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鸟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508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花鸟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花鸟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花鸟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花鸟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花鸟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花鸟画.docx

《中国花鸟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花鸟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花鸟画.docx

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秦俊梅陈丽丽编写

杨珍梅审稿

 

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

二○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花鸟画概述……………………………………………………………1

第一节独特的表现形式………………………………………………………1

第二节形成 风格 演变……………………………………………………1

第二章花卉的结构与形态…………………………………………………3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形态………………………………………………………4

第二节叶的结构与形态………………………………………………………4

第三节茎的形态和变化………………………………………………………5

第三章白描花卉技法………………………………………………………5

第一节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5

第二节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6

第四章工笔花卉的着染技法………………………………………………8

第一节工笔花卉对着染得要求………………………………………………8

第二节工笔花卉常用的几种着染技法…………………………………8

第三节工笔花卉着染的形式和步骤…………………………………………9

第四节工笔花卉的特殊技法………………………………………………13

第五章写意花卉常用技法…………………………………………………14

第一节点染法………………………………………………………………14

第二节勾勒法………………………………………………………………14

第三节勾染法………………………………………………………………14

第四节泼墨法………………………………………………………………14

第六章木本、花卉、藤本花卉、石………………………………………15

第一节木本花卉……………………………………………………………15

第二节草本花卉……………………………………………………………16

第三节藤本花卉和蔓本花卉………………………………………………16

第四节石……………………………………………………………………16

第七章鸟类的结构与常用技法……………………………………………17

第一节鸟类的结构与形态…………………………………………………17

第二节鸟类的工笔画法……………………………………………………18

第三节鸟类的写意画法……………………………………………………18

第八章昆虫的结构和技法…………………………………………………20

第一节昆虫的生活和结构…………………………………………………21

第二节蝴蝶的结构和画法…………………………………………………21

第三节蜜蜂的结构和画法…………………………………………………21

第四节蜻蜓的结构和画法…………………………………………………21

第五节螳螂的结构和画法…………………………………………………21

第九章从写生到创作………………………………………………………22

第一节写生在花鸟画创作中的意义………………………………………22

第二节写生方法……………………………………………………………23

1、手写心记…………………………………………………………………23

2、表现形态结构应该注意的几点…………………………………………23

3、把握整体气氛……………………………………………………………23

第三节选材和构图…………………………………………………………24

 

第一章花鸟画概述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

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教学重点:

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

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独特的表现形式

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

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岩巨石、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

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如果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

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

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想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

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

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多样,风格手法各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白描、勾填色和没骨三种。

这几种形式在唐宋时期就已基本定型,经过以后各历史时期的发展,使形式技法更加丰富完美,但基本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20世纪以来,画家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已突破了传统的形式。

现代的工笔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各种画种的长处以及外来绘画的营养,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由生活的关联、演变成艺术的表现,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了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抒发和表达人的意念的重要媒介,者远远超过了花和鸟的本身。

花鸟画中花和鸟以及一切自然景物的形象,只是表现人的情感的丰富的语汇,观者则是沿着生机勃勃的画面所提示的方向,去体会作品所包容的全部内蕴。

我国花鸟画的创立,标志着世界艺术宝库中又诞生了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正如中国山水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一样,中国花鸟画远不同于西画中的静物画。

中国花鸟画是通过创造气韵生动的画面来展现作者内心世界的,中国花鸟画以其独特的面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第二节形成风格演变

一、花鸟画的形成

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殷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根据记载,在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鹅、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园蔬为题材的作品。

但这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的。

这些作品是带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但从出现时间之早和数量之多,足可以看出我国先民画家们对草木鸟兽的特殊挚爱,这是花鸟画的萌芽时期。

有人说花鸟画是由山水画中的松石演变而来的,也不无道理。

盛唐时期出现了一些专门画松石、树石的名手,还能看出和山水画的微妙演变关系。

毕宏笔下的松石图,已不同于山水画中松石画法,更具有独立性,史书中称”改步、变古、自宏始也”。

和他同时代的画松大家张璪,在答复毕宏《问者受》时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千古名言,不但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之一,而且对更具有精神性的花鸟画形成也极有促进。

