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798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docx

二十四节气与农时农事剖析

24节气和农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2.4)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春季也提早来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春天的始日,各地相差甚大,华南各地入春最早。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3~4℃,降雨量20~30毫米国。

麦田清沟沥水防渍。

油菜追肥,排水,中耕除草,重施迎苔肥。

雨水:

(2.19)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湿度增大,江南一带,雨日和雨量都有明显增加,确也名符其实。

但是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变化无常。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5~7℃,降水量30~40毫米。

其时大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看苗施肥,清沟排水,加强油菜的田间管理。

惊蛰:

(3.5)

天气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沪);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浙、鲁);惊蛰滴几点,九九倒回转(甘).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9℃,降水量30~40毫米。

麦田要加强肥水管理,看墒(土壤有效水含量的经验判断方法俗称田间验墒,将土壤墒情分为5种类型,即汪水、黑墒、黄墒、潮干土和干土)、看苗、看天浇灌拔节肥、拔节水。

油菜施苔肥。

早稻准备育秧,植树造林。

春分:

(3.20/3.21)

日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时间几乎等长。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8~12℃,降水量40~60毫米。

长江两岸自南到北,早稻先后浸种催芽,开始塑料薄膜育秧(防寒潮),抓冷尾暖头抢睛播种。

继续管好小麦、油菜和做好植树造林,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产,调节气候。

清明:

(4.5)

我国黄河流域冰雪融化,草木繁茂,自然界空气清新明洁,宜于踏青。

从气候上分析,气温进一步回升,如受暖气团控制,遇上暖好天气,江、浙、沪、皖最高气温可升至25℃以上,当遭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最低气温可降到5‘、1以下,因此,乍暖还寒仍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特征。

从降雨来看,本节气内点雨未下有之,节气平均雨量60~70毫米。

平均气温可达12~15℃。

大江南北都进入了农忙季节,早、中稻先后播种,小麦拔节,油菜扬花,田间管理不能放松。

玉米花生播种。

谷雨:

(4.20)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有利谷物生长,但是,有的年份此时滴水不下,甚至从清明到立夏一直不下雨,出现春旱,这对农业生产影响是很大的。

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播种后需要雨水才能保证出苗率高。

一般本节气降雨量为70~80毫米,日平均气温14~18℃。

此时,正是农村准备割麦、插秧、种棉的大忙季节。

立夏:

(5.5)

暮春方去,新暑初回,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但根据气象学划分,候温(5日为一候)高于22℃时为夏季的标准对照。

此时,只有以南真正进入夏季。

有的地区四季不明显,如黑龙江省的爱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根本没有夏季。

立夏节气所反映的夏季开始主要是指黄河以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9~22℃,节气降雨量为90~110毫米。

春花作物进入黄熟阶段,要及时抢晴收割。

立夏过后浙江将进入雨季,梅雨汛期开始,要做好防汛准备。

小满:

(5.20)

“小满”是指黄河流域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所以称小满。

但是浙江此时春花作物籽粒已饱满成熟,农村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在20~23℃,节气降雨量为50~70毫米,与前后节气相比降雨稍偏少。

但华南地区却先后进入雨季。

大江南北夏熟作物先后成熟,抢晴收割。

北方地区需加强麦田后期管理。

春玉米、高粱、中耕、除草、培土尤其重要。

芒种:

(6.5)

芒是谷实尖端的细毛;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紧张的夏收开始了,同时又是夏种比较繁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忙种”。

民间还流传着“春争日,夏争时”,“小满天赶天,芒种刻赶刻”,“麦熟一晌,龙口夺粮”。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3~25℃,节气降雨量为50~90毫米。

要抓紧早稻培育管理,及时耘田、烤田提高土温,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时播种晚稻。

夏至:

(6.22)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全年白天最长。

北京白天有18小时。

往后,白天开始慢慢变短。

但此时不是最热的时间,我国南北温度相差很小,不过10℃。

多数年份降雨量100超过毫米,日平均气温24~28℃。

要不失时机加强夏季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

小暑(7.7)

“小暑不算热,热在数伏天”。

7月是全年夏季风最强盛的时期,副热带高压笼罩江南,正常的情况是高温少雨为主要特色。

日平均气温28~31℃,降雨量减少,一般60~80毫米。

小暑面临着梅汛和干旱的转折期,各地在抓好防汛的同时,要及时掌握气象预报信息,加强蓄水防旱,力求做到防汛、抗旱两不误。

大暑:

(7.22)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炎炎盛暑,这个节气对全国都适用。

从降雨量来看,北方雨季已经到来,降雨量增多。

长江流域梅雨结束,伏旱抬头,晴热少雨。

在华南此时东南季风带来南海上空的水汽,降雨量仍比较多,本节气浙北降雨量20~50毫米。

日平均气温27~31℃,是全年最高的时段。

喜温作物,行长速度之快达到了顶峰。

水肥田间管理一定要加强。

晚稻插秧应抢在立秋之前。

立秋:

(8.7)

黄河流域真正的秋天要比立秋晚一个半月左右,长江流域要推迟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江南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大地上积蓄的热量,一时尚不能散尽,所以还有秋老虎的暑热。

雨少年份常有伏旱出现。

日平均气温29~27℃,开始呈下降,雨量80~100毫米且分布不均匀。

对晚稻要中耕除草,发生旱象要灌溉。

秋播要抓紧。

棉花摘顶,促进秋桃(棉)发育。

处暑:

(8.23)

江南有些地方仍炎热不减,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之说,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27℃;冷暖空气又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进入秋雨期,选题为80~120毫米。

这时晚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

白露:

(9.7)

全国各地气温下降加快,天气转凉爽,“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随着季风转换,日照渐短,强度变弱,冷空气开始向南活动,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连我国西南地区日平均气温也降到22℃以下,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1~24,降雨量70~90毫米。

棉花分批采摘,秋玉米等作物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

秋分:

(9.23)

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

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秋分以后,北方冷空气活动日趋活跃,有时一场西北风便可吹尽夏暑迎来秋凉。

按常年规律,江、浙、沪的入秋期在9月底至10月初。

我国东北、新疆等地多半在8月中下旬入秋,黄河下游地区9月中旬入秋,华南大地10月底到11月都会有秋凉的感觉。

继续抓好晚稻田间管理。

棉花选种收花。

冬小麦、油菜做好播种前的准备。

寒露:

(10.8)

此时,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冷的高气压控制,雨季结束,经常晴空万里,日暖夜凉,日温差大,有利晚稻结实。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6~19℃,降雨量继续减少,约15~30毫米。

寒露节气是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适宜期,江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

霜降:

(10.23)

从黄河流域看,初霜一般出现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气非常吻合,全国各地的初霜日南北相差很大,如东北的长春,在秋分时就有了初霜,而南方的广州,通常霜是罕见的,即使有,到冬至才见初霜。

此时,长江中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4~16℃,降雨量20~30毫米。

要加强油菜、田园蔬菜的培育管理。

森林防火的资金积累工作也要尽早落实。

立冬:

(11.7)

黄河中下游开始结冰的日期是11月1~11日,与立冬是一致的,但在长江流域,真正的冬季要比立冬迟半个月左右;而青藏高原上是“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在广州至南宁北回归线附近冬无几日;海南省长夏无冬。

所以立冬这个节气不适用于全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0~13℃,降雨量20~40毫米。

搞好晚稻的收晒。

做好冬小麦播种的扫尾工作。

小雪:

(11.22)

由于北方冷空气热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

黄河流域在小雪节气,一般开始下雪。

就全国而言,长江流域平均情况2月中下旬降雪;东北地区的初雪要提前到11月初以前;在福州、柳州、百色以南,是终年不见雪的。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7~10℃,降(雨)雪量10~20毫米。

做好牲畜保暖越冬工作。

大雪:

(12.7)

此时,地上有了积雪,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12月的积雪日数比11月要多一倍,甚至多四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8℃,降雪(雨)量10~20毫米。

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冬至:

(12.22)

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白天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背移,白昼渐长。

“过了冬长一针,过了年长一线”。

此时,北方冷空气强盛,标志着寒冬将至,最冷的时节来临。

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2~5℃,降雪(雨)量10~30毫米。

加强冬小麦、油菜等春花作物的田间管理。

小寒:

(1.6)

气候变化除了其自身周期性的变化外,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力度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火山喷发尘烟等诸多因素,影响了气候固有的周期化变化规律。

致使过去连续出现14年的暖冬现象。

本节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江北0℃以下。

降雪(雨)量10~30毫米。

大寒:

(1.21)

此时在“数九寒天”,实为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再往后便是“水暖三分”的立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日平均气温1~3℃,降雪(雨)量10~30毫米。

主要农事活动:

积肥、造肥,冬修水利扫尾,开始绿化植树,清理改造鱼塘。

二十四节气和蔬菜农事

山东、河南、河北是我国蔬菜面积最大的三个省份,常年蔬菜栽培面积在7000-8000万亩,占全国蔬菜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三个省的气候条件基本类似,如果再加上蔬菜面积很大的苏北、皖西北、鄂北和山西、陕西同气候类型的区域,蔬菜面积可达一亿亩以上,占全国蔬菜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区域的气候特点,都基本适合“24节气”的农时。

  河南位于我国的中部,号称“中原”,河南的蔬菜面积2600万亩,是全国露地蔬菜面积最大的省份。

河南省的西瓜、辣椒、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胡萝卜、大蒜、大葱、白菜、甘蓝、花菜等都是全国栽培面积数一数二的省份。

近些年河南省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发展很快,周年四季均有蔬菜栽培,但不同种类的蔬菜,不同的栽培方式,均有其较严格的播种季节和管理技术。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24节气”典型代表了河南的气候特点。

现根据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气候特点,以河南为主,以“24节气”为依据,简要介绍部分蔬菜合理的育苗时间及栽培管理要点,供菜农朋友、农技人员及农业院校的学生们参考,其它区域也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参比对照。

  一月节气为小寒和大寒(小寒5号,大寒20号)

  “瑞雪飘飞,寒梅绽放”,本月是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山西、陕西、江苏等区域一年中光照最短、气温最低且天气变化无常的时期。

但此月是早春大棚拱棚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番茄等茄果类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也是越冬一大茬蔬菜管理的关键期,此月菜田农事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培育茄果类壮苗,“苗壮一半收”,壮苗是优质丰产的基础。

大棚多层覆盖栽培的番茄、辣椒、茄子已在上年11-12月份育苗的,此时已逐渐进入分苗期。

河南地区种植的番茄品种主要有“粉都丽人二号”、“粉都金冠王”、“金棚一号”、“粉都78”等。

此期要注意夜温不能过低,一般不低于12℃,否则长期的低夜温将影响番茄的花芽分化;辣椒品种有“墨秀大椒”、“金富600”、“金富早牛角”等;茄子有“金富早绿茄”、“普威紫长茄”等。

此期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以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此期要做好苗期病害防治工作。

  2、早春温室及大棚黄瓜开始育苗,一般采用嫁接方式。

黄瓜品种要选耐低温弱光、熟性较早、瓜条好的品种,如“寒育6号”、“盛丰900”、“豫艺黑优”、“津绿11”、“金世纪”、“豫春21”等。

采用嫁接育苗方式栽培的砧木推荐选用“黑籽南瓜”或“亮瓜砧木”等,可在元月-2月初嫁接育苗,日历苗龄50-60天,2月下旬定植于多层覆盖的大棚内,或3月上中旬定植于单层大棚内。

此期温度低,如何升温、保温做好温度的管理,是育苗成败的关键。

  3、早春拱棚栽培的菜花、甘蓝,元月中下旬可在温室内育苗。

菜花品种有“珍宝”、“春玉”、“雪友”、“普威雪元宝”,甘蓝品种有“豫艺绿秀”、“普威莱宝”等。

切记甘蓝夜温不要长期低于13℃,以免春化抽苔。

  4、温室及大棚多层覆盖(三膜一苫)的延秋茬番茄、辣椒、西葫芦、芹菜等作物已进入生长后期,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收获,并抓紧腾茬整地,准备定植下茬蔬菜。

  5、大棚多层覆盖三膜一苫的西瓜开始育苗。

应选耐低温、耐弱光能力较强的品种。

追求早熟、早期效益的,可选用“豫星七号”、“国豫二号”、“豫艺早花香”,或优质礼品瓜“袖珍红宝”等早熟品种;追求大果高产的可选用“豫星三号”、“国豫二号”、“农抗二号”和“华之秀”等大果型品种;无籽西瓜可选“豫艺甘甜”、“早熟豫艺926”、“菠萝蜜”等。

此时影响西瓜育苗的关键因素仍是温度,并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以利于培育壮苗,有利于花芽分化;嫁接栽培的可选用耐低温且抗性好的豫艺超级金砧、V90砧木等。

