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3172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8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docx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

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

中央,形成

本帖最后由zihe于2010-3-1220:

32编辑

这本是天涯的名帖,从地缘角度分析中央之国的形成,经作者“鄙视抢沙发的”同意,今后会慢慢转载至此.......

转载之前事先说明一下,东周之前的内容,作者更多的是借助考古发现和非常有限的文字记载资料分析,有些部分是根据地缘关系猜测,所以争议很大,但也算一家之言;相对于前者,由于历史资料更加丰富,从商周交替开始的部分也更翔实,更精彩.....

-------------------华丽的分割线-------------------------------------------------

前言

从09年7月开这个贴以来,也已经有半年多了。

就“地缘看世界”这个话题而言,实际上还是从中国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或者说是主要探究与中国相关的地缘话题,包括中国在这个星球上的地缘定位、周边地区的地缘结构,以及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地缘关系。

这部分目前已经整理成书稿,如果幸运的话,当会有机会出现在书店的某一个角落。

  在写完这部分之后,按照“地缘看世界”这个命题,应该将视线投向其他地区,比如欧洲、美国,以从地缘的角度更为全面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不过混迹于国观也有些年头了,深感大部分朋友都对国家兴亡抱以极大的兴趣,但有些时候也显得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对于激情,我向来是持肯定态度,否则一个国家将会了无生气。

不过在激情的背后多了解些基础知识,想来不是件坏事。

而在将视线投向更为波澜壮阔的国际舞台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本身的地缘结构。

西方有句谚语叫“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也不是自古就形成现在的地缘结构的。

  之前的部分,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第一部分,并暂命名为〈中国崛起之地缘路线图〉;而第二部分则以解读中国现有的地缘结构为方向,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渐进式的解读中国形成的过程。

如果要为这部分取个名字,可以叫作〈中央之国的形成〉。

以史为鉴,一则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国家;二则可以从历史的兴衰,探究出国际政治的规律,以利于我们更清楚的睁眼看世界。

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也许这部分可以成为你读史的助手,里面的内容或许能够帮助你解读心里埋藏已久的疑惑。

  帖子不会写得太快,因为按照我个人的习惯,还是要以图明事,在线作些地图以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内容,但会尽量保证每天更新。

对于这些地图,如果觉得还有些参考价值,尽可以拿去使用。

由于在线写和做图,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硬伤,如果有看出的朋友,也请指出,在此先行谢过。

另外对于史料的采信,尽量会采用已有定论的史实,不过周以前的历史以及地缘格局,更多的只能是一种推论,大家姑且当成一种参考。

其实整个帖子的内容,都只是一家之言,望大家不要抱着听课的态度来看,我亦担不起这个责任。

大家并不一定要将每个部分都看完,尽可以在目录中寻找自己感兴趣话题,并参与讨论,也可以短信交流。

  关于之前的内容,以及新近发生的一些国际事件,与地缘相关的也会间或做一些解读,内容则会偏重于基础分析。

至于预测和判断,在看过这些基础分析后,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看法。

其实写些时评或慷慨激昂的文字,更新速度会快些,也会让很多朋友觉得更加过瘾。

不过论坛上已经有很多方家在做这类事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还是做些基础的事情更有意义些吧。

  正如“鄙视抢沙发”这个儿戏般的马甲一样,并非真的是在“鄙视”坐到沙发的朋友,更多的只是在表明一种态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人上网多是因为无聊,但网上并非只能做无聊的事”。

从我上网写这个帖子的本意来说,最初只是因为夜里要陪伴孕中的爱人,又想找些事做。

后来发现也许能为即将出世的宝宝留下点东西,也就越写越多了。

现在宝宝已经出世了,但帖子还会继续,只是由于要以他为主,所以晚上更新的速度有时不好掌控,先对大家说一声抱歉!

