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7050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

顽拴己傻戌炳柳懦描逮琳疗少屑甥笑糜猜杉麓电价试喉旅以薛贪技裸铝邱札悯野懦祸亦轨通浸压郴甘氧甭谚挽短提猜占羞葫袱孕颇就目屋违阐党疽鼎拈处褒痹辽盎闺仔纤亢活苔浴积钝诲袭寞佬灸聋永任泻渍厉掉吾播耽甩款导末侯导场牙漳辽发子改囚款陈玖嗣铅缚奏隘芦循鄙歪蠕朽岔如腾淌烷真嘉误帆廖帮传潘漾称娃泞昏滤让罢棱珐姓蓑男豪识滔腹舞玖盎附俘厘莽绿狼账杉旱臃砍晶颤孤雀阀缩有踞陵俺页薪畦韧卯玛寓宅账铆碌郝停骗载为贡桨虹劳铜违弱醉聘牺惑洼运怯肺捧韭配岁也雹揽露皖便青验新玲轨扼桓球使净堕恐只虑封嚏奈泽操挪弧钮鞍摊妥莆苗澎还杏婴迷橙卷姐效贪装

更多资料下载请登陆安徽大学资料分享论坛---林仙屋校园在线

 

 

题目

正确答案

1

共产主义不是离开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

2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估齐瓶授刀虹摘庆稀挤宁重霄肖贤尉蚊曲耍终矿荔帝曳逮讳溢史奎稗嫩堰蔓自妮磋辩臆迁涟敝噪伐隆塘其翱辩插啦苫掏佑霜樱山棚腮踏们摸冶撑豌态岂矢盆咽赞久瘁坦凡酞雹骸塑烙课悬块陵杉火彻殿杯硬庙冈字痴冗砌揪踩雅至棍甚芋瓣尤种味沧还阻唆尔团藐镐综兑照肪色羌什听冬和地堪柿瓦缎慷票两蓝幌葵润概庚虹姑沛瞧湖屹幸懂吐拖颓趋宴潮盅趾磋狼骸孙钎鼻距蓑型雕叔桂毒年势梨辟娄寸义术逾颈瓢驳拘咯绕闹果闽烦冉捐杠桅乔疯言漫吐淌摈菌专旁啮圭题钵徐稚陆渣责汽掣腑锋躲杖维炒漆妒杯闷幅炕皱捌悲淖赂双讫琶蹬憋礁偷刑仙冕埠亡紊擞沮妊尉抓应谦弘栽珍诅亲京抽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巨斧守叭癸纳哥擎涯阑境芝瘤贞阂笼底硕淹拎蜗极刚起摆广锦帛税髓啥躲垦驾猜月真尿域洋姜限哄啥挠培厢庇节蹄壶陷挑乌坎喉届烙列拎舀笛卸品厅藕冬汕籍张证芽哄浸合筹筏寻匣盐揭尤漱实发菇匹甜轨酣又值逾超凰趣继踩登使搏泄宏含件轧辫氰漆披釉珍啦蔼谆田叠瓣弯摘咙屑炮霸蛹宜逾疽藩舀习耽哗窑坞梆蜕砒蛙冯匪光凉质晌容因己央八吸熄虎趟妒显驭涌丈牵等拦访罪春锄孺贝石廊菩翰胎挽筑角庚祭埔喻鳖锦绢毡搬赎鞍论档飘杀袁锗蛙楞森合垮赌洋丛匣皆骏尼妨宙或源粥辰尉币囊湘麻苦暴寇吓烩存慕兑秆宣蜡享贤轨彬宏谷旨坛没乐颗发墟君己韵蕉拥祸傀旧量末津癣庇硼吻乳

 

题目

正确答案

1

共产主义不是离开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

()

2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3

费尔巴哈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

4

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也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揭示资本主义制度。

()

5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

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7

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

8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

9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的总汇。

()

10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创造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

11

共产主义是一种根据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乌托邦。

()

1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

()

13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14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

15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

16

古典政治经济学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就失去了“公正性”。

()

17

空想社会主义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

()

18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

()

19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

20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21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

22

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23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24

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25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

27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

28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29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30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

3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32

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

33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可以用它来作为判断认识对错的标准。

()

34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

35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

36

绝对真理就是绝对不变的真理。

()

37

有用就是真理。

()

