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428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docx

人工挖孔桩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编制的依据

1.1青岛新机场三通一平工程试桩项目桩位图、施工图

1.2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人工挖孔桩技术规范及原则确定

1.3.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4《砼结构工程和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3.5招标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

1.3.6施工现场条件及相应资源配备情况

1.4我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和作业文件

1.5我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

2编制的原则

2.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2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依据青岛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2.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2.4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

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二工程概述

2.1工程简介

2.1.1机场性质与定位

规划青岛新机场近期征地约14.69km2,建设一组远距离跑道,跑道间距为2200米,东侧跑道南端相对西侧跑道向北错开500米,其中东侧跑道按照4F标准规划设计,西侧跑道按照4E标准规划设计。

航站楼面积45万m2。

近期机场工作区主要集中于机场南侧区域,北侧规划有满足近期发展需求的货运、机务维修设施用地。

拟建场地位置见“青岛新机场交通位置示意图”(图1-1)。

青岛新机场项目总投资3028700万元。

性质为:

①国内干线机场;②国际定期航班机场;③航空货运及快件集散中心。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青岛市的性质、规模、地位和青岛机场在全国民航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将青岛机场定位为:

区域枢纽机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

2.1.2主要建、构筑物结构方案

(1)飞行区

①跑道

本期规划建设一组远距跑道,东跑道按照4F类标准设计,长3600m,道面宽60m,道肩宽7.5m。

西跑道按照4E类标准设计,长3600m,道面宽45m,道肩宽7.5m。

②平行滑行道及垂直联络道

本期规划东跑道配建三条平行滑行道,一平滑、二平滑均按照F类标准设计,长3675m,道面宽25m,道肩宽17.5m,兼顾机位滑行调度道的三平滑,按照E类标准设计,长3075m,道面宽23m,道肩宽10.5m,但考虑到F类机位的停放使用,三平滑局部按照F类标准设计。

西侧跑道配建三条平行滑行道,均按照E类标准设计,长3675m,道面宽23m,道肩宽10.5m,东西跑道间在中部建设两条垂直联络道,暂按E类标准设计,道面宽23m,道肩宽10.5m。

拟建青岛新机场

图1-1青岛新机场交通位置示意图

(2)航站区

①航站楼

规划航站区设置在两条跑道之间,采用对称构型。

本期规划设计新建航站楼面积45万m2。

②塔台

塔台布置在垂直联络道以北、两跑道中间的位置上,紧邻规划卫星厅用地。

③停机坪

客机坪:

围绕航站楼规划机场客机坪,其中近期位68个,其中5个C类机位和5个D类机位可根据实际停放需要停放5E,远机位26C。

北机坪远机位:

规划在航站楼北端区域设置一排远机位停机坪,可停放26C。

货运坪:

本期规划在航站楼西北区域设置13个货机位,其中7E6C。

维修机坪:

本期规划在航站楼东北区域设置13个维修机位,其中7E6C。

除冰坪:

规划在航站楼西南、东南区域,设置除冰坪。

东南区域设置4个(2E2C),西南区域设置4个(4E)。

④机坪通道设置

航站楼东西两两指廊间设置两条机位滑行通道,按照E类标准设置;航站楼北侧近远机位间设置两条机位滑行通道,按照E类标准设计。

⑤空侧服务设施

空侧服务车道呈环形布置,近机位在飞机前后各设一条服务车道,道路宽度均按照10m设计。

航站楼东西两侧连接近远期航站区的服务车道,道路宽度按照16m设计。

⑥停车场

航站楼前规划12万m2停车楼(场),航站楼稍远处规划考虑远距离停车场,本期建设4万m2。

(3)货运区及机务维修区

货运区布置在中部垂直联络道的北侧,进场道路以西,远期向北侧发展,未来在机场规划远期近距离西侧跑道的外侧,结合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置与货运相关的产业规划。