  6、此期是越冬一大茬蔬菜管理的关键时期,注意天气预报,以防强寒流天气,必要时要临时加温,勤擦洗棚膜,清除积雪。

此期原则上温室内蔬菜不能大水漫灌,防地温大降。

  7、元月份多是低温寡照天气,日光温室可在中午短时间放风排湿,提倡用粉尘剂与烟剂防治病虫害,尽量不用喷雾法施药,以降低棚内湿度。

 二月节气为立春和雨水(立春4号,雨水19号)

  “柳绿河开,春回雁来”,虽然此月温度仍低,但开始日渐回升。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月应是育苗、整地及温棚蔬菜管理最忙的时候。

  1、日光温室内早春茬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西葫芦苗开始定植。

大棚早春茬栽培此时应及时施肥整地;大棚、中棚栽培的甘蓝、菜花苗可以定植;春地膜露地的辣椒、番茄、茄子,此期开始育苗。

“墨秀大椒”、“豫优鲜辣2号黄条椒”、“农研70”、“金富大椒9号黄绿皮椒”,“粉都丽人二号”、“粉都新秀番茄”、“金富早绿茄”等都是适合此期育苗的优良品种。

  2、大棚小拱棚双层覆盖的西瓜在2月上中旬开始育苗。

品种有“国豫二号”、“豫星三号”、“豫星七号”、“农抗二号”、“华之秀”、“早花香”等;嫁接栽培时砧木可选耐低温、抗重茬的“豫艺超级金砧”、“V90”、“豫艺90C”等,不但亲和性好,嫁接成活率高,而且对西瓜品质影响小。

  3、中小拱棚短期覆盖的黄瓜、西葫芦抓紧时间育苗。

黄瓜品种可选择“津绿11号”、“豫艺龙祥”、“豫艺胜优”、“津优1号”;西葫芦可选择“珍玉8号”、“珍玉10号”、“珍玉小荷”等。

珍玉10号早熟,抗病毒病能力强、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是08年、09年春小拱棚种植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珍玉8号是目前瓜色最好的早熟西葫芦品种,适合水肥条件好、种植水平高的农户春大小棚种植。

  4、大棚、中棚双膜覆盖的芸豆和豆角2月下旬开始直播,品种有“豫优菜豆王”、“珍玉极早生”等。

珍玉极早生特别早熟,耐低温,可比一般早熟豆角提前7-10天上市,并且结荚稠,早期收益很好。

2009年早春中牟一农户种大棚西瓜,在大棚立柱旁套种了“珍玉极早生豆角”400棵,仅豆角就卖了近2000元。

  5、2月下旬可在温室、大棚、阳畦中培育早春大白菜苗,注意温度不可低于13℃,以防春化。

品种有“盛春”、“盛绿一号”、“普威春锦”等。

大棚春萝卜此期也可以种植,品种有“如意春”、“春森萝卜”等。

春森是抗抽苔能力最强、春大棚或秋露地栽培均表现特好的高档青头白萝卜品种。

  6、在12-1月份于保护条件下培育的茄果类菜苗,此时已到2叶或3叶1心,要及时分苗,并提倡采用营养钵护根分苗。

农谚“有苗一半收,壮苗多收半”说的就是要重视培育壮苗。

2叶1心的番茄苗正是花芽分化关键期,因此,要特别注意温度管理工作,保持夜温不低于12℃,以利花芽正常分化。

  7、露地6、7月份上市的芹菜,可在立春前后小拱棚加盖草苫育苗,立夏前定植,品种有“FS西芹三号”、“新生代西芹”、“FS胜利西芹”等。

“新生代西芹”生长速度快,颜色浅黄,非常漂亮。

  8、越冬菜花和甘蓝注意揭膜放风,防止温度高时烧苗,并抓紧浇返青水。

  9、2月底到3月份大蒜、大葱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注意用“毒丝本”、“欧路本”灌根,防治蒜蛆等地下害虫。

三月节气为惊蛰和春分(惊蛰5号,春分21号)

