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7600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docx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第一篇:

部编版六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重点1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人民艺术家老舍。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其中详细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些日子的习俗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最能表现老北京过春节的独特习俗。

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中心突出表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着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的语言特点,这些语言儿化音多、通俗易懂、富有韵味。

  2、课文第8自然段,作者采用总分的结构,从味、色、声等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的场景。

充分写出了除夕热闹的特点。

文中具体介绍的除夕活动分别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3、课文第9~10段用“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作为总起句。

主要介绍了初一这几天的活动是孩子逛庙会。

次要写了全城休息、男人拜年、女人接待客人等。

充分写出了初一闲适安逸的特点。

  4、分清过渡句,中心句和总起句。

  ①除夕真热闹。

()②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④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

  ⑤还是从西藏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⑥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

  5、老舍与思妤笔下春节的区别。

  《北京的春节》全面展示、特别热闹、浓浓年味。

  《除夕》截取片段、特别忙碌、浓浓亲情。

  6、摘抄两幅春联

  

(1)

(2)

  2腊八粥

  1、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

文章通过写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其中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喝粥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充分表现了腊八粥的甜蜜诱人、八儿天真可爱和家庭生活的温馨、其乐融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课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八儿的馋样儿。

  ①那我饿了(八儿在发泄不满,赌气撒娇)

  ②锅内又叹了声气。

(既写出了腊八粥冒泡的样子,又写出了八儿得不到满足的失望的样子。

  3、填写八儿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活动。

  场景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心理活动

  喜悦急切失落

  天真可爱狡黠

  急切渴望期待

  惊异自鸣得意

  4、找出3句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并抄下来,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1)

  

(2)

  (3)

  好处:

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拟人化的语言对腊八粥进行描写,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让粥更加的美味诱人,让八儿的形象天真可爱、聪明狡黠。

  3古诗三首

  一、重点字词解释。

  春城:

春天的京城。

御柳:

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

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

指宫中传赐新火。

轻烟:

这里指权贵享有的特权。

五侯:

权贵豪门。

  迢迢:

遥远。

皎皎:

洁白明亮。

纤纤:

纤细。

  擢:

伸出。

素:

白皙。

札札:

织机发出的响声。

  弄:

摆弄。

机杼:

织机。

章:

带有花纹的布帛。

  泣涕:

眼泪。

零:

落下。

河汉:

银河。

  相去:

相互距离复:

又几许:

多少

  盈盈:

清澈的样子。

间:

间隔,隔开。

脉脉:

相视无言的样子。

  中庭:

庭院中。

地白: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冷露:

秋天的露水。

  尽:

都秋思:

秋天的情思。

  二、按古诗内容填空

  1、《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其中“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长安城白天的美好春景。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写了长安城夜晚的景象。

“飞”字明写花而暗写风,动态感极强。

“斜”字仿佛让我看到了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随风摆动的样子。

古时候,在寒食节百姓家有折柳插门、禁火、吃冷食的习俗,而权贵豪门却可以“传蜡烛、轻烟散”。

在这里“蜡烛轻烟”指权贵享有的特权。

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权贵们享有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2《迢迢牵牛星》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牛郎织女”。

诗中刻画织女时,通过对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诗中六个叠音词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在内容上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凄婉哀怨。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环境清冷,于景中寄寓离愁的诗句是“,”;描写织女勤劳善良的诗句是“,”;诗中写出织女因相思而感到痛苦悲伤的诗句是“,”;表达人间夫妇哀愁情思的诗句是“,”整首诗表达了有情人之间无穷无尽的相思之情。

  4《十五夜望月》是中秋作者寄友人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思想感情。

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写景,但景中也有情,从“冷”字可以体会到诗人清冷凄凉的心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抒情,但情中也有景,“落”字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看到了那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像这样抒发思念之情的诗句还有很多,如: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④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想见在他乡。

——袁枚

  4藏戏

  1、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藏戏的特色:

①戴着面具演出②演出时没有舞台③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

作者是从藏戏的形成、面具、舞台、表演方式、演出时间等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2、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四川(川剧)浙江(越剧)。

  京剧《贵妃醉酒》黄梅戏《天仙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语文园地一

  一、在横线上填入意思相近的词语(选词填空)。

  在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比赛中,我班同学成绩斐然。

李义云同学凭一支生花妙笔,在作文比赛中夺得;谢志慧同学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在短跑比赛中一举;蒋勤勤同学在语文素养大赛中,以98分的高分名列;戴明杰同学在珠心算比赛中,以超凡的计算能力独占。

我也不赖,在刚刚结束的机器人大赛中拔得。

我们班云集,可真是藏龙卧虎啊!

