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416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复习资料.docx

《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复习资料.docx

美学复习资料

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识记:

1、美学西来:

美学在中国发展有过百年来发展历程,已经和正在形成自身的现代传统,而其古典传统则更为悠久,但它却不是中国本土特产的学科,而是来自西方。

2、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出版于1750年的著作《美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即今天所谓的美学。

“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对鲍姆加登来说,美学的原义就是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

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或“美学之父”。

(人类心理功能划分为:

认知<真>、意志<善>、情感<美>)

3、西方美学发展阶段及形态:

A、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古希腊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柏拉图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别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

美的现象之所以美,不是由于它们自身,而是由于“分享”了同一的“美本身”,柏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

“美的理念”是各种具体美的一种终极规范,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

这“美的理念“正是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美的现象背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美的现象得以发生和存在的终极根源。

补:

柏拉图代表作——《文艺对话集》。

B、神学美学——神学美学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宰的美学。

认为上帝是世间一切美的最后创造者。

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

C、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

它认为美可以凭借理性去认识。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认识论美学代表着西方美学的活跃阶段,尤其是其中的德国古典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D、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于19世纪末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等美学流派。

在这一阶段,语言成为语言论美学的焦点。

代表人物有伊格尔顿。

E、文化论美学——指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文化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大体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流派。

文化论美学是一种以与言论为基础但更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美学倾向。

其理论来源有: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传统,还有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学派、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性”和“全球化”话语。

4、美学的中国化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传入:

美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是在晚清(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中介而移植到中国来的。

美学的中国化进程先后通过日本、西欧、前苏联这三条主渠道实现。

王国维等在汉语界使用和推广“美学”,是美学学科在中国诞生的标志。

5、中国现代美学演化的六个阶段:

A、清末民初美学。

代表人物有王韬、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

王韬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具有一种先驱者的启蒙意义,他具体的对中西绘画美学原则的异同作过开创性比较,并肯定西方绘画美学的合理性;梁启超将小说的魔力概括为“熏、浸、刺、提”,并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现代率先突出了审美与艺术对于社会变革的特殊促进作用;王国维从20世纪初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及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蔡元培提出将美育纳入现代教育方针及体系中,相应地确立美学及艺术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对美学的机构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时期美学特点在于,作为现代学科的美学在中国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组成部分。

B、五四美学。

五四美学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美学,它借助文化变革运动而兴盛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鲁迅、陈独秀和胡适等。

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等杂志,发起五四运动;胡适写现代白话诗;鲁迅的美学思考等创作时实践推动现代美学发展。

C、30—40年代美学主要是指1930—1948年间的美学,它标志着现代美学走向学理化建设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宗白华——《美学散步》;李长之——《鲁迅批判》、《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

D、50—70年代美学。

这时期美学主要是指从1950年到1976年期间的美学,它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苏化”时期,代表人物有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

1956—1957围绕美的本质展开了美学讨论,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会论等学说。

审美讨论为后来80年代“美学热”提供看人员和学理储备。

E、80年代美学是指1977年至1989年间的美学。

它属于中国现代美学的再度开放和活跃时期,出现了几乎涵盖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美学热”。

代表人物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李泽厚提出“积淀”、“主体性”等论点和主张。

这时期的美学显露了美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主导地位,美学科学化。

,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崇拜“审美”本身而轻视其对现实社会文化依存性的倾向。

F、90年代至今的美学指1990年至今的美学。

它表明中国现代美学进入一个平稳的学科建设时期。

审美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

(特点P11)

6、美学两义:

美论美学,主张美学是关于美的学问(倾向于把美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偏爱美与艺术。

这种以美为中心的美论美学传统,在中国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

美论美学更多的属于传统美学,尤其契合于精英旨趣为主导的高雅文化的价值追求。

代表人物莱辛);感觉论美学,认为美学是关于感觉的学问(突出感觉在美学中的核心地位,主张美学不应局限于研究美,而应当研究人的整个感觉或感性。

这种美学具有远为宽阔的学科视野和对象范围:

凡是与人的感觉、感性或情感有关的,不论其是否美,都可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

感觉论美学突出普遍性感觉与日常生活,更贴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当代审美文化状况。

代表人物韦尔施)。

7、美学学科属性:

美学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8、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审美心理、艺术、美学语言、审美文化、审美关系。

美学要研究的是人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是先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沟通方式。

即美学研究的是审美沟通。

9、美学的定义:

美学是一门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法去研究人的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即美学是研究审美沟通的人文学科。

美学的主要问题正是审美沟通,即人与事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等之间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的审美沟通。

10、美学的学科特征:

“四个转向”

(1)在学科属性上,美学已从科学论转向跨学科论。

美学虽然主要属于人文学科,但同时已经具备了跨学科品格。

(2)在学科对象上,美学已从美论转向审美生活论。

美学诚然要关注高雅文化的精神价值问题,但更多地缠绕在大众文化的实际生活装饰问题中。

(3)在学科方法上,美学已从演绎论转向归纳论与体验论。

(4)在学科反思上,美学已从从确定论转向自反论。

11、审美沟通七要素:

审美体验、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符码、审美媒介、审美鉴赏、审美文化。

12、文艺美学教父——胡经之。

理解:

1、认识论美学的几种形态:

A、经验主义美学B、理性主义美学C、德国古典美学D、科学美学E、生命美学。

2、德国古典美学是活跃于18至19世纪德国的美学流派,出现了康德、席勒、黑格尔等美学家。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系统地分析了审美与“无功利”、“形式”、“目的”、“现象”、“天才”和“自由”等的联系,为美和艺术确立了独立的领域,并对“崇高”范畴做了开创性论述,对后世美学产生巨大影响;席勒的《美育书简》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融汇出发,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构想,主张通过审美“游戏”去构建一个特殊的“审美王国”,并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黑格尔的《美学》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对古希腊至19世纪的西方艺术类型及其演变做了辩证研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研究达到一个极致。

在德国古典美学这里,美学研究虽然没有脱离“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理性主导轨道,但却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

3、语言论美学的主要流派:

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4、文化论美学主要流派、理论来源:

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等美学与文化分析流派。

其理论来源有: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传统,按照这种现代传统,任何艺术都不过是包罗万象的符号系统——文化的一种形态而已,重要的不是艺术这一种符号本身,而是它在整个人类符号系统即文化中的位置;理论来源还有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学派,这个学派重视发掘工人阶级通俗文化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被制作和传播的大众文化;第三个理论来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性”和“全球化”话语。

5、清末民初中国美学的代表人及其观点见识记5A。

6、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见5C。

宗白华在美学的学理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宗白华提出了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为代表的现代美学理论;李长之活跃于学术界,确立了自己作为中国现代少有的杰出文学批评家和美学批评家的地位。

7、美学在当代生活与文化中的作用:

A、从显性层面看,美学作为实用工艺与美化模型正发生显著的作用,日常生活逐渐审美化。

B、从隐形层面看,美学作为精神传统正在我们的内心或精神层面发生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包括激活、拓展或变异等。

美学应当成为当代生活与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因子。

C、从介乎显性层面和隐形层面之间的中介层面看,美学已经多层面地融入当代生活与文化中,并且成为其重要的建构力量。

8、美学的两义及它们的各自特点见识记6。

9、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区别:

A、与其他人文学科从概念角度考察人不同,美学虽然也运用概念,但更注重把握形象。

美学是对于呈现在符号中的具体可感物即形象的集中探讨。

B、与其他人文学科难免对人作抽象研究不同,美学的研究常常是抽象与具体结合者的,并在这种结合中更突出具体。

C、与其他人文学科注重对人作逻辑分析不同,美学在对人作逻辑分析的同时更突出个人体验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美学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

10、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在关注人的生活方面美学的特殊之处:

美学关注的应是人的生活的特定方面:

人如何通过感觉而在符号形式中生成意义。

A、美学关注的是人的生活的感觉方面。

美学关心人的理性,但首要要关心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五官感觉去确证自己。

人的注重感觉之间的相互补充与协调,构成了人对世界的整体体验能力。

例:

