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629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docx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

试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内涵、经验及对策

城东街道办事处张晓源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下大气力的重大任务。

自从2OO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来,各地普遍将建设创新型城市摆在了一个突出位置,特别是一些有条件和基础的城市,不论是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还是地级市、县级市,都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人的规模。

当前,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采用文献法,研究了创新型城市的理论基础、内涵、城市的建设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途径。

一、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基础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以创新为核心要素的复杂城市建设系统,尽管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起源于2000年左右,但其理论基础可追溯到始于20世纪末期的创新系统理论。

Freeman于1987年最早提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公私部门机构组成的,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

之后Porter(1990)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钻石结构模型,Cooke于1992年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并于1996年将其概念做了具体界定,Nelson(1993)分析了知识的生产和创新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Asheim&Coenen(2005)根据各种产业和经济部门的知识基础阐述了基于分析知识的和基于综合知识的两种区域创新体系,Lundvall(2007)结合创新系统和经济理论,阐述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起源、应用和理论地位。

我国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包括胡志坚和苏靖(1999)、盖文启(2002)、苗红和黄鲁成(2007)等学者的研究。

二、创新型城市的涵义和测评结果

(一)创新型城市的涵义

创新型城市英文有“CreativeCity”和“Inno—vativeCity”两种说法,前者强调城市的创造力,后者强调城市的革新力。

我国学者张继飞等在2007年提出创新型城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创新型城市主要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角度和经济领域中依据城市发展的主导动因做出界定;广义创新型城市将创新活动由企业扩展到制度、文化等各个层面。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有如下构成要素:

一是创新资源,即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

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

二是创新机构,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要素。

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

三是创新机制,即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要素。

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

四是创新环境,即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要素。

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测评结果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2008年l1月30日,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和求是影视中心共同主办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城市创新论坛暨《2008中国城市创新报告》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2008中国城市创新报告》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测评。

该报告在从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对中国各类主要城市发展现状及潜力进行研究与比较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并按副省级以上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三大类进行城市综合测评。

该报告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测评结果是:

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在前l0位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重庆、杭州、宁波、南京和青岛;在地级市中,排在前10位的是苏州、无锡、佛山、温州、郑州、绍兴、长沙、嘉兴、烟台和石家庄;在县级市中,排序前lO位的是:

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吴江、晋江、义乌、慈溪、诸暨、龙口。

三、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够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当今社会,城市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科技的中心,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

为此,世界各国的一些城市,包括纽约、东京、伦敦,以及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各个国家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战场,所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责无旁贷。

因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创新型城市建设,并带动其周边地区建设等局部所构成的。

各个城市及其周边的创新和建设都搞好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够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创新型城市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

全国的各个中心城市均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是区域创新活动的枢纽,具有很强的创新外溢性和辐射性。

所以,只要各个城市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通过其扩散技术、传播知识、生产协作带动周边城市圈,就能促进区域和经济圈的发展,形成点、线、面的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关联性的创新文化、创新体制,进而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

对我国来说,建设创新型城市还是一个新鲜的实践。

近些年来,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清晰目标和思路,摸索出符合自己的实践道路。

(一)深圳模式:

深圳市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中提出“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提升城市的集成创新能力。

逐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把通过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质量作为建设“效益深圳”的核心,走在了全国前列。

经验之一:

积极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深圳经济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的积极转变,通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了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形成了以通信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集成电路产业群、软件产业群等电子信息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深圳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的转变,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强调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位土地、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强调从“低产田”、“中产田”到“高产田”的转变。

经验之二:

积极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深圳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全市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全市90%以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来自于企业,全市90%以上的专利是由企业申请的。

深圳市已经形成了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为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政策、创新氛围,全市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也都设在企业。

与此同时,政府十分重视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在产业资本能力、技术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公共研发机构的建设。

经验之三:

积极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文化氛围。

深圳独特的地缘与人缘环境,使得深圳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点,成为适宜海内外英才创业创新的热土。

深圳市许多企业认为,全社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就是对创新非常深层次的支持。

在这种氛围下,深圳形成一支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较强市场驾驭能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二)上海模式:

提升城市“知识竞争力”,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在科教兴市主战略向纵深推进之际,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2005年度上海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首次跃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上海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首位。

