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344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docx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

篇一:

关于丙酮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对丙酮的认知:

1、丙酮:

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简称二甲酮,或称醋酮、木酮,是最简单的酮,为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无色可燃液体。

2、理化性质:

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芳香气味。

与水、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和吡啶等均能互溶,能溶解油、脂肪、树脂和橡胶等,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

丙酮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植物界主要存在于精油中,如茶油、松脂精油、柑橘精油等;人尿和血液及动物尿、海洋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都含有少量的丙酮。

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55%~12.8%(体积)。

蒸气压(kPa):

53.32(39.5℃)。

燃烧热(kJ/mol):

1788.7。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0.24。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丙醇、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3、主要用途:

丙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用于生产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聚碳酸酯,有机玻璃,医药,农药等。

亦是良好溶剂,用于涂料、黏结剂、钢瓶乙炔等。

也用作稀释剂,清洗剂,萃取剂。

还是制造醋酐、双丙酮醇、氯仿、碘仿、环氧树脂、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重要原料。

在无烟火药、赛璐珞、醋酸纤维、喷漆等工业中用作溶剂。

在油脂等工业中用作提取剂。

4、毒性:

过量丙酮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高浓度接触对个别人可能出现肝、肾和胰腺的损害。

由于其毒性低,代谢解毒快,生产条件下急性中毒较为少见。

急性中毒时可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的潜伏期后可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度和酮症,甚至暂时性意识障碍。

丙酮对人体的长期损害,表现为眩晕、灼热感,咽喉刺激、咳嗽等。

A、吸入:

浓度在500PPm以下无影响,500~1000ppm之间会刺激鼻、喉,1000ppm时可致头痛并有头晕出现,2000~10000ppm时可产生头晕、醉感、倦睡、恶心和呕吐,高浓度导致失去知觉、昏迷和死亡。

B、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

C、皮肤刺激:

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口服:

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D、皮肤接触会导致干燥、红肿和皲裂:

每天吸入浓度为1000ppm的蒸气,在7~15年会刺激工人鼻腔,使之眩晕、乏力,高浓度蒸气会影响肾和肝的功能。

5、消防:

高度易燃性,有严重火灾危险,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

在室温下蒸气与空气会形

篇二:

丙酮使用操作规程

5.丙酮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5.1丙酮是无色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辛辣甜味)。

易挥发。

能与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

相对密度(d25)0.7845。

熔点-94.7℃。

沸点56.05℃。

折光率(n20D)1.3588。

闪点-20℃。

易燃。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0.7ml/kg。

有刺激性。

5.2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熔点(℃):

-94.6,相对密度(水=1):

0.80,沸点(℃):

56.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0,分子式:

C3H6O,分子量:

58.08,饱和蒸气压(kPa):

53.32(39.5℃),燃烧热(kJ/mol):

1788.7,临界温度(℃):

235.5,临界压力(MPa):

4.72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24,闪点(℃):

-20,爆炸上限%(V/V):

13.0,引燃温度(℃):

465,爆炸下限%(V/V):

2.5,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5.3化学性质: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

5.4危险性概述

5.4.1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

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5.4.2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4.3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5.4.4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4.5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6℃。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

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篇三:

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作业指导书

批准:

分发号:

北京建工茵莱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目录

拉挤作业指导书……………………………………………3穿纱作业指导书……………………………………………7切毡作业指导书……………………………………………9模具清理、组装、安装作业指导书………………………10树脂混合作业指导书………………………………………12型材喷涂作业指导书………………………………………13型材切割作业指导书………………………………………14组角安装作业指导书………………………………………15

拉挤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规范操作流程,保证生产正常。

二、适用范围

拉挤工艺全过程。

三、工作流程

四、操作工艺

(一)、设备启动条件1.2.3.

压缩空气供应正常,气动压力在0.7MPa以上。

电气设备正常,电力供应满足连续生产要求。

机械按照运行要求合格,安全装置齐全,仪表灵敏可靠,气动液压系统管路连续

牢固、无泄露,液压冷却风扇工作正常。

4.5.

纱架放置、储备的粗纱、膨体纱位置和存放量符合连续生产要求。

玻璃纤维连续毡按所生产型材需要的宽度切割准备齐全,并安放在毡架上。

6.

