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36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六月份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保山龙陵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六月份考试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B.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

2.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晶格能是原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越小

3.某化学式为AB的离子晶体,已知5r(A2+)=4r(B2﹣)(各类离子晶体与阴阳离子半径比关系如图所示),经测定其密度为ρg•cm﹣3,其摩尔质量为Mg•mol﹣1,则下列有关该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结构与ZnS晶体相似

B.该晶体每个晶胞中有2个A2+和B2﹣

C.该晶体晶胞的边长

cm

D.A2+离子紧邻的B2﹣构成的空间结构为正方体

4.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序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

A.Be,C,BB.Cl、O、Li

C.Al、S、SiD.C,S、Mg

5.下列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表中各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

①>②>③>④

B.氢化物的共价键强弱:

⑤>④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②>③

D.氢化物的稳定性:

⑦>⑥

6.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它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C.NH5的电子式为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5+H2O===NH3·H2O+H2↑

7.根据下列电子排布,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  )

A.1s22s22p6B.1s22s22p63s1

C.[Ar]3d14s2D.1s22s23s1

8.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元:

eV(电子伏特)]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

C.丙不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为金属元素

9.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三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a>b>c      B.b>a>c

C.c>a>bD.c>b>a

10.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某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

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第一周期

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11.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1npn+2,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9B.10C.17D.18

12.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13.2013年6月《自然》刊波尔原子结构模型100周年.波尔在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历程上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关于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伦琴发现X射线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引入了新的历程

B.道尔顿认为“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C.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总结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D.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

14.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15.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16.当原子数目与电子数目分别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中都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CH4和NH3B.H2O和CO2

C.CO2和HClD.H3O+和NH3

17.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其中右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18.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H2O   B.N2C.NH3D.CH4

19.CH

,—CH3,CH

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B.CH

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形

C.CH

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D.CH

与OH-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20.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3PO4B.H3AsO4C.HNO3D.HClO

21.下列各组物质两种含氧酸中,前者比后者酸性弱的是(  )

A.H2SO4和H2SO3

B.(HO)2RO2和(HO)2RO3

C.HNO3和HNO2

D.H2SiO3和H4SiO4

2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

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判断A2B或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

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为非直线形结构

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

23.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氢键的方向性导致冰中水分子的堆积方式不属于分子密堆积

B.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氢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存在共价键

24.已知NH3分子可与Cu2+形成配合物离子[Cu(NH3)4]2+,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A.NaOHB.NH3C.BaCl2D.Cu(OH)2

25.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苯、酒精B.汽油、甘油

C.四氯化碳、汽油D.二硫化碳、乙醇

26.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构型都相同的是(  )

A.CO2与SO2B.NH3与BF3

C.CH4与NH4+D.C2H2与C2H4

2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

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28.氨分子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部分

29.假定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事实和理论可归纳出一些假说。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可容纳的元素种类如下:

人们预测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将来也会排满,那么该周期排满后的元素种类是________。

A.18B.32C.50D.无法判断

(2)根据每个周期最后一种金属元素出现的族序数,预测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金属元素将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注:

把0族看作ⅧA族,下同)。

周期表中元素在填满第________周期后将结束。

(3)根据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数(把稀有气体元素看为非金属元素),预测周期表中应该有________种非金属元素,还有________种未发现。

未发现的非金属元素处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0.纯铜在工业上主要用来制造导线、电器元件等,铜能形成+1价和+2价的化合物。

(1)写出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示意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会生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到沉淀刚好全部溶解可得到深蓝色溶液,继续向其中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可以生成深蓝色的[Cu(NH3)4]SO4·H2O沉淀,该物质中的NH3通过________键与中心离子Cu2+结合,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

与NH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微粒是________。

(4)CuO的熔点比CuCl的熔点____(填“高”或“低”)。

31.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即共用电子对由某原子单方面提供和另一缺电子的粒子结合。

如:

NH

就是由NH3(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和H+(缺电子)通过配位键形成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粒子中可能存在配位键的是________。