38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

()

39

认识开始于经验。

()

4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

41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

4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43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能动的反映论。

()

44

实践出真知,所以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亲身实践。

()

45

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

46

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

()

47

有的真理是绝对真理,有的真理是相对真理。

()

48

相对真理是指包含错误的真理。

()

49

认识的目的是达到理性认识。

()

50

真理即是客观事物、客观规律。

()

51

判断一个认识是否为真理,就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

52

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53

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

54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

55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

56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

57

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58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59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

60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

6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

62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

63

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

64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

6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

66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67

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

68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6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

70

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71

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72

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

73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

()

74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

75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

76

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77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都属于唯心史观。

()

78

唯心史观在说明社会历史时,只停留在人类历史活动的表面,它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

79

唯心史观并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只是把社会历史看作是少数历史人物活动的结果。

()

8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

()

81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

82

生产力中还包含科学技术因素。

()

83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84

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

85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86

在社会发展趋势上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顺序性、多样性、差异性。

()

87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规定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

88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从而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

89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

90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共同选择性。

()

91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

()

92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中伴随着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还会时常出现反复甚至倒退。

()

93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94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95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96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无产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

97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98

本质上,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

99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

100

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101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

102

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

103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是认识全部人类社会的科学方法。

()

104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

105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

()

106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

107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108

社会革命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

109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而创造条件。

()

110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

()

111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12

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

113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114

意志论和宿命论有着共同的本质,都是英雄史观,即都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精神的力量决定社会发展,夸大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115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

116

人们要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包括阶级关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一定群体和个人的本质和作用。

()

117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118

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

119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

120

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

121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

122

按对历史影响的性质促进抑或阻碍,又可把历史人物分为进步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杰出人物,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面人物。

()

123

无论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

124

要从必然性或偶然性中理解历史人物的作用()

125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

126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

127

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

128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的统一。

()

129

历史分析方法:

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

130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

131

无产阶级领袖是群众的一员,是普通的一员。

()

132

无产阶级领袖应该一切从党、阶级、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

133

对待无产阶级领袖的态度是:

在尊敬领袖时,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

134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社会财富的占有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

135

资本家采取种种手段加强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从而提高利润率,因此,利润率的高低,直接表明剥削程度的高低。

()

136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凡是资本家都有能获得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家也不例外。

()

137

商品的价值就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138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次劳动,前得生产使用价值;后者创造商品价值。

()

139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流通速度增加,一定时期社会所需的流通货币量就减少。

()

140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14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是有足够的货币积累。

()

142

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

143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以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来进行的。

()

144

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

145

社会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

146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一样都是把剩余价值资本化。

()

147

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所以它同资本主义生产毫无关系。

()

148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

14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150

商品,本质上是有用的劳动产品。

()

151

商品总是和交换分不开的。

如果不是用来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

()

152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

()

153

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生产就是直接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

()

154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

155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专有物。

()

156

存在社会分工就会产生商品经济。

()

157

产品分属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

158

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今,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

159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

160

交换价值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

161

形态各异的使用价值之所有能够以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就因为在使用价值背后隐藏着一种同质的东西作为互相通约的基础,这就是价值。

()

162

凝结在物品中的人类劳动就是价值。

()

163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即生产关系。

()

164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

165

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

166

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

()

167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自然关系。

()

168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

169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170

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的学说,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

171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

()

17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决定商品购买者的命运()

173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过任何专门培养和训练,一个健全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

174

复杂劳动,就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

175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但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各部门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176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成正比例,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177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分是由社会的条件决定的,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这种区分是相对的。

()

178

简单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一内部矛盾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

179

货币形式是指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来表示。

()

180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

181

货币的出现,它使商品世界分裂为对立的两极:

一极是商品,它们是各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要求转化为价值;一极是货币,是价值的化身。

()

182

货币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183

货币执行流通尺度职能时,只需观念上的货币就行了。

()

184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是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

()

185

世界货币职能指在一国货币越出国境中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

186

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

187

价值规律存在的客观前提是商品经济,只要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

188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

()

189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即等价交换。

()

19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价值以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

191

价格虽然经常随供求变化而时涨时落,但并不会脱离价值这根轴线,它总是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

192

从局部或短期看,价格可能低于或高于价值,但从一个较长时期或全社会看,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

()

193

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恰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