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888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docx

生产建设计划及三年规划

正华公司大方县龙山煤矿

 

二0一二年三月

一、2011年计划完成情况

龙山煤矿是资源整合矿井,整合后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

2011年是矿井建设阶段,计划完成开拓掘进或改造(整修)进尺1480m,完成各大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建设后,9月份进入联合试运转。

由于6月份按照贵州省政府的要求停止矿井建设,到11月份允许恢复建井,停建6个月,没有如期完成各项矿井建设工程。

1、掘进或改造(整修)进尺:

计划:

1480m,完成:

1108m,其中开拓巷道进尺262m,准备巷道进尺426m,回采巷道进尺420m。

2、煤巷瓦斯抽放钻孔工程量:

计划5000m;完成:

780m;完成计划的15.6%。

3、安全情况:

全年实现安全生产,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二、2011年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在2011年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建设资金筹集不及时、施工人员组织不力等问题。

今后的建设资金筹集采取走银行融资的渠道,备足所需的建设资金;施工人员组织方面采取及时签订施工协议和劳务合同,保证各项工程所需的施工人员,保障各项建设工程施工进度。

三、矿井建设现状

龙山煤矿可采煤层3层,分别为M18、M51和M73煤层,设计为三层煤联合开采,现只揭露M18、M51煤层,首采工作面布置在M18煤层中,通过1511反石门斜巷揭露M51煤层,M73煤层尚未揭露。

整合设计是利用原龙山煤矿主井和风井为整合后矿井的主井和副井,新掘一条专用回风井,形成三条斜井的开拓方式。

整合后首采M18煤层,投产时期布置三条井筒和三条下山,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和轨道下山、行人下山、回风下山。

主斜井担任矿井的提升运输、运料、通风等任务,斜长262m到达+1748m标高后落平作井底车场。

副斜井担负矿井的行人、铺设电缆管线、通风、排水等任务,斜长306m到达+1726m标高后落平,通过联络巷与轨道下山联通。

回风斜井担负矿井的专用回风任务,当掘进斜长293m时落平,布置回风石门揭开M18煤层,通过联络巷与行人下山、轨道下山贯通形成矿井通风系统。

全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为+1650m。

划分为二个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

我矿按照设计要求,目前完成了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及三条下山的开拓,在+1650m标高布置了水泵房和主副水仓,布置了1181首采工作面和1511备用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形成了“一采两掘”的采掘工作面布置,于2012年3月份申请并通过了矿井联合试运转验收。

四、2012年生产计划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按照采掘接续编排和矿井生产能力,2012年计划如下:

(一)、原煤产量、掘进进尺计划:

1、2012年计划原煤产量:

共计6.5万吨,其中:

回采煤量6万吨、掘进煤量0.5万吨。

2、2012年计划掘进进尺:

共计1500m(煤巷1000m、岩巷500m),其中开拓巷道进尺130m,准备巷道进尺370m,回采巷道进尺1000m。

(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

1、采煤工作面接替顺序:

炮采工作面:

1181工作面→1511工作面。

现生产工作面为118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180米,平均倾斜长105米,煤层倾角12°,平均煤厚1.3米,地质储量3.6万吨,可采储量3万吨,预计可采到2012年9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340米,平均倾斜长80米,煤层倾角15°,平均煤厚1.6米,地质储量6.5万吨,可采储量5.55万吨,预计可采到2013年2月份。

2、掘进工作面接替顺序:

1511运输巷→1511采面切眼(含扩刷)→1512运输巷专用回风巷→1512运输巷;

1511轨道石门→1511回风巷→1512回风巷专用回风巷→1512回风巷。

(三)掘进工作面接替及进尺计划和回采工作面产量计划表

见附表

(四)2012年瓦斯抽采计划

1、开采保护层面积:

序号

工作面名称

开采面积

备注

1

1181回采工作面

18900m²

根据情况可扩大该面保护层开采面积

2

1511回采工作面

18100m²

 

