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89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docx

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2011全国语文考纲综述 

 

一、全国语文考纲:

求稳,考点基本无变化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高考大纲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求稳的特点。

备考建议:

从2011年的考纲来看,高考语文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考生要在有条不紊复习的基础上,根据《大纲》整合并优化下一轮复习计划,关注生活,关注语言,锤炼思维,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般论述类文章还是考查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部分要关注基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对于古典诗词,考生还是应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下功夫。

近年来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多侧重人生感悟、人格教育、时代生活等。

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依然是作文的终极目的。

而新课标,也在呼唤真性情、真感悟的文章。

高考作文,既是对考生读写能力的考查,又是对考生认知水平和情感价值的考查。

因此,在写作时,构思应注重审视自我情感,反映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展现清晰的结构,写作时注重从小事思索感悟;修辞方法不能一味堆砌,创造让读者去思索的意境。

考生要注意书写规范,尽量避免因错别字而丢分。

考纲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试卷上的东西一成不变,恰恰相反,有些考点会出现轮换考查,即便是考查同一个考点,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全国语文大纲(新课标版):

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相对于去年,变化较大:

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都有所调整,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现代文本阅读采用二选一式的选考题模式,兼顾到考生的个人爱好,给考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2011年文本阅读的设题难度可能会加大,使之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真正做到“难度等值”,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

作文要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还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注:

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备考建议:

古代诗文鉴赏:

文言文复习一定要对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逐个落实,加强对文言翻译句子的练习,明确三条要求(信、达、雅),掌握五种方法(换、留、增、删、调)。

现代文阅读:

注意筛选信息,掌握答题术语。

作文:

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设计“亮点”,或精心设计“开头”、“结尾”;或精心组织文章的结构形式等。

 

 

三、北京语文考纲:

考试内容略有调整。

背诵默写的诗词曲仍为38篇,但《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桃花源记》将不列入2011年考察范围。

新增的篇目为《书愤》、《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3篇。

四、福建语文考纲:

命题要求有变

2011福建高考语文仍然设置必考和选考部分,考点要求有调整。

1.全卷难度值0.6左右

●考试范围: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难度: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从题型比例来看,客观题占20%左右,主观题占80%左右。

全卷难度值0.6左右。

2.今年新增5篇背诵默写。

今年新增加5篇名句名篇默写背诵要求,由2010年规定背诵的18篇增加到23篇,具体为: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

名句名篇默写,要求考生书写规范。

列入今年考查范围的文学名著包括:

《三国演义》、《红楼梦》、《子夜》、《家》、《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复活》七部,《堂·吉诃德》今年不再列入考查范围。

今年要求考生识记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经典细节和精彩对白,检测考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但不再明确是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五、天津语文考纲:

考试内容变化较大

从命题指导思想方面看,与2010年的天津卷考试说明完全相同,仍将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重点考查语文学科主干知识,不考偏、难、怪题,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提纲挈领,忌题海战术。

从能力要求方面看,与2010年的天津卷考试说明完全相同。

但是在“F.探究”项全国考纲表述为“探究:

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这一微妙的变化意味着天津卷在探究题的命制方面指向更明确——疑难的问题;要求更简明——有所发现和创新;测评也将更趋客观、可控——删去“有见解”,意味着“向文本内探究”的导向。

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培养如下能力:

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评价能力。

2011年的高考语文天津卷在考试内容方面与2010年天津卷比较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选修课程中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涉及这五个系列】,共15个模块。

其中,“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各有3个模块,“小说与戏剧”系列4个模块,“新闻与传记”系列有2个模块,共15册选修教科书,变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极大地缩小了范围。

与全国考纲比较更是独具地方特色——没有必考和选考之分!

