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2007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8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docx

初中科学复习生物部分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二

初中科学总复习生物部分

第九讲人的器官及系统

(二)

消化系统

食物与摄食

一、热量价

食物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等七大类。

动物的能量来自于食物,食物在体内氧化和在空气中燃烧氧化有相似之处,但进行的方式不同

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1.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糖类:

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等。

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大米、小麦、马铃薯、土豆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3.蛋白质:

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青少年由于处于长身体时期,故对蛋白质需求量很大。

也可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脂肪:

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

5.无机盐:

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举例说明缺乏某种无机盐的症状)

6.食物纤维:

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7.维生素(vitamin):

种类很多,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极大。

看表格,了解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

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

维生素B1

脚气病

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鱼肝油、卵黄

维生素E

不育、流产、肌肉萎缩等

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蔬菜

 

小结: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维生素的发现:

卡西米尔·芬克于1911年首先从米糠中找到了这种物质,命名为维他命,后来改称为维生素。

为此,1929年,卡西米尔·芬克荣获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三、动物的摄食

介绍:

由于各种动物捕捉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它们的食性也多种多样。

所以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捕食器官。

1.海葵:

触手

2.昆虫:

口器

蛾蝶类——虹吸式口器  蝇类——舐吸式口器   蜂类——嚼吸式口器

蚊类——刺吸式口器蝗虫——咀嚼式口器

3.鱼类:

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用滤过方式获得食物。

四、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

牙的作用:

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人的乳牙的总数为20颗,恒牙的总数为28~32颗。

1.牙的组成:

牙冠——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牙颈——牙冠与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

牙根——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

2.牙的分类:

按形态及功能分:

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个,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

尖牙——位于口角处,共4个,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为穿刺和撕裂食物。

前磨牙——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8个。

其主要功能是协助尖牙撕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

组成:

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

1.消化道:

如图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消化腺:

分类:

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

如唾液腺、肝脏、胰腺。

它们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

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

它们数量甚多,都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胃腺、肠腺等。

功能:

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十二指肠

胆囊

小肠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的作用:

  ——切割、磨碎食物;同时还使食物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研磨食物作用?

有关的消化腺是胃腺,它分泌产生胃液,消化蛋白质

 3.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胰液、胆汁流入小肠,胰液主要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而胆汁主要消化脂肪。

4.小肠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

大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在消化道中分解后的最终产物:

  糖 类: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 肪:

甘油+脂肪酸

6.七大类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

少量的酒精和水

 小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

  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7.酶:

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血液循环系统

一、体内物质的运输

1.血液包括血浆(55%)和血细胞(45%)。

血浆:

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成分:

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血细胞:

①白细胞(有细胞核)作用吞噬病菌、抗传染。

特征:

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红细胞(无细胞核)作用运输。

数量最多。

血小板(无细胞核)作用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

特征:

最小的血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贫血:

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少于每立方毫米300万个或血红蛋白低于每毫升10克时,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就会应县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出现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现象。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贫血。

治疗方法:

贫血患者应当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5.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中白细胞数量偏高,炎症。

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红细胞数量偏少贫血症状

二、心脏和血管

1.血管

动脉血管:

管壁厚、弹性大、血液压力大、流速快。

作用: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静脉血管:

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液压力小、速度慢,有瓣膜使血液单向流动。

作用: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

管壁极细,由一单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很慢,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作用: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2.心脏的结构及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向全身。

(2)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

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3)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

(4)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3.血液循环:

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游动。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毛细血管网

−→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与心房相连的都是静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与心室相连的都是动脉:

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右心室------→肺动脉

血液:

心房−-----→心室−-----→动脉

瓣膜: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间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瓣:

静脉管内

4.血液循环路线图

5.心脏的功能。

心脏能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瓣膜的作用:

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④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瓣膜,

瓣膜。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室,

注意:

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体动脉流动脉血,体静脉流静脉血

6.血压与脉搏。

①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成年人安静时心率为75次/分.正常范围60~l00次/分。

脉搏:

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与心率是相同的.

测脉搏方法:

把手指按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触摸.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的值叫舒张压。

一般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如16/10.7干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

血压正常范围:

收缩压12~18.7干帕;舒张压8~12千帕.

