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049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docx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立法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

一、判断题

1.《立法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属于宪法范畴的基本法律。

答案:

正确

2.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答案:

正确

3.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

答案:

正确

  

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

答案:

正确 

5.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

答案;错误

6.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

答案:

正确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

()

答案:

错误

8.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

答案:

正确

9.法规是指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二者具有同等效力。

()

答案:

错误

10.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答案:

错误

11.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

答案:

错误

12.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

答案:

正确

1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

答案:

正确

14.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

但是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授权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授权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答案:

正确

15.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

答案:

错误 

 

16.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

答案:

正确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答案:

正确 

18.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

答案:

正确

19.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答案:

正确

20.地方政府规章签署公布后,应当及时在本级人民政府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

在地方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规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答案: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认为一项法律的个别条款在适用上存在某些困难,并认为有必要对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规定,该省人大常委会正确的做法是:

()

  A.对该条款直接作出法律解释

  B.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C.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就该条款作出司法解释

D.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该条款作出法律解释

答案:

B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

  A.一个月

  B.半个月

C.三个月 

D.10个工作日

答案:

A

3.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C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通过什么方式予以公布。

()

  A.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

  B.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

C.全国人大公告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告

答案:

A

5.下列()不是国家立法的特点。

A.最高权威性

B.国家主权性

C.权力机关独立行使

D.党性

答案:

D

6.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

答案:

C

7.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答案:

D

8.一个代表团或者()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A.三十名以上

B.十名以上

C.二十名以上

D.五十名以上

答案:

A

9.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个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

()

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

D.内务司法委员会

答案:

B

10.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员的()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全体

答案:

A

11.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

()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司级以上单位

C.法制办公室

D.局级以上单位

答案:

A

12.下列选项中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是()。

A.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B.刑事基本法律

C.民事基本法律

D.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

答案:

A

13.下列哪一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A.省级以上政府

B.司法部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

C

14.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同等效力

B.法律解释高于法律

C.法律解释低于法律

D.两者之间无可比性

答案:

A

15.行政法规的签署及公布部门为()。

A.国务院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法制办

答案:

B

1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B.地方政府规章公布后,应及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答案:

C

1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机关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常务委员会

B.大会主席团

C.地方政府

D.司法部门

答案:

B

1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

D

19.下列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国务院无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直接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答案:

B

20.下列哪一部门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

A.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B.各军兵种

C.各大军区

D.中央军事委员会

答案:

D

21.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哪一事项作出规定。

()

A.所有地方性事务

B.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C.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事务

D.国务院规定的地方性事务

答案:

B

22.下列选项中有关地方政府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地方政府制定

B.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C.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由地方行政首长决定

D.地方政府规章应报全国人大批准

答案:

B

23.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应由下列哪一级机关规定。

()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

A

24.有权改变或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答案:

C

  三、多项选择题

1.关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符合《立法法》规定?

()

  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时,适用特别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原则上不溯及既往

  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D.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答案:

ABD

  2.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答案:

ABC

3.《立法法》规定的立法权限划分包括()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

A.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

B.中央与地方

C.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

D.行政机关与军事机关

答案:

AB

4.下列事项中()应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

A.刑事

B.民事

C.国家机构

C.经济管理

答案:

ABC

5.下列事项中()是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

A.税收

B.诉讼

C.限制人身自由

D.罚款

答案:

ABC

6.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范围内,不得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包括()。

A.金融

B.犯罪和刑罚

C.剥夺政治权利

D.司法制度

答案:

BCD

7.()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A.国务院

B.中央军委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答案:

ABCD

8.()可以向地方人大提出地方性法规案。

A.人大主席团

B.本级政府

C.常委会

D.专门委员会

答案:

ABCD

9.法律创制程序包括()。

A.提出法律案

B.审议法律案

C.通过法律案

D.公布

答案:

ABCD

10.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

A.行政法规

B.规章

C.自治条例

D.单行条例

答案:

CD

11.没有()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单行条例

答案:

ABC

四、简答题

  1.根据立法法规定,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是?

答:

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项是: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四)犯罪和刑罚;(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八)民事基本制度;(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十)诉讼和仲裁制度;(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2.哪些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

答: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行政法规可以规定哪些事项?

答: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4.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立法权限范围是什么?

答: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但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

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备案程序是?

答: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报国务院备案;地方政府规章应当同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同时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备案;

6.改变或者撤销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权限是什么?

答: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抵触的地方性法规。

(二)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地方政府规章。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或者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四)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五)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