《登高》

B、美学关注的主要是审美体验对人生意义的把握。

人生意义指人的生活价值。

人在世界上如何凭借感觉去确证自己的生存及其意义,正是美学关注的焦点。

C、美学对审美体验及其意义的关注总离不开具体的符号形式。

符号形式是审美体验得以发生的中介要素。

由此可见,美学研究的是人的审美沟通。

11、什么是审美:

审美是一种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沟通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正是一种沟通行为,因而有审美沟通。

审美沟通是人们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的人生意义的生成、传播与通达过程。

审美沟通可以视为一种包含六要素的人类活动过程。

领会:

1、如何评价鲍姆加登的美学?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出版于1750年的著作《美学》中,首次明确的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即今天所谓的美学。

“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美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而鲍姆加登本人也因此被公认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或“美学之父”。

与欧洲大陆已有的伦理学、逻辑学不同,美学主要研究人的感性,鲍姆加登通过为美学命名和定义,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取得与逻辑学相互区别和并列的地位,是对哲学和人类思想史的重要贡献。

他克服理性主义局限,肯定了美学作为感性认识的科学的价值,认为美的认识是“类似理性的思维”,能够达到“审美的真”,表现出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调和的倾向;同时又突破新古典主义束缚,强调诗的感性化和个性化特征,充分肯定想象、情感对于诗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美学和文艺思想的新变。

鲍姆加登就将过去受到轻视的美学提升到应该享有的重要地位,终于促成了美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的诞生。

这不仅对于美学史,而且对于人类思想史,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贡献。

他的思想一方面促进了欧洲文艺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启发了后来的德国哲学家对美学的新思考,影响了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形成。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学界围绕“美的本质”展开的“美学讨论”主要的代表者和代表性观点有哪些?

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理解。

(1)主观论美学:

这种美学以吕莹和高尔泰为代表。

主观论美学认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美是主观的。

(2)客观论美学:

以蔡仪为代表。

客观论美学认为,美在客观,事物之美不依赖人的鉴赏而存在,而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

(3)主客观统一论:

以朱光潜为代表。

朱光潜认为单有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者单有人的主观心灵意识,都不能成其为美。

只有当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的作用,美才会产生。

(4)社会实践论美学:

以李泽厚为代表。

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美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

3.谈谈你对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

4.谈谈你对文艺美学这门学科的理解。

文艺美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独特贡献。

兴起的原因有二:

1时代的呼唤与文艺理论寻求美学化的必然结果

它应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转型之“运”而生,是新时期学术研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和僵化理论模式的重要成果。

文艺美学的提出是对庸俗的政治学文艺学“阶级斗争工具论”、庸俗的社会学文艺学“唯意识形态性”、庸俗的认识论文艺学“唯认识性”的反拨,是对文艺理论界长期忽视文艺自身特点,特别是其审美特征的反拨。

当然,也与80年代的美学热、高考恢复后的学科设置、包括胡经之先生在内的学者的努力分不开。

文艺美学的提出有其学科发展的自身理路。

2古典诗教传统与现代美学的合力

文艺美学在中国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文艺美学上。

千百年来中国美学思想的积淀,使得中国文艺美学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范畴,如神思、虚静、妙悟、感兴等等,这些范畴属于文艺美学的性质,既体现着中国文艺的民族特色,又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形态的反映。

它们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审美文化与世界审美文化既大体相同,又有自己特立独行的一面。

这些独特审美“话语”传承的重任落于文艺美学,文艺美学正是在中国古典诗教和现代西方美学两者的合力中产生的一门新学科。

1980年,北京大学的中文系胡经之教授在昆明召开的中华美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美学会上,大声疾呼中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学科──文艺美学,因胡经之的大力提倡与多方奔走,文艺美学最终形成,胡经之也因此被誉为“文艺美学教父”。

文艺美学以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探究文学的审美属性和审美特质。

对于文艺美学的学科属性大致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交错说。

一种是特殊说。

今天则多将其看作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在艺术整体视野中研究文学审美的分支性学科。