两个“首位”凸现了上海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上海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扎实工作。

为了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实现新突破,上海提出了“知识人力主导、持续自主创新、支撑引领发展”的中长期科技发展指导方针。

经验之一:

上海推动自主创新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

上海提出以“知识竞争力”为参考基准来确定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的目标。

上海希望:

到2010年,上海知识竞争力加速提升,知识社会基础夯实,创新型城市架构初步形成,知识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到2020年,上海知识竞争力充分提升,知识社会形态初现,在率先成为创新型城市的基础上,知识竞争力排名进人世界大都市(地区)的第二集团。

经验之二:

上海推动自主创新具有强烈的应用导向。

上海提出将“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作为增强上海科技创新实力的基本思路。

经验之三:

上海推动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国家目标。

上海认为,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任务,既是上海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也是加速上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在选择上海中长期技术创新任务的战略产品时,突出强调对接国家的战略任务。

同时,在研究力量组织上,上海强调充分利用中央在沪的研究力量和军工科研优势,促进中央与地方、本地与国内外创新力量的结合,实现军民之间的技术融合,以灵活的方式整合创新资源,增强上海应用技术研发能力。

五、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城市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与政策上还存在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1、在体制、政策与管理上,缺少创新协调机制。

一些城市在创新战略与产业战略,以及部门之间职能等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出多门,使企业及相关部门无所适从。

部门之间相互掣肘,力量分散,不利于形成集成创新体系,难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发展目标、投资方向、产业布局、集群建设、人才配置等方面,一些部门和地区仍然表现为粗放扩张和急功近利,缺少协调发展的创新战略和政策。

2、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错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占工业企业总数90%以上的小型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中也有70%左右的没有建立研发机构。

由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偏低,大部分企业依靠外部力量获得新技术成果,用以支撑本企业在产品、工艺等方面的创新。

企业创新主要依靠院校和研究机构,其结果,替代创新及吸收消化的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成果不仅离产业化、市场化有较大的距离,而且成果转化机制没有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市场需要出发,经过产学研的合作研究回到企业,而是从院校和研究机构自身需要出发,使一些重大研究项目并没有围绕产业升级的“主战场”,与我国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需求形成明显错位。

3、创新投入与“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脱节。

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加快产业转型及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重点及突破口。

但一些城市或地区的项目投资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并没有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及结构调整进行创新集成和配套建设,也没有抓住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两个“龙头”,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同时,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投入点多、面广、分散,结构不合理,技术关联度、配套率偏低,聚集度不高,研究开发的公共服务资源难以聚集利用。

实施创新投入项目“有点无面”,没有真正依托产业创新、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及全社会建立起创新体系,不仅影响了实现城市创新的效率,而且制约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

4、“抓大放小”,难以形成创新供给链接集群。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抓大放小”的发展导向及政策误区,使得中小企业创业无依、投入无靠、链接无主、发展无力。

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及我国深圳等先进地区,中小企业始终是促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力军。

美国65%以上的创新发明是小企业实现的,小企业的人均发明创造是大型企业的两倍,研发回报率比大企业高出14%。

但我国城市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难以形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科技成果供给集群,造成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短腿”现象。

而一些大型企业,偏向外资引进合作,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战略储备以及“众星拱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的链接和支持,使其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和扩张。

5、风险投资及“孵化器”形同虚设。

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通过风险投资运作建立“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取得了一定业绩。

一些城市或地区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在高新园区和工业园区,包装了诸多名义上的风险投资机构,但不少“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存在着明显的“空壳”现象。

风险投资机构对一些“孵化器”和研发中心的运作基本是采取“贴牌”或政府投资或信贷方式,造成一些“孵化器”和研发中心主要用于争取项目融资、托举政府的政绩,往往是“好看不中用”。

6、不能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

尊重以上几个方面,鼓励专业人才集中精力服务创新,与国家人才政策和创新体制有密切的关系。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流的人才在研发第一线。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0%以上的专利由企业申请。

而我国一些城市或地区以上指标大多数在50%左右。

目前,中小型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逐渐流失,大型企业技术开发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重逐年递减,造成我国人才结构的整体扭曲及不合理,从事开发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这将进一步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人才的引进,制约了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创新观念建设创新型城市。