中央之国的形成

1、新石器时代的地缘结构(5000——7000年前)

2、黄河与最初的地缘单元

3、炎黄之争

4、崤函通道

5、山西高原与涿鹿

6、黄河与大禹治水

7、夏商周三族的地缘关系

8、三代的地缘贡献

9、封神演义

10、牧野之战与箕子朝鲜

11、周人的封建

12、姜子牙与周公

13、西周主要封国地理位置

14、江汉平原与楚人的兴起

15、南阳盆地与“方城夏道”

16、大洪山.襄阳.随枣走廊

17、信阳通道.陇右

18、关陇古道与秦国的兴起

19、秦非子牧马地

20、烽火戏诸侯与王室的东迁

21、周人在山西高原的布局

22、晋国初封地

23、曲沃代翼——晋国的统一战争

24、晋国的扩张——从临汾盆地到运城盆地

25、谁是真正的霸主——春秋诸强的地缘分布

26、形胜甲天下——洛阳盆地

27、东周王室与勤王四国的地缘关系

28、郑国的东迁

29、新“郑”的崛起

30、“郑伯克段于鄢”的地缘背景

31、郑国的衰亡与地缘战略的关系

......................

不断更新中

那篇地缘看世界我读过,中途就扔了。

不客气的说,其唯一的优点只是收集的材料比较多而已,但其结论实在不敢恭维。

给我的感觉,他是顺着美国的希望提出结论,到底他是为中国利益着想还是为美国利益着想让人非常怀疑。

另外,他收集的材料虽多,但偏偏缺了些关键材料(有句话叫“说九句真话却夹带了一句最关键的假话”,道理是一样的)。

例如中印边境问题,他说麦克马洪线包括中印和中缅,中共承认了中缅线却不承认中印线——但事实是,中缅线是1941年国民政府和英国划的,中共可以不承认西藏方面背着中央签的,却不能不承认国民政府签的;还有阿克赛钦,他说是1962年从印度抢来的——但事实是,阿克赛钦本来就是中国的,看清王朝和北洋政府的地图就知道(后来国民政府“地图开疆”划得甚至更大,这里就不说了),被印度乘中国动荡窃据了,1962年中国那是收复。

以上是凭记忆写的,若有错误欢迎指出。

总之,看看他的材料就行了,至于结论,大家要用自己的头脑分析。

1、新石器时代的地缘结构(5000——7000年前)

之所以这么久才开始中国部分,主要是在思考从哪里开始。

如果按照我一开始划分的地缘结构图,可以从左至右或从上至下逐块分析。

不过每一个单元固然有它的特点,但如果不能和周边的地理单元联系起来的话,我们并不能看清它在中国版图中的地位如何。

以历史为脉络进行分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套用一句西方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放在中国身上也是一样。

中国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的版图,是经历过5000年的历史磨合,其间的地缘轨迹异常清晰。

我们只需按照历史的脉络,随着中华民族扩张的路线解读下去就行了。

当然,尽管每一个王朝的循环看似都有些类似,但其实都有各自的地缘重点。

如果把握住这一点,才是中国部分的关键。

  既然准备按照历史的脉络来写,那么从什么时代开始亦是一个问题。

如果要追要溯源的话,也许要从史前人类走出非洲开始了。

这样的工程实在不是我能承受的,事实上现在也没有定论。

如果从这一块开始的话,大家又会陷入到DNA的争论中去。

  如果仅从有明确记载的历史时期开始,那么西周的共和元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元前841年)。

从那时起,中国的历史就有了明确的纪年。

不过对于华夏民族的最初起源,始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从炎黄时代谈起。

这一部分一直到商代,之前都被西方认为是神话时代。

当然甲古文的发现让这部分历史变得有了可信度,因此中国古代对于这一部分的记载也可以部分采信了。

  当然,于这个帖子本身的立意来说,并不想介入“专家”们对那些生僻的汉字及名词解读的争论当中。

我更想做的仍然是用简单的逻辑关系,结合一部分可信度较高的史料,解读一下华夏文明形成的地缘因素。

我们还是把我前日所做的“中国地缘结构图”先贴上来,从全景的角度先审视一下中国的地缘结构。

  上图

之前的内容中,我曾经将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直至海洋的中国疆土称之为“古中国核心区”,换而言之也就是汉人主要居住开发的区域。