  “桃红李白,春光明媚”,严冬即将过去,自然界重现其应有的生机,菜田农事活动更为繁忙起来。

此期是温室越冬茬黄瓜产量的高峰期,虽然气温正在回升,但仍很反常,给农事活动带来很多不便。

此期要特别注意“倒春寒”、低温寒害及育苗棚内中午高温造成的伤苗现象。

  1、大棚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开始定植,而越冬温室的黄瓜、西葫芦、番茄此期要注意追肥、浇水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此期是争取产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

  2、地膜或露地春提早栽培西瓜,此期开始在小拱棚内育苗,苗龄30天左右。

合适的品种较多,其中有“豫星国豫”、“鲁军一号”、“豫艺甜宝”、“早花香”、“豫艺59”、“农抗二号”、“绿之秀”、“豫艺2000”、“新墨玉”、“台湾黑宝”等。

此期育苗仍要注意温度和昼夜温差管理,以利培育壮苗和花芽的正常分化。

  3、春分前后春播大葱开始育苗,亩用苗床60-100m2。

品种可选择“墨玉巨葱”、“新墨玉冬葱”、“金富大葱”、“天使冬葱”等。

此期春韭菜也开始播种育苗。

  4、西葫芦春提早地膜栽培开始育苗,品种可选耐热性突出、瓜条商品性好的“珍玉10号”、“珍玉小荷”等。

  5、直播春白菜、萝卜、胡萝卜,白菜可选“普威春锦”、“盛绿1号”、“盛春”;萝卜可选“如意春”、“春森”、“普威春玉”等;胡萝卜可选“新秀三红”等。

“普威旺春”胡萝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春秋两用杂交胡萝卜品种,耐低温、耐抽薹,根痕少,特顺直光滑,市场价格最好。

  6、麦瓜套辣椒育苗开始,品种选抗病、耐热性强,连续结果性好的“豫优鲜辣王”、“豫优鲜辣2号黄条椒”、“农研19”、“豫艺绿冠”、“新机遇”等。

 四月节气为清明和谷雨(清明5号,谷雨20号)

  “杨花飘尽菜花香,四月田间人人忙”,这是播种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

  1、大棚早春黄瓜、西葫芦陆续上市,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番茄灰霉病、晚疫病开始较多发生,用“好意+健植宝”预防病害效果很好,可用“蓝潮”治疗灰霉病,用“露速净”、“可鲁巴”治疗霜霉病、疫病。

四月下旬露地菜青虫开始发生,“毒丝本”、“百杰甲维盐”等防治效果好。

  2、仍可继续播种大葱、韭菜。

  3、“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此期开始直播露地西瓜,地膜露地西瓜以优质、高产品种为选择依据。

同时,麦套无籽西瓜开始育苗,提前育苗的西瓜可盖地膜定植。

品种选择:

无籽西瓜有“菠萝蜜无籽”、“天盛无籽”、“黑优无籽”、“新生代超翠宝”等,有籽西瓜有“豫艺2000”、“豫艺15”、“新墨玉”、“台湾黑宝”、“豫艺甜宝”、“绿之秀”、“豫艺吉祥”、“豫艺59”、“华之秀”、“新花冠908”等。

  4、谷雨过后,中原大部分地区露地茄果类蔬菜开始移植大田;小拱棚提前栽培的西葫芦要加强通风,避免在棚内旺长,4月下旬准备揭膜。

5、露地春黄瓜、豆角、菜豆盖地膜直播。

“豫艺绿如意”、“豫艺全盛”、“豫艺龙祥”、“胜优”、“新豫黄瓜2号”等都是很好的春露地黄瓜品种。

“珍玉极早生”和“珍玉早豆角”是抢早上市表现极好的豇豆品种。

“珍玉极早生”同期播种比其它品种可提早上市10天左右,并且结荚能力特强,早期产量高,效益好。

结荚期注意加强水肥管理,防结荚多而早衰。

五月节气为立夏和小满(立夏5号,小满21号)

  “五月里来气候好,莫负时光夺高效”,此期气候宜人,河南中部旬平均气温19-23℃,是多种喜温蔬菜开花结果的最佳时期,也是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高发期。

此月菜田主要农事有:

  1、温室大棚蔬菜昼夜放风,加强水肥管理,可结合浇水每亩每次冲施三元素复合肥15kg,尿素5kg,同时加强各种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提高商品菜率,争取高产高效。

  2、5月上旬,要抓紧定植麦田套作的西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套种时间掌握在麦收前20-25天,不可太早。