2、瓦斯抽放钻孔工程量:

序号

工作面名称

钻孔进尺

备注

1

1181回采工作面

4000m

2

1511回采工作面

8000m

3

1511运输巷

3000m

4

1511回风巷

3000m

5

1512运输巷

1000m

6

1512回风巷

1000m

合计

20000m

3、瓦斯抽放量、抽采率

大方县安监局下达龙山煤矿2012年瓦斯抽放量指标为100000m³。

我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012年瓦斯抽采量指标为150000m³,抽放率达到40%以上。

五、后三年采掘接替规划

(一)矿井储量情况

1、储量动用情况

根据贵州煤田地质局水源队2009年4月编制的《贵州省大方县星宿乡龙山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含可采煤层3层(M18、M51、M73),保有煤炭资源储量总计425.2万吨,矿井设计利用工业储量213.7万吨,可采储量159.6万吨。

矿井尚未开采,2009年4月储量核实以来未动用储量。

2、储量保有情况

龙山煤矿设计开采M18、M51、M73煤层,截止2011年底保有工业储量213.7万吨,可采储量159.6万吨。

各煤层保有储量详见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统计表:

M18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统计表

煤层

块段

编号

厚度

(m)

倾角

(°)

面积

(103m2)

资源储量

(万吨)

小计

(万吨)

合计

(万吨)

M18

1-111b

1.38

16

23

5.1

26.7

 

146.5

2-111b

1.38

16

6

1.3

3-111b

1.38

16

25

5.6

4-111b

1.30

16

22

4.6

5-111b

1.36

16

46

10.1

6-122b

1.41

15

156

35.5

52.9

7-122b

1.41

15

72

16.3

8-122b

1.41

15

5

1.1

9-333

1.36

20

9

2.0

66.9

10-333

1.41

15

18

4.1

11-333

1.38

15

22

4.9

12-333

1.41

10

18

4.0

13-333

1.41

10

234

51.9

M51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统计表

煤层

块段

编号

厚度

(m)

倾角

(°)

面积

(103m2)

资源储量

(万吨)

小计

(万吨)

合计

(万吨)

M51

1-333

1.70

16

270

74

116.8

189.1

2-333

1.70

16

12

3.3

3-333

1.70

16

144

39.5

4-334?

1.70

10

29

7.8

72.3

5-334?

1.70

10

241

64.5

M73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统计表

煤层

块段

编号

厚度

(m)

倾角

(°)

面积

(103m2)

资源储量

(万吨)

小计

(万吨)

合计

(万吨)

M73

1-333

0.92

16

108

15.7

29.7

116.3

2-333

1.20

16

6

1.2

3-333

1.20

16

61

12.8

4-334?

1.05

10

398

65.8

86.6

5-334?

1.05

10

8

1.3

6-334?

1.05

10

118

19.5

(二)采掘接替计划(水平、采区、采面接替计划):

1、采区接续:

全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为+1650m。

划分为二个采区,首采区为一采区。

一采区(+1850m至+1650m),接续采区为二采区(+1650m至+1450m)。

一采区:

走向长平均600m,倾斜宽平均850m,面积510000m2,可采煤层总厚度4.15m,M18已基本采空,保有工业储量123.8万吨,保有可采储量为92.5万吨,预计可采期5.0年。

接替采区为二采区,二采区:

走向长380m,倾斜宽650m,面积247000m2,可采煤层总厚度4.15m,保有工业储量89.9万吨,保有可采储量为67.1万吨,预计可采期3.2年。

2、采煤工作面接续:

1181工作面→1511工作面→1512工作面→1513工作面→1514工作面→1515工作面→1516工作面

现生产工作面为118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180米,平均倾斜长105米,煤层倾角12°,平均煤厚1.3米,面积18900m2,可采储量3万吨,预计可采到2012年9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1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340米,平均倾斜长80米,煤层倾角15°,平均煤厚1.6米,面积27200m2,可采储量5.55万吨,预计可采到2013年2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2工作面:

走向长280m,倾斜宽80m,面积22400m2,煤层厚1.6m,保有可采储量为4.57万吨,可采期3.8个月,预计可采到2013年6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3工作面:

走向长300m,倾斜宽100m,面积30000m2,煤层厚1.6m,保有可采储量为6.12万吨,可采期5.1个月,预计可采到2013年12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4工作面:

走向长260m,倾斜宽100m,面积26000m2,煤层厚1.6m,保有可采储量为5.3万吨,可采期4.4个月,预计可采到2014年4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5工作面:

走向长300m,倾斜宽100m,面积30000m2,煤层厚1.6m,保有可采储量为6.12万吨,可采期5.1个月,预计可采到2014年10月份。

接替工作面为1516工作面:

走向长200m,倾斜宽100m,面积20000m2,煤层厚1.6m,保有可采储量为4.08万吨,可采期3.4个月,预计可采到2015年2月份。

(三)产量、进尺计划

1、原煤产量: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合计

全矿

6.5万吨

15万吨

15万吨

36.5万吨

回采

6.0万吨

14万吨

14万吨

34万吨

掘进

0.5万吨

1万吨

1万吨

2.5万吨

2、掘进进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合计

全矿

1500m

1800m

1800m

5100m

回采

1000m

1400m

1400m

3800m

准备

370m

140m

140m

650m

开拓

130m

260m

260m

650m

六、瓦斯抽采计划

1、抽采计划

年度

抽采量

利用量

抽采率

备注

2012年

150000m³

0

40%

2013年

500000m³

0

40%

2014年

500000m³

0

40%

2、抽采进尺

年度

瓦斯抽放巷

抽放钻孔

开采保护层

备注

巷道名称

进尺(m)

巷道名称

进尺(m)

工作面名称

面积(m²)

2012年

1511运输巷

20000

1181

37000

1511回风巷

1511

1512运输巷

1512回风巷

2013年

1512运输巷

30000

1511

63000

1512回风巷

1512

1513运输巷

1513

1513回风巷

1514运输巷

1514回风巷

2014年

1514运输巷

32000

1514

66000

1514回风巷

1515

1515运输巷

1516

1515回风巷

1516运输巷

1516回风巷

1517运输巷

1517回风巷

合计

82000

166000

七、按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以一个炮采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3规定:

矿井需要的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最大值。

矿井总风量按Q=36m3/s配风。

(1)按最大班下井人数计算

Q矿进=4×N·K矿通

式中:

Q矿进—矿井总供风量,m³/s;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按50人计算;

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等因素,取K=1.25。

Q矿进=4×50×1.25=250m³/min=4.2m³/s。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1)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

回采工作面按Q采=9.5m3/s配风。

①按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

采煤工作面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风量的公式为:

Q采=100×q瓦采·K采通

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³/s;

q瓦采——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采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按历年来矿井最高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为2.79m3/min。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炮采工作面取1.4~2.0,取2.0。

Q采=100×2.79×2.0=558m³/min=9.3m³/s

②按最大班出勤人数计算

Q=4N=4×30=120m3/min=2.0m3/s

式中:

N—工作面最大班出勤人数

③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VC·Sc·Ki

式中:

VC——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按20~23℃风速选取为1.0~1.5m/s,本矿取1.5m/s;

SC——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1181回采工作面按“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为4.2m,最小控顶距为3.2m,回采工作面平均高度为1.5m,Sc=1.5×4.2=6.3m²;

Ki——采煤工作面长度系数,工作面长度100m时,取1.0;

Q采=1.5×6.3×1.0=9.5m³/s

④按风速验算

15×Sc=15×6.3=94.5<Q采

240×Sc=240×6.3=1512>Q采

式中: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取6.3m2;

