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678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6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docx

含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

(共12套)最新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汇总

专项训练

(一)__光学作图

1.[2017·海南]在图ZX1-1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

图ZX1-1

2.[2017·德阳]如图ZX1-2所示,一束水平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在交界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在图上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图ZX1-2

    

图ZX1-3

 

3.如图ZX1-3所示,人眼在A点看到水中的鱼恰好在B′点,请你画出鱼的大致实际位置B.

4.如图ZX1-4甲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方A点处,看到浮在水面上B点的小鸭子与飞在天空中C点的小鸟“撞”在了一起.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人眼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图ZX1-4

5.如图ZX1-5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图ZX1-5

6.[2017·南京]如图ZX1-6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图ZX1-6

7.如图ZX1-7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及相应的入射光线.

图ZX1-7

8.根据图ZX1-8中的反射光线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图ZX1-8

9.画出图ZX1-9中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

图ZX1-9

10.[2017·聊城]如图ZX1-10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图ZX1-10

11.请在图ZX1-11中完成光通过透镜的光路.(P为二倍焦距点)

图ZX1-11

12.图ZX1-12给出了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

图ZX1-12

参考答案

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4.如图所示

5.如图所示

6.如图所示

7.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

10.如图所示

11.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

[解析]连接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O,则O为凸透镜的光心,从而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由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A′点,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右侧焦点的位置;由A发出过左侧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向A′点,由此确定左侧焦点的位置.

 

专项训练

(二)__光学实验

1.同学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做了如下实验,选用的器材有平面镜、激光笔、白纸板和缺角的白纸板.

(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

(2)小明按如图ZX2-1甲所示的方式开始实验,让激光笔贴着白纸板照射到平面镜上,画出此时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指出小明实验中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图ZX2-1

(3)小梦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乙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并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义想利用上述器材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将白纸板和平面镜互换位置,做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但是他无法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用________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将蜡烛逐渐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学校科技小组参加市科技创新大赛,主题是“研究光从空气射向水和玻璃时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实验后得到的数据记入表一和表二,其中表一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数据,表二是光从空气射向玻璃中的实验数据.

表一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1.1°

35.4°

40.9

表二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9.9°

19.5°

28.1°

35.3°

(1)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得出哪些结论?

(写出两点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表一、表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ZX2-2甲所示的图像:

图ZX2-2

(1)由图像可知,明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当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外,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时,明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如图乙所示,明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_____(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参考答案

1.

(1)量角器 

(2)实验次数太少 (3)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4)玻璃板 不变

2.

(1)①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2)不同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不同(或光的折射与介质材料有关)

3.

(1)10 

(2)眼与被观察物体在凸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 (3)远离透镜

专项训练(三)__弹簧问题

一、选择题

1.如图ZX3-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小桶的重力时,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图ZX3-1

A.小桶的重力

B.小桶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C.小桶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小桶的拉力

2.如图ZX3-2所示,甲、乙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所挂物体相同,重力均为1N,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图ZX3-2

A.1N 2N    B.0N 1N

C.1N 0ND.1N 1N

3.如图ZX3-3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住两个弹簧测力计,F1=F2=5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ZX3-3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N,甲的示数是5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N,乙的示数是10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0,示数均为0

4.如图ZX3-4所示,将一木块放在弹簧上,用手压木块,弹簧被压缩.松开手,木块竖直向上飞起直到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ZX3-4

A.手压木块时,手对木块的压力与弹簧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力的大小不变

C.木块在没有离开弹簧前,所受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木块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

5.如图ZX3-5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一小物块,小物块放在摩擦系数为μ的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位于O处,现用手将小物块向右移到a处,然后从静止释放,发现小物块开始向左移动,则(  )

图ZX3-5

A.小物块不可能停在O点

B.小物块停止以后所受的摩擦力必不为0

C.小物块无论停在O点的左边还是右边,停前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停后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两者既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D.小物块在通过O点后向右运动直到最远处的过程中,速度的大小总是减小;小物块在由右边最远处回到O点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总是增大

6.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ZX3-6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所示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ZX3-6

A.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小球在A点处于静止状态

C.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小球离开弹簧前,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7.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得弹簧原长为2cm,当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受力后长度为3cm时,其所受外力大小为(  )

A.70N  B.10N  C.35N  D.20N

二、实验探究题

8.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时,实验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3.5

4

弹簧

长度/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根据实验数据,请回答:

(1)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________的弹簧测力计.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Δ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_N.

9.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以下实验.

  

图ZX3-7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ZX3-7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

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

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像.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实验的过程是:

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并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