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4599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docx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校都倡导素质教育,职校也不例外,素质教育的意义之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是终身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所以特别要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职校的数学教学也是如此。

目前职校生的数学能力较低,但自学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运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使用的教材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要教会学生解读教材

在自学的开始阶段,我认为,教师给学生拟好读书提纲是培养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好方法,有了读书提纲,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从而使学生去掌握教材;有了读书提纲,学生就能够明确一节课的重点、关键所在,从而把握住一节课的内容;有了读书提纲,学生为了搞懂教材内容,就不会走马观花地阅读教材,可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拟好读书提纲应注意提纲要反映教材的重点,关键,要能引导学生推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纲中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从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学生进入后期,自学能力逐渐成长起来,这时可逐渐不给读书提纲。

2.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在于增长才智,自学是时代的要求,四化的需要,使学生愿意自学,特别是对中、下学生的辅导,中、下学生多一些的班,更应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培养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有自学的意识。

开始阶段严格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最初要求学生简要地把所学内容概括起来,写出要点,能抓住教材的要点和中心。

逐渐对阅读教材中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应注意的问题,自己的新发现、新想法、收获、体会练习情况和学习态度等都要有所反映。

随着学生自己能力的提高,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只要求作提要式笔记,记上自己的新想法,培养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活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职校学生学习数学,其方向应是思维训练与实际运用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离开学校走进社会后,更为重要的就是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

逐步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

4.自学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自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自学习惯后,有必要作一次系统的概括、归纳、小结。

结合课本,首先指出:

自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远大的学习目标,强烈的求知欲,勤奋、踏实的学习态度,顽强的自学毅力,坚定的自学信念,还决定于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会怎样自学,比什么都重要。

然后,怎样读书?

怎样做读书笔记?

怎样做练习?

怎样进行独立思考?

怎样进行自我检查?

善于求师等问题分别地进行介绍,以便完善自学方法,进一步形成自学习惯。

通过数学教学实践初步证明,我对职校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是可行的,尤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切合当前职校生一些心理特征和活动规律的,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是相当有益的。

 

    陈水泉

  内容提要:

本文对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内涵作了理论上的界定,阐述了职校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基础,即一定的智力因素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论述了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及其规律,进而提出要内外结合培养职校生的自学能力。

  一、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或旁人指导的条件下自己学习的能力。

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内涵与一般意义上的内涵则稍有差异,一是学校里各科老师比较齐全,学生或多或少受到老师的指导;二是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班、助学班很多,学生或许参加相应学科的短期培训班或助学崐班;三是受到亲戚或父母以及其同事朋友等人的不同程度的指导;因此,职校生的自学能力的内涵应是指没有受过他人系统的指导,主要靠自学获取的学习能力。

  自学能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概括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诸种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主动学习、独立工作的综合体现,也是学习者依靠已有的知识、智力和经验,去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的一种能量因素。

对于职校生来说,其能量因素还应包括专业动手能力。

自学能力具体表现在确定自学目标,制定自学计划,选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自学任务等方面。

  二、职校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基础

  职校生自学能力形成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即一定的智力因素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

  一定的智力因素水平是指与学生个体相应的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等表现出来。

非智力因素水平是指学生对形成自学能力的兴趣、动机、意志、情感和自信心等的表现程度。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决定着个体事业的成败。

就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言,非智力因素水平是直接影响学生自学能力能否形成并增强的决定性因素。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与学生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以及教师的言行有很大关系。

如果学校和社会,特别是学校能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能用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方法鼓励学生增强自学能力,如果学生能将提高自学能力的内容尽可能地与自己在校学习的内容、自身条件、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得到及时的反馈,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就会变成学生形成自学能力的巨大内在动力。

职校生个体的智力因素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较好者,在其它等同的前提下,其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则较快;反之,则相对慢些。

就群体而言,也是如此。

  三、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及其规律

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个渐变过程,它始终伴随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项水平的提高并逐步随之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至为关键:

一是充满自信、兴趣昂然,二是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自学内容,三是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四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这四个关键问题处理得好,自学能力就能形成,事半功倍;处理不好,自学能力就较难形成,事倍功半。

一般来说,在自学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暂定职高一年级为始点,有的学生在初中或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了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智力因素水平高者,其自学能力相对强些;在这个阶段,对自学能力起主导作用的是智力因素水平。

在发展阶段(职高二年级),智力因素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基本处于持平状态,非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略大于智力因素水平。