从学科视野上来看。

文艺美学有其一定的开阔度:

文学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其他各种艺术毕竟还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艺术整体上观照文学,从而可以实现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关联与渗透;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由于都标举美学,所以两者之间比较与汇通也成为一种可能。

由此可见,文艺美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其确定性,而在实际研究中又有其学科的开放性特色。

文艺美学正是这样的一种有限度的自由之花,既具有确定性的品格,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文艺美学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有限的自由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文艺美学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既是时代的要求亦是历史的要求。

文艺美学的特点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又是当代社会需求的,因此,它的繁荣发展也是必然的。

5.为什么说德国古典美学是古希腊以来西方美学的又一个“黄金”时段?

德国古典美学是活跃于18至19世纪德国的美学流派,出现了康德、席勒、黑格尔等美学家。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明确系统地分析了审美与“无功利”、“形式”、“目的”、“现象”、“天才”和“自由”等的联系,为美和艺术确立了独立的领域,并对“崇高”范畴做了开创性论述,对后世美学产生巨大影响;席勒的《美育书简》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融汇出发,提出了“游戏冲动”的构想,主张通过审美“游戏”去构建一个特殊的“审美王国”,并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黑格尔的《美学》把美视为“理念”的辩证运动的产物,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对古希腊至19世纪的西方艺术类型及其演变做了辩证研究,标志着西方美学的系统化和体系化研究达到一个极致。

在德国古典美学这里,美学研究虽然没有脱离“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理性主导轨道,但却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

德国古典美学作为一个充满辩证法的、充盈着人性本体论的哲学美学就最终完成了,完备化了。

它是对古希腊以来各种美学思潮,特别是综合了近代启蒙主义中理性派和经验派两大美学思潮,发展和完善了美学的范畴、观念和理论体系,折射了美学由“自然本体论”,经过“认识论”,走向“人性本体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德国古典美学,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康德为始,到黑格尔之间形成的一股强大的唯心主义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全面总结以往的美学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以前规模最大、最有严谨科学形态的美学思想体系。

将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进以抽象的哲学思辩尤其是黑格尔的美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思想来源。

当时德国政经落后,社会上依然是上升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

德国古典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寻求自由。

德国古典哲学是认识论哲学的完成与最高峰,也正是在其中,西方美学史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席勒等。

第二章

识记:

1、日常体验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它为审美体验奠立了丰厚的基础,并有可能转化为审美体验,它具有升华为审美体验的潜能,构成审美体验的不竭源泉。

例:

人的喜怒哀乐。

2、审美体验是发生在瞬间的直觉,是对生命理想形象的顿悟,是个体的亲历感兴。

审美体验是日常体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

可分为纯(泛)审美体验。

泛审美体验,是纯审美体验向世俗的日常生活过程流播的结果。

泛审美体验强调审美享受的当下性、世俗性。

3、柏拉图的“迷狂说”代表了有关审美体验的开拓性论述。

4、感兴论:

中国古代的审美体验论或可称为感兴论。

孔子最早提出“诗可以兴”的命题。

魏晋后,“兴”开始从一种修辞手法发展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

刘勰以“起情”释兴,把兴置放在心物之间加以考察。

自此,从感物角度解释兴或感兴就成为那时人们的共识。

感兴是外感事物、内动情感而又情不可遏的特殊状态的产物。

5、现代审美体验形态:

中国人的现代审美体验,就是指晚清以来中国人在新的全球境遇中对世界与自我的一种生存直觉。

它与古典的审美体验是不同的。

分为:

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和断零体验。

6、诗意启蒙:

诗意启蒙,是一种通过审美或艺术感染手段去实现大众教化的启蒙形态。

简单讲来就是以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体验去传达理性意图,即凭借艺术的审美体验而使蒙昧的心灵获得解放。

包括梁启超“小说论”、王国维“悲剧论”等论断。

异趣沟通:

80年代诗意启蒙所据以建立的文化想象已经必然地走向崩溃。

面对90年代杂语喧哗,应当产生新的不再以知识分子为中心、而是涵摄了更广的社会成员的普遍冲动。

异趣沟通是中国现代审美精神在20世纪至21世纪之交的一种演化形态,是指相互差异的审美趣味之间的相互杂糅与融通状况。

理解:

1、日常体验与审美体验的联系:

A、日常体验的集中、凝练和理想化,往往就是审美体验产生的开始。

B、审美体验就蕴藏在日常体验中,日常体验正是审美体验的源头活水。

C、日常体验为审美体验奠立了丰厚的基础,并具有升华为审美体验的潜能。

审美体验是日常体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历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直觉或顿悟。

2、中西审美体验的不同之处:

A、中国式体验美学不追求表述的精确性、明晰性,以及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而是强调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瞬间领悟。

B、西方的体验美学虽然也反对抽象分析对艺术体验精妙处的危害,但仍然需要大量求助于分析。

西方体验美学归根到底摆脱不了“思”的美学烙印,它强调理性、思辨和逻各斯。

C、中西有别的本体论衍生出“悟”与“思”两套不同的美学话语及相应的审美体验观念。

3、审美体验的特征:

A、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

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属性。

B、审美体验具有历构性。

历构性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属性。

C、审美体验具有超构性。

超构性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属性。

D、审美体验具有预构性。

预构性指审美体验预先构建未来的形象属性。

4、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国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意启蒙主张?

A、梁启超论小说之力:

他于1902年11月14日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他的“新小说”论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的诗意启蒙理想的先河。

他把小说之力归结为“熏”、“浸”、“刺”、“提”。

小说具有强大的审美魔力,梁启超在现代性语境中,首次突出了审美与艺术对于中国社会变革、人格重塑的特殊促进作用。

B、王国维论“悲剧”:

王国维在1904年发表的论文《红楼梦评论》中提出,中国传统文艺缺乏真正的悲剧精神。

这个命题的提出,直面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在现代的某种缺失。

王国维追寻审美现代性的诗意启蒙意图。

C、宗白华论“节奏”:

宗白华以“节奏”概念去诠释中国审美精神,他立足于“民族文化自省”的高度,探究华夏审美精神的底蕴并试图指明其症候。

宗白华深刻揭示以和谐的“节奏”为核心的华夏审美精神的得失,在揭示中国传统艺术缺乏悲剧精神上,他与王国维一脉相承,表达的依然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现代化进程中的诗意启蒙情怀。

D、李长之论审美“人格”:

李长之明确质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反传统与理性启蒙的思想倾向,转而雕塑孔子的理想人格形象,贯注了其诗意启蒙的热望。

他从审美人格论的视角出发,视孔子的人格雕像本身为一件艺术品,在文化现代性语境下对孔子理想化审美人格实施一种重塑或创造性转化,明确以审美人格化的诗意启蒙反拨“五四”时代的理性启蒙取向。

E、李泽厚论审美“积淀”:

李泽厚的审美“积淀”说强调审美来自于长期的社会历史积淀,从传统中寻觅发现、认识和改换自己,构成“积淀”说的理论出发点。

李泽厚所谓的华夏审美精神是以儒家精神为主干的,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是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不容回避的基本现实。

他在对积淀的华夏审美精神作历史分析基础上,发出了现代性诗意启蒙的呼声。

5.异趣沟通是在怎样的文化语境中发生的?

贯穿中国现代审美精神80年的内核主要是一种诗意启蒙精神,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不是文化蒙昧而是生存分化成为更需要迫切回应和解决的问题。

只是分子不再具有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其内部分化也很明显,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自身的启蒙者角色。

王蒙在90年代发表《躲避崇高》一文正是这个问题的体现。

人们生存方式的分化导致审美趣味出现差异,异趣沟通是中国现代审美精神在20世纪至21世纪之交的一种演化形态,是指相互差异的审美趣味之间的相互杂糅与融通状况,它在这时发生,具有异中求同的含义。

第三章

识记:

1、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