A.CO2B.H3O+C.CH4D.H2SO4

(2)硼酸(H3BO3)溶液呈酸性,试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H2O2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观点:

甲:

、乙:

H—O—O—H,式中O→O表示配位键,在化学反应中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

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结构,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

b.将制得(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

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作还原剂)。

①如果H2O2的结构如甲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写结构简式)。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a、b、c、d为四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中性粒子,它们都有14个电子,且都是共价形分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单核分子,a单质可用作半导体材料,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双核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

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人一旦吸入b气体后,就易引起中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中毒。

(3)c是双核单质,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c单质常温下性质稳定,不易起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是四核化合物,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σ键与π键的强度大小关系为σ______π(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2,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

D物质能刻蚀玻璃。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写出A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B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C的化学式是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4)D物质的沸点比HCl的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4.短周期的5种非金属元素,其中A,B,C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可表示为A:

asa,B:

bsbbpb,C:

csccp2c,D与B同主族,E在C的下一周期,且是同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E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分子,下列分子①BC2 ②BA4 ③A2C2 ④BE4,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C的氢化物比下周期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还要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元素能和A元素组成两种常见的溶剂,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DE4在前者中的溶解性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在后者中的溶解性。

(4)BA4,BE4和DE4的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填化学式)。

(5)A,C,E三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如AEC,AEC2,AEC3,AEC4等,以上列举的四种酸其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非金属元素中氢在s区,其余非金属均分布在p区。

同一元素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均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D也错。

2.【答案】C

【解析】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时所释放的能量,晶格能取正值,且晶格能越大,晶体越稳定,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3.【答案】D

【解析】A,由于5r(A2+)=4r(B2﹣),即r+/r﹣=0.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晶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之比与CsCl类似,故A错误;

B,由于该晶体与CsCl晶体类似,其配位数为8,晶胞类型为体心立方,即晶胞为一个立方体,阴、阳离子分别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其微粒数均为1,故B错误;

C,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阴阳离子,则一个晶胞质量为:

,则晶胞体积为:

V=

,晶胞为立方体,则边长为:

,故C错误;

D,A2+离子位于晶胞体心,B2﹣离子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空间构型为立方体,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Be、C、B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4、6、5,故A错误;

B、Cl、O、Li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7、8、3,故B正确;

C、Al、S、Si的原子序数分别是13、16、14,故C错误;

D、C、S、Mg的原子序数分别是6、16、12,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推知①为Si,②为N,③为P,④为O,⑤为S,⑥为Cl,⑦为Br。

选项A,原子半径:

①>③>②>④。

选项B,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O的沸点高于H2S。

选项C,HNO3酸性强于H3PO4。

选项D,HCl稳定性比HBr强。

6.【答案】 A

【解析】 氢原子可以失去电子成为H+,也可以得到一个电子成为H-,而N原子在NH

结构中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A为NH4H,即NH

与H-组成的离子化合物。

7.【答案】D

【解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符合能量最低原理,A,B,C项均为基态;D项1s22s23s1为激发态,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基态应为1s22s22p1。

8.【答案】A

【解析】由表格可知,甲的第一电离能小于乙,表明甲比乙易失去第一个电子,故甲的金属性比乙强,A项正确;表格中显示,乙失去第二个电子也较易,则乙的化合价可能为+2价,选项B项不正确;对丙而言失去电子较难,所以可能是非金属元素,C项不正确;对丁而言,失电子比丙还难,而第三周期只有3种金属元素,可知丁一定是非金属元素,所以D项不正确。

9.【答案】B

【解析】先根据题给条件推导出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的大小,再判断出其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a、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a、b在同一周期,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所以,b离子半径大于a离子半径;c元素在下一周期,质子数最大,c离子半径最小。

因此,答案为B。

10.【答案】A

【解析】在短周期中符合题设条件的物质有:

NaF、Na2O、MgO、NaOH、NH4F等,故A正确;NaOH、NH4F含共价键,B不正确;所含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第一周期,如NH4F,故C不正确;NaF、Na2O、MgO等其阳离子半径都比阴离子半径小,故D不正确。