 

六、浙江语文考纲:

内容、分值和题型均有微调

内容有微调:

“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总述部分,增加了“理解经典文化论著”的内容,在分说部分的第10点明确规定,考查“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相应调整了各部分的分值:

“语言文字运用”(24分)和“写作”(60分)保持不变,“现代文阅读”由2010年的32分减少到29分,“古代诗文阅读”由2010年的34分增加到37分。

内容的微调表明增加了“古代诗文阅读”的比重,强调对《论语选读》的教学。

内容微调带来题型的变化:

总量(26题)保持不变,但删除了第10题,其他题目前移,增加了24题。

备考建议:

1.语言文字运用:

主抓熟语和病句题,熟语重有效积累,病句重类型辨析,确保6分。

开放性主观题:

重思维训练,人文关怀与科学规律结合,一分为二,辩证思考。

2.现代文阅读:

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最好用经典高考真题当堂训练,要少而精。

文学类文本阅读,最好打通散文类和小说类相同题型的答题思路。

要落实课本《外国小说鉴赏》中的八个话题,每个话题就是一种题型,答题的思路均在话题的论述中。

3.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重抓实词和虚词,确保6分。

翻译重实词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还原,力争4分。

断句要寻找规律,力争2分。

古代诗歌阅读要积累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情感把握重友情、乡情和爱国情以及归隐之志和山水之趣等。

名句默写要准确,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确保6分。

《论语选读》(包括默写)十课内容逐一梳理,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孔子思想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力争7分。

4.作文:

应以论说文为训练重点。

在论说层次上下功夫,写出两个层面的文章(重“怎么办”轻“为什么”);在材料选用上下功夫,能做到旧材料推陈出新,新材料耳目一新;在审题立意上下功夫,做到立论符合题意,立意新颖深刻,字迹清晰工整。

 

七、湖北语文考纲:

作文错3字扣1分

2011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命题仍将保持相对稳定,坚持湖北特色。

除“题型示例”稍作删削和增补外,几乎没有修改。

命题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卷题型及其赋分比例、难度控制不会改变,古诗文背诵篇目也没有变化。

备考建议:

突出能力立意是湖北语文卷命题的一贯原则。

高考是国家级考试,必然要全面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评价鉴赏等五种不同层级的能力。

选材会贴近生活,无论是基础知识题、现代文阅读题还是作文题,一般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考生必须关注现实。

每年的语言运用题,也是湖北省高考命题的“试验田”,年年都有能有效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新题型出现。

因此,在复习期间必须认真对待语言运用题的训练。

要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成绩,考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落实每一个考点,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针对薄弱环节,强化训练;特别是古诗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训练,不可走过场。

写作题可适当做些审题立意、列提纲、锤炼语言方面的训练。

 

八、湖南语文考纲:

有一定变化,作文要有文采和亮点

2011年湖南高考卷语文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较,主观题分数增加,选修教材比重加大。

古代诗文阅读增加正确断句。

今年,必考题141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94%,选做题9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6%。

全卷20小题左右。

必考部分与去年相比减少3分左右,选做题增加3分,全卷题目减少2至4小题。

文言文阅读增加1分,在题型方面增加简答题。

选做题采用二选一式的选考题模式,兼顾到考生的个人爱好,给考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空间。

在作文方面,为拉开作文得分差距,作文发展等级增加10分,有文采和亮点的文章更容易脱颖而出,语言表达好的学生有机会拿到更高的分数。

此外,作文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

(增加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备考建议:

古代诗文鉴赏:

文言文复习一定要对120个实词、18个虚词逐个落实,加强对文言翻译句子的练习,明确三条要求(信、达、雅),掌握五种方法(换、留、增、删、调)。

现代文阅读:

注意筛选整合信息,掌握答题术语。

作文:

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在文章中展示几个“度”:

或展示自己思维的深度,或展示自己眼界和阅历的广度,或展示自己书架的厚度和高度(平日阅读积累),或精心组织文章的气度(结构形式)等。

 

九、河南语文考纲:

首用课标卷,增加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变化:

内容上,今年增加了选考内容——文学类(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和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现代文阅读只考查论述类文章,修辞手法的考查中增加了“反复”,删去了对文学常识题的考查。

多了个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此外,考题结构变化大,阅读理解放在了1卷,之前放在前边的选择题、纠错题后置,名句默写分值也增加了。