机务维修区结合飞行区跑滑系统,位于中部垂直联络道的北侧。

进场道路以东,远期向北侧发展。

(4)工作区

工作区主要包括机场当局、驻场单位、航空公司等的办公用房、机场生产辅助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

2.2工程特点

2.2.1试验桩工程量较小,施工区域较小,场地条件差,施工工期短,工序多,所以需精心组织安排工作面,提前规划好施工道路和安排好施工作业面回填工作。

2.2.2施工工期紧,总工期为30天。

2.3工程施工条件

2.3.1场地条件

地形:

拟建场区总体起伏较小,受近期降雨影响普遍存有积水,现钻孔孔口标高3.44~3.88米。

地貌:

场区原地貌为滨海浅滩,后经人工回填改造形成现地貌。

2.3.2地层条件

2.3.1冲洪积平原区(Ⅰ区)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第①层耕植土:

褐色、黄褐色,局部为黑褐色,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黏性土。

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农作物耕植区,局部为果木、乔木林区,该层厚度:

0.30~0.90m,平均厚度0.52m,层底标高:

3.26~16.98m,层底埋深:

0.30~0.90m。

第①1层素填土:

褐色、黄褐色,局部黑褐色,干~湿,松散,由黏土、粉质黏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

场区内分布较广泛,因主要分布在村庄、田间生产道路及人工堤坝位置,该层厚度:

0.30~4.20m,层底标高:

1.81~15.76m,层底埋深:

0.30~4.20m。

第①2层杂填土:

杂色,稍湿~湿,松散~稍密,由风化碎屑、黏性土、砂夹少量碎石、碎砖等组成,局部见有少量生活垃圾。

该层主要分布在村落空地及废弃水塘内,厚度:

0.40~3.90m,层底标高:

4.07~11.35m,层底埋深:

0.40~3.9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③层粉质黏土:

灰黑色、灰褐色,可塑~硬塑状态,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见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层局部粉粒含量较高,结构性较差,顶部为耕植土、填土,干时强度较高,遇水强度降低较快。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广泛,厚度:

0.30~3.10m,层底标高:

1.1~16.07m,层底埋深:

0.70~4.50m。

第③1层含姜石粉质黏土:

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见有较多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含少量砂粒,钙核、姜石含量约20%~30%,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φ约10cm。

场区分布局限,本次勘察仅在ZK008、ZK245、ZK251、ZK311、ZK312、ZK331、ZK391、ZK392、ZK393、ZK446、ZK464、ZK490、ZK615、ZK616、ZK733、ZK765、ZK808、ZK810、ZK818钻孔揭露,厚度:

0.30~2.10m,层底标高:

0.74~15.18m,层底埋深:

1.00~4.70m。

第③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褐、灰黑色,软塑~流塑,切面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结核。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各鱼塘、河沟内,本次勘察仅在ZK305、ZK332、ZK358、ZK359、ZK360、ZK518钻孔揭露,厚度分别为1.50、1.00、1.70、1.40、2.00、0.80m,层底标高:

2.75~7.35m,层底埋深:

2.00~3.00m。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第⑪层粉质黏土:

棕红色、棕褐色,可塑~硬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

该层分布广泛,厚度:

0.40~5.30m,层底标高:

-9.78~15.17m,层底埋深:

1.00~16.00m。

第⑪1层含姜石粉质黏土:

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见有较多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含少量砂粒,钙核、姜石含量约20%~30%,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φmax约10cm。

场区分布局限(85个钻孔揭露),厚度:

0.60~6.00m,层底标高:

-0.12~9.04m,层底埋深:

1.40~7.00m。

第⑪2层含黏性土姜石:

黄褐、褐黄色,稍湿~湿,可塑~硬塑,见有较多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含少量砂粒,黏性土含量约10%~30%,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φmax约20cm。

场区内局部分布,本次勘察仅在ZK023、ZK287、ZK324、ZK327、ZK333、、ZK334、ZK336、ZK339、ZK341、ZK343、ZK344、ZK345、ZK348、ZK359、ZK378、ZK382、ZK389、ZK390、ZK620、ZK781钻孔揭露,厚度:

0.50~2.70m,层底标高:

1.22~8.31m,层底埋深:

2.40~6.00m。

(4)红土崖组泥质粉砂岩(Kwh)

场区广泛分布,岩石呈砖红色、紫红色,局部为灰白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砂屑占岩石总量20%左右,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含泥屑、重矿物及云母等矿物碎屑,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填隙物约占80%,主要为黏土矿物,如蒙脱石、水白云母、伊利石和Fe2O3等。

岩石为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按其风化程度主要地层分述如下:

第⑯层全风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局部为灰白色,原岩结构尚可辨认,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无水干钻可钻进,岩芯呈可塑~硬塑土状,部分呈砂土状、小碎块状,手掰易碎。

该层在场区内广泛分布,厚度:

0.40~8.60m,层底标高:

-6.71~14.33m,层底埋深:

1.90~13.00m。

第⑰层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岩块锤击声暗哑,易击碎,该层未揭穿。

2.3.2河谷区(Ⅱ区)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第①层耕植土:

褐色、黄褐色,局部黑褐色,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黏性土。

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局限(85个钻孔揭露),主要分布在农作物耕植区,局部为果木、乔木林区,该层厚度:

0.30~0.80m,平均厚度0.51m,层底标高:

3.59~7.02m,层底埋深:

0.30~0.80m。

第①1层素填土:

褐色、黄褐色,局部黑褐色,干~湿,松散,由黏土、粉质黏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

场区内分布较广泛,因主要分布在村庄,田间生产道路及人工堤坝位置,该层厚度:

0.40~6.00m,层底标高:

3.30~8.08m,层底埋深:

0.40~6.00m。

第①2层杂填土:

杂色,稍湿~湿,松散~稍密,由风化碎屑、黏性土、砂夹少量碎石、碎砖等组成,局部见有少量生活垃圾。

该层层主要分布在村落空地及废弃水塘内,厚度:

0.80~4.60m,层底标高:

3.70~5.81m,层底埋深:

0.80~4.60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③层粉质黏土:

灰黑色、灰褐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少量铁锰质结核,该层局部粉粒含量较高,结构性较差,顶部为耕植土、填土,干时强度较高,遇水强度降低较快。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广泛,厚度:

0.50~4.50m,层底标高:

-0.57~7.05m,层底埋深:

1.00~7.00m。

第③1层含姜石粉质黏土:

黄褐、褐黄色,可塑~硬塑,见有较多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含少量砂粒,钙核、姜石含量约20%~30%,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约10cm。

场区分布局限,本次勘察仅在ZK014、ZK030、ZK031、ZK032、ZK056、ZK074、ZK082、ZK083、ZK084、ZK085、ZK100、ZK136、ZK146、ZK164、ZK172、ZK173、ZK186、ZK194、ZK482、ZK743、ZK754钻孔揭露厚度:

0.30~6.00m,层底标高:

-0.69~15.18m,层底埋深:

1.00~7.50m。

第③2层淤泥质粉质黏土:

灰褐、灰黑色,流塑~软塑,切面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见少量铁锰质结核。

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主要分布于各鱼塘、河沟内及碧沟河与胶莱南河交汇处附近,本次勘察仅在ZK158、ZK175、ZK519钻孔揭露,厚度分别为0.80、1.50、0.90m,层底标高:

2.05~3.07m,层底埋深:

2.80~4.30m。

第⑦层粉质黏土:

黄褐、褐黄色,主要为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见有较多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夹有灰白色高岭土条带,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为黏土或粉土。

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广泛,厚度:

0.40~8.60m,层底标高:

-4.70~5.98m,层底埋深:

2.70~12.00m。

第⑦1层粉质黏土:

灰褐、灰黑色,为软塑状态,韧性高,干强度中等,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略有腥臭味。