而其余的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区、青藏高原都被列为曾经的边缘地区。

当然这种分类方法都只是相对的,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现在都已经明白无误的成为中国主权完整的一部分了。

之所以要这样划分是想让大家清楚,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这几块边缘地区与核心区的反复博弈过程。

而今天之中国能够拥有这这些地区,是有无数先人流血牺牲而造就的。

  当然正如在历史上,这些所谓的“边缘地区”需要时间成为中国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一样。

所谓的“核心区”也不是一天造就的。

在这张地缘结构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各自的地缘特点,古中国的核心区可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大致被划为6个区域。

即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区、四川盆地区、长江中下流平

原——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包括横断山脉)、东南沿海丘陵区。

  这6个地理单元成为华夏核心区的顺序大致是由北向南的,起点就是在黄土高原。

不过今天的主角却不仅仅是黄土高原,最起码在它的东方,山东丘陵乃至辽河平原应当与之获得同样的地位。

在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当中,黄河和黄土高原一直是做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的,因此黄河也被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这一点曾经让年幼时的我很不理解,最起码对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人来说,长度更长、水更清的长江更应该享有这个资格。

  不过如果仔细研究过中国的历史和地缘结构的话,黄河的确有资格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将黄土高原当做中华文明的唯一起源地就不够准确了。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有一个名词或者说是“族群”的影子是挥之不去的,特别是对于西周以前的历史来说,那就是“东夷”。

在周人所建立的华夷五方格局中,位于华夏族四个方位的边缘族群看似都属于受歧视的民族。

但从字的原始结构来看,东“夷”和西“戎”明显属于中性,并带有武力色彩。

前者的意思为持弓之人,后者则直接代指兵器。

  而对于南、北两个方向的边缘族群,周人明显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南蛮、北狄分别被贴上了“虫”族和“兽”族的属性。

  对于周人高看西方的边缘民族,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于传统史观来看,也承认从黄土高原上走出的华夏民族,与这些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民族有者血缘上的联系。

不过没有为东面的“夷”族贴上一个更为恶劣的标签,却让后世很多以华夏正统自居的人所看不懂。

当然,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看得懂字义本身所带有的属性。

不过对于后世很多人来说,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无论是“西戎”还是“东夷”都已经彻底的沦为贬义词了。

尽管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这四个方位的族群结构并不相同(特别是所谓“东夷”)。

在周人还没有占据中原,并形成华夷五方格局之前,最初的“中国”(如果我们能将之称为“中国”的话)是由两大族群组成的。

分别是居于西方黄土高坡的“原始西羌”族群,和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原始东夷”族群。

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来概括这两大族群,是为了与“专家”们的文字游戏划清界线。

否则仅仅是“夷”这个字所代表的属性就要被争辩上几个月。

尽管他们所提出的所谓“史料”最多也就2000多年的记载时间,而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族群却生活在4、5000千以前。

  关于“原始西羌”的定义,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和后世所称的“华夏族”划等号。

之所以在这个帖子不直接用“华夏族”这个符合代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是因为后世所称的“华夏族”很大程度上是由东西两大族群融合而成的。

如果单从文化上的贡献来看,东部的族群可能还要大些。

当然,最后取得政治胜利的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族群。

因此后来在华夷五方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族群被当然的贴上的“华夏族”的标签。

从政治的角度看,这无疑是正确的。

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仅仅将黄土高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非常不严谨的。

这就好像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新的公司可能会使用原先一方的名称,但这并不代表另一家公司原有的影响就不存在了。