备考指南:

建议考生以近四年尤其是去年的宁夏、海南高考卷为模板,强化训练。

加大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力度。

学生要关注热点,从课本中走出来。

 

十、海南语文考纲:

考试能力要求和考点均没有变化;

 

十一、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考纲前瞻及备考策略

截止到3月23日中午,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尚未正式发布。

根据2011年全国课标版考纲的内容,结合各自主命题各省(区、市)的变与不变的情况,我们可以对今年广东语文考纲进行一些预测。

2011年高考是广东实施新课标以来的第5年,也是目前3+文综(理综)高考模式的第二年。

预计2011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将保持稳定,题量题型赋分基本不变,但细微的调整还应该存在的。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的语基题应该是语音、成语、病句、连贯等4道题。

若有变化,语意连贯题有可能换成“是否得体”类型题目。

1.古诗文篇目的变化,主要是延续2010年语文考纲的调整。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考纲中对古代诗文部分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是古诗文题量占分比例由“约占22%”升至“约23%”,二是新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其中四篇文言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苏洵《六国论》)、6首诗词曲(陶潜的《归园田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山居秋暝》、高适的《燕歌行》、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

这种调整虽然由2010年的考纲发布,但“由于2010年暂不作考查要求”,即只面向2011年及以后的考生增考,因此2011年广东语文卷的必然在这一方面有所体现的。

2.根据全国课标版的考纲“分值略有调整,增加了探究性试题”的微调,广东卷应该会做相应的响应

3.文言文断句和翻译将是考试重点

纵观7年来的广东高考文言文试题,从2004年选自《孔子家语·颜回》、2005年选自《后汉书·朱晖传》、2006年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2007年选自《聊斋志异·郭生》到2008年选自《晋书·周访传》、2009年选自《宋史·李迪传》、2010年选自明·谢眞《后鉴录》卷下,可以看出,用来设题的文段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文,因此,2011年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也应该是以写人为主的叙事文。

断句和翻译应该是备考复习的重点。

4.古诗文考点是复习重点,古代诗歌鉴赏应重点训练

因为古诗文在90分的基础题中占的分值非常大,古诗文考点应该成为整个高考语文复习的重点。

据介绍,文言文段阅读12分+断句4分+翻译6分+诗词鉴赏7分+古诗文默写6分~35分,分值占基础题的39%。

诗歌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知识点,纵观2004年到2010年的高考题目:

2004年考的是唐诗(6分《江汉》杜甫),2005年考的是宋诗(8分《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2006年考的是清代广东人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2007年考的是宋诗(6分《溪亭》林景熙),2008年考的是宋代吕本中《木芙蓉》和宋代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比较赏析,2009年《月》杜甫(唐代),2010年《望江东》(词,黄庭坚,宋代)——分值在6分~8分,设题角度涉及形象、意象、意境、诗眼(炼字)、手法、景与情等,上述设题角度也应该是2011年诗歌鉴赏设题范围,理应作为训练的重点。

5.现代文可多看社科类题材

从2007年起,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这是新课标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

而必考的阅读部分又规定为论述类。

从2007年以来的论述类试题来看,除2009年以外,都属于社会科学论文范畴,因此,2011年的论述类试题仍将取材于社会科学论文,复习备考时应有意识地阅读有关哲学、历史、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文章,理科班的学生尤该如此。

6.作文重点关注新材料作文

纵观广东省近7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命题形式无非三种: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已令人审美疲劳,命题作文已两度为之,新材料作文有可能出现。

因此,除了上述两类作文要坚持训练外,对于新材料作文要重点关注。

7.语文后期备考建议:

注意自己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复习。

一般而论,高考语文上140分较难,但要上100分应该不在话下。

在最后的几十天里,要使自己的语文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就得清楚知道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了解自己经常出错误的原因,找到攻克学习难关的途径,探索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方法,摸清自己在考场上多得分少丢分的关键,这就叫做提升有措施。

