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223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学习动机(讲义).doc

第四章学习动机

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动机的概念和结构,举例说明学习动机的类别,了解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2.概述几种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说明这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3.联系教学实际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

导入材料:

人为什么要学习?

《励学篇》宋真宗刘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求知?

求财?

求为?

求位?

求趣?

【趣闻轶事】他为什么不踢可乐罐了

一个小朋友每天在路边踢可乐罐,声音在我们听来是非常的难听,但这个小朋友很喜欢听,幼儿对于声音的感受和我们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于那种噪声非常大的玩具枪才会非常喜欢。

这个可乐罐每天响,大家都受不了了,就纷纷让这个小朋友不要踢了,可这个小朋友对于这个难听的声音非常着迷,一定要踢。

住在这里的一个老人听到了,就对这个孩子说:

你踢得真好,这样吧,你每天踢,我一天给你一块钱。

小朋友一听很高兴啊,更有劲啦!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老人只拿了五分钱,说:

我没有钱啦!

从今天起只能每踢一次给五分钱啦!

小朋友眼睛一瞪:

五分钱够什么用!

我才不给你踢呢!

从此就不再踢了。

儿童不想学习的时候常常会说“我不给你学了?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需要(内驱力)

如:

求知欲

诱因

如:

奖励

动机

(一)定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

辨析:

动机、需要、内驱力、目的等概念

(二)结构:

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需要更为基本。

1.学习需要: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2.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3.诱因:

指能够激发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教师提供的奖品、学习成绩。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

(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动力来源)

(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奥苏伯尔“学校情境动机论”)

1.认知内驱力:

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内驱力:

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

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实验】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让大学生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道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

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

实验者在这一阶段是否继续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

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本来会在内在动机的激励下进行某种活动,但是当他们在有了为此而得到外部强化的经验之后就可能发生变化,变得没有外部奖赏就不再进行那一活动了。

【启示】1.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动机。

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慎用物质性奖赏。

2.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

(一)激活作用(每天早起背1个小时的英语单词)

(二)指向作用(希望能顺利通过大学六级考试)

(三)维持作用(哪怕生病,这个学习计划也从不中断)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总体上整个动机水平对整个学习活动的影响

1.总体而言,学习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强,从而学习效果越佳。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

学习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智力水平等等。

 

正向一致

负向一致

正向不一致

负向不一致

学习动机

+

+

学习行为

+

+

学习效果

+

+

(二)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1.在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能产生最好的学习效果。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呈“倒U型”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最佳。

2.最佳的动机水平不适固定不变的,随着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1)比较容易的任务,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2)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逐渐下降。

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心理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来到一所小学,在1-6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儿童发展可能性的“发展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说这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即将开放的花朵”,具有产生“学业突飞猛进”的潜力,而且再三嘱咐老师对此“保密”。

名单中的学生有些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有些却是水平较差的学生。

心理学家对教师解释说:

“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情况。

”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

但8个月以后再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

凡是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驱力理论(奥苏贝尔)、强化理论、需要层次论、归因理论

成就动机论、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论、习得性无助论、自我价值论

一、强化理论

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

按照现代S-R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

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

【案例】拿到试卷以后

三个学生急切地拿到老师批阅后刚发下来的作文卷。

 “小辉,你写的作文怎么样?

”小颖问到。

 “糟透了,还是不及格”小辉无精打采地回答说,“我不会写作文,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写他要求的那种文章。

 “我也没写好,只得了及格”小颖说,“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我最近学习不够努力。

考作文前我就知道这次要出麻烦了”。

 “看我的,”小明得意地说到,“我本以为这次一定写砸了。

结果却得了个良好。

我想他一定没认真读我的作文”。

小辉将作文不及格归因为作文能力低,既感到羞愧,又感到无可奈何,他知道下次写作文还是照样写不好。

小颖则不同了,她将作文没写好归因于努力不够,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作文就会写得更好。

小明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但他知道自己不会总是这么幸运。

二、归因理论

(一)归因(Attribution):

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

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

对行动成败的归因

如,将竞赛失败

归于能力差

后继行为

如,丧失动力、很少参加竞赛

情感反应

如,沮丧、灰心

对行为结果的期望

如,下次也不能成功

(二)归因理论的发展

1.海德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最初是由海德(Heider,F,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

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海德认为归因过程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共变原则。

通常,一个人的特定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按照共变原则,就是通过变换条件,寻找与某一行为存在共变关系的特殊原因。

2.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kelley,H.1967)接受并发展了海德的思想,主张在遵循共变原则寻求行为原因时,要运用区别性、普遍性和一致性三种信息资料。

比如,某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原因是什么?

这时要考虑:

(1)区别性:

其他科成绩怎样?

(2)普遍性:

他每次数学成绩都很差吗?

(3)一致性:

班里其它同学的数学成绩怎样?

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才能推论出最终的原因。

3.罗特根据控制源理论。

“内控型”和“外控型”。

4.维纳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

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

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结果归因

责任归因

内在性

稳定性

可控性

内在

外在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不可控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度

运气好坏

身体状态

外界环境

【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呈现给学生的图片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坐在书桌前,一手拿着刚刚发下来的考卷,上面写着成绩是“C”,一手托着下颌,眼睛注视着考卷,若有所思。

看完图片后,让学生回答问题:

“这里现在发生了什么事?

过去发生了什么事?

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一个学生回答说:

“他正在考虑他得的这个C等的成绩。

他很后悔因为贪玩而疏忽了这一科的学习。

他知道他能做得更好,他打算更努力地学习,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可见,这是一个成就动机水平较高的追求成功者。

另一个学生回答说:

“他不擅长学科学课,而且这次考试又太难,他成绩当然不好。

他以后或许不应该选学这门课。

”可见这是一个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避免失败者。

三、成就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表现为:

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

1.莫瑞(Murry,1938)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成就需要”,成就动机在此基础上发展。

莫瑞认为人格的中心由一系列需要构成,其中之一即成就需要。

2.20世纪40、50年代,麦克兰德、阿特金森接受莫瑞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成就动机理论(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实验】成就动机与任务难度的实验

50年代未60年代初,麦克兰德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年龄、不同特征的被试的成就动机作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一个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该实验是用5岁的儿童来当被试的。

让一个孩子走进一间屋子,手里拿着许多绳圈,让他用绳圈去套房间中间的一个木桩。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站立的位置,并且让他们预测他们能够套中多少绳圈。

结果发现:

追求成功的学生选择了距离木缸适中的位置,然而避免失败的孩子却选择了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远的地方。

麦克里兰这样解释道:

追求成功的孩子选择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但同时也保证了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性。

因此,他选择了与木桩距离适中的位置。

这个发现在不同年龄,不同的任务中取得了一致的结果,避免失败的孩子关注的不是成功与失败的取舍,而是尽力地避免失败和与此有关的消极情绪。

因此,要么距离木桩很近,轻易成功,要么距离木桩很远,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是任何人都达不到的,因此也不会带来消极情绪。

(二)麦克兰德通过实验发现: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承担责任;反之,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任务。

(三)期望价值理论:

阿特金森(Atki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