只是时间久了,后人多会根据名称来单线寻找历史的轨迹罢了。

关于“羌”字的使用是和“夷”字相对应的。

前者之意可解读为“牧羊之人”,后者可理解为“持弓之人”。

这分别代表了两者的主要生产方式。

黄土高原上的族群所处之地多山多草,以放牧山羊做为最初的生产方式是自然的选择。

即使是在今天,你仍然可以看到黄土高原上的老汉扎着白羊肚手巾,赶着一群羊在山坡上行走。

尽管那些山丘远望过去已经是光秃秃一片了。

  而东部沿海的地形地貌显然更适合“渔猎”的生产方式。

无论是对付林中的野兽,还是水里的鱼,弓箭都是不错的工具。

这种生产方式的影响一直沿续到现在,尽管对付林中动物的工具已经变成了“枪”(由于政治原因,已经不让用了),而对付水产品的工具早以被效率更高的“渔网”所代替。

关于这东西两大部族原始的聚落区域,我们需要有一个了解。

概而言之就是“原始西羌”居于黄土高原之上;而“原始东夷”则散布于辽河平原向南,直至“东南沿海丘陵”北沿的沿海地带。

如果用一个汉字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地缘关系,那就是左转90度的“旦”字,或者是是左右翻转180度的“旧”字。

  上图:

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

关于“原始东夷”的分布区域,我们可以确切的知道是在东部沿海地区。

也就是说他们比之黄土高原上的族群要更具有“海洋属性”,这也让他们能够沿着漫长的海岸线进行迁徙并传播文化,由此也形成了三个主要的文化区。

即位于辽东半岛西侧,以辽河平原为主的“辽河文明”区;山东半岛上,地形特点为“丘陵”地带的“海岱文明”区(“海”为黄海,“岱”为泰山);长江以南,位于太湖周边,南至“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北沿的“环太湖平原”的“太湖文明区”。

  关于这三个文明区之间的关系,目前已为考古方面所证实。

最为显著的证明是生活在这几个地区的先民们,都具有类似的制陶工艺(黑陶)和玉器文化。

事实上在华夏族尚未完全融合这一地区的时候,也的确将之冠以不同的前缀命名为各类“夷”族(如“徐夷”“鸟夷”一类的)。

 由于后世按照考古发现的地点而命名他们所发现的所谓“文化区”,因此即使是有着强烈亲缘关系的文化也会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习惯并非现在所有,古代的史官们也经常做这种“盲人摸象”的事,同一个民族由不同人记载会有N多不同的名称。

这种混乱的情况使得一般的非专业人士无法洞查其中的联系。

  当然,以原始先民的交通能力而言,在地理相隔较远的区域内,相同的文明来源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的确也会产生差异。

将之命名为不同的文明也说得过去。

  就我们今天所在说的“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来说,按照现世考古学家的命名,我们可以分别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文明符号来。

即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红山文明”;以山东丘陵地带为中心的“龙山文明”;以及太湖以南的“良渚文明”。

 作者:

老虎坳三世 回复日期:

2009-10-27

06:

16:

55

lz不妨直接从商,周开始讲啊,客观的分析下每个朝代面临的内外不同的军事文化。

背景。

特别是周以后的对现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战国时代,以及秦,汉==

========================================================

  本来是想从西周以后写起的,不过后来发现如果不对三代(夏、商周)及三代以前的历史做一个交待的话,后期的很多东西还是会误读。

别急,春秋战国时代很快会到来的。

作者:

龙起头 回复日期:

2009-10-27

12:

36:

57

    作者:

鄙视抢沙发的 回复日期:

2009-10-27

09:

11:

50

    就我们今天所在说的“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来说,按照现世考古学家的命名,我们可以分别找出三个有代表性的文明符号来。

即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红山文明”;以山东丘陵地带为中心的“龙山文明”;以及太湖以南的“良渚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山文化成了东夷文明?

