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2667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块1

重庆市×××职业中学

学科教案本

TeachingPlan

 

20年———20 年学年度   学期

The(1st/2na)SemesteroftheAcademicYearfrom20to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学校(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Subj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Gra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Teacher)

重庆大学出版社 制

 

《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录

注意:

①按住Ctrl键后单击每个任务即可跳转到对应的教案

②单击

按钮可返回目录

③页面设置参数为:

 纸张大小:

A4

页边距左右:

2.5厘米

 页边距上下:

2.5厘米

模块1 我的计算机

任务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任务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任务3了解计算机常用外设

任务4认识信息安全

模块2 Windows 操作系统

任务1初始操作系统

任务2配置用户工作环境

任务3管理文件资源

任务4管理计算机中的程序

任务5使用工具软件

任务6为计算机输入数据

模块3 因特网应用 

任务 1 建立因特网连接 

任务 2 访问因特网 

任务 3 使用电子邮件 

任务 4 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模块4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模块5 Excel 电子表格的应用

模块6 Power Point应用

模块7 多媒体软件应用

 

教学

课题

模块一任务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课题

类型

理论

课时

安排

2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概况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应用

3.理解数据以及处理

教学

重点

目标之1

教学

难点

目标之3

辅助

资源

《教学课件》

复习

引入

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了,那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

最初的样子和我们现在见到的一样吗?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不需要人工的直接干预就可以高效、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的智能电子设备。

自1941年夏天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正式开始运转到今天,根据计算机核心组件采用的电子元件的不同,其经历了4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1代电子管计算机(1941——1953)

名为ENIAC的计算机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了17468个电子管,重30t,占地170m2,有30个操作台,可执行5000次/s加法。

第2代晶体管计算机(1954——1963)

1954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的第一台采用晶体管作为逻辑电路元件的晶体管计算机TRADIC,一共用了800只晶体管。

第3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2)

集成电路简IC,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

IBM公司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系统IBM360,它兼顾了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两方面的应用。

第4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是指集成的电子元件数在1000个以上的集成电路。

提问:

(1)描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

(2)通过互联网或本书的资源网站查询,找出对现代信息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和技术。

(3)请你展望未来计算机的发展。

知识归纳

传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逼近硅芯片技术的极限,人们正积极探索基于非半导体技术的新型计算机技术,如:

●光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活动2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从开始就为应用而生,计算机应用从当初单纯的科学计算已发展到深入到社会行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自动控制

4.辅助应用

提问:

(1)根据自己的经历描述更多计算机的应用案例。

(2)目前,计算机应用领域涉及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请把上面列举的应用归类到相关的领域中。

(3)描述你对计算机应用的未来展望。

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活动3 了解数据及处理

1.了解数据

数据与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息息相关,数据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参考图1.9和图1.10

所示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数据的含义以及对数据进行的处理操作。

提问:

(1)记录上面例图中你感兴趣的数据,然后说明什么是数据?

(2)根据你的经验,数据有哪些表现形式?

(3)你认为对数据经常有哪些方面的处理需求?

(4)我们经常在谈信息,信息与数据之间是什么关系?

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

 

提问:

(1)根据图1.11所示描述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处理过程。

(2)分析数据在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其表达形式上要经过什么变换?

知识归纳

●数据是人们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可以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文本形式是数据最基本的形式。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进行的采集、分类、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等操作。

●数据处理经过了人工处理到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所谈论的数据处理不特别声明均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的。

课堂小结

(1)需要关注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计算机应用不限于书中列出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会使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更广阔;

(3)具备数据处理能力及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必备素质之一。

 

头脑风暴: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大家所见过的计算机,包括它的大小、速度、组成等。

 

学生讨论

 

师生讨论对计算机的应用进行分类

 

教师讲解

 

学生讨论作答

 

教师讲解

 

作业

布置

完成本任务中“提问:

教学

后记

教学

课题

模块一任务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课题

类型

理论&实作

课时

安排

4

上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影响计算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2.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数据的进制及二进制与其他进制的转换和信息编码

3.了解BIOS的作用

教学

重点

目标之1

教学

难点

目标之1

辅助

资源

《教学课件》,计算机主要部件

复习

引入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那么发展到现在,计算机的组成变成怎么样的了呢?

