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及论文写作.docx
《教育教学研究及论文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研究及论文写作.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研究及论文写作
教育教学研究及论文写作
昆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刘开伦
一、教育教学研究的意义——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不是传统的“教书匠”,不仅要照亮别人,更要发展完善自己。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教育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发展。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的成才之路、学生的成功之路、学校的发展之路。
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定位
主要目的是沟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
主要任务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在课堂。
教育教学研究应以行动研究为主。
教育教学研究侧重于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
研究方法上宜多采用经验总结与同行互助研究。
倡导“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营造“学校科研¡±的良好氛围”。
加强科研人员与教师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改进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关注成果的质量与效益。
三、教育教学研究的特点
探索性:
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索教育教学的事实真相、性质和规律。
创新性:
观念新、角度新、方法新、过程新、成果新。
科学性:
是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教育科学方法的运用、真实反映教学本质的研究成果。
实效性:
必须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高产生实际效果。
四、研究的策略
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教中研究、以研促教、研教结合。
掌握理论、提高能力、扬长补短。
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多学科研究成果与方法的移植借鉴。
关注价值标准:
应用的价值导向、伦理因素、评价标准多元化。
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五、教育教学研究的范式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
一般认为,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
教育教学研究的范式主要有:
哲学研究范式、量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范式、自然式研究范式、行动研究范式等。
哲学研究范式
哲学研究范式是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思考,并着重依据一定的哲学观勾画着教育教学的理想应然状态。
哲学研究范式对教育教学的把握有两种不同的途径:
一是从某种特定的哲学观点出发,演绎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思想。
二是从个别的教育教学问题入手,上溯至某种哲学框架而建构教育教学理念的框架。
二者思考的都是教育、教学中的目的、价值和规范等带有终极性的问题。
量的研究范式
量的研究范式即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范式,它是以教育教学事实为研究对象,基于理性和逻辑并借助数学工具,以求发现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范式。
实施步骤:
①收集高信度的研究数据;②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概括,研究事物因果关系的变量并建立假设;③使用某种经过检测的工具对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检验预定的假设;④依据检验后假设性质去建构理论或理论性结论。
质的研究范式
质的研究也叫定性研究、质化研究或人文理解范式,它是通过收集资料,从思辨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提出研究者本人对研究问题的假设和看法,从而形成理论的一种范式。
研究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陈述研究目的;②提出研究问题,了解背景;③建构研究框架;④抽样、收集资料,分析资料;⑤得出结论;⑥建立理论;⑦检验效度;⑧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⑨撰写研究报告。
具体方法:
访谈、观察、档案分析等研究方法。
自然式研究范式
自然式研究范式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包括人种学研究、个案研究、实地研究等具体方法。
四个假设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人们对事物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始终存在;教育现象有一个基本结构并决定或影响教育现象。
衡量水平高低的因素:
确实性、迁移性(结果能推论到其他人或情境的程度)、可信性、坚定性(对资料解释的坚定程度)。
收集资料的途径:
观察、访谈、调查、间接测量
行动研究范式
行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质量而进行的反思研究。
研究者可以将自己的研究发现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进而提高变革教育教学现实的行动能力。
类型:
运用科学方法研究自己的行动;为解决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对自己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
基本要求:
具备简单和研究方法;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善于反思行动;要有合作意识。
实施步骤:
发现问题;确定课题;拟定计划;收集数据;假设推测;观察反思;修订计划;检验评价;撰写报告;成果提交。
六、课题的来源
从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提出课题;从教学的疑点困惑中提出课题;从成功的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从教学信息分析总结中提出课题;在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中发现课题;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发现课题;在师生或与同行的讨论和交往中发现课题;在学科之间交汇点寻找课题。
七、选题的策略
循序渐进——选好突破口,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不断积累。
边缘搜索——在常被人忽视的边缘地带和空白点寻找未解决的问题。
联想移植——联想相似的、对立的、接近的事物、把几种事物、概念组合在一起联想并把其他学科领域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科研。
厚积薄发——要多读书、多观察、多反思、多实践、多记录、多积累、多交流。
学会在问题中选择课题
科研从问题开始,并明确科研要达到的目标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分解和分析问题—→明确问题—→形成课题
从教育教学问题到教育教学课题
问题是否是教育教学领域的
问题是否是尚未解决
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问题的范围、研究任务是否明确、集中
八、选择课题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规律,反映教学发展方向,具有科学的现实性。
价值性原则:
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能促进教学理论的发展,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可行性原则:
充分考虑课题的难度与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是否相适应。
创新性原则:
内容、方法、应用、角度上都应有所创新。
明确性原则:
问题具体、界限清楚、范围要小。
优势性原则: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九、课题的类型
基础研究课题:
关于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理论性研究。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课程论、教学心理学、教学评价学等。
应用研究课题:
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规律;研究教育教学经验,使之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
开发研究课题:
运用应用研究成果,开辟新的应用途径、转化、移植、发展已有教学成果的研究。
宏观研究课题:
重大中小学教育问题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有较强的方向性、指导性、综合性、长远性。
如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目的、课程结构等。
微观研究课题:
对教育问题进行细微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个实际问题研究,有较强的应用性、灵活性。
如实现教育目的的具体措施、学科教学具体方法、评价方法等。
中观研究课题:
介于宏观课题和微观课题之间的一种研究课题。
价值研究:
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什么研究、为谁研究、为什么目的研究、许诺什么、有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
价值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
