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疗常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2145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诊疗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诊疗常规.docx

《儿科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诊疗常规.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诊疗常规.docx

儿科诊疗常规

 

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儿内一科诊疗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AGN)

是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期感染,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

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SPGN)和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下面主要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发病年龄5—10岁多见,<2岁者少见,男女比例为2:

1。

前驱感染:

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前者常发生在秋冬季,至肾炎发病的间歇期为1—2周,北方多见;后者常发生在夏秋季,至肾炎的发病间歇期为2—3周,南方多见。

典型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和高血压。

1.水肿:

约90%病例出现不同程度水肿,非可凹性,严重者可出现腹水及胸腔积液,可伴有少尿甚至无尿。

2.血尿:

几乎所有病例均有镜下血尿,30—50%的患儿出现肉眼血尿,大约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

酸性尿液颜色为茶色,中性或弱碱性尿液为洗肉水色。

血尿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部分病例尿中可见白细胞、蛋白及管型。

3.高血压:

30—80%病例有血压升高,一般为轻至中度高血压,少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者,约1—2周后随尿量增加降至正常。

不典型表现

1.无症状性急性肾炎:

患儿仅有镜下血尿而无其他临床表现。

或尿常规亦正常,而补体C3在急性期下降,6—8周后恢复正常。

2.肾外症状性急性肾炎:

患儿水肿、高血压明显,甚至有严重循环充血及高血压脑病,此时尿改变轻微或尿常规正常,而有链球菌前驱感染和血补体C3水平明显降低。

3.以肾病综合征表现的急性肾炎:

少数患儿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和蛋白尿突出,伴轻度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似肾病综合征。

严重表现

1.循环充血:

常发生在病后第1周内,临床表现为气急、不能平卧、咳嗽,肺底闻及细湿罗音,肝脏肿大,有压痛,肝颈征阳性,心率增快,心脏扩大,闻及奔马律等心衰征象。

2.高血压脑病:

临床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和昏迷等。

3.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高血钾、代酸。

随尿量增多可逐渐恢复。

[入院常规检查]

1.尿常规:

红细胞2+~3+,尿潜血2+,尿蛋白1+~2+,尿红细胞1+~2+,尿沉渣可见透明、颗粒和细胞管型。

尿常规大约4—8周恢复正常,而镜下血尿或Addis计数异常大约仍可持续半年或更长。

2.血常规:

可见轻中度贫血,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血小板计数可偏高。

3.血沉:

中度增快。

4.肾功能检查:

大多数出现短暂的氮质血症,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

随尿量增多后恢复正常。

5.血清补体C3呈现规律性改变,起病2周内总补体和补体C3明显降低,6—8周内恢复正常。

若8周后补体仍然降低则应考虑其他类型肾炎的可能,如膜性增生性肾炎。

6.血尿定位:

呈肾小球性血尿。

7.胸片:

重症病例可有肺水肿表现,如纹理粗重,心影丰满等。

8.心电图:

多数正常,部分可有ST-T改变。

9.ASO:

70—80%升高,部分正常。

10.电解质:

多数正常,少尿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11.彩超:

双肾稍增大或正常,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

12.凝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有血浆纤维蛋白升高

13.乙肝两对半

14.丙肝抗体

15.肝功

[诊断需要的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免疫3项(抗“O”,补体C3,C4),血沉,PPD,PHA,,血尿定位,胸片,肾脏彩超,凝血常规.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

必要时进行肾活检。

[诊断依据](根据2001年中华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方案制定)

(1)急性起病,1-3周前有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脓皮病等。

(2)尿常规检查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

离心尿沉淀红细胞>5个/高倍视野,不离心尿红细胞>2-3个/高倍视野,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蛋白+~+++,一般<1g/24h。

(3)可有水肿、少尿、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

(4)起病6-8周内血清补体降低。

有链球菌感染证据如ASO升高。

具备上述4项者可确诊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鉴别诊断]

通常本病需要与如下疾病相鉴别

1.其他病原体感染的肾小球肾炎如病毒性肾炎:

病毒感染后3-5天发病,以血尿为主,少尿、水肿与高血压不明显,血清补体、ASO及肾功能正常。

2.IgA肾病:

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5天内出现肉眼血尿、浮肿、高血压等肾炎表现,血尿持续1-5天,多无其他表现,ASO、补体正常。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既往有肾脏病史,常在感染后1-2天出现肾炎表现。

贫血、高血压、氮质血症严重,尿比重低而固定。

4.急进性肾炎:

起病与急链后肾炎相似,在病程2-4周病情急性恶化,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差,血清补体多正常,肾脏病理改变为新月体性肾炎。

5.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等继发性肾炎。

6.其他引起血尿的疾病:

如肿瘤、药物等(详见儿童血尿部分)

[治疗方案](本病无特异治疗)

1.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2—3周。

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无肉眼血尿之后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尿沉渣细胞绝对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

水肿期应适当限制钠盐摄入,水分以不显性失水加尿量计算,氮质血症者应适当限制蛋白,可给优质动物蛋白。

3.抗感染:

有感染灶时用青霉素类抗生素10—14天。

4.对症治疗

(1)利尿: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1-2mg/kg.d,分2-3次口服。

尿量增多时加用螺内酯(安体舒通)2mg/kg.d。

无效时需用速尿,口服2-5mg/kg.d,注射剂量1-2mg/kg.次,每日1—2次,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时可有一过性耳聋。

(2)降压:

凡经控制饮食,限制水盐后仍有高血压者,应予将压治疗。

1)硝苯地平(心痛定):

开始剂量为0.2-0.3mg/kg.次,最大剂量为1.0mg/kg.次,每天3—4次。

2)卡托普利(开博通):

0.3mg/(kg.d)起始,视疗效加量,每日最大量1mg/kg。

分2次口服。

3)利血平:

首剂按0.07mg/kg(最大量每次<1.5mg)肌注,12小时后改口服,每日0.02-0.03mg/kg,分2-3次口服。

4)肼苯达嗪:

0.1-0.15mg/kg肌注或1-2mg/kg,分3次口服。

5.重症病例治疗

(1)循环充血:

a严格控制水钠入量。

b使用强效利尿剂:

速尿2mg/kg

c必要时(如出现肺水肿)可加用酚妥拉明每次0.1-0.2mg/kg,每次用量不超过5mg。

d(伴有高血压)可加用硝普钠5-20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以1ug/(kg.min)速度静滴,监测血压,酌情调整速度,最快不超过8ug/(kg.min)

e对难治病例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治疗。

(2)高血压脑病:

a控制惊厥:

已经发生抽搐者立即静脉注射安定,0.3mg/kg,最大量10mg。

预防抽搐可用苯巴比妥5-8mg/kg,肌肉注射。

B降压:

首选硝普钠,用法同上,(或25mg加入500ml糖中,0.02ml/kg速度静点)。

c脱水:

高血压脑病患儿多数伴有脑水肿和循环充血,可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用速尿降低血容量。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数病例经过限制液体入量和应用速尿可渡过急性期而使氮质血症明显缓解,少数病例需进行透析治疗,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则按肾衰进行治疗。

[住院期间及出院前检测指标]

住院期间每周最少复查3次尿常规,定期复查补体变化,血沉,有肾功能改变者定期复查肾功

[出院标准及出院医嘱]

浮肿、肉眼血尿消失,肾功能正常,无肾外并发症:

无循环充血,血压维持正常可以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尿常规,艾迪氏计数,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不能参加体力活动,艾迪氏计数恢复正常可以恢复正常活动。

肾病综合症(nephroticsyndromeNS)

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分类和分型

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肾病:

为最常见的一种,大约占90%以上。

2.继发性肾病:

继发于紫癜、狼疮、糖尿病。

3.先天性肾病:

生后时或半年内出现“三多一少”者。

病理分型

原发性肾病依肾小球病理分为5种类型:

①微小病变型(MCD);②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③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④膜性肾病(MGN);⑤膜增生性肾炎(MPGN)。

其中以MCD最常见,其次为FSGS和MsPGN,三者可以相互转变。

临床分型

1.单纯型肾病只具备肾病的4个特征者。

2.肾炎型肾病除具有4大特征外,伴有血尿、高血压、氮质血症、低补体血症中任何一种者。

[入院常规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功、血脂,肾功,免疫功能3项,血离子,凝血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沉,PPD,PHA

[确诊需要的辅助检查]

尿常规,肝功、血脂,肾功,免疫功能3项,24小时尿蛋白定量,必要时进行肾活检

[诊断标准]

单纯型肾病综合症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在3+~4+持续2周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0.05g/kg。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3.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大于5.7mmol/L。

4.不同程度的水肿。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肾炎型肾病的诊断标准

(1)血尿:

尿中红细胞>10个/HP(2周内3次以上尿常规)且为肾性血尿。

(2)持续或反复性高血压:

学龄前儿童高于120/80mmHg,学龄儿童高于130/90mmHg,并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

(3)持续性氮质血症:

血BUN高于10.7mmol/L,除外血容量不足所致。

(4)低补体血症:

血清总补体或补体C3持续或反复降低。

难治性肾病:

将激素依赖、激素耐药、频复发或反复统称为难治性肾病。

[鉴别诊断]

单纯型肾病与肾炎型肾病区别

单纯型肾病

肾炎型肾病区别

好发年龄

2-7岁

多>7岁

水肿

高度

中-高度

蛋白尿

选择性

非选择性

尿红细胞

<10个/HP

>10个/HP

血压

<(120~130)/(80~90)mmHg

>(120~130)/(80~90)mmHg

BUN

<10.7mmol/L

>10.7mmol/L

血CH50,C3

正常

降低

血γ球蛋白

减少

正常或升高

肾活检病理检查

多为微小病变

多为非微小病变

激素疗效

多为激素敏感型

激素耐药型或激素依赖型

[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饮食:

浮肿明显时需要卧床休息,否则不能长期卧床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饮食以清淡为主,即低盐,水肿消失后不必再限制盐的摄入,选择高生物利用度的动物蛋白为宜,供给足够的维生素D(400U/d)和适量钙剂,主张低脂饮食。

2.防治感染以预防为主,免疫接种应在激素停用6个月后进行。

3.反复感染者可予输注免疫球蛋白(每日400mg/kg,5天为一疗程)、免疫增强剂或血浆等。

(二)利尿

当有水肿或腹水时,应给予利尿剂。

1.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1-2mg/kg.d,分2-3次口服。

或螺内酯(安体舒通)2mg/kg.d,分3次口服。

2.速尿每次1-2mg/kg,每6-8小时口服或肌肉注射。

3.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1次,每次10-15mg/kg,静脉输注,结束后用速尿1mg/kg。

可同时在低分子右旋糖苷中加入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形成“利尿合剂”,多巴胺按2-6ug/(kg.min)计算剂量,酚妥拉明按3-5ug/(kg.min)计算剂量,学龄前儿童静点60分钟,学龄期儿童静点90分钟。

只有低蛋白血症(<20g/L)伴顽固水肿时才输注少量白蛋白(0.5g/kg.次),结束时用速尿。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1.强的松中、长程疗法

诱导缓解阶段:

强的松1.5-2mg/kg,总量不超过60mg,分3次口服,至尿蛋白转阴后巩固2周,(此阶段至少维持4周)。

巩固维持治疗:

诱导结束后改为原2天量的2/3量隔日晨起顿服4周,若此间尿蛋白持续阴性,则每2-4周减2.5-5mg至0.5-1.0mg/kg的平台期维持3个月,此后每2周减2.5-5mg直至停药。

两种特殊减量方法说明

(1)移行减量方法:

对于足量使用强的松≥8周而未转阴者,可于诱导缓解后采用移行减量方案,再进入巩固维持阶段。

移行减量方法为维持2日量的2/3隔日顿服,另外将余下1/3量于次日晨顿服,并逐渐于2-4周内将此1/3量减完。

(2)拖尾疗法:

用于NS复发者,可酌情在强的松每顿0.25-0.5mg/kg水平选择一能维持缓解的剂量,较长时间维持不减,总疗程1.5-2年。

2.频复发和激素依赖性肾病的其他激素治疗

1)调整激素的剂量和疗程:

激素治疗后或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复发的病例,原则上再恢复到初始疗效剂量或上一个疗效剂量。

或改隔日疗法为每日疗法,或降激素减量的速度放慢,延长疗程。

同时查找患儿有无感染或影响激素疗效的其他因素存在。

2)更换激素制剂:

对强的松疗效差的病例,可更换其他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曲安西龙等。

3)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适应症:

①APGN

②病理提示大量细胞新月体形成

③严重的SLE极期

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含频复发和激素依赖)

禁忌症:

①临床明确或怀疑有感染存在;

②严重高血压(宜稳定在<140/90mmHg)

③明确有激素引起的精神症状;

④严重心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

具体用法

每次15~30mg/kg,最大量每次1g,加入10%葡萄糖100-250ml中静脉滴注,1-2小时内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疗程,后续用强的松隔日晨顿服,必要时隔1-2周可再重复冲击1~2疗程。

注意事项

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最好有肾活检为依据,冲击过程中注意激素副作用。

3激素疗效的判断

1)激素敏感:

激素治疗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

2)激素部分敏感:

激素治疗8周内水肿消退,尿蛋白仍+~++。

3)激素耐药:

治疗已满8周,但尿蛋白仍++以上者,

4)激素依赖:

对激素敏感,用药即缓解,但减量或停药4周内复发,恢复用药或再次用药又可缓解,并反复2次以上者,还需除外感染等因素。

5)反复(包括复发):

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尿蛋白已经转阴,在7天内至少出现3次尿蛋白++为反复,如果反复在半年内≥2次,在一年内≥3次即为频反复。

(四)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用于NS频繁复发,激素依赖、激素耐药或激素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者。

1环磷酰胺冲击:

①对激素反应的肾病综合征,可减少复发;

②对频繁复发的病例,较易取得完全缓解;

③对激素耐受的病例,应用CTX后,可使其获得对激素的敏感性。

具体用法:

CTX10-12mg/kg.次,加入生理盐水或5%糖盐水100-300ml静点,1—2小时滴完,连用2天,同时水化1800-2000ml/m2,通常2周冲击一次,即间隔12天一次,共7次,累积总量不超过150mg/kg。

注意事项

冲击前后应检查肝功、外周血白细胞、尿常规。

近期副作用为出血性膀胱炎,白细胞减少,脱发和肝功能损害等。

远期副作用为性腺受抑、诱发肿瘤。

2.环孢素A:

主要用于激素耐药的患者,可使肾病达到完全缓解,但停药仍可复发。

用法:

3~5mg/(kg.d),疗程一般3-6个月或更长,需监测血药浓度,血药浓度在100~300ug/L。

对于肾病综合症的疗效可概括为激素效应者本剂也有效,应用激素毒副作用大时可换用此药。

副作用有肾前性氮质血症(用药初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用药长时)、以及消化道症状、多毛、牙龈增生、低血镁、血碱性磷酸酶增高等。

3.雷公藤多甙:

口服剂量1.0mg/(kg.d),最大量30-45mg/d,总疗程3个月。

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性腺损害,需监测肝功能及血象。

4.骁悉(霉酚酸酯):

本药通过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而抑制淋巴细胞DNA合成,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用于难治性肾病的治疗。

每日15~20mg/kg,最大量不超过1.5g/d,分2次口服,总疗程不少于6个月。

同时应用中小剂量(5~7mg/d)强的松维持。

副作用:

肝脏、肾脏、骨髓及胃肠道反应;还有皮疹、头痛、乏力等

(五)抗凝及纤溶药物疗法

目前认为存在下列情况时为指征,需进行抗凝治疗

(1)血浆白蛋白<20g/L;

(2)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6g/L;

(3)抗凝血酶Ⅲ活性<70%;

(4)D-二聚体浓度>1mg/L,

(5)膜性肾病患者。

1.针对高凝状态给予抗凝剂:

肝素:

1mg/kg.d,加入10%葡萄糖50-1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2-4周为1疗程,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

(给药监测指标为凝血酶原时间PT)

2.针对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常用尿激酶一般剂量为每天30000-60000单位,加入10%葡萄糖100-200ml中静脉滴注。

首次可给负荷量60000单位/天,第二天开始改维持量30000单位/天,1-2周为1疗程。

也可用口服保肾康[阿魏酸哌嗪]10-15mg/(kg.d),最大量600mg/d,分2-3次服用。

(给药监测指标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3.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

潘生丁:

5-10mg/kg.d,分3次饭后服,6个月为一疗程。

(给药监测指标为血小板计数)。

(六)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一般作为激素的辅助治疗,适用于常伴感染、频复发或激素依赖者。

左旋米唑:

剂量2.5mg/kg,隔日用药,疗程6个月-1.5年。

(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主要用于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减缓肾小球硬化。

①巯甲丙脯酸(开博通)每日0.3~6mg/kg,分3次口服;

②洛汀新它具有良好的降血压、控制蛋白尿、改善和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5~10mg,日一次口服。

疗程为6个月。

③福辛普利钠(蒙诺)经肝、肾代谢,5~10mg,日一次口服。

④科素亚(AⅡ拮抗剂)5~10mg/日。

(八)治疗高脂血症:

持续性的高脂血症可以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可以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增加,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目前首选他汀类,即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吉非罗齐、菲诺贝特等),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可延缓肾损伤过程。

