:

7,而欧洲等地金银比价为l:

16,欧洲商人把大量的白银输入从而换取中国的黄金,运回西方。

——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新华网北京2015年1月6日电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四中观点的认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7、人民币加入SDR,激起了人们对货币国际化的思考和讨论,其实货币国际化作为一个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人们在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活动中不仅可以直接用黄金进行交易,也可以用大家普遍认可的货币来进行交易。

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

显然,如果各国持有黄金并用于国际结算,不仅要支付黄金的保管费用,而且还要支付较高的结算成本,但是,如果各国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并通过伦敦银行进行国际结算,不仅可以得到利息收益,而且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结算成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

——张子宇《英镑、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历程》

材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

……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

……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

——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高产并富有热量,等同同样种植面积的水稻或玉米的3-4倍,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材料二马铃薯在欧洲有“第二块面包”之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爱尔兰是欧洲最早引入和广泛种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爱尔兰人每年有10个月靠马铃薯和牛奶过活。

图1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

然而,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田遭受枯萎病的侵袭,造成连续几年的空前大饥荒。

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

材料三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

马铃薯营养丰富,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图2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爱尔兰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的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大饥荒产生的地理原因。

(3)请以西南山区为例,谈谈在该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依据。

44.【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训政伊始,蒋介石面临的财政局势异常严峻,中央政府入不敷出,金融货币混乱至极,用“百孔千疮”来形容也毫不过分。

为了眼前维系住一个政权的需要,南京政府对上海工商界的粗暴搜刮(14个月筹款一亿),激起了上海资产阶级的严重不满。

但如果不采用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南京政权眼下就维持不住。

对此,蒋介石别无选择。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平心而论,南京政府的财政措施是极为成功的。

这几项举措主要是:

关税自主,裁撤厘金,发行公债,改组银行,币制改革。

  材料二关税自主有着财政和外交两方面的意义。

国民政府实现关税自主的动力,主要出自财政考虑。

在南京政府的统治年代里,关税收入要占全部税收的半数以上,因此,征得关税自主权,不仅是一个外交上的面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民政府生死存亡的实质问题。

币制改革可以说是国民政府最成功的措施。

南京政府成立之初,市面流行的货币主要是银元,而且种类繁多,还有各发币银行形形色色的纸币。

但在商业往来和国际结算中,使用的单位仍然是银两。

1933年6月,南京政府在上海首先试行“废两改元”,4月起在全国推行,统一了货币,实行银本位制。

币制改革使南京政府的腰干硬了以来。

于是,原来发行的本来就还不起公债,开始被政府以强硬手段赖帐。

1936年,南京政府发行了14.6亿元的“统一公债”,把原来的各种旧公债统统换成新公债,使旧债彻底了结。

  材料三币制改革后,物价上扬,货币供应增加,民众购买力上升,银行利率普遍下降,储蓄增加,用于工商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外汇率的稳定也促进了外贸,出口额迅速增加,外贸赤字迅速缩小,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势头。

但是,国民政府的财政措施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

第一,它在财政改革、特别是在发行公债中获得的利益,所形成的官僚资本,作为一种后起国家的资本积累方式,没有充分运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主要用于政府的非建设性消耗。

第二,它的财政改革,始终没有解决农村问题,在严格意义上讲,国民政府的财政是一种中央财政、城市财政,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财政。

国民政府的财政,主要依靠关税、盐税、统税三大税,在1936年,三大税占财政总收入的64.6%。

这三大税都是城市税收和工商税收,而农业方面的土地税,则在1928年正式划归给各省管理。

“然而它意味着,为了换取各省软弱无力的政治支持,中央政府放弃了对创造国民总产值65%的农业部门的任何财政权力,这样,也就放弃了对不公平的土地税制进行彻底改革的任何努力。

”(《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第117页)这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它失去了农业性积累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它无能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在国民政府的这一遗产上面,任何一个接替者,都会面临着一个失去了农业现代化有效契机、又极难“补课”的困境。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财政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民政府的财政改革。

 

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格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

“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王,亦同此理;今尔国遣排尔(指马格尔尼)前来祝福,自应尊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材料二钦差大臣者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

“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移步换形。

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轮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10、——(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

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填空题(共5道)

11、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