11.【答案】C

【解析】nsn﹣1应排满,为2个电子,故n=3,元素X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np5,为Cl元素

12.【答案】B

【解析】 由表中数据I3≫I2知其最高正价为+2价,R元素位于Ⅱ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R不一定是Be元素。

13.【答案】C

【解析】A.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引入了新的历程,故A正确;

B.1803提出原子论,其要点之一:

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故B正确;

C.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故C错误;

D.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故D正确,

14.【答案】D

【解析】 A,B,C三项为共价键成键的因素及结果。

15.【答案】D

【解析】元素的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电负性、第一电离能、金属性、非金属性等呈周期性变化都是由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决定的。

16.【答案】D

【解析】A,NH3和CH4,原子数目不相同;电子数分别为7+1×3=10,6+1×4=10,故A错误;B,H2O和CO2电子数分别为10和22,故B错误;

C,CO2和HCl原子数目不相同,故C错误;

D,H3O+和NH3原子数都为4,电子数都为10,属于等电子体,故D正确.

17.【答案】B

【解析】该物质的分子式是S4N4,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与S2N2是不同的分子,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18.【答案】D

【解析】首先判断分子中是否含有极性共价键,然后看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否对称,正负电荷中心是否完全重合。

H2O分子中O—H键为极性键,两个O—H键之间的夹角约为105°,整个分子电荷分布不对称,是极性分子;N2是双原子单质分子,N≡N键是非极性键,属于含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NH3分子中N—H键是极性键,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顶端,电荷分布不对称,是极性分子;CH4分子中C—H键是极性键,分子构型呈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中心,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电荷分布对称,是非极性分子。

19.【答案】C

【解析】 A项,CH

为8e-,—CH3为9e-,CH

为10e-;B项,三者为三角锥形;C项,CH

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2杂化,平面三角形;D项,CH3OH中不含离子键。

20.【答案】C.

【解析】A、H3PO4可以为PO(OH)3,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1,

B、H3AsO4可以改写为AsO1(OH)3,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1;

C、HNO3可以改写为NO2(OH)1,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2;

D、HClO可以改写为Cl(OH)1,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0;

HNO3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最多,酸性最强,

21.【答案】B

【解析】(HO)2RO2和(HO)2RO3比较,前者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少,酸性比后者弱。

22.【答案】D

【解析】对比HF、HCl、HBr、HI分子中H—X极性键强弱,知卤素中非金属性越强,键的极性越强是对的。

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但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

A2B型如H2O,H2S等,AB2型如CO2,CS2等,判断其为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必有极性键且电荷分布不对称。

CO2,CH4等多原子分子,其电荷分布对称,这样的非极性分子中可以含有极性键。

23.【答案】 C

【解析】 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H2O分子形式存在,不存在氢键。

24.【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A错误;

B.氨气容易和硫酸铜形成配位健,故B错误;

C.氯化钡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错误;

D.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D正确.

25.【答案】C

【解析】从碘水中提取碘要求该有机试剂(萃取剂)必须易溶解碘,且与水难溶,只有这样才能使碘转移到有机溶剂中与水分离。

碘属于非极性分子,易溶于苯、汽油、CCl4、乙醇等有机溶剂,但甘油、酒精由于分子中存在—OH,能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作萃取剂,故答案为C。

26.【答案】C

【解析】A,B,C、物质属于ABm,ABm型杂化类型的判断:

中心原子电子对计算公式:

电子对数n=

注意:

①当上述公式中电荷数为正值时取“﹣”,电荷数为负值时取“+”;

②当配位原子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时,成键电子数为零;

根据n值判断杂化类型:

一般有如下规律:

当n=2,sp杂化;n=3,sp2杂化;n=4,sp3杂化.

D,对于有机物利用杂化轨道数=孤对电子对数+σ键数进行判断。

27.【答案】D

【解析】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与CO2的结构相似);SF6分子中S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成键与F形成6对共用电子对。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VSEPR模型、中心原子杂化和分子几何形状的关系判断,

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SiF4和

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28.【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