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449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docx

湘教版20版必修一单元素养评价二地理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

(二)

(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某校学生游学途中在甘肃省敦煌市附近拍摄的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地貌景观是(  )

A.喀斯特地貌B.风成地貌

C.河流地貌D.海岸地貌

2.塑造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B.流水搬运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解析】1选B,2选C。

第1题,根据图中地貌景观特征可知该景观是风成地貌的一种。

第2题,风成地貌有侵蚀和堆积两种,图示是侵蚀。

  下图为我国第五套人民币20元票样图。

据此完成3、4题。

3.此人民币票样,展示的是我国何处景观(  )

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

C.泰山风光D.长白山天池

4.下列对该处景观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灰岩广布,岩性纯,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

B.位于我国热带湿润地区,全年降水丰沛

C.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高,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

D.与该地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密切相关

【解析】3选B,4选B。

第3题,图中所示为桂林的峰林地貌和漓江。

第4题,桂林地区位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

5.(2019·西宁高一检测)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D.海浪侵蚀

【解析】选A。

图中地表形态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地貌。

流水侵蚀形成的是河谷地貌。

流水沉积形成的是平原、三角洲地貌。

海浪侵蚀形成的是海蚀崖、海蚀柱等地貌。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

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地排列,形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奇特景观。

读我国北疆地区魔鬼城分布图,完成6、7题。

6.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7.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东西向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D.东北—西南向

【解析】6选B,7选C。

第6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

准噶尔盆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第7题,准噶尔盆地受西风带影响大,常年吹西北风,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小丘呈现西北—东南走向。

  (2019·济宁高一检测)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8、9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8.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面支离破碎

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

A.山东B.云南C.新疆D.广东

【解析】8选D,9选C。

第8题,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

第9题,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

                

10.下图为某曲流景观图。

图中河流发生侧蚀作用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选C。

相对河流而言,丙处为凹岸,易受流水侵蚀。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构成辫状。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B.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大

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D.周边水体一定是湖泊

12.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下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

B.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河道

C.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

【解析】11选C,12选B。

第11题,根据扇三角洲形成过程知其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第12题,结合题干材料,辫状河流形成于河流冲出峡谷后,且多河道、多分汊,水量减小,流速变缓,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下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

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

1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13选C,14选C。

第13题,我国西南地区有大量的石灰岩分布,长期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喀斯特地貌。

第14题,水的溶蚀作用不仅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且与水中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浓度有关,而水中酸性物质含量与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

  下图为某种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5、16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15.图中地貌(  )

A.主要因风力作用形成

B.所在地区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C.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

D.岩石类型为变质岩

16.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  )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B.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

C.地壳运动活跃度增加

D.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解析】15选C,16选D。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因流水作用形成,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形成顺序是④③①②。

第16题,据上题可知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能减缓该地貌形成进程的是区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17、18题。

17.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18.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

【解析】17选A,18选C。

第17题,岩洞受到海浪的侵蚀而形成。

第18题,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而岩洞、岩礁、海岸都受到海浪的侵蚀作用。

  下左图是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嘉峪关市社会实践时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5月16日17时),右图是拍摄地附近的遥感图像。

读图,回答19、20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19.当地的地貌特点是(  )

A.平坦开阔B.山河相间

C.奇峰林立D.冰川广布

20.与拍摄点所在地区地貌特点形成相关的作用力有(  )

①冰川侵蚀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④流水沉积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19选A,20选D。

第19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侧,应为祁连山河流的冲积扇地区,该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欠发育,由于纬度及海拔均不是太高,不会有冰川广布。

第20题,由材料可知,结合上题分析,拍摄地点位于河流冲积扇上,是流水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地形,由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风力侵蚀强烈,而冰川活动较少。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2019·北京高一检测)读下图中四幅地貌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1)“千沟万壑”描述的是____________,该地貌区特色民居为____________。

 

(2)四种地貌中位于我国湿润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正确反映峡谷剖面的是____________(单选)。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4)描述广东丹霞山地貌特点。

【解析】第

(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象,窑洞是本地区的特色民居。

(2)题,敦煌、陕西处于内陆,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广东及三峡为湿润地区。

第(3)题,长江三峡是河水下切侵蚀而成,呈V形。

第(4)题,描述丹霞山特点从位置、起伏、颜色、形态、层理等方面描述。

答案:

(1)乙(黄土高原) 窑洞

(2)甲 丁(写全称也可以)

(3)河流侵蚀(河流冲击) D

(4)陡峭的山崖、红色的岩石、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碧绿的河溪。

(合理即可)

22.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据此回答问题。

(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设想一:

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

降水时

间分布

年降水

量(mm)

年平均

气温(℃)

年溶蚀

率/(mm/年)

广西

中部

相对

均匀

1500~

2000

20~22

0.12~0.3

湖北

三峡

中等

1000~

1200

12~13

0.06

河北

西北部

集中

400~

600

6~8

0.02~0.3

设想二:

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1)分析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2)分析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补充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

(3)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典型的“山水”?

【解析】降水量大,温度高,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反之不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我国北方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主要是因为北方水热条件差,生物量少。

答案:

(1)年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促使了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年溶蚀率大;年平均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了石灰岩的溶蚀。

(2)植被覆盖率高,减弱了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

画图:

(3)①北方热量较差,降水较少;②北方生物量少,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③北方石灰岩分布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都比南方弱。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雕塑,风力、流水等外力在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地貌景观。

(1)写出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推测图示景观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

(3)说出该景观的地貌类型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解析】第

(1)题,由图示景观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沙丘。

它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

(2)题,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第(3)题,这种景观是风力堆积地貌:

沙丘。

在干旱地区,风力挟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遇到阻挡或风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的。

答案:

(1)风力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气候干旱,风力强劲,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3)风力的堆积地貌(沙丘)。

干旱地区,在风力挟带大量沙粒运行的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沉积形成沙丘。

【等级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

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

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1~3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

2.风影沙丘(  )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解析】1选D,2选D,3选C。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图中沙丘位于植被的西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

第2题,读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从图中无法判断风影沙丘长度和高度与植株的关系;风影沙丘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当灌丛迎风面积较大时,风影沙丘宽度较大。

第3题,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显著增多。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m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

据此完成4、5题。

4.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5.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A.粤东B.苏南

C.川西D.陕北

【解析】4选B,5选C。

第4题,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新”,图片石头形状棱角清晰,即形成时间较晚,A、C、D三项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故不符合题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景观,符合题意。

第5题,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苏南地区多冲积平原;陕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著,与题意明显不符合;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较多,在高山谷地多发育为低温潮湿的环境。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

  天坑是一种漏斗形岩溶地质景观,大部分坑壁都是陡崖环绕。

天坑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不断溶解,导致岩层不断崩塌,并贯通地表所形成的。

下图为贵州省天坑及溶洞示意图,图中岩层都是软硬程度相同的石灰岩层。

(1)试推断图中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

(2)指出溶洞①与溶洞②所在岩层的新老关系,并分析理由。

(3)试分析图示地区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河水丰富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喀斯特地貌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天坑形成的地质过程、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以及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

(1)原有石灰岩受地壳抬升作用隆起;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切,地表水渗漏,地下河发育,石灰岩受流水溶蚀(或侵蚀)形成溶洞;受外力作用影响,洞穴顶部坍塌形成天坑。

(2)溶洞②所在岩层较溶洞①所在岩层老。

理由:

两溶洞均以石灰岩为基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埋藏位置越偏下,岩层年龄越老。

(3)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通过溶洞流入地下暗河;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弱,地表水容易流失。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