专用工具准备齐全,包括链条、带钩的拉具、金属薄片、夹具、模具。

(二)、启动前的准备

1.按照生产型材的型号,核对模具与预成型器。

2.利用铲车将模具装入模具工作站。

(见模具组装、安装、清理作业指导书)3.将对应的预成型器及预成型板,安装到模具上,要注意预成型板严格对

准模具。

4.按照排纱图穿纱。

(见穿纱作业指导书)

5.按照配方的比例及混合顺序配树脂。

(见树脂混合作业指导书)6.打开电源,开动力源,打开1、2、3区的温度开关,设置1区温度在104

±10℃(220

±20oF)左右,2区115±10℃(240±20oF)左右,3区(104-115)±10℃即(220-240)±20oF。

(三)、启动与正常运行

1、在穿过模具的纱上打一个结,用铁链将拉具和粗纱连接起来,启动拉具,

注意当拉

具到头复位后(来自:

WwW.CssY书业网:

丙酮使用作业指导书)将铁链重新固定,拉纱到正确位置停止。

2、加树脂:

在地上铺上纸板,推入树脂槽,开树脂泵,用塑料袋接住开始

阶段流出来

的丙酮,流完后,关上树脂盒的下盖,观察树脂充满树脂盒时关闭上盖。

3、旋转拉拔具钮到第一拉具位置,当实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调节速度

25.4-30.5cm/min(10-12in/min)拉纱,并检查粗纱在模具内分布的情况。

4、当浸透树脂的粗纱要进入模具的时候,加入第一块毡,通常是下面的一

块。

观察粗

纱、毡的运动情况,正常后依次加入其余的毡,并且是当前一块毡走出模具后,顺序是中、左、右、上,加毡时根据情况装上各种小支架。

5、当型材到达第一及第二拉具时,分别装上两套夹具。

型材连续生产正常

后,逐步升

温到1区温度121.1±10℃(250±20oF)左右,2区132.2±10℃(270±20oF)左右,3区121.1±10℃(250±20oF),速度提高到38.1-40.6cm/min(15-16in/min)。

6、按照排纱图用缝纫器加上剩余的粗纱,直到所有的纱都加完,观察型材

的断面,检

查壁厚和粗纱、毡的分布情况,检查每个角落是否完好,当壁厚不均时,厚的一边可以剪掉几根粗纱,薄的一边增加几根,直到截面正常。

7、升温到1区温度137.7±10℃(280±20oF)左右,2区148.8±10℃(300

±20oF)

左右,3区137.7-143.3℃(280-290oF),模具两侧的PTC温度是1区93.3℃(200oF)左右,2区137.7℃(280oF)左右,3区148.8℃(300oF)左右,速度提高到63.5-76.2cm/min(25-30in/min)。

8、调整横截锯定尺切割的位置,切割型材。

(四)、正常拉挤

1、拉挤正常后,操作者要时刻检查粗纱、毡、膨体纱的使用情况,及时补

充材料。

2、检查粗纱、毡、膨体纱运行状况,有无停止不动、断头、起毛等现象。

3、检查各预成型板上是否有玻璃毛堵塞的情况,及时用小刀清理干净。

1.用丙酮及时擦干净预成型板上的树脂,保持粗纱行进的顺利。

2.经常用尺子检查每块毡的宽度是否正常。

3.检查模具出口处型材的外表是否有各种缺陷,角落是否完整。

4.正常运行时每1小时自动切一段15cm的型材,检查截面中纤维分布情

况,型材的

尺寸及外观是否完好。

5.型材一定的长度自动切一根,切断后,要求及时移开,码放整齐,并目

测该型材

的直线度,如果有弯曲,通过调节模具的方向来纠正。

6.操作者填好相应的生产记录表格。

(五)、停机

1.在停机前10-20分钟停止加热,此时生产的型材依旧是合格品。

2.要停机时,先减掉毡,关掉树脂,放掉树脂盒中的树脂,将丙酮撒在粗

纱表面,直

到模具出口的粗纱不在含有树脂为止,从树脂盒后减断粗纱,打一个结,保留供下次使用。

3.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打开模具夹,关闭动力源,关掉电源。

迅速移开树

脂槽,推入

专用的清洗槽,用丙酮擦洗预成型器,擦洗干净预成型架、板、树脂盒,拆下预成型器。

树脂槽中不要剩余树脂,如果有剩余交给另一条生产线使用。

篇四:

丙酮使用说明

关于丙酮的安全使用基本常识

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

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

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所有人员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要求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