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730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

1.第I卷做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必须填涂姓名、科目、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为九位数:

年级(1,表示高一,一位数)+班级(两位数,如1班是01,13班为13)+座号(两位数)+考室(两位数)+考号(两位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N-14 O-16 Na-23Mg-24Al-27S-32Fe-56Cu-64 Zn-65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6分)

1.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

A.拉瓦锡B.波尔C.门捷列夫D.道尔顿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的是

A.40K与40CaB.35Cl2和37Cl2C.D与TD.金刚石与石墨

3.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

等放射性元素或物质发生泄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B.

核外电子数为51

C.

的质量数为137D.

互为同位素

4.在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

5.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B.HXO3C.H3XO4D.H2XO4

6.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

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

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7.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B.Li、Na、K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C.Si、P、S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降低

D.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8.与氢氧根离子(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CH4B.NH4+C.NH2-D.Cl-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10.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

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是次外层电子数目的一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b

c

A.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

B.元素a的原子半径比d的大

C.元素a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

D.元素a单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11.元素A的阳离子aAm+与元素B的阴离子bB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

A>B②离子半径:

aAm+<bBn—

③原子半径:

A<B④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

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

A.②③④B.①②④C.④⑤⑥D.②⑤⑥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向烧碱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OH-+CO2=CO32-+H2O

B.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3OH-==Al(OH)3↓

C.向水玻璃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SiO32-+CO2+H2O=H2SiO3↓+CO32-

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6H2O==2-+3H2↑

14.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判断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

D.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判断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1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B.元素R最高正价为+7价,表明R元素一定是ⅦA族元素

C.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硅和锗都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若M+和R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原子半径:

M<R

16.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B.Z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比Y元素的小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Z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X强

1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易形成-1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1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

HI>HBr>HCl>HFB.原子半径大小:

Na>S>O

C.碱性强弱:

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

F->Cl->I-

19.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被称为“对角线”规则,如:

Li和Mg、Be和Al、B和Si。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在N2中燃烧生成Li3NB.LiOH是极易溶的强碱

C.Be(OH)2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溶液D.硼酸钠溶液显碱性

20.太空服以多种金属和胶黏剂做辅料,其中某种金属R可形成R2+。

其中某种金属R可形成离子R2―。

已知该离子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

则W克该离子共含有的电子为

A.

B.

C.

D.

21.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D

E

G

H

I

J

化合价

-1

-2

+4、-4

-1

+5、-3

+3

+2

+1

原子半径/nm

0.071

0.074

0.077

0.099

0.110

0.143

0.160

0.186

 

A.A的单质能将E单质从HE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B.A、H、J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A>J>H

C.G元素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D.I在DB2中燃烧生成两种化合物

22.X、Y为同主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大于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A.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B.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C.若HnY的水溶液为酸性,则HnX的酸性比HnY的酸性更强

D.若Y的最高正价为+7,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

23.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dRm-(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m+n

②元素的原子序数:

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

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X>Y

A.②③B.只有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填空题(32分)

24.(11分)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原子或;(填元素符号)

(3)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

11H、21H、31H、14C、14N、16O、35Cl2、37Cl2、

①以上8种微粒共有种核素,共种元素。

②互为同位素的是。

③质量数相等的是和,中子数相等的是和。

(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中子数之比为;电子数之比为。

25.(9分)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对应水化物中酸性由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的气态氢化物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5)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X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若转移12mol电子,消耗的还原剂质量为________g。

26.(9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无特殊说明均填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

主族

周期

IA

ⅡA

III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1

2

3

4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名称是,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是,⑧号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在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⑧、⑨号元素的氢化物中还原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4)⑦的最高价氧化物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5)写出能说明⑨的非金属性比⑧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含27、28两个小题,共21分)

27.(12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2.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3.将一小块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4.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5.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1)实验用品:

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

仪器:

①,②,③,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酒精灯等。

(2)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3)若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相对强弱来验证Mg、Al失电子能力的

强弱,请你设计实验(实验用品自选,不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

28.(9分)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

NaBr溶液和淀粉KI溶液中。

有如下图所示

的仪器(橡胶塞均为双孔)及药品,试回答:

(1)若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H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5分)

29.在标准状况下,取甲、乙、丙各30.0mL相同浓度的盐酸,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得下表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请回答:

(1)甲组实验中,盐酸(选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下同)_________;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3)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高一

考号

化学答题卷

请考生按第I卷卷首要求认真填涂答题卡,错涂、漏涂者第I卷0分!

24.(11分)

(1),

(2)或;(填元素符号)

(3)①,。

②。

③和,和。

(4);;。

25.(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6.(9分)

(1),,。

(2),,。

(3)(填化学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

(1)仪器: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离子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2

3

4

5

(3)

(4)实验结论:

28.(9分)

(1)连接顺序为H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分)

(1)_________;乙组实验中盐酸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6分,2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B

A

D

D

D

C

B

C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B

D

C

A

A

D

B

B

B

B

A

二、填空题

24.(11分)

(1)

(2)Li或Si

(3)①6种核素,5种元素。

②11H、21H、31H

③14C和14N;14C和16O

(4)23:

34,2:

3,11:

16(各1分)

27.(12分)

(1)①试管,②胶头滴管,③烧杯,(各1分)

(2)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

1

B

2

E

S2-+Cl2=2Cl-+S↓

3

A

2Na+2H2O=2Na++2OH-+H2↑

4

C

5

D

(3)向MgCl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且不溶解;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分)

(4)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28.(8分)

(1)D C B A F(1分,只要出现错误,本小题不得分)

(2)吸收未反应完的Cl2,防止污染空气(1分)

Cl2+2OH-===Cl-+ClO-+H2O(2分)

(3)溶液变蓝(1分)

Cl2+2KI===I2+2KCl(2分)

(4)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1分)

四、计算题

29.(5分)

(1)过量、不足量

(2)1mol·L-1

(3)1: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