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378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作业1

课时素养评价

十六 钠的重要化合物(Na2CO3、NaHCO3)

(40分钟 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0·昆明高一检测)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火焰无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

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

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

【解析】选C。

A项,如果不这样做,会给样品火焰颜色带来干扰,正确;B项,观察钾的焰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再观察,正确;C项,焰色反应应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错误;D项,铁丝与铂丝灼烧时都没有焰色,可以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正确。

2.(2020·衡阳高一检测)我国医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小苏打可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状态的肿瘤细胞,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开辟了新路径。

下列有关小苏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于制备苏打

B.可用于糕点生产中

C.与H+作用易产生CO2

D.可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

【解析】选D。

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钠俗称苏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可用于制备苏打,故A正确;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于制发酵粉,可用于糕点生产中,故B正确;NaHCO3俗称小苏打,与H+作用易产生CO2,故C正确;饱和食盐水与CO2不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食盐水与CO2反应制得小苏打,故D错误。

3.下列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选C。

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加热碳酸氢钠粉末时均有气体放出,A项错误;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滴加盐酸时均有气泡放出,B项错误;无论是否含有碳酸钠,滴加澄清石灰水均有沉淀产生,D项错误。

【加固训练】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

C

+2H+

CO2↑+H2O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

C

+2H+

CO2↑+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

Ca2++HC

+OH-

C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

Ca2++2HC

+2OH-

CaCO3↓+C

+2H2O

【解析】选B。

A项,HC

不能完全电离,不能拆成离子,错误;C项,少量氢氧化钙时OH-不可能有剩余,错误;D项,足量氢氧化钙不可能生成C

4.(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习题改编)碳酸氢钠可直接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还可用于电影制片、鞣革、选矿、冶炼、金属热处理,以及用于纤维、橡胶工业等等,用途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碳酸氢钠药片,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解析】选A。

A项,碳酸钠显碱性,可处理废水中的酸,正确;B项,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项,钾离子检验需透过蓝色钴玻璃,错误;D项,碳酸钠稳定,受热不分解,错误。

5.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解析】选D。

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OH)2反应,且有NaOH生成,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

6.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样品进行碳酸钠的含量分析(已知:

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无一定要求

C.实验中若改用水,对测定无影响

D.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体积,对测定无影响

【解析】选A。

空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量很少,而且锥形瓶中反应后残留的CO2气体比空气中的CO2多,所以空气中的CO2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故A正确;取用的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体积,因为样品的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太少会导致气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且锥形瓶中会残留CO2气体,造成较大误差,故B错误;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对测定有影响,故C错误;实验中加入盐酸的体积过少,样品中的Na2CO3不能完全反应,排出的气体偏少,对测定有影响,故D错误。

【加固训练】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A.a:

K+;b:

HC

;c:

C

;d:

Cl-

B.a:

K+;b:

C

;c:

HC

;d:

Cl-

C.a:

K+;b:

C

;c:

Cl-;d:

HC

D.a:

K+;b:

HC

;c:

Cl-;d:

C

【解析】选B。

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a一直不变,那么a表示的是K+,b逐渐减小,当减小到0时,c又开始减小,b表示的是C

C

和H+反应生成HC

当C

反应完后,H+和HC

反应,所以c表示HC

d从0一直不断地增大,d是Cl-。

7.(2020·扬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Na2CO3、NaHCO3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热时Na2CO3较NaHCO3更不稳定,更易分解产生CO2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CO2更多

C.常温下,等量水中完全溶解等量的Na2CO3、NaHCO3所得溶液,前者碱性更强

D.向Na2CO3、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无沉淀

【解析】选C。

因2NaHCO3

Na2CO3+CO2↑+H2O,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设质量都是106g,根据Na2CO3~CO2,NaHCO3~CO2,产生的CO2的质量分别为44g、

×44g,即放出CO2的质量:

Na2CO3NaHCO3,故C正确;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2NaHCO3+Ca(OH)2

Na2CO3+CaCO3↓+2H2O可知,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故D错误。

8.加热10.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5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A.42%B.58%C.36%D.64%