综合上述计算,回采工作面按Q采=9.5m3/s配风。

2)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按取Q=6.9m3/s配风。

①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风量的公式为:

Q掘=100×q瓦掘·K掘通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

q瓦掘——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98m³/min;

K掘通——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的备用风量系数,炮掘工作面一般取1.8~2.0,取2.0。

Q掘=100×0.98×2.0=196m3/min=3.27m3/s。

②按最大炸药消耗量计算

Q=25A=25×4=100m3/min=1.67m3/s

式中:

A——掘进工作面最大炸药消耗量,约4Kg。

②按工作面最大班出勤人数计算

Q=4N=4×10=40m3/min=0.67m3/s

式中:

N—掘进工作最大班出勤人数,取10人

③按局部通风机实际风量计算

Q掘=Q扇×I+60×0.25S=310×1+60×0.25×4.4=376m3/min=6.26m3/s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

Q扇—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m3/min

I—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S—局扇安装处断面,取4.4m2

掘进工作面采用FBD5.0/2×7.5型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其风量为200~310m3/min。

④Q掘=Qf×I×kf

式中:

Qf——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取Qf=310m3/min;

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取1台;

kf——为防止局扇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34。

Q掘=310×1×1.34=415.4m3/min=6.9m3/s

根据计算取大值,则掘进巷中配风量为Q掘=6.9m3/s

⑤按风速验算

Qmin=15S=15×4.5=67.5m3/min=1.12m3/s

Qmax=240S=240×4.5=1080m3/min=18m3/s

式中:

S—掘进工作面断面,4.5m2

综合上述计算,掘进工作面按取Q=6.9m3/s配风。

3)硐室风量计算:

Q硐=4.0m3/s。

根据该矿井开拓及采区布置,矿井在+1650m标高井底部布置有水泵房、变电所、避难硐室,主斜井+1744m标高布置有井下消防材料库,井下不设爆炸材料发放硐室、机车充电硐室等,其中水泵房、变电所采取独立通风,其他硐室均处于进风流中或采取扩散通风,不需要独立通风。

水泵房、变电所各配2.0m3/s,则Q硐=4.0m3/s。

4)其它地点风量计算:

Q其它=1.36m3/s。

根据该矿的开拓及巷道布置,其它用风地点风量取(ΣQ采+ΣQ掘+ΣQ硐)的5%。

Q其它=(ΣQ采+ΣQ掘+ΣQ硐)×5%=(9.5+6.9×2+4)×5%=1.36m3/s

分别法,按各需风地点实际需风量计算

矿井风量:

Q=(ΣQ采+ΣQ掘+ΣQ硐+ΣQ其它)×K矿

式中:

ΣQ采—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之和;

ΣQ掘—掘进作面所需风量之和;

ΣQ硐—各独立供风硐室所需风量之和;

ΣQ其它—其它行人和维护巷道所需风时之和。

K矿—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配风不均匀系数),取1.25。

Q=(∑Q采+∑Q掘+∑Q硐+∑Q其它)×K矿=(9.5+6.9×2+4+1.36)×1.25=35.8m3/s;,

所以,矿井总风量按Q=36m3/s配风。

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

风井安装二台FBCDZ-6-N015B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风量为1398~3012m3/min,风压617~2340Pa,电机功率为2×55kW。

实测风量:

总回风量为2060m3/min;主井进风量1080m3/min;副井进风量960m3/min。

矿井通风阻力633.5Pa,通风能力核定能够满足1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需要。

八、按矿井抽采能力核定

(一)瓦斯含量及压力

安全设施设计计算:

M18煤层至最低开采标高处瓦斯含量为13.0m³/t,瓦斯压力3.395MPa;M51煤层至最低开采标高处瓦斯含量为14.8m³/t,瓦斯压力3.682MPa;M73煤层至最低开采标高处瓦斯含量为13.1m³/t,瓦斯压力3.99MPa。