在继续发展阶段(职高三年级),则是非智力因素水平起主导作用。

在整个职高阶段,非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越来越大,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但非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比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要大,非智力因素水平作用的上升趋势比智力因素水平作用的上升趋势要快。

在个体智力因素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水平高者,其自学能力的形成就越快,自学水平相对来说就越高;在个体非智力因素水平相等的情况下,智力因素水平高者,其自学能力的形成就越快,自学水平相对来说就越高;个体智力因素水平虽相对略低但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对较高者,比智力因素水平相对略高但非智力因素水平相对较低者的自学能力形成要快,要强。

总而言之,非智力因素水平在职校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过程中,比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要大。

下图是对职校生自学能力增强的简单描述。

↑自学能力增强曲线

 智               

力三

 因       

素二

水 

平一             

 ─────┴─────┴─────┴─-─→

年级   一   二   三 非智力因素水平

这是一种发展趋势的描述。

但无论从职校生群体,还是个体而言,总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

当然在职高三年的某个阶段内,是有起伏的;不是一味地只向前不后退;它始终处于一种波动状态。

  智力因素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水平较高者,在职高二就能形成自学能力;前两项水平中等者,在职高三就能形成自学能力;但都是自学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如果不再接在厉,就会停止不前;有的还会产生退步现象。

有一部分学生因心不在此,主观努力不够;或虽有主观努力的表现,但因前两项水平较低;所以两者都始终达不到自学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

 我们对原绍兴市树人(高级)职业中学的93级、94级、95级三届学生参加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试图对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作些实例分析。

请看下表:

原绍兴市树人(高级)职业中学

 93级、94级、95级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关情况一览表

                           

 考课公共专业基合 参考 班级 参 一人高二高三 考入普

年出础课及    考最多通过通过 通高职

 课程课专业课计 人数 人数 率 课次课次课次 班人数

 级次                              

93外经班18 2846 18  45 40% 5 14 32  2

93财会班172441205437%520211

93电脑班331462%212

小计3555903914527%36545

94财电

(1)班4121694520%35115

94财电

(2)班213657304665%431(26)8

小计254873399143%361113

95财会班2232514 5127%313(12)

95财电班21012115122%2120

小计433372510225%250

 合  计  6413620010333830%976518

说明:

1、参加自考名单和考出课次的原始资料由我校骆宝昌老师提供,截止97年上半年。

2、原树人(高级)职业高中是以培养财会类职高生为主。

 3、一般参加自考时间为一年半,一年两次,多数学生从高二参加自考。

考出课次最少是一课次。

 4、小括号中的数据为高一考出课次,均是<<会计原理>>。

 5、考出课次最多的课程是<<会计原理>>,为76课次。

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考出课次的56%,占考出总课次的36%。

6、93级和94级考入普通高职班的学生全部是参加高等教育自考者。

93级推荐名额仅6人,94级推荐名额为21人,一人因故未考。

全省推荐名额与录取名额之比是3比1。

7、以上参加自考者在五年内都取得了大专文凭,有三分之一取得了本科文凭。

 分 析:

职校生自学能力怎样形成?

达到何种程度?

有何规律可寻?

这缺乏可信度较高的指标,上表虽是个案数据,但我们认为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1、上表中参加自学考试的大部分学生是形成了自学能力的,达到了初级阶段。

因为他们最少也通过了1课次,一般是2课次,最多是5课次。

如果他们中的一部人不是为了准备参加普通高职班的升学考试而暂停自考,或高三下参加实习时,找工作第一、自考第二观念的影响而暂缓参加自考的话,考出的课次将会更多。

  2、他们的自学活动说明,职校生在自学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水平的作用很大。

他们在进入职高学习时,只有极个别达到或接近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大部分只是达到或接近非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少部分则与非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不小的距离。

  3、选择的自学内容与所学专业以及学校特点结合,自学能力的形成和增强就快,显效也快;《会计原理》以及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考出课次多足可佐证。

4、上表参加自考的学生,普遍制订了自学计划,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比所学专业高一层次的自学内容,采用自学、同学讨论质疑、接受短期的助学指导或请教自己的学校课任老师的学习方法。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

  5、社会上招聘工作人员重视学历,学校的鼓励,老师的引导,以及他们要求自学成才欲望的强烈,对他们参加自学考试影响较大;虽然各年级各班的参考率以及考出课次不够平衡,但还是可以看出这两种现象的存在。