唐代中晚期、薛谡、边鸾,腾昌祐、刁光胤等花鸟画高手辈出,使花鸟画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画科。

薛谡善画鹤,”低昂各有意,大抵设色极精,如良工无斧凿痕”。

边鸾因画新罗国进呈的孔雀而声名大噪,成为我国花鸟画第一名手。

腾昌祐”笔迹轻利,傅彩鲜泽”,”宛有生意”。

刁光胤”善画湖石、花竹、猫兔、鸟雀”,造型缜密,精于赋彩,对五代的黄筌影响极大。

唐代有史可查的花鸟画家就有数十人,花鸟画已进入和人物、山水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的成熟期。

这一分家是中国画的发展,是中国画主题和内涵的深化。

二、徐黄二体

五代时期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都是花鸟画名家。

他们不同的创作技法和个人风貌,使花鸟画从此分为两大流派,被后人称为徐黄二体。

徐熙,”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

”重墨不重色,以水墨、粗笔、淡彩为主,求其情状、生意。

落墨以为其技叶蕊萼,然后敷彩,多在纸上作画;注意笔墨的自然妙趣,素有”落墨花”之称。

所作花卉,”叶有向背、花有低昂、花光艳逸、晔晔灼灼,使人目识炫耀”。

黄荃,”双勾敷彩,用笔精细,不见墨迹。

”画时先以淡墨勾勒,然后施以浓艳的色彩。

重形似、重写生、重敷彩,形成浓丽、工精、富贵的风格。

他画的鹤、雉鸡,以及现存故宫的《珍禽图》,已达到”和生者毕肖”的程度。

由于他们的处境、取材、意趣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徐熙野逸,黄家富贵”的艺术风貌。

从文字记载和传世作品来看,黄筌派形成了后来的工笔花鸟画体系,以勾线、填色、染色为主,造型严谨,工整艳丽;徐熙则开写意花鸟画之先河,重水墨、重意境、重笔迹,超脱淡逸。

在以后的发展中,这两派都有名家辈出,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花鸟画的两大主要体系。

黄筌派有宋代的黄居寀、黄居宝、崔白、赵佶、李安忠、李迪、林椿,元代的王渊、陈琳,明代的边文进、吕纪,清代的僮衡、沈铨、任薰等。

徐熙画派宋代有梁楷、法常,元代有牧溪、钱选,明代有林良、陈淳、徐渭等。

中国花鸟画千余年来虽然不断循着写意、工笔这两大体系发展着,但中间地带也有极广阔的天地,不少有创造才能的画家,综合二者之长又有新发展,形成新的风格和派别。

如徐熙的儿子徐崇嗣吸收了黄筌的染色法,”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并传说他创立了”没骨法”。

元代的陈琳、王渊等也经常用兼工带写或水墨与白描结合的办法。

明代的周之冕创勾花点叶派;清代的恽寿平精研晕染,所创的常州没骨派对近代花鸟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文人水墨画兴起

唐代以前就有纯以水墨形式作画的记载,但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和发展是从南宋末年开始的,作者多是文人士大夫阶层。

其特点是:

1.作者多为学者、诗人,但同时又是画家。

”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绘画文学化了,题跋和用印开始成为画面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入画,更强调诗的意境和用诗来题画。

书法入画,主张书画相通,强调笔法的书写性。

2.文人画重表现观念和情感、畅神、抒情、即兴,强调主观的、个性的自我表现,多借物寓意来表达志节和意趣。

3.问人画重墨轻色,重笔墨情趣,轻刻意求似;重潇洒洗练,轻繁缛纤细;重天真幽淡,轻富丽工艳。

4.人格化地表现梅、兰、竹、菊、松、石等,以此寄托画家的情感和精神,成为文人画的重要题材,并蔚然成风。

重要代表画家有苏轼、文同、赵孟坚、郑思肖、扬元咎、柯九思、李衍、高克恭、王绂、夏咏等。

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使民族绘画传统进一步完善。

四、继往开来,群峰竞秀

经过历代各派画家的共同努力,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花鸟画逐渐从理论到技巧上完善和成熟起来,成为独具有特色的画种。

