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253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docx

机械原理西工大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哥很爱你~~你懂得,哥很费解!

题2-1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

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

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

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

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讨论:

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c)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

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

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

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

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

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解:

分析机构的组成:

此机构由偏心轮1’(与齿轮1固结)、连杆2、滑杆3、摆杆4、齿轮5、滚子6、滑块7、冲头8和机架9组成。

偏心轮1’与机架9、连杆2与滑杆3、滑杆3与摆杆4、摆杆4与滚子6、齿轮5与机架9、滑块7与冲头8均组成转动副,滑杆3与机架9、摆杆4与滑块7、冲头8与机架9均组成移动副,齿轮1与齿轮5、凸轮(槽)5与滚子6组成高副。

解法一:

解法二:

局部自由度

 

 

题2-3如图a所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阀式真空泵。

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A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

当偏心轮1按图示方向连续转动时,可将设备中的空气按图示空气流动方向从阀5中排出,从而形成真空。

由于外环2与泵腔6有一小间隙,故可抽含有微小尘埃的气体。

试绘制其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如图题2-3所示)

2)

题2-4使绘制图a所示仿人手型机械手的食指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以手指8作为相对固定的机架),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如图2-4所示)

2)

 

题2-5图a所示是为高位截肢的人所设计的一种假肢膝关节机构,该机构能保持人行走的稳定性。

若以颈骨1为机架,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自由度,并作出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如虚线所示。

(如图2-5所示)

2)

题2-6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d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

为什么?

解:

a)

b)解法一:

解法二:

虚约束局部自由度

c)解法一:

解法二:

虚约束局部自由度

d)

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中心距未被约束,故应为双侧接触)将提供2个约束。

题2-7试绘制图a所示凸轮驱动式四缸活塞空气压缩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并计算其机构的自由度(图中凸轮1原动件,当其转动时,分别推动装于四个活塞上A、B、C、D处的滚子,使活塞在相应得气缸内往复运动。

图上AB=BC=CD=AD)。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如图2-7(b)所示)

2)此机构由1个凸轮、4个滚子、4个连杆、4个活塞和机架组成。

凸轮与4个滚子组成高副,4个连杆、4个滚子和4个活塞分别在A、B、C、D处组成三副复合铰链。

4个活塞与4个缸(机架)均组成移动副。

解法一:

虚约束:

因为,4和5,6和7、8和9为不影响机构传递运动的重复部分,与连杆10、11、12、13所带入的约束为虚约束。

机构可简化为图2-7(b)

重复部分中的构件数低副数高副数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

解法二:

如图2-7(b)

局部自由度

题2-8图示为一刹车机构。

刹车时,操作杆1向右拉,通过构件2、3、4、5、6使两闸瓦刹住车轮。

试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注:

车轮不属于刹车机构中的构件。

解:

1)未刹车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2)闸瓦G、J之一刹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3)闸瓦G、J同时刹紧车轮时,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题2-9试确定图示各机构的公共约束m和族别虚约束p″,并人说明如何来消除或减少共族别虚约束。

解:

(a)楔形滑块机构的楔形块1、2相对机架只能在该平面的x、y方向移动,而其余方向的相对独立运动都被约束,故公共约束数,为4族平面机构。

将移动副改为圆柱下刨,可减少虚约束。

(b)由于齿轮1、2只能在平行平面内运动,故为公共约束数,为3族平面机构。

将直齿轮改为鼓形齿轮,可消除虚约束。

(c)由于凸轮机构中各构件只能在平行平面内运动,故为的3族平面机构。

将平面高副改为空间高副,可消除虚约束。

 

题2-10图示为以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试计算自由度,并分析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

如在该机构中改选EG为原动件,试问组成此机构的基本杆组是否与前者不同。

解:

1)计算此机构的自由度

2)取构件AB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图2-10(b)所示。

此机构为二级机构。

3)取构件GE为原动件时机构的基本杆组图2-10(c)所示。

此机构为三级机构。

题2-11图a所示为一收放式折叠支架机构。

该支架中的件1和5分别用木螺钉联接于固定台板1`和活动台板5`上,两者在D处铰接,使活动台板能相对于固定台板转动。

又通过件1、2、3、4组成的铰链四杆机构及连杆3上E点处销子与件5上的连杆曲线槽组成的销槽联接使活动台板实现收放动作。

在图示位置时,虽在活动台板上放有较重的重物,活动台板也不会自动收起,必须沿箭头方向推动件2,使铰链B、D重合时,活动台板才可收起(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