  5、各年级、各班的参考率、考出课次、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比例,其分布是不平衡的,应该说,社会的影响、学校的鼓励是一样的;这与学校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内在需求关系很大,特别是老师的引导关系尤大。

6、参加自考,不仅培养了自学能力,而且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积累了智力和非智力的能量,是一种很好的实战锻炼。

 四、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应内外并举,缺一不可。

内者,即自我培养;外者,即外部培养,包括学校与社会两个方面。

哲人有言,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确实如此。

  

(一)职校生自我培养

  自学能力的形成与增强是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在产生强烈的内在需要前提下,才会有自我培养自学能力的自觉行为的发生;而自觉行为的效果如何,除外部培养的因素外,有赖于职校生的自身努力。

这是比外部因素更为重要的因素。

  1、树立好学上进的观念。

好学上进的观念是自学能力获得的首要前提,一个人只有具备这种观念,才会去进行某种能力的培养。

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自学能力的培养完全是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而好学上进的观念则是产生自我培养自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和赖以持续下去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没有好学上进的观念,是不可能产生培养自学能力的内在需要的。

  2、选择切合于自己的自学内容。

学习内容的选定,一般应考虑到自己的所学专业方向、兴趣爱好以及原来的基础。

由自己的所学专业出发,往往是原有基础会好些,不必另起炉灶,自学的成效也相对大些;假如仅凭兴趣爱好,不顾及原有的基础,则需另起炉灶,困难就相对大些,其自学的成效显示就会慢些,有的甚至会劳而无功。

  3、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

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制定,不能一蹴而就,而是有逐步完善的过程。

但不等于说,自学计划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更;制定自学计划须郑重其事,三思而行,留有余地,循序渐进;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学能力获得的保护神。

叶圣陶先生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中说: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改不掉。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同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样的,都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成型。

  5、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并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某一学习方法可能适合于甲学生并行之有效;但因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不一定适合于乙学生而收效甚微。

因此,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学内容,逐步摸索、反复尝试,逐渐摸索出适合于自己的并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外部培养

  人非生而知之,自学能力也非与生俱来;其自学能力的获得是后天教育和培养的结果。

因此,外部培养对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相当重要。

  1、学校的培养。

学校的培养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的整体舆论导向、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安排、学生兴趣活动安排,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与学法指导。

学校的整体舆论导向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起着宏观指导的作用。

一般来说,所有职校都要求学生学好相对应的所有课程;也要求学生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适当自学些与本专业有关的课程;但往往是说说而已,缺乏相应必要的激励措施。

原绍兴市

树人(高级)职业中学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不但鼓励学生自学,而且就此制定奖励制度,精神与物质并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表就可略见一斑

  学校的整体舆论导向不仅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形成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还对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安排、学生兴趣活动安排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职校的课程设置,其灵活性是比较大的。

除了必要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外,有些课程是可开可不开的。

如果开课太多,作业势必相应增多,学生就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展自学活动;即使有学生进行了自学活动,也不大可能取得成效。

  还有作息时间安排,有的学校上午排了四节课再加早自修,下午又排四节课再加读报课,晚上还有两节自修课;一天到晚排得满满的,管得严严的,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旁骛其它;从表面看,学校生活紧张而有序,学生勤学且温顺;然而,学生的自学活动在无形中就取消了。

  学校的兴趣活动可分为非学科性和学科性的。

非学科性的在此不作论述,同时排除那些补课性质的所谓学科兴趣活动。

学科性的如财会电算化处理、微机操作、电脑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期货和证券、诗词赏析等兴趣活动,这类兴趣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形式,宜有选择、根据校情持之以恒地开展。

这些活动可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学。

所以,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角度来考虑,除必要的课程开设外,其它课程大多可由学生自己去自学;当然,要有明确的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考查。

不过,考查要求不宜过高,似应灵活些为好,不应强求一律。

作息时间安排也不宜排得过紧,应给学生一些自己安排的时间。

多安排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学科性兴趣活动。

  2、教师的培养,重点在学科兴趣的培养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

学科兴趣培养是自学能力培养的基础,学法指导则是自学能力能否形成和提高的关键。

教师在这个方面的作用没有什么可以替代。

  教师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培养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课外的学科兴趣活动只能作为一种补充。

学法指导则渗透在课堂教学和学科兴趣活动的过程中,在这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安排自学的时间和内容,自读及自学内容不能当作教学内容处理而越俎代庖。