教学过程

备注

活动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通过观察图1.12~图1.14所示的计算机或实地考察计算机实物,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外部常用接口,并在图示的标线上注明所指对象的名称。

(1)台式计算机及主机箱背部接口

(2)笔记本电脑及常用接口

2、考察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主要部件的作用

(1)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它是一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件。

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主要技术指标:

●字长

●主频

●缓冲存储器(cache)

(2)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记忆装置,用于存放数据处理中所需的程序和数据。

主要技术指标:

●容量

●存取周期

(3)计算机主板,是承载CPU、内存并提供扩展槽和外设接口的电路板。

主要技术指标:

●芯片组

提问:

(1)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外部设备两大部分组成,你认为台式计算机的主机箱及安装在其中的部件就是计算机主机这种观点对吗?

查阅资料找到关于计算机主机的描述并记录

(2)把右面图示的部件与主机的端口连接起来。

(3)你认为影响计算机运算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归纳

●影响CPU的性能除了主频外还有核心数、Cache布置与容量大小、字长等。

●通常所指内存容量是指RAM的容量大小

●PCMCIA是PC机内存卡国际联盟制定的接口标准,是笔记本的标配接口,用于外接存储卡、网卡、声卡等扩展卡。

●ExpressCard接口的前身是PCMCIA接口,ExpressCard接口设备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将取代PCMCIA接口。

●E-SATA接口是为扩展E-SATA接口移动硬盘而设计的,使用这个接口传输数据比使用USB接口快近20倍。

●IEEE1394接口,用于与DV输出接口连接实现视频数据流传输,速度高于USB。

●VGA、DVI、HDMI、S端子端口都是视频信号输出接口。

活动2 认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计算机程序是采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描述的计算机完成某项数据处理任务的操作步骤,程序及相关文档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光盘上向用户发布。

1.通过给出的图例并结合自身经验认识软件类别及作用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提问:

(1)上面的软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另一类是为解决应用领域实际问题而开发的,请把上列软件分类,并为分类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2)你知道软件是以什么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上吗?

查阅相关资料后谈出你的看法。

(3)什么是盗版软件?

你怎么看待使用盗版软件?

2.计算机能处理的数据必须是二进制形式的数据,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的数据表示成二进制形式的过程就是信息编码。

下表示例了字符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同一个字符可以有多种编码方式,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简称,标准ASCII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所有的大、小写字母,0~9的数字,符号,以及特殊控制字符(如回车、退格)共128个。

提问:

(1)什么是编码?

为什么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2)对同一信息可以有多种编码方案吗?

有时上网看到网页显示的是一堆乱码,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

怎样解决这类问题?

(3)亚洲文字不止256个字符,没法采取像ASCII码那样的单字节(8位)编码,如汉字在计算机采用了双字节(16位)进行编码。

查阅资料找一找常用的汉字编码方案有哪些?

知识归纳

●把信息变换成二进制数序列(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同时编码也指这个变换后的二进制代码。

●对于相同的信息可以有多套编码方案,如果交换信息的双方采用的编码方案不同,则对方所看到的将是不可读的乱码。

●Unicode编码是国际统一编码,采用双字节方案,收录全球所有文字,采用这种编码有利于通信及软件的国际化。

3.认识BIOS及作用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的简称,它是存储在主板上的一块ROM存储器芯片中一组计算机系统中最底层的程序。

BIOS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是操作系统及其他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桥梁。

运行步骤:

1.首先运行BIOS中的POST程序进行系统自检和初始化

2.自举程序按照设置好的启动顺序外部存储器中的操作系统,读入操作系统引导记录

3.将系统控制权交给引导记录,并由引导记录完成系统的启动

提问:

(1)查阅相关资料找出BIOS程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并讨论BIOS对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

(2)如果BIOS程序损坏,系统将出现什么现象?

如果是BIOS设置程序的参数有误或丢失,系统将怎样?

请讨论。

(3)在主板上BIOS芯片的旁边有一粒纽扣电池,它有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1)从计算机应用角度把计算机分为主机、显示器和键盘三大件,而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