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59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docx

心理学名词解释论述总结全部打印

心理学名词解释简述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特征:

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3.认识过程:

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4.心理过程: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5.心理现象:

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6.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性原则:

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7.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8.实验法:

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9.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10.调查法:

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通常采用谈话、问卷和活动产品分析的方式。

11.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1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

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

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

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

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

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

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

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突触:

即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

3.反射:

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方式。

它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

4.反射弧: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

5.条件反射:

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6.无条件反射:

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

它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建立并遗传下来的,它只是那些为数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动,基本上是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7.工具性条件反射:

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景中,如果动物的某中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中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形式。

8.经典性条件反射:

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中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9.刺激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10.不应期:

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映了。

11:

第一信号系统:

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

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13.动力定型:

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

14.强化: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物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15.泛化:

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泛化。

16.分化:

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

17.强化时程表: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

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时间和次数的分配。

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

18.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19.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这叫超限抑制。

20.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21.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

22.听觉性失语症:

颞叶的颞上回的后方(听觉语言中枢)受损伤后,病人虽能讲话,但言语混乱而割裂;能听到别人的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意思。

因此这种病人,与人谈话时常常答非所问,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23.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24.正诱导: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25.负诱导: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其功能是: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3)脑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功能:

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

呼吸、心跳。

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

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4)大脑皮层: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一般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

2)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

答: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

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

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

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

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

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

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

答: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反映:

是指一个物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外界的影响。

2.感应性:

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

3.信号性反应:

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它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4.心理发展:

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或种系(即人或动物)心理发展和变化过程。

狭义的心理发展则指个体(即人)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5.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答:

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

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

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

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

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

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而是语言。

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

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心理发展的动力。

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

答: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第二,反对提法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

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

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有三种:

同化、顺应、平衡。

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

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第一是成熟。

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

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

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

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是平衡。

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受感觉:

接受身体的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如: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等。

3.内受感觉:

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如:

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

4.本受感觉:

就是运动觉或动觉。

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5.感受野:

某个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区域。

6.特征侦察器:

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有其侦察特特定特征的功能。

7.知觉:

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8.空间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征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

9.形状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

10.深度知觉:

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事物的远近的反映。

11.方位知觉:

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

12.大小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13.时间知觉:

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4.运动知觉:

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15.似动知觉:

又叫似运动知觉。

是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

16.真动知觉:

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17.感受性:

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18.感受阈限:

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19.绝对感受性:

就是人感受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

20.绝对感觉阈限:

是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

21.差别感觉阈限:

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22.差别感受性: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受能力。

23.适应:

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通现象。

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24.明适应:

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

25.暗适应:

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这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26.对比:

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7.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8.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9.知觉的整体性:

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30.知觉的恒长性: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31.观察:

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分为:

真动知觉:

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知觉:

又叫似动运动知觉。

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简述感受的分类。

答: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

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

答: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

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其次,事物的活动性。

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

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

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

答:

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

1)适应。

2)对比。

3)感受性的练习。

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答: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

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

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11、什么是观察?

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

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

它是指善于实事求

第五章记忆

1.记忆:

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

2.形象记忆:

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的特点。

3.词语记忆:

是以词语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

亦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

4.情绪记忆:

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景性等特点。

5.动作记忆:

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

其特点是容易保持和恢复。

6.感觉登记:

又称为瞬间记忆,凡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储存。

这种储存形式较感觉登记。

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

7.工作记忆:

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它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8.情景记忆:

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

9.语义记忆:

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

10.程序记忆:

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的,它与意识相分离。

11.外显记忆:

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于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12.内隐记忆:

是指不需要意识或不需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13.记忆表象:

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

14.反应回路:

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15.识记:

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

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16.机械识记:

是指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17.意义识记:

是指通过理解材料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

18、保持:

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过程。

19、遗忘:

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会议或再认。

20、遗忘曲线:

又称保持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揭示的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

21、前摄抑制:

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2、倒摄抑制:

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

23、复习:

指多次的识记。

24、回忆:

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能把它重新在现出来。

25、再认:

是指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26、联想:

是指由一事物的影响、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影响、观念的心理过程。

27、有意识记:

是指由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

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28、无意识记忆:

是指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用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具有鲜明的偶然性。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

3)识记方法。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

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

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

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