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647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人教版优秀篇.docx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人教版优秀篇

《难忘九一八》教学实录与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和平解决意义。

2、讨论东北沦亡的原因,提高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讨论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能够正确分析问题。

3、牢记历史,感受情境中中国人民的悲愤与抗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做真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突出重点:

利用多媒体、视频再现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并根据知识的联贯性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与必然性。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

突破难点:

在突出重点时,分析两次事变的内在联系,可以得出西安事变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而它的这两种特性,势必会有两种结果,引导学生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选取有用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一组新闻:

1、九一八70周年时,辽宁省及沈阳市将相继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

辽宁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认为,这一天是国耻日,全体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惨痛的历史教训。

“在这样的日子里,再搞嫁娶和开业之类的庆典活动,实在不应该”。

2、原定于9月18日开业的沈阳一酒店为了纪念这一国耻日,特意推迟了开业日期。

一些原打算这一天喜结良缘的年轻人也改变了结婚日期。

3、今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张一波等人说:

“国家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形成一种制度,最少也应号召人民不要忘记国耻,牢记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4、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师问:

“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它是怎样发生的呢?

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

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师边说边板书难忘九一八)

二、学习目标:

大屏幕展示生默读

三、学习新课:

(一)预习

要求:

同学们在通读课文的时候,对重要的年代、人物、事件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探究:

一、二、三组负责“九一八”事变这一目的内容,提出问题,准备讲答;四、五、六组负责“西安事变”这一目的内容,提出问题,准备讲答

2、小组交流合作,考虑自己拟的题好不好,拟定的答案对不对。

3、问题(一个)答得正确,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奖个人一分,(班长记录)小组所有同学都答对了,奖小组一分

(三)展示、交流

要求:

小组内部展示交流后,派一名代表写在黑板上,每组写一、两个问题。

一组:

(1)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借口、结果

(2)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二组:

(3)69页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

为什么?

三组:

(4)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中国人民怎样开展局部抗战?

师评价:

这三个小组抓住了重点,逻辑性强,板书工整。

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讲得清楚明白,通顺流畅,有感情。

1、(生争相登台,以先者为准)一组王晓佳上台讲答第一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柳条湖

借口:

柳条湖事件

结果:

日军占领东三省,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二组于海洋回答第二题:

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师补充:

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

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

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接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3、三组丁佳回答第三题:

不抵抗政策。

为了集中力量消灭红军。

4、二组蔡泽南回答第四题:

只有四个多月时间,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

5、一组王明媚回答第五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侵略军,中共派杨靖宇等建立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师评价:

讲解通顺流畅,简明扼要,声音响亮,人人加分。

师:

面对日本残暴的侵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反应又是如何呢?

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资源拓展、挖掘学生的知识库。

生:

杨靖宇事迹、“八女投江”

生:

列举一些抗日英雄:

佟麟阁、赵登禹、吉鸿昌、马占山、马本斋;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驰骋抗日战场的名将──赵尚志;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永远的丰碑──左权;功勋卓著的将军──徐海东。

视频出示大量的图片资料来说明人民、东北义勇军、东北游击队三股势力如何抗战的。

师: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它们在极为险恶的环境里英勇抗战,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回答: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生2回答:

热爱祖国,保卫家乡。

生3回答:

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抵抗外侮。

师小结:

我们要铭记九一八,而不是高呼“勿忘国耻”的口号。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死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

在奋进中崛起!

过渡:

从九一八事变中,我们可能看出日本的野心不仅是东三省,而是要独占中国。

他占领东北后还步步进逼,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哪里?

(──华北)而且策动华北五省自治,企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

在全国人民反日运动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视频:

西安事变

1、         四五六组展示交流:

四组:

1、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五组:

2、西安事变的结果

六组:

3、西安事变的意义

师评价:

抓住了要点,写得美观。

2、四组孙玉上台讲答第一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地点:

西安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目的:

逼蒋抗日。

师问:

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

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

师:

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生: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师:

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

3、五组李立答第2题: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发生当年,如果是你会主张杀蒋、放蒋、还是囚蒋?

为什么?

(小组讨论)

一组:

我们主张杀蒋,1926年由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轰轰烈烈的北伐失败了,失败后还屠杀大量共产党员。

1933年蒋介石调集50多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中国共产党被迫进行长征。

五组:

我们主张囚蒋,把蒋介石囚起来以后,逼着他和共产党合作,因为蒋介石言而无信。

三组:

我们主张放蒋介石,按照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杀死他也不解恨,如果杀死他国民党那里就群龙无首,引起天下大乱。

师介绍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

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

担心亲日派趁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趁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不安。

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如此一来,日本便有机可乘、进而独霸中国。

如果给蒋介石留一条活路,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答应停止内战,尽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共决定不计前嫌,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终于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师:

西安事变的性质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张学良、杨虎城能以民众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功臣,伟大的爱国者。

4、六组蔡龙答第三题: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师问:

你知道十年内战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1927年至1936年)

师评价:

大家预习得好,合作得好,问题答得很好,而且表现得落落大方,人人加分。

小结:

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抗争史。

正是中国人民的顽强的抗争,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牢记历史,做真正的中国人!

(五)、归纳梳理记忆:

出示的知识内容

(六)达标测试:

(二人互查,人人过关)

(1)西安事变:

时间:

地点:

人物:

目的:

原因:

根本原因:

性质:

结果意义

(2)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3)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抵抗侵略,中共派()等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擂台赛,看谁答得快又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请回答:

1、日军在“东北寻衅”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一表明了事件发生后,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

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态度?

(5)、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①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于哪一年?

是谁发动的?

②  “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③  “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有何历史意义?

(七)总结:

同学们自学得认真,合作得愉快,掌握得牢固,很不错,请再接再厉,做好下一节课的预习。

附板书:

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

时间、地点、借口、结果

 

(2)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3)69页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

为什么?

(4)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

(5)中国人民怎样开展局部抗战?

1、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人物、目的。

2、西安事变的结果

3、西安事变的意义

 

 

 

 

 

 

 

 

 

 

 

 

 

 

 

 

 

 

教后反思

为完成本课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预习课文

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完成分派任务,小组交流合作,考虑自己拟的题好不好,拟定的答案对不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交流展示

同学们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呈现给大家,问答讨论中加深印象至记忆深刻。

这一环节大家各尽所能,大胆提问回答,锻炼了同学大声发言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得到沟通,智慧得到启迪,认识得到升华,充满了喜悦感和成就感。

你登台,我捧场,教师补充的内容包括影像资料都是为学生理解服务的。

三、梳理知识归纳记忆让学生尽量课堂掌握相关内容。

四、达标测试二人一组检查当堂学习效果,以达到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公布检查结果,表扬积极进取的同学,以带动大家齐头并进。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得到体现,养成了自觉学习、合作探究、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的好习惯。

美国一位中学校长在给每一位新教师的一封信中,都有这样的一句话:

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

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进入新课程后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我想,我是在为此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