  3、育好耐热甘蓝、白菜苗。

甘蓝品种可选耐热性突出、抗病性好的“墨玉50”,该品种正常年份从4月下旬到8月初均可播种,可接麦茬、瓜茬种植,苗龄20-30天,定植后50天左右即可收获,7-9月正值甘蓝淡季,市场售价高,效益好;夏白菜品种可选“夏绿55”,其耐热性好、抗软腐病能力强,克服了夏阳白菜中原区域5月份播种易抽薹的缺陷,是目前适应区域广、播种期最长的品种,也是唯一可以在5月份播种的耐热白菜,也可接麦茬、瓜茬种植,5-8月份均可育苗,苗龄20天,定植后50天左右可收获。

 4、播种夏豆角、夏黄瓜,豆角可选用“珍玉早豆角”、“豫艺长豆角”等;黄瓜可选“绿如意”、“豫艺全盛”、“豫艺龙祥”等,二叶一心至四叶一心期用增瓜灵或1ml乙烯利加水2kg处理幼苗,可降低坐瓜节位,出苗后45天黄瓜即可上市。

  5、露地秋芹菜育苗开始。

群众俗称的“三立”芹菜,即立夏育苗、立秋定植、立冬收获。

品种可选“FS西芹三号”、“FS胜利西芹”、“新生代西芹”。

“新生代西芹”是最新速生品种,色泽黄白,表现特好。

播种前低温催芽,播后3天内苗田用“噁草酮”封闭除草,效果很好。

小苗时注意防雨、防病、防缺墒。

  6、露地越夏番茄5月上旬开始育苗,一个月苗龄,麦收后定植,定植后50天可采收果实,正好赶上8月份番茄淡季。

“粉都80”、“豫艺粉冠”、“豫艺红将军”等品种高产优质,效益较好,在菜价高的年份,亩收益3000元以上。

  7、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河南、山东等地西瓜、番茄、辣椒、西葫芦病毒病的高发期,要提前用“阵风”(70%吡虫啉)防治蚜虫,用“螨虫盖特”(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并连喷2次“健植宝”预防病毒病。

一旦发生病毒病,及时用“康润二号”+“万帅一号”+“健植宝”整株喷洒,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次。

请注意,这是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方法,请菜农朋友相互转告。

 六月节气为芒种和夏至(芒种6号,夏至21号)

  “五黄六月去种田,早晨傍晚差一拳”。

六月已进入夏季,月平均气温可达25-26℃。

棚室果菜多数已拉秧,应做好棚室内病残体的清理工作,以减轻下茬病害;露地蔬菜进入采收盛期。

此时中原区域小麦已经收割,选一些耐热、抗病的蔬菜品种及时播种,2个月后就可进入采收期,以弥补8-9月的秋菜淡季,效益很好。

  1、抓好夏黄瓜种植,品种可选择“绿如意”、“豫艺全盛”、“豫艺龙祥”等耐热黄瓜品种,并在2-4叶期及时用乙烯利或增瓜灵处理幼苗,以促进花芽分化,多结瓜、早结瓜。

  2、种好夏白菜、夏甘蓝、夏花菜。

夏白菜可选“夏绿55”、“盛夏”等耐热品种;夏甘蓝可继续播种“墨玉50”或“一见钟情”;6月下旬育早熟花菜苗,品种可选抗热性好的“白雪公主”、“普威60”等,苗龄20天左右,国庆节前收获。

  3、育芹菜苗,秋大棚种,的芹菜可在6月中下旬育苗,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一定要低温催芽后播种,并注意遮荫防雨。

品种选“新生代西芹”、“休斯顿西芹”、“FS西芹三号”、“胜利西芹”等,用“噁草酮”封闭除草。

  4、一般4月底播种的春露地西瓜此时进入坐瓜期,坐瓜前要严格注意适当控水、控氮肥、严格防止旺长,以利于西瓜坐瓜;瓜坐稳后及时加强肥水管理,以利西瓜膨大,争取西瓜高产。

此期注意防治蚜虫,并用“康润二号”+“万帅一号”+“健植宝”预防西瓜病毒病。

  5、河南、山东、安徽等6月底-7月上旬是秋延迟大棚辣椒育苗的关键时期。

“墨秀大椒”、“特大墨玉大椒”株型紧凑,坐果集中,高产稳产,是秋大棚辣椒的最佳品种。

此期育苗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