应采取适宜的宣传教育手段,使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改革意识尽快地明显地增强起来,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确立创新带动战略与政策。

通过战略导向或政策杠杆,加快创新战略转型和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传统优势开始弱化,其他地方以优惠政策,把大量加工型企业从深圳引走。

深圳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1995年,深圳发布《关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8年,深圳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开创了国内以系统的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发展的先河,直接引发了深圳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热潮。

随后几年中,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个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

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

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可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及政策的依据之一。

3、改善创新环境,保障创新活动开展。

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要素,主要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

改善创新环境,其一是改善创新政策环境,应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项目和资金;其二是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各个方面提供保障;其三是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应建设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文化,以为创新城市的建设提供永恒的动力。

欲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首先,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理念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就能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基点。

4、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

创新具有风险。

创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更需要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

例如,日本企业研发投入最高可享受20%的税收抵扣和100%的折旧率;美国企业每年用于技术开发新增投入的30%一50%可以抵扣企业所得税,大大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一是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

建立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机制,集中用于共性、关键性和前沿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对企业研发投入允许以较大比例直接抵扣税收;对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发经费,也可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二是实施金融扶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授权授信制度,增加信贷品种,扩大创新项目的信贷投入。

进一步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包括降低商业银行担保比例、建立贷款风险担保准备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等。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等。

5、通过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

注重运用政府采购手段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建设创新型城市与扶持本国产业发展相结合。

美国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用美国联邦基金购买供政府使用或建设公共工程使用的产品时,应首选美国商品。

在“硅谷”大发展时期,政府采购一直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使得电子和信息产品市场每年以平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

在日本,官方市场上国产电器处于垄断地位,国内前4家公司对官方市场的依赖程度达到30%。

但我国目前对使用进口设备实行减免税,而对购买国产设备缺乏激励政策,这不利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

因此,首先要给予自主创新品牌产品优先采购权,通过采购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进行宏观导向,通过采购为企业研发成果创造稳定的市场空间。

其次要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和披露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招投标行为,对应采购自主品牌而未采购的,要严厉处分相关责任人,并取消该单位一定期限的采购权。

6、加快构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

一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安心科技创新,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待遇高于同类官员的政策。

建立人才发展的无忧政策和创新环境;二是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通过深化对科研部门的体制改革,尽快建立以科研为中心、政府指导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进一步扶持、培养战略型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科学家团队。

四是要以政策倾斜、科技项目和人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

建立我国“咨询专家”制度,特别是在政府重大决策方面要听取战略型科学家、学术带头人的意见,邀请专家参与重大项目、工程和课题的立项、评估。

7、调整创新机制,激活创新体系运转

目前,有些城市的创新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需要很好地进行调整。

调整好创新体制机制,对激活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以建设有限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为目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革除影响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其次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以项目为中心”的招商引资机制。

其一是充分利用大型会展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大平台;其二是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其三是发挥中介招商的纽带作用;其四是营造人性化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置业。

第三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其一是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其二是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建立民间交流与合作机制,通过举办经贸研讨会、展销会、洽谈会、招商会、论坛等活动以及开展相关咨询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8、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倾斜,推进科技体制由政府研究机构主导型转变为企业研究机构主导型。

改进财政的科研投资方向,从主要投向大学、科研机构转为投向企业。

推进形成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应给予信贷和税收优惠,或以股权方式引导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向科技企业增加投资。

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对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一定的税收返还或税收减免,将科研经费全部计人成本。

可建立健全技术开发准备金制度、技术及人才开发费税金减免制度以及新技术推广投资税金减免制度等。

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对行业科技进步贡献大的研发机构建设。

通过政策倾斜,对创新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和损失补贴。

同时,“抓小放大”,积极研究出台中小创新企业的“零注册”制或“资助注册”政策,大力扶植科技型企业的组建及其创新活动,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和良好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9、充实创新资源,增加创新多元投入创新资源。

它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的投入。

应大力构筑人才高地,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自主创新领军式人才,努力培养一批有干劲、善合作、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优秀团队。

还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使人才资源为我所用,让更多的海内外高级人才以讲学、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