(1)摸准自己的弱项,使复习有的放矢

在前期复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不少考点知识,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点和盲区。

后期复习必须对现有知识和能力进行盘点,将已经熟练掌握放开,有待加强的再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而对于那些薄弱点和盲区,则要重点训练。

重看前期做过的试卷,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盘查哪些题做得最顺当,哪些题最头痛,哪些题经常失手,然后按先后顺序安排强化训练。

自己编一本"错题集"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查缺补漏意义深远。

例如将自己至今还容易混淆甚至不能识记的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文学常识、默写等相关知识点分类归纳,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便于临考前强化。

(2)回归基础,在课本中找答案

前期复习主要是采用高考总复习书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的重点主要锁定在考点归纳以及规范作答概括上,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后期复习更应该回归课本,以一个全新视角来复习,从而获得全新的视野。

高考复习应该不要"忘本"。

在回归课本怀抱中,我们会发现字音、字形、语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绝大多数都出自课文。

如果我们以熟悉的课文为知识背景去识记那些基础知识,零散的、枯燥的知识就有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便于理解记忆。

从熟悉的课文中我们还可以归纳出阅读和写作的相应技巧,这些手法技巧都是考试中常用的。

通过熟悉的课文来复习,便于理解运用。

从课本中积累作文素材,意义就更突出了。

例如写《诗意的生活》可以这样运用课文:

诗意的生活就是与曾晢一道"浴乎沂,风乎雩台,咏而归";诗意的生活就是与陶潜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诗意的生活就是与朱自清漫步在荷塘边,一起欣赏那"渺茫的歌声";诗意的生活就是住进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感受山上的小屋,"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有高考状元曾说,他复习语文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课文。

他举例说,重读《荷塘月色》等篇目,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水平。

(3)功夫在诗外,高考在别处

通过多次模拟测试,同学们都总结出一些临场经验,如准确填涂信息、看懂试题内容、看清答题要求、指定位置作答、先易后难选答、反复检查所答等方面,这些功夫看似微不足道,但细节决定成败。

一道6分的语言表达题,如果绝大多数考生都只得到4分,而你注意到一些细节,得到5分甚至6分,那你就远远超过别人了(每一小题比别人多一两分,总共多多少分,这个账不用语文老师算了吧)。

功夫在诗外,高考在别处。

前期的复习,我们以塑造根基、培养能力为重点,后期复习,我们不妨"势利"一点,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分析普遍阅卷教师的心态,投其所好,给阅卷教师一个好印象,从而获取足够多的感情分;立足考点,抓住采分点作答;研究标准答案,力求使自己答案更接近标准答案;作答全面丰富详尽,给阅卷老师勤奋努力的好感;作答规范,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便于教师评判,更便于自己多得一两分;保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抓好形象工程。

(4)高效快捷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境界

高考语文复习,适量的做题训练是必需的。

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实际是反对的是“唯题海战术”,没有基础的题海战术当然没有多大效果。

实际上,语文考试也是一种技能,其熟练程度也对分数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后期的复习中,尤其是最后100天甚至50天的冲刺阶段,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真题训练,通过训练,熟练掌握答题套路,提高答题速度,同时通过纠错校正与反思,不断提升答题正确率。

这里建议考生参加“语文高考同步训练营”(http:

:

//)开展网络答题训练,这里有海量的2011年原创仿真高考语文训练题,并且能实现随机出题、易错题自动重发、系统自动批阅、成绩统计等功能,让考生花一半的时间收到二倍的效果。

其中的作文训练,有教师会协助评改,解决了传统中因语文老师批改不及时而导致的训练量不足的问题。

8.作文备考建议

从最近两年考生应试作文反馈的状况来看,考生只有扎扎实实学习“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思维”能力,就能够从容应对高考写作考试了。