现已知机构尺寸lAB=lAD=90mm,lBC=lCD=25mm,试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如图2-11所示)

2)E处为销槽副,销槽两接触点公法线重合,只能算作一个高副。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题3-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Pij直接标注在图上)

解:

 

题3-2在图示在齿轮-连杆机构中,试用瞬心法求齿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w1/w3.

解:

1)计算此机构所有瞬心的数目

2)为求传动比需求出如下三个瞬心、、如图3-2所示。

3)传动比计算公式为:

题3-3在图a所示的四杆机构中,lAB=60mm,lCD=90mm,lAD=lBC=120mm,ω2=10rad/s,试用瞬心法求:

1)当φ=165°时,点C的速度Vc;

2)当φ=165°时,构件3的BC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的位置及速度的大小;

3)当Vc=0时,φ角之值(有两个解)

解:

1)以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3)

2)求VC,定出瞬心P13的位置。

如图3-3(a)

3)定出构件3的BC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的位置。

因为BC线上速度最小的点必与P13点的距离最近,所以过P13点引BC线延长线的垂线交于E点。

如图3-3(a)

4)当时,P13与C点重合,即AB与BC共线有两个位置。

作出的两个位置。

量得

题3-4在图示的各机构中,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顺时针方向转动。

试用图解法求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构件3上C点的速度及加速度。

解:

a)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b)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b)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题3-5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及原动件1的角速度ω1(为常数),试以图解法求φ1=90°时,构件3的角速度ω3及角加速度α3(比例尺如图)。

(应先写出有关的速度、加速度矢量方程,再作图求解。

解:

1)速度分析:

图3-5(b)

速度方程:

速度多边形如图3-5(b)

转向逆时针

2)加速度分析:

图3-5(c)

转向顺时针。

题3-6在图示的摇块机构中,已知lAB=30mm,lAC=100mm,lBD=50mm,lDE=40mm。

曲柄以等角速度ω1=10rad/s回转,试用图解法求机构在φ1=45°位置时,点D和点E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1)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6(a))

2)速度分析:

图3-6(b)

速度方程

由速度影像法求出VE速度多边形如图3-6(b)

(顺时针)

3)加速度分析:

图3-6(c)

由加速度影像法求出aE加速度多边形如图3-6(c)

(顺时针)

 

题3-7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lAE=70mm,lAB=40mm,lEF=60mm,lDE=35mm,lCD=75mm,lBC=50mm,原动件1以等角速度ω1=10rad/s回转,试以图解法求点C在φ1=50°时的速度Vc和加速度ac。

解:

1)速度分析:

以F为重合点(F1、F5、、F4)有速度方程:

以比例尺速度多边形如图3-7(b),由速度影像法求出VB、VD

2)加速度分析:

以比例尺

有加速度方程:

由加速度影像法求出aB、aD

题3-8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抡1以等角速度转动,凸轮为一偏心圆,其半径,试用图解法求构件2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解:

1)高副低代,以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8)

2)速度分析:

图3-6(b)

取B4、、B2

为重合点。

速度方程:

速度多边形如图3-8(b)

转向逆时针

3)加速度分析:

图3-8(c)

转向顺时针。

题3-9在图a所示的牛头刨床机构中,h=800mm,h1=360mm,h2=120mm,lAB=200mm,lCD=960mm,lDE=160mm,设曲柄以等角速度ω1=5rad/s逆时针方向回转,试用图解法求机构在φ1=135°位置时,刨头上点C的速度Vc。

解:

选定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图3-9(a))

解法一:

速度分析:

先确定构件3的绝对瞬心P36,利用瞬心多边形,如图3-9(b)

由构件3、5、6组成的三角形中,瞬心P36、P35、P56必在一条直线上,由构件3、4、6组成的三角形中,瞬心P36、P34、P46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