  (鳌头桂冠榜首头筹冠军夺魁)

  二、按要求写出习俗及其寓意。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2、过年的时候吃鱼:

寓意年年有余。

  3、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福气盈门4、给高考学子送粽子:

寓意金榜高中

  5、过年前夕“打尘”:

寓意扫除晦气6、过年的时候倒贴“福”字:

寓意福气已到

  三、《长歌行》重点字词解释

  朝露:

清晨的露水晞:

晒干布:

施于

  德泽:

恩泽恐:

担心焜黄:

草叶枯黄

  衰:

凋零复:

又老大:

指年老了

  徒:

白白的

  四、你还可以用哪些诗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第二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重点考点复习检测题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散(sǎn

  sàn)

  掠过(lüè

  luè

  )纤细(xiān

  qiān)

  姿势(sì

  shì)

  河豚(tún

  qún)

  笔杆(gān

  gǎn)崇高(cóng

  chóng)蚂蚱(mǎ

  mà)

  2.读拼音,写词语。

  yuān

  yāng

  yōu

  huì

  líng

  lì

  lián

  peng

  jù

  jí

  (

  )

  (

  )

  (

  )

  (

  )

  (

  )

  dàng

  yàng

  jiǎn

  shǎo

  fǎng

  fú

  wǔ

  dǎo

  ǒu

  ěr

  (

  )

  (

  )

  (

  )

  (

  )

  (

  )

  3.同音字选字组词。

  

  (

  )论

  (

  )别

  花(

  )

  争(

  )

  

  (

  )湿

  (

  )贴

  车(

  )

  进(

  )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聚拢——(

  )

  琢磨——(

  )

  疲倦——(

  )

  赶紧——(

  )

  仿佛——(

  )

  灵敏——(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羽毛

  (

  )的翅膀

  (

  )的衣裳

  (

  )的荷叶

  (

  )的尾巴

  (

  )的图画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荷叶挨挨挤挤的。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5)《燕子》描绘了充满生机、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_的小燕子,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荷花》描写了________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昆虫备忘录》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

文中为我们介绍了昆虫的复眼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种昆虫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参考答案

  1.sàn

  lüè

  xiān

  shì

  tún

  gǎn

  chóng

  mà

  1.

  鸳鸯

  优惠

  伶俐

  莲蓬

  聚集

  荡漾

  减少

  仿佛

  舞蹈

  偶尔

  2.

  辩

  辨

  瓣

  辨

  沾

  粘

  站

  站

  3.

  示例:

聚集

  思考

  疲劳

  赶快

  好像

  敏捷

  5.示例:

乌黑

  轻快有力

  雪白

  碧绿

  剪刀似

  光彩夺目

  6.

(1)示例: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2)示例:

小华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

  (3)示例:

小鸟在树上唱着欢乐的歌。

  7.

(1)沙暖睡鸳鸯

  

(2)春江水暖鸭先知

  (3)添得黄鹂四五声

  (4)春来江水绿如蓝

  (5)活泼可爱

  欢欣和热爱之情

  (6)夏日

  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汪曾祺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第三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六单元重点考点复习检测题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téng

  fēi

  pò

  suì

  mó

  gū

  qīng

  shuǎng

  (

  )(

  )(

  )(

  )

  (

  )

  biǎo

  dì

  yīng

  ér

  dào

  lǐ

  tòu

  míng

  yǎng

  wàng

  (

  )(

  )(

  )

  (

  )(

  )

  2.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我和(hé

  huò)叔叔一起和药(hé

  huò)。

  

(2)谁给他剃(tì

  dì)头,他就骂(mǎ

  mà)谁。

  (3)我们站在高处瞭(liáo

  liào)望,看着肥皂泡颤(chàn

  zhàn)巍巍地飘向远方。

  3.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鱼(

  )

  笔(

  )

  (

  )河

  点(

  )

  气(

  )

  赛(

  )

  (

  )傲

  撒(

  )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夺(

  )而(

  )

  通(

  )达(

  )

  耿耿(

  )(

  )

  玲(

  )娇(

  )

  垂(

  )丧(

  )

  规规(

  )(

  )

  5.给句子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希望:

A.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B.希望所寄托的对象

  

(1)我希望(

  )你好好学习,因为你是我们的希望(

  )。

  张:

A.铺排陈设。

  B.扩大,夸大。

  C.看,望。

  

(2)大街上张(

  )灯结彩,贝贝和圆圆一边走一边东张(

  )西望。

  6.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扇动翅膀

  表演节目

  等候朋友

  B.优异的作风

  美丽的愿望

  窝囊的动物

  C.不断地提示

  安静地读书

  慢慢地飞走

  7.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用加点字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及啦!

(仿写句子)

  奶奶家养的小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爱极啦!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

  见善则迁,____________。

  

(2)

  人谁无过?