(1)丢弃“套作”依赖,唤醒创作潜能

2010年和2009年近两年的作文题,提出的话题很好地遏制了套作,从源头上重重打击了套作。

同时,近二年的作文评卷,对“真情实感”的文章,大力地给予鼓励和倡导。

对“内容”的评价更看重切题而不是“掉书袋”的堆砌;对立意的评价更看重时代价值而不是“超时空”的“虚情假意”。

对结构的评价更看重“全文紧扣题意”而不是“若即若离”的所谓“构思新颖”。

对语言的评价更看重“我手写我心”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卖弄”。

一句话,就是更看重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而不是“套作”水平。

要提高考生写作水平,首先是给学生“解套”,将学生的创造力释放出来。

俗话说,“解铃还得系铃人”,“套”是老师给学生“系”上的,“解套”首先要从解放老师的“思想”开始。

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大的。

老师教排比句开头,学生就会排比句开头;老师教排比段结束,学生也会排比段结束……老师教一“稳”值千金,不要标新立异,学生都自觉地视之为应试作文的“常识”,真不敢越雷池半步。

老师所设之“套”,无形中成了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绊脚石,成为学生写作潜能发挥的阻力。

笔者相信,“解套”以后,广东的高考作文成绩不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提升,并且会有更多精彩文章涌现。

笔者还相信,今后的高考作文,从出题到评卷,将会全方位地继续加大遏制“套作”的力度,“套路”应试已经不灵验了!

倘若还在“套路”上流连,还死心塌地要做“套中人”,那么,他终将失去与时俱进增强高考作文竞争力的好时机,在高考竞争中遭淘汰。

(2)将应试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应试指导没什么错,但由于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对立,使得中学写作教学出现了几个不对等:

社会对人才写作能力的期望与高中生写作水平不对等;写作能力之客观重要与人对写作的兴趣与理性重视不对等;写作能力培养所需的时间与中学写作课时安排不对等;高考作文题60分之权重与备考投入的时间精力不对等;市场上大量的高考作文资料与稀缺的高质量的中学写作教材不对等。

由于2010、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题比较成功地约束了考生套作的可能性,使得考生不得不抛弃原有的高考作文“常识”,与“真情实感的写作”“为邻”,使竞争回归到客观公正的轨道。

因此,将中学写作教学重新定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写作教学目标上,才能实现中学写作教学的双赢——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提高考生作文分数。

从近二年高考评卷看,不抓能力培养只抓应试取巧,那只会“双输”。

呼吁今后的中学写作教学,以高考为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对写作兴趣与理性重视的动力。

加大写作训练,以培养写作能力为目标,为高考能写出高分作文而练好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为人才培养练就能说会写的本领。

(3)学会“关注社会”

“关注社会”,既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同时,这也是高考作文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会“关注”,除了必须准确了解事实真相,细心观察细节以外,还需要养成思考与判断的习惯。

如在2009年广东的高考作文中,考生对时事的思考欠深刻,欠全面,有的还欠准确。

例如,对新近发生在广州的海珠桥跳桥事件,竟有考生认为,老伯掌握了气垫能让跳桥者安全着地的常识,把那位搞跳桥秀的人推下来,解决了交通瘫痪几个小时的困境。

在这位考生的思维里,这是个懂常识又能见义勇为的老伯。

但推人行为还包含了违法的问题,这位考生却思考不到。

生活中许多事件错综复杂,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提高判断力和分析水平。

(4)加强思维训练

高考作文题并非仅仅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还注重对思维素质的要求。

思维能力决定了应试作文内容等级。

高分作文少的首要原因归根到底,就是思维的问题。

40~49分数段的作文,主要是“欠深刻”。

缺乏思维训练的考生,很难写出创造性思维的文章。

所以说,思维素质是提升高考作文等级的关键。

30~39分数段的作文,主要问题是“若即若离”的问题。

思维缺乏严密性和清晰性,跳不出素材的束缚,没有紧扣自己的看法行文,离开“常识”东拉西扯,“垃圾”文字越多,分数就越低。

思考能力,不仅仅是应试作文必需,而且是学生终生发展所需要的。

因为无论考生将来学习何种专业,从事何种职业,学习的专业或从事的职业是否与文字有很大关联,思维素质对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