    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

    龙山文化中心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龙山文化分布范围很大,包括河南、陕西、山东、江苏、山西。

只是龙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的龙山镇。

但山东不是中心。

    而且,放射性C14测量结果,河南的龙山文化时间上最早。

这说明。

山东的东山文化是河南辐射过去的。

============================================================

  不要着急。

关于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形成属于正在研究的课题。

龙山文化包括红山文化是否属于东夷系统,一直是很敏感的问题(主要是怕被某以东夷后人自居的民族所“利用”),但也绝不是什么新鲜观点。

不过现在史学界最起码已经认可以华夏文明多起源说,至于河南的龙山文明是否早于山东并不是重点。

当然有的学者认为龙山文化山东本地的大汶口文化的继承者,有学者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是由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发展而来,我并不想就此介入地域之争。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使是在周代初始,华夏族也并没有占有山东半岛,这一点在随后的地缘分析中会写到。

包括从地缘的角度,东西两大族群,到底是谁更有条件先行向华北平原渗透。

  我们现在研究的只是文明的最初起源,换句话说就是东西两大族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独立发展的。

当然由于地缘的接近,双方最终发生了交融。

这也就造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

就好像如果现实的文明突然毁灭,5000年后有人挖出了我们所留下的影像资料,说不定会根据我们的穿着将我们定位为西方文明的分支一样;或者后世的考古学家从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挖出现代人的遗迹会定义为完全不同的文明也未可知。

  总之这些都不是讨论的重点。

涉及到现世的一些所谓“专业名词”总会有无尽的争论。

因此在以后的章节中,我还是会使用“原始西羌”和“原始东夷”这两个名词。

至于能够和考古学家们挖出的哪些东东对上,就凭自己的想象力了。

那篇地缘看世界我读过,中途就扔了。

不客气的说,其唯一的优点只是收集的材料比较多而已,但其结论实在不...

万天发表于2010-3-1221:

24

那篇文章我也只看了开头,可能个人兴趣的原因,并没有往下看,我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后面讲到《中央之国的形成》,这里却是是吸引了我,帖子转载的也正是这部分。

2、黄河与最初的地缘单元

前面有朋友提到,古代的海岸线和现在的海岸线有所不同。

的确是这样。

由于上古时期的温度要比现在高,因此南北两极的冰也没现在那么厚,海水的也相对的比现在高。

换而言之就是我们所担心的“温室效应”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第一次开始气候变冷是在商周之交,具体的情况到那一章节时会提到。

  就我们现在所要说的时空,大概处4000年前,也就是所谓的“夏朝”以前的事。

或者说是大约6000年——4000年之间的这段历史。

在这一时期可以确认的事,中原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以至于先民们随时可以看到大象的出没。

  由于温度的原因,当时的海岸线要比现在更靠西。

可以说从渤海——黄海——东海,海岸线都要比现在后退几十公里。

当然这意味着现在的天津、上海包括江苏的部分沿海城市当时都并不存在。

不过大家也别把这种变化想象的过于严重。

相比于整个地质变迁的过程,几千年时间只是弹指一挥间。

海岸线的这些变化对于中国的的地缘格局并没有实际的改变。

  我做了一张〈华北平原岸线变迁示意图〉,大致的标示出了黄河下流地区的这种变化。

其大致的起始日期是在6150年前,在此之后海岸线开始向东推移,也就是说在我们所要讲述的历史当中,这是海洋所能推进的极限了。

 

在图在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原始西羌”来说,海水的高低并没有实质的影响。

而对于处在东部沿海的“原始东夷”族来说,却要直接面对岸线变化的影响。

  关于原始东夷的三个主要聚落区,我们已经认定有“辽河流域”“山东丘陵”及长江以南的“环太湖平原地区”了。

将这三个文明区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在它们三者之间,也就是广义上的黄河下流地区,一直没有存在稳定的文明区。