3、社会的培养。

职校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表面看起来是一种个体现象,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

因为,培养自学能力的终极目的是自学成才,服务于社会;假如社会重视自学成才者,人们就会注重自己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成才的风气就会形成,自学成才者就会成倍增长。

反之,则不会有意识地注重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成才就难以形成一种风气,自学成才者也将是寥寥无几。

职校生培养自学能力是为了积累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学得一技之长,以求在进入社会时,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假如社会没有重视自学

成才者的良好环境,他们就会感到虽有报国之才而无用武之地。

因此,社会重视自学成才者的良好环境的形成对职校生自学能力内在动力的产生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

  培养职校生自学能力是职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校生成才的必要条件。

职校生是国家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影响不谓不大。

因此,国家要努力给职校生营造有用武之地的良好大环境;学校要积极创造好适宜自学能力提高的小环境;教师要循循善诱,多加鼓励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职校生本身则不能妄自菲薄,要努力进取,增强自学能力,形成自学能力,力求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是无法升入普通高中,这是无奈之下选择的结果,很少有学生是冲着职业高中的专业而来的,所以入校时起点相对较低,尤其是数学和英语的基础是较差的,很多孩子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现在为了职业高中的学生将来有多种出路,数学教材都采用了普通高中的教材,这样更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

但是,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

们喜欢“枯燥乏味”的数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有所收获呢?

一、对初中的知识要进行适当的复习

职业高中的学生入学的数学成绩大部分是不及格的,一个班有几个高分的学生不多,所以基础差是教师首先面对的难题,数学学习是一环扣一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所以初中的知识漏洞必然是高中学习的拦路虎。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在讲新知识之前先扫清障碍,不能一味地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进度,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加几个课时,

让学生彻底把问题搞清楚,扎扎实实地学会知识。

二、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

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特点:

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在

这门课上投入较大的精力,那么教师充分展示自己

的个人魅力、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关心班里

的每一个同学、多和孩子们沟通谈心、了解他们在

思考什么和想什么,势必也会使学生爱上你教的这

门课。

三、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情感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成功与失

败,不仅受认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情感因素的

影响。

马克思说:

“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

对象的本质力量”。

本文所指的情感教育,主要指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喜欢、

快乐、激情、热情、好奇、惊奇、进取心、美感等

积极、健康的感情。

由于职高学生基础差、底子

薄、接受力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突出情感

教育。

具体做法是:

1.结合教材,介绍富于独创性的趣事以激发

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

比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给学生这样一道选择

题:

A:

一次性给你一百万元;B:

今天给你1元,

连续30天,每天给你前一天两倍的钱。

在讲等差

数列时,讲儿童时代的高斯计算:

1+2+3+⋯+100=

5050的趣事;在讲等比数列时,讲印度国王与象

棋发明人锡塔的故事,通过这些轶事、趣事,不但

能使学生兴趣高涨、情趣盎然,而且能极大地激发

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

2.向学生揭示数学美,从而使学生逐步喜欢

上数学这门学科

真正的科学和艺术都是美好的。

人们总是感到

了它们的美才会喜欢上它们。

华罗庚说:

“就数学

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的”。

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美好,就会带着高涨的情

绪从事数学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

为人类的智慧感到骄傲,逐步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感情。

如在讲数列求和公式:

“1+2

+3+⋯+n=n(n+1)/2”时,给学生指出此公式是

由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提出的。

宋朝时我国制酒行

业很发达,酒缸要一层一层堆起来。

如果最下一层堆

100个,上面是99个,再上层就是98个⋯⋯由此

产生了计算“100+99+98+⋯+3+2+1”的问题,怎

样用简便的方法算出来,古代称之堆垛术。

沈括在

镇江的梦溪园中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写了著名的《梦

溪笔谈》,提出了这个公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

时学生对数学公式的感情,对科学家的感情被激发

起来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从实际出发,切实打好数学基础

职业高中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都较差,而且程

度参差不齐,这对完成相当于高中内容的数学要求

带来极大的困难。

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从专业的实际出发,适当确定教材的深度、广

度,充分体现职高数学教学的特点。

1.由易而难,搞“低起点,慢开头”

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实际,要选准起点,放慢进度,热情关心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基本上能懂、能会、能做,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如在讲“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时,首先从具体数字入手,然后过渡到一般字母的证明,进而解决有关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2.重视讲练结合,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职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课堂上必须采取“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的原则,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