【解析】选B。

由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2NaHCO3

Na2CO3+CO2+H2O 质量减轻

168g62g

m(NaHCO3)(10.0-8.45)g

=

 解得m(NaHCO3)=4.2g。

则Na2CO3的质量分数=

×100%=58%。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

9.(15分)(2020·北京平谷区高一检测)为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相关性质,某小组设计了图一和图二两个装置。

(1)两个装置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两个装置中,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图一或图二),你的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两个装置都是为证明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2)NaHCO3分解产生CO2进入b、d中,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物CaCO3,由此说明NaHCO3不稳定分解产生CO2。

(3)图二中加热固体的温度一样,而图一中NaHCO3处的温度更低,发生分解更能说明其稳定性比Na2CO3差。

答案:

(1)验证Na2CO3、NaHCO3的稳定性强弱

(2)b和d NaHCO3的稳定性小于Na2CO3

(3)图一 图二中加热温度相同,而图一中放置NaHCO3处的温度小于Na2CO3,其产生CO2更能说明NaHCO3稳定性差

10.(15分)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图中所示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

NaHCO3↓+NH4Cl。

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

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________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洗涤、灼烧。

 

(3)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时,应先通NH3,后通CO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NaHCO3制取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装置甲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装置,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对制备碳酸氢钠有影响,装置乙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最后的尾气中含有氨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2)装置丙中产生NaHCO3,发生的反应为NH3+CO2+H2O+NaCl

NaHCO3↓+NH4Cl;制取Na2CO3时需要过滤得到晶体,洗涤后加热灼烧得到碳酸钠。

答案:

(1)吸收HCl NH3 

(2)过滤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 2NaHCO3

Na2CO3+H2O+CO2↑

(20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2020·济南高一检测)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法

实验方案

测量数据

A

滴定法

将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10mL,加入酚酞,用标准盐酸滴定

消耗盐酸的体积

B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C

重量法

将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减少的质量

D

量气法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排出水的

体积

【解析】选A。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CO2↑+H2O,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A项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项错误;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a2CO3的质量,C项错误;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O2的体积,D项错误。

12.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装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装置的气球膨胀的体积大

B.最终两装置中生成的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1

D.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1

【解析】选D。

根据Na2CO3+2HCl

2NaCl+H2O+CO2↑可知,0.01molNa2CO3消耗0.02molHCl时才能完全反应,根据NaHCO3+HCl

NaCl+H2O+CO2↑可知,0.01molNaHCO3消耗0.01molHCl时才能完全反应;当c(HCl)≤1mol·L-1时,HCl不足,产生CO2的体积不相等;当1mol·L-1

时,HCl对于Na2CO3来说不足,对于NaHCO3来说过量,此时产生CO2的体积不相等,NaCl的物质的量也不相等,故B、C项错误。

当c(HCl)≥2mol·L-1时,HCl足量,两个装置中产生CO2的体积相同,A项错误,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20分)

13.(2020·福州高一检测)某校课外小组为测定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方案Ⅰ:

甲组同学用质量法,按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

(1)实验时,蒸发结晶操作中,除了酒精灯外,还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加入适量盐酸”不好操控,应改为“过量盐酸”,便于操作且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该观点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其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样品质量为46.4g,固体质量为40.95g,则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蒸发结晶过程中若有固体飞溅,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Ⅱ:

乙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流程如下:

(5)在装置C中装碱石灰来吸收净化后的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的同学认为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反应前后都通入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蒸发结晶操作中用到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2)改为“过量盐酸”正确,因盐酸易挥发,过量的盐酸在加热过程中挥发,不影响结果。

(3)设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mol,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解得x=0.2mol,y=0.3mol;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5.7%。

(4)由于碳酸钠中钠的质量分数大于碳酸氢钠,所以蒸发结晶过程中若有固体飞溅,测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5)方案Ⅱ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测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确保U形管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

(6)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将A、B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入C装置的碱石灰中,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

(1)蒸发皿、玻璃棒

(2)正确 因为盐酸易挥发,过量的盐酸在加热过程中挥发,不影响结果

(3)45.7% (4)偏小

(5)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确保U形管中质量增加量的准确性

(6)将A、B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入C装置的碱石灰中,减小实验误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