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docx
《全国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题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题组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7天津文综卷,11,4分]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
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2016天津文综卷,10—11,8分]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2—3题。
2.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3.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7—9,12分]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
据此完成4—6题。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
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
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4.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
6.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题组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7北京文综卷,8,4分]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
读图,回答第7题。
7.该山地( )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6江苏地理卷,17—18,4分]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
“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8—9题。
8.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9.阿尔泰山南坡( )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5天津文综卷,5,4分]读图,回答下题。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10.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
A.水系的分布特征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D.矿产的分布特点
[2015北京文综卷,1,4分]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
据此,回答下题。
11.太白山( )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12.[2014浙江文综卷,4,4分]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不断上升
[2013山东文综卷,3—4,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②为( )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1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
[2013海南地理卷,8,3分]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回答下题。
15.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16.[2017全国卷Ⅰ,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6分)
17.[2017江苏地理卷,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 。
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分异规律。
(3分)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
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分)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 。
(3分)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
温哥华属 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 。
(4分)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6—7]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的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东北育才学校模拟,8—9]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
其中写道: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据此完成3—4题。
3.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D.高山灌丛
4.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
A.被准静止锋控制,天气多雨
B.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C.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
D.夜间出现霜冻现象
[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末,19—20]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内,奔子栏是该区域气候多样性的一个典型,虽然与年降水量达4600mm的独龙江直线距离不过110多千米,但是这里的降水量却不足400mm。
据此回答5—6题。
5.这种自然现象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6.“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横断山区,山麓到山顶自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18广东茂名五校联考,10—12]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
下图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①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D.山地灌木林带
8.托木尔峰水热组合条件最好的区域是( )
A.南坡2000m左右B.南坡2500m左右
C.北坡1500m左右D.北坡2500m左右
9.近年来托木尔峰南坡雪线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抬升B.降水增多
C.气候变暖D.植被减少
[2017江西红色七校联考,18—19]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下图为某地常年蓄水水库的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11月份有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 )
A.水面结冰B.风速增大
C.水质变差D.水库干涸
11.与覆盖前相比,水库覆盖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
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
C.加大地面辐射强度
D.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某群岛面积12200平方千米,由数百个小岛组成。
岛上植被低矮、浓密,无天然树木生长;鸟类丰富。
读下图,完成1—2题。
1.群岛上无天然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阴凉多风的气候B.过早与大陆分离
C.单一的地形D.火山不断喷发
2.群岛上鸟类丰富得益于( )
A.靠近大陆的位置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D.受人类活动影响弱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
据图回答3—5题。
3.图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自然带分别为( )
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
4.该地区自然带由西北向东南递变的主导因素为( )
A.地形B.太阳辐射
C.夏季风D.地表径流
5.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水分B.太阳辐射
C.热量D.坡度
长白山的火山灰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
流水侵蚀作用的不同,导致长白山各坡火山灰厚度不同,火山灰最少的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
下图为长白山火山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长白山北坡植被类型自下而上为( )
A.红松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
B.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高山苔原
C.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冰雪
D.红松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暗针叶林—高山冰雪
7.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C.光照D.土壤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
下图示意四川省北部某干旱河谷山区自然带垂直分布及1999年和2009年林树下线分布。
据此回答8—9题。
8.影响林树下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气温C.气压D.光照
9.下列关于该地山区林树下线与坡向的关系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坡高于北坡—南坡为阳坡,比北坡热量条件好
B.西坡高于东坡—西坡为背风坡,比东坡热量条件好
C.西南坡高于东北坡—西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比东北坡好
D.东南坡高于西北坡—西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比东南坡好
植被生长季是指植被开始复苏返青(生长季始期)到植被枯黄落叶(生长季末期)之间的时段。
伏牛山位于我国河南省西部,大致呈东西走向。
下图表示伏牛山地区各时段植被进入生长季始期和生长季末期的面积比例。
据此完成10—11题。
10.伏牛山地区的植被出现六个时段的生长季始期,说明伏牛山( )
A.跨纬度大B.跨经度大
C.水热充足D.地势起伏大
11.在伏牛山地区,同一种植物( )
A.分布在海拔较高处的生长季始期较早
B.分布在海拔较高处的生长季末期较晚
C.同一海拔上北坡的生长季始期较早
D.同一海拔上南坡的生长季末期较晚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的简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与吐鲁番盆地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
博格达峰垂直地带分异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带—森林带—山地草原带—荒漠带,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材料三 达坂城道路旁“架拐”的新种树苗(下图)。
新栽种的树苗如果不用木架子固定,死亡率非常高,通常是春季种树,夏季收死树。
用木架固定后,新栽树苗的成活率明显提高。
(1)分析博格达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
(2)说明达坂城道路旁新种树苗要“架拐”的自然原因。
(4分)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6分)