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描写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中的生活画面,表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

  (4)《剃头大师》讲述了“我”自以为是____________给表弟小沙剃头,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剃得更糟的童年趣事。

  (5)《肥皂泡》写的是_______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的游戏的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_______之情。

  (6)《我不能失信》讲了__________小时候__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宋庆龄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参考答案

  1.

  墨水

  腾飞

  破碎

  蘑菇

  清爽

  表弟

  婴儿

  道理

  透明

  仰望

  2.

  

(1)hé

  huò

  

(2)tì

  mà

  (3)liào

  chàn

  3.竿

  杆

  拔

  拨

  泡

  跑

  骄

  娇

  4.门

  逃

  情

  理

  于怀

  珑

  软

  头

  气

  矩矩

  5.

(1)A

  B

  

(2)A

  C

  6.B

  7.

(1)溪水把人影染绿了。

  

(2)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

  (3)示例:

又圆又亮的眼睛,雪白的长毛

  8.

(1)有过则改

  

(2)过而能改

  (3)溪边垂钓

  江上戏水

  林中采菇

  童年生活的快乐

  (4)剃头大师

  (5)冰心

  留恋

  (6)宋庆龄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第四篇: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第六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一、古诗词默写

  1、,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关雎》)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蒹葭》)

  3、,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子衿》)

  4、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5、,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6、茅飞渡江洒江郊,,。

  7、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8、?

身上衣裳口中食。

,。

(《卖炭翁》白居易)

  9、,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0、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李白)

  11、,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12、,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二、《北冥有鱼》对比阅读(15分)

  蜩与学鸠笑之①曰:

“我决②起而飞,抢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④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①蜩:

蝉。

学鸠:

一种小灰雀。

②决(xuè):

迅疾的样子。

③抢(qiāng):

通“枪”,触,撞。

④控:

落下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5分)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3)抟扶摇而上()...(4)去以六月息()(5)奚以之九万里()..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庄子对大鹏、蜩和学鸠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分别是哪句话表现最为明显?

(4分)

  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对比阅读(15分)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

“诺。

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③焉。

周问之曰:

‘鲋鱼来!

子何为者邪?

’对曰:

‘我,东海之波臣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

‘诺。

我且南游⑤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⑦!

’”(选自《庄子·外物》)①贷粟:

借粮。

贷,借。

粟,谷子,泛指粮食。

②邑金:

封地的租税。

③鲋鱼:

鲫鱼。

④波臣:

水族中的臣民。

此为鲋鱼自称。

⑤游:

游说。

⑥激:

激发,引发。

⑦肆:

店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5分)

  

(1)是鱼之乐也()

(2)安知鱼之乐()(3)固不知子矣()...(4)请循其本()(5)活我哉()..

  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3、结合文段,请分析庄子的语言技巧有何特点?

(4分)

  四、《虽有佳肴》对比阅读(19分)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

或问其术,则曰:

“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

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

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③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

立志苟④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⑤功效也。

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①壅(yōng):

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

②揠:

拔。

③芒芒:

疲倦。

④苟:

假若,如果。

⑤矜:

夸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6分)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3)然后能自强也()....(4)教学相长()(5)学学半()(6)于初植者()...

  2、翻译下列句子。

(9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3)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3、甲乙两文都是讲学习方法的,但是两文的立意不同,请分别简述之。

(4分)

  五、《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24分)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丰富。

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令仪曰:

“汝素寡悔③,何苦而为盗邪?

”曰:

“迫于贫耳!

”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④足以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

“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⑤为良民。

  ①市井人:

做生意的人。

②忤物:

触犯人,与人不合。

③寡悔:

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④十千:

指一万铜钱。

⑤卒:

最终,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6分)

  

(1)选贤与能()()

(2)讲信修睦()...(3)男有分()(4)如其欲与之()(5)至明使去()...

  2、翻译下列句子。

(15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5)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两文都写了“盗”,乙文的“盗”如果生活在《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他会为盗吗?

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六、《马说》对比阅读(27分)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诳②,而刖③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

“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④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

悲乎宝玉而题⑤之以石,贞士⑥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⑦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选自《韩非子·卞和泣玉》)

  ①玉璞:

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诳:

欺骗,迷惑。

③刖(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④奚:

何,为什么。

⑤题:

品评,这里是被判定的意思。

⑥贞士:

志节坚定、操守方正之士。

⑦理:

加工雕琢。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9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不以千里称也()...(4)一食或尽粟一石()(5)才美不外见()(6)执策而临之()...(7)使玉人相之()(8)及厉王薨()(9)使人问其故()...

  2、翻译下列句子。

(12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5)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3、甲乙两文通过“识马”、“相玉”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4、《马说》以“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