预测埋深与压力之间的数学公式为:

P=0.005H(MPa)

根据上述公式得出瓦斯压力与埋深的对应值如表所示。

瓦斯压力对应埋深表

序号

瓦斯压力(MPa)

埋深(m)

1

0.5

100

2

0.74

148

3

1.0

200

4

1.5

300

5

2.0

400

预测矿井瓦斯含量与埋深之间的回归关系公式为:

y=0.0823H-3.3726

式中:

y为预测瓦斯含量m3/t.r;R为拟合曲线相关系数R²=0.9994;

H为煤层埋藏深度m

结合对煤层瓦斯压力的预测结果,对矿井瓦斯含量进行预测如表所示。

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表

埋深(m)

瓦斯含量(m3/t)

埋深(m)

瓦斯含量(m3/t)

75

3.4

300

21.1

148

8.7

343

24.7

150

8.9

400

29.5

200

12.8

450

33.8

250

16.9

485

36.8

经计算:

1181采面瓦斯含量为6.0--9.0m³/t,瓦斯压力0.5—0.74MPa;1511和1512采面瓦斯含量为3.0—6.0m³/t,瓦斯压力﹤0.5MPa。

(二)瓦斯涌出量预测

1)根据安全设施设计对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计算,预计矿井的绝对瓦斯最大涌出量为8.5m3/min,相对瓦斯最大涌出量为27m3/t。

2)根据分源法预测1181、1511、1512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最大涌出量为9m3/t;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按0.6m3/min计算,预计矿井2012年开采范围的绝对瓦斯最大涌出量为4.2m3/min,相对瓦斯最大涌出量为10m3/t。

分源法预测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深统计表*

序号

埋深

(m)

瓦斯含量(m3t-1)

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m3t-1)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1)

回采工作面日产量(t)

备注

1

75

3.4

4.21

1.26

432

预测

2

148

8.7

9.47

2.84

432

预测

3

150

8.9

9.98

2.99

432

预测

4

200

12.8

10.12

3.04

432

预测

5

250

16.9

14.55

4.36

432

预测

6

300

21.1

19.06

5.72

432

预测

7

343

24.7

22.97

6.89

432

预测

8

400

29.5

28.20

8.46

432

预测

9

450

33.8

32.81

9.84

432

预测

10

485

36.8

36.05

10.82

432

预测

(三)地面集中抽采(预抽)的预抽率、预抽能力分析

根据瓦斯预测结果,矿井2012年开采范围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t。

1、瓦斯抽采应达到的指标和必须满足的控制范围

1)突出煤层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必须将控制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降到:

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m3/t以下,或将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表压)以下。

2)矿井瓦斯抽采率应满足下表规定。

矿井瓦斯抽采率应达到的指标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Q(m3/min)

矿井抽采率(%)

备注

Q<20

≥25

 

20≤Q<40

≥35

40≤Q<80

≥40

80≤Q<160

≥45

160≤Q<300

≥50

300≤Q<500

≥55

Q≥500

≥60

3)瓦斯抽放率

①煤层的瓦斯抽采量

W抽=W原-W=10-8=2.0m3/t。

式中:

W原-煤层原始瓦斯含量,m3/t;根据预测的煤层瓦斯含量取最大值,10m3/t;

W-抽放后的煤层瓦斯含量,m3/t;

W抽-煤层的瓦斯抽采量,m3/t;

②煤层的瓦斯抽采率

ηk=W抽/W原=2.0/10=20%

式中:

ηk-煤层瓦斯抽采率,%;

W抽-煤层瓦斯抽采量,m3/t;

W原-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m3/t。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取矿井的抽放率为20%。

③煤层瓦斯预抽率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煤层瓦斯含量经抽采后需小于8m³/t,则矿井2012年开采范围瓦斯预抽率按≧20%计算。

2、预抽能力分析

矿井按设计安装低负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