1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
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
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1)说明该地林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8分)
(2)试推测同一农业耕作区内不同农作物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明显的原因。
(6分)
(3)分析图中耕地的植被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曲线出现双峰的原因。
(8分)
答案
1.D 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永冻层顶部在夏季融化,成为活动层,活动层的厚度变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活动层的厚度变大会使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在全球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量增大,补给河流的水源会增加,但随着冰雪蓄积量的减少,补给河流的水源随后会减少;由于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更快,春播提前;由于全球变暖,大部分地区热量更为充足,积温增加,有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
2.D 上游水电站蓄的水最终也会入海,不会明显减少入海水量,故A错误。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河水中泥沙含量增加,不会减少入海水量,故B错误。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下游降水量的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较小,故C错误。
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是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故D正确。
3.B 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可能倒灌形成咸潮,入侵海岸地带、加剧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故A错误。
三角洲是河水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而成的,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则挟带的泥沙会相应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会减慢,故B正确。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主要受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情况影响,入海水量减少对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影响较小,故C错误。
河口处气候受入海水量减少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
4.A 读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植株数量和结构变化,导致植株密度改变。
5.D 读表中数据可知,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与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的是地下生物量。
6.D 读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氮的持续沉降,灌木植物地下生物量不断减少,导致灌木植物萎缩,而草本植物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增加,导致草本植物繁茂。
7.C 海拔3000米左右的站点Ⅳ最热月气温接近15℃,冰雪可以融化,A错;站点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15℃,站点Ⅳ则小于15℃,B错;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山麓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于4000米,而图中站点Ⅰ的海拔低于5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对;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
8.B 判断教授目视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由“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可知教授正在向高处看,“身后的森林”说明海拔较低的地方是森林带,站立地“簇簇花草”说明教授正站在高山草甸带。
9.D 阿尔泰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其南坡山腰抬升来自大西洋的湿润西风,因而多地形雨,并形成了森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以下为山地草原带、荒漠草原带,故草场不是仅分布在山麓地带;与阿尔泰山纬度相当的大陆东西岸,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阿尔泰山地处内陆且山腰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因而只能形成针叶林;教授描述了高山草甸带呈现“簇簇花草相映”的现象,故此时不可能是冬季。
10.C 从图中可以推断出澳大利亚的热带荒漠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地区,符合热带荒漠的分布规律;而水系的分布特征、地形的东西差异和矿产的分布特点均不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
11.C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而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为温带,所以太白山北麓自然带不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从北坡的树木形态变化可知,从山麓往上到山中腰树木越来越高大茂密,说明降水越来越多;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太白山北坡的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故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从山中腰往上随着降水的减少,出现草甸。
12.B 从咸海到阿拉木图地表植被均以荒漠为主;在乌鲁木齐可以看到的山脉为天山山脉,山坡上有森林植被,山顶有终年积雪冰川;锡尔河为内流河,从上游到下游,水量不断减少;从阿拉木图向北走,可以看到山地针叶林的分布高度不断降低。
13.A 我国北方地区自东到西,距海渐远,降水量越来越小,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贺兰山以西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荒漠,则图中②为草原。
14.D 森林植被一般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但是我国北部季风气候区东西跨度较小,而南部季风气候区东西跨度较大,导致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
15.C 北京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形成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16.【解析】 第
(1)问,由材料可知,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
由图可知,图中阴坡存在单峰变化的规律,而阳坡没有这个规律,说明阳坡受到干扰。
在2000—2300米的高度,阴坡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多,而阳坡在这一高度范围内随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减少,说明该苔原带在这一高度范围受到干扰。
第
(2)问,在未遭受干扰的情况下,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2300米左右,而图示这一高度阳坡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由此可以推断阴坡植物多样性较阳坡高。
第(3)问,与阴坡相比,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地表温度较高,融雪较早,蒸发强度较大,并且蒸发历时较长,水分条件较差,湿度低。
第(4)问,2300—2600米,随海拔升高,山地阳坡和阴坡的面积逐渐缩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阴、阳坡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作用增强,因此,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
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6分)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2分)
依据:
(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4分)
(3)特点:
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2分)
原因:
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分)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6分)
17.【解析】 第
(1)问,从沿海向内陆,植被从森林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属于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第
(2)问,气候特征的差异主要从气温、降水等方面分析,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因为该城市位于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
第(3)问,该地纬度约为50°N,由上题解析可知莱斯布里奇附近植被为荒漠草原,山麓地带为荒漠草原带,山上的垂直自然带可能有山地针叶林带、草甸带、冰雪带等。
第(4)问,根据温哥华纬度位置可知该地盛行西风,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增温增湿作用,再从气温曲线可以看出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2分) 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1分)
(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3分)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1分)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3分)
(4)温带海洋性(1分)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3分)
1.A 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凋落,可知银杏树为落叶树种,A对;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B错;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时间晚于北京,C错;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降低噪声等,D错。
2.C 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这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
3.A 黄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4.B 料峭春风,说明了季节,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昼夜近乎平分,差别不大;正午太阳应在正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