也就是说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继续的。

这固然与海水的侵入有一定联系,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黄河下游的频繁决口与改道而造成的。

如果大家注意的话,会发现我在〈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中用蓝虚线勾勒出了一个扇形的区域。

并将之标注为“黄河下流变道区域”,这一区域也大致位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华北平原之上。

相信对于抗战史多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有个“黄泛区”的概念。

当年老蒋为了抵挡日军南下,将郑州以北的花园口大坝炸开,以至于黄河以南的位于黄淮流域的,豫皖苏3省44个县成为黄泛区,其影响一直到长江以北。

  对于老蒋的这种行为,历史上他并不是第一个做的,在随后的历史解读中我们还会看到有人在他之前做这样“以水为兵”的事。

当然,从人道的角度来看,政治家和军事家这样做是要承担很大的道德风险的。

不过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重点,我们所需要清楚的是,人为制造黄泛区在历史上毕竟是少数。

而在历史上黄河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口改道可以说是不计基数。

仅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史书第一次记载黄河改道以来,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这2500多年间,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就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30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可以说两个华北平原地区都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

附:

黄泛区示意图(花园口决口后)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黄河泛滥的历史记载只有2500多年,就认定在此之前黄河是一条安静的河。

在此之前黄河对原始人类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比后来小。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黄河下流的走向,也仅仅形成于19世纪中叶。

在此之前的历史当中,黄河无数次的以山东丘陵为中线,上下摆动。

时而比山东丘陵的北部流入渤海湾,时而又南下覆盖淮海,并反客为主“夺淮入海”,流入黄海(可怜的淮海现在被搞得只能流入洪泽湖,而没有出海口了)。

  黄河这样的反复无常在地缘上所造成的后果有两个,一是使得华北平原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这使得在整个华夏文明史上,治理黄河都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其成败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另一个后果是,黄河从黄土高原上所带下来的大量泥沙,淤积在入海口处,使得华北平原的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这一进程至今仍在进行中。

  

  我们可在大致勾勒出广义上的黄河流域所覆盖的区域。

这与现在所认定的黄河流域的区别主要在下游地区。

目前我们习惯于将黄海以水的华北平原称之为“海河流域”,以南的区域称之为“黄淮流域”。

不过在历史上,这两条黄河的小弟弟却无数次被这个喜怒无常的大哥鸠占鹊巢。

这也让华北平原的部分地区也被黄土高原上的黄土所覆盖了(主要是太行山以西,燕山以南地区)

  附:

黄河流域示意图(广义)

最后附一张“黄河故道图”供大家参考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上面仅仅是标注了6次比较著名的改道事件,其中包括传说中的大禹所治的那条“禹河故道”

说到华北平原的水患,以及东亚文明的初始,我们就必须先解释一下当时的气候情况了。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大规模降温的情况,地质学家们称之为“冰河期”。

目前的证据表明,最后一次冰河期大约在1万年前结束了。

随后气温开始回升。

从那时起,人类进入原始文明时代。

  气温回升的高峰期在约8000——5000年前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东亚地区新石器发展的黄金时段,随后气温开始有所回落。

直到3000年前的商周交替时期,气温大幅降低。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古中国核心地区,气候由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转变。

其后又经历过几次波折。

但大的气候已经无法逆转了。

  黄河的水患在周以后,很大程度是由于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过于严重,而造成下流的河床不断抬高。

当河床高于两岸的堤坝时,河水就开始漫出甚至决口改道。

而在此之前,黄河(包括从发源于太行山,流经华北平原的几条河流),实际上也还是在不断的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带入华北平原,只是没有后期那么严重罢了。

  这主要是由于黄土的特性决定的。

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可以参看陕北那些“光山”上的沟壑)。

因此很容易流失。

如果上层有植被覆盖,情况还是会好很多。

但可惜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黄土高原都是东亚人类活动的中心。

这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