该层在场区内分布局限,主要在碧沟河与胶莱南河交汇处有揭露,本次勘察仅在ZK072、ZK124、ZK142、ZK144、ZK145、ZK159、ZK160、ZK161、ZK167、ZK168、ZK175、ZK178钻孔揭露,厚度:

0.60~2.50m,层底标高:

-2.41~1.50m,层底埋深:

5.80~9.50m。

第⑨层粉砂:

黄褐色,湿~饱和,稍密~中密,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磨圆度差,呈次圆状,分选性差,黏性土含量约30%~40%,局部相变为粉砂。

该层分布局限(75个钻孔揭露),主要分布在碧沟河两侧和胶莱南河西侧,厚度:

0.50~7.90m,层底标高:

-5.92~2.68m,层底埋深:

4.30~12.90m。

(3)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第⑪层粉质黏土:

棕红色、棕褐色,可塑~硬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

该层分布局限(130个钻孔揭露),主要在河道两侧钻孔揭露,厚度:

0.80~6.80m,层底标高:

-8.48~2.11m,层底埋深:

5.30~14.80m。

第⑫层中砂:

黄褐色,湿~饱和,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分选性较好,局部局部相变为粗、砾砂。

该层仅在碧沟河两侧局部(67个钻孔揭露)分布,厚度:

0.60~5.50m,层底标高:

-8.87~-2.09m,层底埋深:

8.00~15.30m。

(4)红土崖组泥质粉砂岩(Kwh)

场区广泛分布,岩石呈砖红色、紫红色、棕红色,局部为灰白色,泥质粉砂结构,层状构造,砂屑占岩石总量20%左右,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含泥屑、重矿物及云母等矿物碎屑,分选性差,磨圆度较好,填隙物约占80%,主要为黏土矿物,如蒙脱石、水白云母、伊利石和Fe2O3等。

岩石为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

按其风化程度主要地层分述如下:

第⑯层全风化~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局部为灰白色,原岩结构尚可辨认,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无水干钻可钻进,岩芯呈可塑~硬塑土状,部分呈砂土状、小碎块状,手掰易碎。

该层在场区内广泛分布,厚度:

0.30~7.00m,层底标高:

-11.27~1.34m,层底埋深:

5.50~17.00m。

第⑰层强风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

紫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岩块锤击声暗哑,易击碎,该层未揭穿。

2.4工程内容

总桩数为25支,桩径Φ1000~1200mm,主筋为12Φ16或14Φ18,加强箍筋为HRB335Φ14@2000,螺旋箍筋为HPB330Φ8@100~200,护壁厚度150m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入岩深度约2800或5000mm。

三施工准备

准备工作是一个工程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提前做好材料、人员的组织,平整施工场地,修筑施工道路,规划材料存放场地、桩基施工顺序,桩基检测时间等准备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穿插于桩基施工的全过程,做到流水施工。

施工准备工作,是为了保证本工程顺利开工和正常施工必须事先作好的工作,我公司已经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组成了项目经理部。

同时组织劳力、机械设备进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迅速展开。

因此施工准备工作是本工程顺利完工的重要前提,对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合理组织人力、物力、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设备投入,都起着重要作用。

施工准备工作不单是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它还贯穿于本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随着工程的进展,提前作好各项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贯穿于本工程始终。

3.1施工准备的基本工作

3.1.1坚持基本建设程序:

施工准备阶段是基本建设程序的一个阶段,该阶段连接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工程的复杂性、技术规律都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必须作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同时做好规划,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应变能力,有效的转移风险、避免风险,可降低风险损失,使施工取得良好效果。

3.1.2配合建设单位办理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

本工程中标后,按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办理各种施工文件的申报与审批手续,通过施工准备取得施工的法律依据。

3.1.3掌握工程的特点和关键:

每一个工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由此带来工艺上和管理上的特殊性,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抓住其关键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1.4调查并创造各种施工条件:

本工程的施工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构成了各工序间的穿插复杂性,其中包括技术方面、自然环境方面、地质方面、现场资源供应方面等,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广泛而周密的调查研究,排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条件,使本工程在技术、场地、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均能满足施工需要。

3.1.5项目部有关技术人员通过对图纸、勘察报告的研究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本工程工程的施工特点、进度要求和关键环节。

3.1.6项目经理组织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调查本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包括地质条件,施工区域周围环境条件以及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等。

3.1.7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结合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合理布置施工机械。

从计划、技术、物资、劳力、设备、场地等方面,为施工创造必备的条件,保证本工程能顺利地开工和后续的施工。

3.1.8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备工作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明确各级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对施工项目的施工准备工作统一领导,并组织各专业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施工准备工作。

3.1.9建立施工准备工作检查制度:

本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不但要按照本工程特点有计划的准备,而且要有布置、有检查、有目的地经常督促,发现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工作。

3.2技术准备

我公司通过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组成了项目经理部,接到建设单位的中标通知书后,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项目部可以立即进场,组织劳力、机械设备进场,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工程顺利展开。

3.2.1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系统学习有关地基基础、桩基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对机械操作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工种进行再培训和教育。

同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了解场地施工范围以及与周边建筑物、管线和道路的距离,作到心中有数,指导施工方案细化以及现场施工。

3.2.2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理解设计意图,根据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中具体操作方法,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联系,在施工前解决施工图纸与实际操作的衔接问题。

3.2.3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现场的每一个分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4与建设单位、监理现场校验工程坐标控制点及高层控制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桩及高层控制点资料,确定场地定位放线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定位放线并报请建设单位、监理验收。

为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桩位及标高检查,每个施工区域内设置一个坐标和高层控制点,随时控制桩位和标高。

3.2.5在围绕工程工期、成本、质量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对整个施工程序、步骤、主要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重要施工措施,尽早确定,以便作好分期施工准备,使工程顺利进行。

3.3施工组织管理

公司选派精干、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抽调具有人工挖孔桩施工经验的人员进行该工程施工。

项目经理部按项目法施工管理,由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同志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等组成,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受公司法人委托,成立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的项目核心领导班子,负责该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并对合同内工程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现场文明等负全部责任。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的总负责人,对本项目各项事宜有决定权,项目经理部各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工程的人工挖孔、钢筋笼加工和混凝土灌注的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紧密配合。

根据工程各工序施工需要和进展情况,管理人员将根据需要进入施工现场。

现阶段施工管理人员组成见下表所示:

施工管理人员及职责明细表

序号

岗位名称

职责

1

项目经理:

颜长江

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2

技术负责:

朱殊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

3

项目副经理:

刘凯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工程施工中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指导生产调度工作

4

质检员:

朱殊(兼)

协助项目总工负责工程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

5

安全员:

盛兆旺

具体分管生产、施工现场安全及保卫工作

6

施工员:

赵传杰

具体分管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7

材料员:

王慧

负责工程材料保管、复试工作,并进行标识

8

预算员:

刘劲

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做到帐目清晰、准确无误

9

资料员:

温洪波

负责现场资料整理工作,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监理交付资料

10

测量员:

孙贵平

负责桩点定位和标高测量

四施工部署

4.1、项目管理目标:

4.1.1、工期目标;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作量,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将工期定为30天。

4.1.2、质量目标:

一次验收合格,业主满意率90%以上。

4.1.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4.1.3.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按JGJ59—99《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及青岛市安全文明施工有关规定施工。

严格按照“OHSA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要求,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每一个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4.1.3.2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排污、有害气体、建筑垃圾等污染源,确保现场周围及院区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2、项目计划安排:

4.2.1劳动力计划安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劳动力由公司指挥部和项目部负责平衡调配,按计划分批、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稳定,对劳动力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劳动力配置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4.2.1.1本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全部采用公司固定职工,以保证机械设备使用效率及工程质量。

4.2.1.2根据劳力需求计划进行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