还可应用血浆置换选择性吸附脂质成分,其耐受好、副作用发生率低,能有效降低血脂。

转归

1.基本痊愈持续完全缓解,并停止治疗3年以上。

2.完全缓解尿蛋白转阴,但未达3年。

3.部分缓解尿蛋白持续+~++

4.未缓解尿蛋白持续+++

5.肾功能减退

6.死亡

预后

小儿原发性肾病的预后取决于其病理类型。

90%以上MCD对激素敏感,FSGS仅10—20%敏感,轻度MsPGN50%敏感。

激素敏感患儿中30%不复发,40%有1~3次复发,30%有频复发。

非频复发的患儿预后好,频复发者可转化为激素耐药,激素耐药和病理上非MCD型预后欠佳。

FSGN和MsPGN中有50%患者在10年内将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住院期间及出院前检测指标]

住院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血离子,血生化,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肾早损检查

[出院标准和出院医嘱]

并发症得到控制、水肿消退,血压维持正常,应用激素尿蛋白转阴可以出院。

出院后注意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及血液生化,注意激素导致的副作用,按前述治疗方案口服激素及减量,有变化随诊。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purpura)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IgA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血小板不减少性)、粘膜出血、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肾实质受累。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率100%!

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的原因:

①尿常规改变呈一过性,未追踪复查

②未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尿酶、尿微量白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③缺乏肾活检

[临床表现]

(1)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较重者累计上肢及躯干。

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高出皮表,可伴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紫癜合并成大疱伴有坏死。

(2)反复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伴有呕吐,便血,偶见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

(3)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可单发或多发,可有关节腔积液。

关节病变可呈游走型,可在数日内消失,不遗留关节畸形。

(4)病程中(多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可伴高血压或水肿,诊断为紫癜肾

[入院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胸片、血离子、凝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肾功,血脂)

免疫功能检查补体、免疫球蛋白

特殊检查过敏原、血尿定位

[确诊需要的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胸片血离子、凝血常规,补体,过敏原、血尿定位

[治疗方案]

肾外型的治疗

饮食治疗:

A病重时禁食肉、蛋、奶、鱼、虾、蔬菜、水果、调味品等。

三餐以面条、米饭、馒头加适量糖和盐,饮温开水。

B病情控制,无新出皮疹,开始逐渐增加少许单种青菜,2-3日内病情无复发加另一种蔬菜。

蔬菜添加顺序:

青菜、菜花、黄瓜、土豆、西红柿、芹菜等,暂不加韭菜和香菜。

C水果也是单种逐渐增加且与蔬菜交替进行,勿过早,应在症状消失后再添加。

水果添加顺序:

苹果、香蕉、梨、橘子等。

从小量25g开始添加,无异常再增至100g,如添加后病情反复应停食,待病情稳定后重新开始添加。

一、皮肤型的治疗

1.开瑞坦(抗组胺)5mgQd(<30kg)po

10mgQd(>30kg)po

2.西咪替丁(H2RA)

20~40mg/kg·dBidivd×1~2w

改为15~20mg/kg·dtidpo1~2w

3.钙剂

4.美能

肾外型的治疗

二、胃肠型的治疗

1~4.同前

5.654-20.3mg/kg·mal腹痛时,不缓解可用付肾素

6.激素:

氢化可的松5mg/kg·malQ12h,逐减,疗程2~3周。

适于明显腹痛、便血。

7.奥美拉唑:

0.8mg/kg·mal1~2次

8.重症:

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9.注意外科急腹症,必要时输血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SPN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之后居第3位。

大多预后良好,但迁延不愈、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的也不少,占终末肾的14%,因此是一种可带来严重晚期后遗症的疾病。

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草案)

2000.11珠海中华医学会儿肾学组制定

一、诊断标准

在过敏性紫癜病程中(多在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

二、临床分型

1.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

2.血尿和蛋白尿

3.急性肾炎型

4.肾病综合征型

5.急进性肾炎型

6.慢性肾炎型

三、病理分级

1.Ⅰ级:

肾小球轻微异常

2.Ⅱ级:

单纯系膜增生。

分a局灶/节段;b弥漫

3.Ⅲ级:

系膜增生,分a局灶/节段;b弥漫。

伴<50%小球新月体形成/节段病变(硬

化、粘连、血栓、坏死)

4.Ⅳ级:

同Ⅲ级,50~75%小球病变

5.Ⅴ级:

同Ⅲ级,>75%小球病变

6.Ⅵ级: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原则:

尽量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型予以治疗,注意个体化,应长期随访。

1.孤立性血尿或病理Ⅰ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