在花鸟画发展的早期,花鸟画家就已运用师法自然的现实注意创作方法,具有高超的写实能力;更重要的是历经了长期的艺术实践,他们又充分掌握了精到的笔墨技巧和优美的抒情方式。

在色彩上,无论是工艳秀丽的重彩,还是墨彩,也都被画家们掌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文人画的强烈的精神性和哲学深度,使花鸟画更臻完善,并孕育着新的发展,如滔滔江河有一泻千里之势。

明清以来直至近百年,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高峰。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画家努力创新而各具风范。

徐渭的大写意波墨淋漓,水晕华滋。

陈白阳的画作具有朴厚净炼,淡墨渴笔的特殊意趣。

八大山人,造型奇特,笔墨姿纵浑朴稚拙,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

陈洪绶造型古朴、凝练,以金石入画。

恽南田进一步发展了没骨法,粉晕水渍、点燃而成,结构严谨有致,色彩清丽润秀,神趣自足。

清末的扬州画派,奔放的思想倾泻在花鸟画创作中。

作品里普遍地反映着社会情绪和强烈的个人性格,振聋发聩地激荡着中国画坛。

近百年来赵之谦、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大家,领导了中国画坛的新潮流。

赵之谦色彩浓丽,构图饱满,以书法篆籀笔法入画,雄浑古拙有金石虚谷之作带有无限韵味和情趣的线条,耐人寻味。

吴昌硕以古篆和草书入画,浑厚天真,气势逼人,诗、书、画、印俱精,对近代花鸟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徐悲鸿先生在30年代评中国近代画在世界艺坛上的地位时,特别强调了花鸟画的价值。

现在花鸟画家齐白石、潘天寿、陈之佛、于非闇、李苦禅、郭味蕖、王雪涛等先生在解放后走过了他们艺术生涯中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他们虽已相继谢世,但他们的艺术成熟代表着这个时代花鸟画的最高水平。

在新旧社会交替、新旧文化变革的时代,他们勇敢地担当了承前启后的重任,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又是新花鸟画的开拓者。

他们勇于革新,不拘成法,继往开来,为我国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作业:

1、花鸟画的特点与人们生活情感的关系。

2、花鸟画的发展前景和现代意义。

3、使学生对花鸟画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

 

第二章花卉的结构与形态

教学目的:

通过花卉结构与形态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卉的结构、形态、比例等特征,为学好工笔花鸟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造型基础。

教学重点:

花的结构与形态的表现。

教学难点:

绘画当中如何表现花的结构与形态。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花的结构与形态

1、花的结构

怎样对写生物象进行由表入里的观察,这是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步。

以秋天的芙蓉为例,要表现它,首先要熟悉了解它,弄清它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结构,掌握它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精神。

这个熟悉的过程就是观察分析的过程。

观察要从整体到局部,看哪些能代表它的本质面貌,哪些是植物共有的特征,然后对它的各部分进行分析,以便真正认识它的整体。

这些局部分析包括:

看它的花是怎样生长的,属什么花序;花瓣的形状怎样,花的正反又是什么形态,单瓣和重瓣有何区别;它和类似的叶有哪些不同之处,花蕊花蒂怎样,并与其他类同植物比较在形、质上有哪些不同;植物的上部、中部与下部有什么变化。

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它的茎与叶柄,其中还不能忽略叶柄与枝杆交接的结构关系。

通过这样认真地观察分析和写生,对它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与较明确的概念,才能选择适合画面的内容,才可能组织起充分表现对象美感的作品来。

2、花冠的形体、花序、花蕊

在我们较多表现的花卉品种中,可以以最基本的造型结构来进行分类。

 圆球形:

如牡丹、菊花、月季、茶花、芙蓉、康乃馨等。

圆锥形:

萱花、杜鹃、牵牛花、玉兰等。

扁平形:

(往往带有向外放射形态)如爪叶菊、桃、梅等等。

其他是属于不规则的自然形态。

花还包括花瓣、花蒂、花蕊、子房等几方面组成。

花瓣有复瓣(又称重瓣)单瓣之别。

花瓣的外形有长、短、尖、圆缺等区别。

花蒂的形态同样是丰富多变的。

花蕊有雌雄之别,雄蕊上有花粉,而雌蕊有从花心突出的花蕊。

第二节叶的结构与形态

1、叶片的形状和叶脉:

花卉的叶子犹如人的四肢,起着衬托花的作用。

叶子由叶片、叶柄、托叶组成。

形状色彩美丽而富于变化,总的来看有单叶和复叶两种。

(1)单叶:

有针形叶子,如松树。

带叶形,如芦苇。

椭圆形叶子,如海棠,梨花。

心形叶子,如仙客来、紫荆花。

扇形叶子如银杏等等。

(2)复叶:

总叶柄上生有很多小叶的叫复叶。

由于排列的形式不同,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奇数复叶和偶数复叶,如紫藤、月季等,偶数叶如荔枝、豌豆等。

(3)叶脉:

叶脉均匀分布在叶片上,有不同的类型。

通常分为网状脉,平行脉以及叉状脉三种。

网状脉主脉清楚,自主脉发出的侧脉再分为细脉相互结成网状。

网状脉中有一条主脉的叫羽状网脉,如葡萄、枫叶等。

平行脉的叶脉平行分布互不交叉,有直脉,如竹叶。

横脉如芭蕉。

2、叶柄:

叶柄是茎的连接部分,通常成圆柱形,也有半圆柱形的,或有纵棱、具沟、平扁形等。

叶柄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多数与叶片方向一致。

多数叶有叶柄,也有无叶柄的,如二月兰等。

3、托叶:

托叶生于叶柄和茎枝的连接处,一般细小相对而生,有的花卉不具有托叶。

豌豆的托叶是最明显的,形成两个小叶片。

4、叶序:

叶子在茎上的生长方式叫叶序。

如互生叶序,桃花、山茶、菊花、向日葵等,每几节有一叶。

对生叶序,丁香、枫叶,每节对生两叶。

轮生叶序,夹竹桃等,每节生三叶或多叶等。

第三节茎的形态和变化

花卉的茎如同人物的躯干,下部连着根,上面支撑着叶子、花和果实。

茎多生在地上,一般呈圆柱形,也有呈棱柱形有纵沟,豌豆和迎春花的茎呈四棱柱,仙人掌的茎呈扁形。

茎上生叶长牙的地方叫节,节的部位比较膨大。

茎按所含木质的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多数花卉茎为直立茎,此外还有缠绕茎,如牵牛花、紫藤、葡萄等。

攀缘茎,茎上生有卷须和吸盘,攀缘他物生长,如爬山虎、黄瓜等。

作业:

掌握花卉的自然规律与学习的关系?

 

第三章白描花卉技法

教学目的:

通过工笔花鸟画白描花卉勾线技法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毛笔和宣纸的使用及勾线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线与形、线对比、线节奏、虚实等关系

研究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造型、构图,意境等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用笔的起收、承转

体会中国画的学养、意境、气韵、笔墨、风格

教学时数:

2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工笔白描对线条的要求

工笔花卉以线为造型基础,运用毛笔勾线,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平、圆、留、重、变五个字。

“平”:

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

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

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然后向行笔方向再用一个”拖”的力量。

压力与提力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只提不按就”飘”“轻滑”;只压不提就是”抹”。

线条切忌忽轻忽重及”撩”“挑”“滑”。

“圆”:

即指勾线要圆浑有力。

要用中锋。

凡行笔时,笔尖在线条中央者即为中锋,笔尖在线条一侧的为侧锋。

用中锋线条勾出的线圆浑、饱满而有弹性,即所谓如”折钗股”、如”弯弧挺刃”。

“留”:

指用笔积点成线,古人曰如”屋漏痕”就是此意。

勾线时要求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笔,并可以随作者意图变化,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重”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

线的力量在于笔尖和纸的摩擦,有人使劲捏紧笔杆,几乎把笔杆捏碎,但是勾出的线条并没有力量。

正确的方法是:

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给笔尖,使笔尖与纸有一个摩擦力。

勾一条线要有三个动作:

一曰藏锋,起笔时,欲向左行先向右顿笔藏锋,然后再向左行笔。

向下行笔也要先向上藏锋,这样行笔即与纸面有了摩擦。

二曰行笔的速度要慢,力量要均匀。

行笔中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中锋圆转用笔为”转”;折锋转向为”折”。

三曰回锋,行笔欲停时要把笔锋向来的方向收回,即所谓”无往不回”、”无垂不缩”。

这样的线条才含蓄有力。

“变”;即指用笔的各种变化。

平、圆、留、重,是对线条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线条还要有多种变化,如中锋侧锋,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方圆、连断、疾徐、光毛、虚实、,加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即可千变万化。

把线条的力量与线条的变化结合起来,就是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所以学习中国画必须重视书法的练习,以锻炼勾线的能力,达到白描用线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第二节白描线条与花卉形象的结合

1、勾线起笔顺序

为了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大致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勾下来。

面对一幅画稿勾线前必先读面,弄清花叶上下层次,先勾最上层的花和叶,然后勾第二层、第三层。

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要有节奏。

勾画短线时执笔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不要随着手指动)。

无论勾哪一种线,在行笔的过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气呵成。

总之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例如:

白描勾线不是用细线沿着轮廓去”描”,而是书法中讲究的用笔去”写”出形象。

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和美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弱的线条。

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

中锋用笔饱满而有弹性,线条圆润浑厚,结实而有力感;开始练习勾线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是在线条转折的地方,因为毛笔是圆锥形,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

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浮滑在纸面上,不符合要求。

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擎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一个拖的力量行笔。

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

所以说,每勾一条线都应该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

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欲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

上下行笔也是这样,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这样笔与纸就有了摩擦。

(2)行笔:

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力要均匀。

行笔中有各种变化,中途转向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不使出现侧锋。

中锋圆转用笔为”转”,侧锋方拐为”折”。

(3)收笔回锋:

每逢收笔都要向来的方向收回,所谓”天往不回”,”不垂不缩”,使线的结尾含蓄有力。

还要注意练习用线的各种笔墨变化,如中锋与侧锋,顺锋与逆锋,以及顿挫、转折、粗细、连断、方圆、疾徐、光毛、虚实等用笔的变化,再加上浓淡、干湿等墨色的变化,以达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2、如何表现结构之前后关系

中国画讲”应物象形”,好的线条必须与花卉的形象。

质感,空间感结合得恰到好处。

进而把花卉蓬蓬勃勃的生命力,花卉的神情意趣表现出来。

从对象的结构出发,写出对象具体而生动的形,最终达到表现对象内在神韵的目的。

当两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梅花、菊花、牡丹等花瓣的上下、前后关系全靠线条分出来。

3、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

花瓣与叶片均为薄片状。

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

一种是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这种线没有缺刻及方折,要勾成饱满,富于弹性的弧线,以表现花叶挺拨的生命力;另一种是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这种线或有波浪状起伏,或有缺刻,或有撕裂和折皱,要用顿挫、起伏、有粗细,连断等多种变化的笔触以表现花叶曲折丰富的变化。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4、线的浓淡粗细

白描花卉不用色彩,靠用笔用墨的变化表现花卉的质感。

作画时一般用淡墨和较细的线勾花瓣:

以重墨和较粗的线勾叶、茎、萼等,花丝用中或淡墨,花药则用最焦浓的墨。

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内线粗重方硬,色彩浅及薄嫩的地方用线轻细圆柔。

5、白描花头的用笔变化及注意事项

(1)梅花、山茶的花瓣可以从花瓣基部起笔;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以从尖端起笔。

玉兰、木棉等花瓣厚硬,勾线应挺拔有力;牡丹、芍药等花瓣薄嫩多折,勾线可用细线颤笔。

(2)花头外轮廓要有残差圆缺之变化。

画复瓣花要注意归蒂连心

(3)花筋的处理,花筋不明显的如梅、杏、海棠等都不勾花筋。

花筋显著的必须勾好,可以更好地表现花瓣的转折运动。

花筋的线要细而虚不可超过边缘线,各种花筋勾法举例。

(4)花蕊的勾点;点花芯如人物肖像之点睛,是花头精神所在,点花蕊要放在最后,看好全局气势关连,精心点好花蕊。

花之雌芯明显的可先用中淡墨勾勒,雄芯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