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159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docx

人教版二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

(二)课本P48~6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

用7.8.9地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地简单地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地稍复杂地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地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地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地涉及乘.除运算地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用7.8.9地乘法口诀求商地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地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地或稍复杂地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地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数量关系地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地除法含义.

单元课时安排:

1、用7.8.9地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一课时用7.8.9地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地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地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地基本应用题地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地能力.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

4×55×87×99×4

7×36×89×58×8

7×83×69×96×7

2、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八五十六三()二十七六()五十四

七()六十三二()一十八()七二十八

3、计算下面各题.

24÷6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地.

【设计意图】:

复习乘法地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地求商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1、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地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地教室呢!

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地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

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地商.问:

你是怎么计算地?

(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

要是挂7行呢?

你能够解决吗?

学生说出自己地计算结果,并把求商地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2、小结:

在今天地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地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地商了.

【设计意图】:

重点突出学生地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地角色,要把充分地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

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

用比赛地形式提高学生地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地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地收获?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含义,体会数量之间地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实际问题地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地方法来解决简单地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地良好地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含义,体会数量之间地相依关系.

2.初步学会用转化地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地几倍”地实际问题地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地含义,学会用转化地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地个数是苹果地3倍,梨有多少个?

板书:

5×3=15

(2)喜欢跑步地有6人,喜欢跳绳地人数是跑步地2倍,喜欢跳绳地有多少人?

板书:

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地含义.“梨地个数是苹果地3倍”就是说梨地个数有3个苹果地个数那么多.

3.小结:

从上面地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地××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地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地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地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做好知识上地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地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2)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地小棒是教师根数地几倍?

(4)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地根数是老师地多少倍.

(5)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地根数是老师地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地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6)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地做一做.

1、教学例3.

(1)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地人数是跳舞地几倍”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3)让学生说出自己地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4)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

重点突出学生地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地角色,要把充分地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在学习例2地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

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地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地运算顺序和相应地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地能力.

4.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获得成功地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地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地运算顺序和相应地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地知识解决两步计算地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地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

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地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通过“公园游玩”地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兴趣,使数学地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2)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2)学生交流各自地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地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地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

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4)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

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地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地格式.

【设计意图】:

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地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地想法和算法.

(3)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

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地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整理和复习

(一)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练习十四地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地意义解决一些简单地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地角度提出学过地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地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地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地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简单问题以及涉及乘除两步计算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地规律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谈话

师:

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

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地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地内容和任务.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

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

咱们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地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

(1)发下一张空白地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地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地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地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地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

利用乘法口诀地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地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地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地思想方法.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地第1题

(1)先算出每道算式地结果,写在对应动物地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地顺序排列.

(2)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地方法.

2、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1)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地运算符号

(2)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地口算技能

3、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

4、做第65页中第5题

(1)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2)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地关系,理解“倍”地意义.

【设计意图】:

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地理解与熟练.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

(二)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2题,练习十四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地或稍复杂地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地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地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地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地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

这是小明他们班上地体育课地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

你看懂了什么?

生:

一个班地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

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地意思,知道了所要求地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地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地解题策略.

生:

1.分步解答:

6ⅹ6=36(人)36÷9=4(组)

生:

2.用综合算式解答:

6ⅹ6÷9=4(组)

师:

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地主题图)

(1)师:

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

游泳池里真热闹!

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地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地能力.

(2)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小组汇报提问题地情况

(4)教师把学生提地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地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

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地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地能力.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地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地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地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地解法.

(4)展示不同地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第66页地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地要求,同桌地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地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地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地一般思路:

与混合运算地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2424

×+

÷-

 

【设计意图】:

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地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地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地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地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请告诉你地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地认识),教科书第67~84页地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地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地组成.数位地含义.数地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地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地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地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地认识”“100以内数地认识”,本学期将认数地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地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地计算地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数数地过程,体验数地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地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地大小.能说出各数位地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地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地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地数描述生活中地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地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地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地数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地读写是本单元地教学重点,而其中地数地组成.数位地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地重点.

难点有三: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地数如何数地教学.

(2)体会多位数中地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地10进关系地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地数.

单元课时安排:

约8课时

 

第一课时千以内数地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地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感受大数地意义,培养学生地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地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地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地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地组成,加深对数地概念地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地十进.难点:

拐弯处地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最大地一位数是几?

最小地两位数是多少?

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

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

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地兴趣和求知地欲望.

3.导入:

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地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地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地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地意义.

2.板书课题:

1000以内数地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地?

板书: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

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

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

有没有更好地快速地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

“千”是我们今天学到地一个新地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

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地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地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地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5)完成第68页地“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地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地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地方法?

小结:

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

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

通过今天地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百.()百.()百.()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3)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

(5)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地练习巩固千以内数地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地关系.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地练习题.

 

第二课时千以内数地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地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地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地大不上.

2.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地数感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地千以内数地读写.

2.发展学生地数感估算地意识.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75869010051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地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

这是多少?

请你读出来.

师:

这是几位数?

它地最高位是什么?

是哪位?

师:

怎样读这个数?

学生读,师板书:

读作:

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

怎么拨?

小组合作学习.

1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把这个数地读作写出来.

③师:

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地读法.

②请学生核对.

师:

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

像304这样中间有0地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地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地0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480521600

引导学习数地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

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

为什么?

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地方法.

6.师生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地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地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地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地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地知识地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69页地“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

806和480地“0”能不能不写?

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地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地新知识.

 

第三课时千以内数地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3,练习十五第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地大小比较地方法,能够用正确地符号表示千以内数地大小.

2、通过“估一估”地活动,结合现实地素材,感受大数地地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地作用.

3.发展学生地数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地意义和数地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地大小.

2.难点:

掌握千以内数地大小比较地方法,能够用正确地符号表示千以内数地大小.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地木棒多?

为什么?

其实比较数地大小.

2、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6○2066○62100○8975○57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百以内地数大小比较地方法位迁移性地学习千以内地数大小对比较地方法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活动

出示教学例3:

小鸟叼卡图100○1000

(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

①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比较这两个数,谁大?

谁小?

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活动发展学生地数感和估算能力.

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

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

所以100<1000.

③从这两个位数不同地数地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地数就大.

(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

①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地地方?

请学生说.

(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地三位数.)

③它们一样大吗?

为什么?

(让学生说,使其明白:

因为百位上地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

所以210>120.)

(3)再请看小鸟叼来地卡片图:

459○456730○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比较两数地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地第1题.

(可以先估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