价值研究的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动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
事实(行为)研究:
要回答的问题是:
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等。
事实研究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量。
事实研究一定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和主观因素,尤其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臆造事实。
十、选题程序
确定研究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研究的可能和必要、研究者有无信息积累和研究基础、相对其他研究方向有无环境条件优势。
分解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并择其一个问题进行研究
分析研究背景——有无价值;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别人是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与别人的研究有何不同;可借鉴继承的理论、观点、方法等。
明确研究目标——任务目标即是什么任务、谁完成、如何完成、何时完成;状态目标即给被试施加一定条件,旧状态将发生哪些变化;成果目标即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选择研究方法——哲学和逻辑方法思考;采用哪种或者几种基本方法;用何具体方法手段搜集、汇总、整理、分析资料;安排具体研究程序。
十一、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包括思想、理论、计划、条件准备;选定、设计、论证课题、制定方案。
实施阶段——研究计划付诸行动。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包括对事实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开发研究还要进行实验。
成果形成——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包括:
确定成果形式、设计成果基本结构、形成成果。
成果评价——对研究成果的水平、价值进行客观分析、论证,得出总体评价结论。
十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经验总结法
好的经验总结:
经验具有创造性、高效性、规律性;经验的事实具有确证性、解释说明事实具有逻辑性;总结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
经验总结的环节:
整理事实→解释事实→抽象事实,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基本步骤:
选题→制定方案→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解释资料→组织论证→撰写总结报告。
基本要求:
观点和材料统一,观点鲜明,材料详实;结论与前提有必然联系;层次分明,顺序合理;论证严谨。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根据一定目的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影响,通过观察被试变化及效果来揭示教学影响与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方法。
实验(自)变量的操纵:
变量合乎实验要求:
对变化有无影响,影响在形式层次上的差异;变量要有效作用被试。
效果(因)变量的观测:
观测哪些变量;测定变量的方法;如何测定变量。
无关变量的控制:
把无关的变量排除在实验外;无关变量以同一水平作用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第一轮实验后对调进行第二轮实验。
科学假设:
以已知的科学资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现象和规律作出合乎逻辑的假定性解释或推测。
实验验证:
对实验前提出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的假设进行验证。
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
共变关系即用实验证明自变量与因变量是共同变化的;
时间顺序即自变量必须发生在因变量之前;
控制无关变量即排除了无关变量的干扰。
只有符合三个条件的事实依据,才能判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因果联系,实验假设才得以证实。
文献资料法
含义:
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教育教学现象,深化教育教学认识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的种类:
包括书籍、报刊、档案类、专家访谈、非文字资料。
研究原则:
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搜集积累的文献资料丰富多样;对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的结论合理、独到、新颖。
研究步骤:
界定研究概念、列出可能的有关概念—→考虑有关资料潜在标题、确定检索范围—→选择检索手段和途径—→搜集、查阅和摘要有关资料—→鉴别评价文献资料—→归类整理资料—→将分析研究的材料写成报告或论文。
教育教学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从一定研究目的出发,深入教育教学实际,有计划、有系统地向有关人员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达到了解事实,发现问题,并揭示有关现象的发展趋势或提出解决问题措施的一种方法。
分类:
从调查目的分,有现状调查、区别调查、发展调查、预测性调查等方式。
根据资料收集方法分,有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电话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
一般步骤:
根据课题性质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拟定调查的具体内容;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调查预测,修改调查内容;正式调查;整理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调查结论;完成调查报告。
教育教学观察法
教育教学观察法:
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于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方法。
分类: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法;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法;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法;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法;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法。
途径:
参观;听课;列席学校会议和参加会议。
一般步骤:
制定观察计划;进入观察领域;观察和记录;结束观察。
课堂观察法
课堂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借助于自身感官或有关辅助工具,有目的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分类: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是否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观察方式的结构性程度);开放观察和聚焦式观察(观察情境的范围);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
特点:
现场实施;简便易行;样本量小;主观性强。
课堂观察的综合应用:
各种定量观察法的综合;各种定性观察法的综合;课堂观察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综合。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是对典型的或典型的单一的人和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通过若干个案研究并作比较,找出规律的东西,以指导工作的一种方法。
分类:
诊断性个案研究,目的是对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作出判;指导性个案研究,如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育方案尝试,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探索性个案研究,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
一般步骤:
制定个案研究的方案;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收集资料,诊断与因果分析;问题矫正与指导;追踪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的内容:
研究对象概况包括个人简况、研究问题的概述、家庭或教养情况、家庭环境和条件、研究对象个人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对资料的分析,在研究报告中一般可分为诊断情况分析和矫正指导结果的分析。
对研究对象采取的教育对策与取得的成效。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或建议。
十四、教育教学论文的结构和要求
论文题目即论文的题名,它是论文的窗口、论文的眼睛。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论文通过题目传神韵、显精神、见水平。
拟定论文题目的具体要求是:
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力求简括、高度浓缩。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较长,可加副标题。
书写要规范。
论文题目写在页首,通栏居中横写,上下各空一行。
论文题目中间可加标点或以一空格代标点,题目末尾不加标点,题目较长转行时,不要把一个完整的词分割开,力求整体美,和谐美、对称美。
论文作者:
作者单位、姓名写在论文题目下方,最好在单位后面写上邮政编码。
内容摘要:
是从论文内容的摘出能反映论文主题、中心或重点的句子组成的段落,一般不超过200字。
包括:
①描述该研究的目的。
②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材料和方法。
③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
④简要地说明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关键词:
是用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其功能主要便于他人检索文献,一般每篇标引3~8个为宜。
关键词可以从文题、摘要或文章主要内容中精选。
要选取刊入《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等词表中的规范性词,关键词一定是实词。
论文的正文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引论就是论文的开头话,或叫起始段。
引论的内容是交代背景、提出论点或论题。
引论要写得简洁明了、独具风格、引人入胜。
引论通常不超过200字。
本论是论文的主干。
写好这部分的关键在于论证,即以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论证引论中所提出的论点。
理论论据要注意科学性和逻辑性。
事实论据要可靠,要有说服力。
论证中要特别详细阐明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
以理论论据为主,论文的理论性就较强,可称为理论型论文;以事实论据为主,论文的经验性就较强,可称为经验性论文。
若论文篇幅较长,则可设大小标题。
结论部分必须概括论点,突出主旨,或提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字不宜过长,要特别精炼,要画龙点睛。
十五、参考文献:
如果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论点或有关资料,就要在最后的参考文献中注明被引用的书刊名称、期号、题名及作者姓名。
在论文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
①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专著的格式:
作者.书名[文献代号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示例: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2,(第二版),76-78.
连续出版物(期刊)格式: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示例:
(日)河西泰道.拓展主体性学习的教材建设与教育活动的展开[J].初等教育资料,1997,(11):
8~l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
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序号。
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条目著录:
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
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范例:
[1]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17.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范例:
[5](日)岩田一彦.立足于儿童一方的教材开发和利用[J].初等教育资料,1995,(6):
8-13.
(3)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范例:
[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范例:
[10]胡鞍钢.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
(5)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范例:
[1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
范例:
[12]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881056073,1989,07,26.
(7)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范例:
[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1998,10,04.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范例:
[15]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十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定题选材——注重实践性和针对性
教育教学论文的题材主要来自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作者本人的实际感受。
我们身在教学第一线,天天上课,与学生交往,只要做写作的有心人,题材多得很。
讨论或争论一个问题、听其他教师的课得到的一点启发、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教法的一种见解等等。
第二步:
立意定题——注重明确性和新颖性。
立意就是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即主题。
主题是作者对材料意义的一种判断,也是作者通过材料要表达的认识和对论文中所提出问题的总评价。
它是论文的灵魂。
主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就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主题。
主题确定以后定题名。
第三步:
谋篇布局——注重严谨性和技巧性。
这一步的任务是设计论文的结构,确定层次顺序。
通俗一点讲,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构思一个总体规划或叫框架。
具体操作就是列出论文提纲。
教育论文的结构等同语文中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四种。
最常见、最常用的是并列式。
第四步:
撰写初稿——注重层次性和独特性。
在准备好充分的材料,拟定好论文提纲的基础上,便可按论文格式和写作要求撰写初稿。
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前面已作了说明,这里再谈几点具体要求:
即事论理。
论文议论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切忌停留在干巴巴的条文式列举中,也不可满足于教学现象的描述,要着力提升议论的层次,从理论高度阐明自己的论点。
最忌论证不足而妄下结论。
突出主题。
写论文最重要的技巧就在于使材料更集中,主题更鲜明。
初写论文者要防止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
分清层次。
论文不能繁琐冗长,东扯西拉。
层次分明、前后呼应、首尾一贯、逻辑严谨是论文的基本要求。
见解独特。
高质量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就要求我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
否则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第五步:
修改定稿——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育教学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要反复检查、修改,不要急于打印成文。
主要检查有无科学性错误、题目是否贴切、材料与主题是否统一、结构是否严谨、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词语是否准确、行文是否规范等等。
行文应符合的主要规范:
(1)结构格式规范;
(2)文字表达规范;(3)标号标题规范;(4)留空转行规范;(5)符号图表规范;(6)标点使用规范。
论文完稿以后,最好请别人看看。
多倾听他人的意见,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十七、论文提纲的编写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
一般书籍、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
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
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
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三)论文提纲的拟定
1.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它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
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2.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必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麽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3.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
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逻辑性,拟提纲特别要注意和检查这一点。
(四)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
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
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编写论文提纲时要注意
第一,编写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是标题式写法。
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
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
二是句子式写法。
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
这种写法具体明确,使人明了,但费时费力。
论文提纲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