高血压;舒张压经常超过12干帕;低血压:

收缩压经常低于12于帕。

泌尿系统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后,会通过各种途径而被利用。

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物质除用来氧化供能外,还用来构成我们的身体。

食物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血糖合成糖元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转变为脂肪贮存

1.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供能,多余的部分会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储备着。

氧化分解CO2、H2O、能量

糖类→葡萄糖→

合成糖元、脂肪

2.脂肪消化吸收后可被组织细胞利用,也可由血液运输到脂肪组织贮存起来,当需要时,贮存的脂肪也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脂肪酸氧化分解CO2、H2O、能量

脂肪→→

甘油合成脂肪

3.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氧化分解CO2、H2O、含氮废物、能量

蛋白质→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脂肪

二、能量的获得:

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产生足够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当一个人的能量获得大于消耗时,能量就会被贮存起来,使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加;反之,当能量获得小于消耗时,则会分解体内原有的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贮存减少。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

三、泌尿系统

1.代谢废物:

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产生CO2、H2O、含氮废物、多余无机盐等废物。

2.废物的排泄:

人体代谢的废物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

皮肤(10%)

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含氮废物

呼吸系统(10%)

二氧化碳、少量水

泌尿系统(80%)

大部分水、无机盐、含氮废物

3.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其中由肾脏是产生尿液的主要器官。

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

膀胱可暂时储存尿液。

尿液由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

(2)肾脏:

①肾脏的位置:

肾脏位于人腰后部脊柱两侧。

②肾脏的形状:

肾脏的外形像蚕豆状,呈红褐色。

③肾脏的结构:

肾脏包括肾动脉、肾静脉、肾盂、肾实质。

④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有100万以上个肾单位。

⑤肾脏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单位过滤出来的水分和溶解其中的废物形成尿液。

⑥当人的肾脏功能发生某些障碍,不能及时将溶解于水中的代谢废物排出时,人体就会中毒,甚至死亡。

对于肾功能障碍者,现代医学大多采用人工肾和。

肾移植手段来维持生命。

四、水盐平衡

1.水的平衡:

当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相反,如果体内水分不足,肾脏就只产生少量的尿。

肾脏就是这样来平衡体内的水分的。

体内水分过剩→肾脏→产生很多尿

体内水分不足→肾脏→产生少量尿

2.盐的平衡:

如果我们喝水较多,又不增加盐分,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低的尿。

如果我们摄人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把多余的盐分排出。

体液巾盐含龋高→肾脏→排出含盐多的尿

体液中盐含量低→,肾脏→排出含盐少的尿

五、新陈代射: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1.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会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身体新的组成成分,贮存能量的过程。

2.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是指生物体不断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部分物质,释放能量,排出废物的过程。

疫系统

一、健康

1.人类的健康

人的健康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2.做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2.什么是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

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3.炭疽: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①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②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③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气和飞沫传播

3.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青霉素(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在1928年发现)作用: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感染途径

疾病

致病细菌

感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粪—口传播

肺结核

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接触传播

霍乱

霍乱杆菌

水、食物、

苍蝇传播

淋病

淋病双球菌

性接触

5.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

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晰区面

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

因是: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1943年开始投入

使用)。

6.病毒:

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仅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7.活动(见P70):

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调查)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编制调查表;④实施调查;⑤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

8.流感的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病原体:

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预防的方法:

①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②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③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传播途径:

①空气传播:

(流感等)②水传播:

(甲肝等)③土壤传播:

(蛔虫病等)④饮食传播:

(肠道传染病等)⑤虫媒传播:

(乙型脑炎等)⑥接触传播:

(狂犬病等)

9.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甲:

粪——口传播乙:

血液、母婴传播、性接触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粪——口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飞沫传播

生殖器疱疹

疱疱疹病毒Ⅱ型

性传播

SARS

飞沫传播

预防传染病的三种方式

1.保护易感人群2、切断传播途径3、控制传染源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三、身体的防卫

1.读图:

找出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防线有哪些?

(1)皮肤:

起屏障作用,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

(2)皮肤、呼吸道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3)呼吸道:

黏膜上的纤毛摆动,清除异物和病菌

(4)泪液中溶菌酶,胃液中胃酸能杀死病菌

2.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组成:

皮肤、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不让病原体侵入人体。

保护自身免受病患的两种方法:

一是防止病体侵入体内;二是抵抗已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是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组织中吞食和消化病原体)

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有:

皮肤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和体液(泪液、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干扰素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抗原:

进入人体后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任何体外物质,包括:

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

抗体:

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

人们通常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可使病原菌凝集,中和病原体产生的毒素。

①抗体附在病原体上,病原体被溶解及杀死;②抗体附在病原体表面,使病原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③病原体被抗体粘结在一起,以致不能进入细胞或繁殖。

类型

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

产生免疫物质

防御方式

共同点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

细胞外

抗体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①都是特异性免疫

②都有免疫记忆功能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

细胞内

直接作用

或释放淋巴因子

消灭和清除异物

3.人工免疫:

人体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

分类:

人工自动免疫:

接种抗原,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人工被动免疫:

注入特异性抗体或淋巴因子

计划免疫:

卫生防疫部门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使他们获得免疫,来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

如:

乙脑疫苗: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脑菌苗: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人体的免疫功能:

(1)抗传染免疫功能(防御感染):

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免疫监视的功能:

识别清除异常细胞;(3)保持自我稳定的功能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功能失调:

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和精液传播;母婴传播。

人体防卫总结

 

四、非传染性疾病

1.当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更是号称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其肿瘤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变而来。

肿瘤细胞特点:

能不间断地进行分裂,形成肿瘤。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同点:

都能不间断的分裂。

不同点:

前者局限于原发部位,后者能转移并侵犯新组织,从而在病人体内广泛播散。

由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叫做癌。

癌症致死的原因:

在体内广泛扩散,耗尽患者的营养,使病人消瘦衰弱,或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引起癌症的主要因素有

(1)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吸烟是致癌的一个因素。

(2)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霉变食品中黄曲霉素,熏烤食品中的苯并芘等都是致癌物质。

(3)喜食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及偏食,都容易使人患癌。

3.心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类物质在动脉管腔内堆积,动脉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引起管腔狭窄。

(1)动脉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

得冠心病。

轻者:

脑闷气喘。

心肌暂时性缺血-心绞痛;冠状动脉栓塞或痉摩――心肌梗塞。

(2)发生在脑动脉:

凝血块堵塞――脑血栓;加高血压――脑血管破裂,脑血管痉挛。

以上引起各种病变,俗称中风,医学上称脑血管意外。

4.实验:

血管阻塞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该实验中,大玻璃管模拟血管,水模拟血液,橡皮泥模拟胆固醇等脂类物质。

该实验说明:

如果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堆积在血管内,血液的流动会减缓。

如果血管已经变狭窄了,血流仍要维持原来的速度,就必然要引起血管堵塞或破裂。

5.目前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持续大于18.7千帕或舒张压大于12.0千帕。

6.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肾脏无法将经过肾脏血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于是葡萄糖随尿液排出。

糖尿病难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办法有:

注射胰岛素,控制和调节饮食,适当锻炼等。

五、照顾好你的身体

1.环境毒物:

环境中某些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致病的化学物质。

中毒:

由环境毒物引起的疾病

2.平衡膳食:

食物中的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

食谱制定原则:

食物要多样化,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3.毒品的种类:

危害最大的是鸦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等。

毒品的危害:

①毒品有成瘾性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损害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等)③毒品使吸毒者倾家荡产,走上犯罪道路④吸毒、贩毒破坏国家的安宁和经济发展。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4.香烟烟雾主要成分:

焦油:

致癌物(苯并芘)诱发肺癌。

烟碱(尼古丁):

(1)影响神经系统,易得胃溃疡等;

(2)促使动脉硬化、诱发心脏病。

(3)让吸烟者上瘾

一氧化碳:

减慢血液中氧的运送速度,诱发冠心病。

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5.过量饮酒(酗酒)对人体有危害:

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胃酸过多、胃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等;消化不良、腹泻和便秘等。

酒精中毒:

急性中毒:

酒醉状态,酒精中毒量70-80克,酒精致死量250-500克;慢性中毒:

损害: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

6.急救时,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生命,首要的行动是排除致死因素

(1)对溺水者——首先要将他救上岸;

(2)对触电者——首先要切断电源;(3)对气体中毒病人——首先要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4)对误服农药中毒者——立即催吐。

判别是否死亡的依据:

(1)呼吸情况:

感知气流或借助棉絮

(2)脉搏情况:

摸桡动脉、颈动脉,或听心音(3)瞳孔的改变:

(瞳孔左右不对称是大脑异常的重要特征)(4)有无意识:

昏厥(晕厥)和昏迷。

死亡的标准日常(习惯):

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目前医学界:

——脑死亡。

当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使其心肺复苏。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确保呼吸道畅通,若有异物,应将异物清除干净。

人工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钟,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钟。

7.毒蛇咬伤的急救

(1)我国的毒蛇种类较多,如眼镜蛇、五步蛇、竹叶青蛇、蝮蛇等都是毒蛇。

毒蛇咬伤的急救:

被毒蛇咬伤后,应尽可能在伤口的近心端5~10厘米处,用带、绳、手帕或止血带结扎,防止毒液蔓延。

然后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将毒液排出。

必要时,应及时送医院。

8.脑血管意外时特点和正确处理:

①体位保持合适:

使病人绝对卧床。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控制适当血压。

④病人心理安慰。

⑤呼叫急救中心或及时送医院检查、抢救。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O型

抗A和抗B

9.血型特点:

人有多种血型系统,临床上常用的是ABO血型系统①ABO血型由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