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618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docx

最新江苏小高考经济生活考点狂背手册

江苏省2018年学业水平测试政治学科考试说明考点测试要求情况一览

模块

A级考点

B级考点

C级考点

考点总数

《经济生活》

19个

20个

3个

42个

《政治生活》

20个

16个

2个

38个

《生活与哲学》

15个

22个

7个

44个

《民族团结教育》

1个

1个

1个

3个

合计

55个

59个

13个

127个

必修Ⅰ《经济生活》考点详解

编辑:

顾娟娟编辑时间:

2017年12月1日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等级:

A】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

①它必须是劳动产品;②它必须是用于交换。

二者缺一不可。

2、商品的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A.使用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注意: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必须要有“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注意: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商品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注意: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重视商品质量就是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但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③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购买商品是为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商品是为实现商品的价值。

考点2货币的本质【等级:

A】

1、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本质:

一般等价物(指:

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注意:

①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等级:

B】

1、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职能。

 

①主要原因: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②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格:

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一般情况(其他因素不变)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③在行使价值尺度职能时,货币只是观念(想象)中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B、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①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商品流通”强调的是:

商品如何进行交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想象)上的货币。

 

2、其他职能——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注意:

①钞票(纸币)不是“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钞票只是货币符号,代替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②价值尺度:

“标价”、“定价”、“价格”等;流通手段:

“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等;支付手段:

“还债”、“利息”、“税款”、“工资”等。

考点4信用卡的功能【等级:

A】

1、定义:

信用卡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电子支付卡,是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功能:

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等功能;——注意:

“信用卡”可以透支、而“借记卡”不能。

考点5外汇和汇率【等级:

B】AB去掉“的含义”

1、外汇的含义:

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若用100单位外币可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上升、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良好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

A.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B.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考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级:

C】

①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人生幸福的物质保证,生活中离不开货币。

 

②对待金钱(货币)要“取之有道”——要通过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对待金钱(货币)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

对待金钱(货币)要“用之有益”——花钱的地方,应该有益于自身,更应有益于国家、社会、他人。

③人生要有更高的追求。

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考点7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等级:

B】

1、影响的具体表现: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①当供不应求时,“物以稀为贵”、出现“卖方市场”;②当供过于求时,“货多不值钱”、出现“买方市场”。

2、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注意:

在任何题目中,①供求关系都只能“影响”价格、决不能“决定”价格;②也不能说:

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价格。

考点8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等级:

B】

1、基本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2、主要区别: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3、主要联系: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通常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即价值与价格成正比关系。

 

——注意:

①不能说“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也不能说“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②在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的。

考点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等级:

B】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注意:

①这里的“等价交换”并不是每次交换都要等价,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或者

说“等价交换”存在于平均数之中。

②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要面向市

场,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考点10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等级:

B】

1、对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明显。

②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

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资金、人员、材料等。

 

——注意:

降价促销是企业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低于成本的促销叫“倾销”,是不正当竞

争。

“价格垄断”也属于不正当竞争。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考点1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等级:

A】

居民的收入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①未来收入预期,如养老金、医保金等。

要增加消费,必须完善社保医保等社会福利制度。

②收入差距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因此,要增加消费,必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注重社会公平。

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注意:

如果问“影响消费的因素”,除“收入、物价”因素外,还有消费心理、消费观及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若干因素。

消费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考点1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级:

C】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消费要与国情和家情相适应,要在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避免攀比化、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和谐。

——“5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循环使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注意:

适度消费是反对超前消费而非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反对铺张浪费而非限制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1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级:

B】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考点1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等级:

A】

1、主体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主要表现:

第一,(量的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

第二,(质的方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结论:

要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注意:

①“控制力”,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国有”是主导,“公有”是主体。

③公有资产是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经济占优势。

考点15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等级:

A】

1、主要种类: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①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所有制形式。

 

③外资经济——由外国资本或港澳台资本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结论: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注意:

不能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经济。

考点1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和意义【等级:

B】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主要原因: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所决定的;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主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考点17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等级:

A】

1、定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其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区别: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2、形式: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

①公司的最大特点是由股东构成的。

而“营利”不一定能“盈利”或“赢利”。

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区别:

公司的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

前者的资本较少,不划分等额股份;后者的规模较大、资本较多,且划分为等额股份。

③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公开发行股票,才可能上市交易。

  

 

考点18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等级:

B】

1、主要因素: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信誉和形象是无形资产,是企业特有的,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形成。

 

2、其他因素:

①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②要面向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③要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④要正确的营销策划广告宣传;⑤要对政府的政策能进行正确的解读;……

考点19就业是民生之本【等级:

B】

就业是民生之本。

1、就业是生存之本——通过就业,劳动者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2、就业是发展之本——通过就业,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也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点20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级:

C】

1、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就业难”和“用工难”现象) 

2、党和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方针。

3、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A、树立自主择业观;B、树立竞争就业观;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方式就业观,如自主创业。

——关键是:

要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考点21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等级:

A】

1、法律依据: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国家制定了《劳动法》。

2、基本权利:

①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②取得劳动报酬;③休息、休假;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⑦提请劳动争议处理;⑧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劳动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

考点22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等级:

A】

1、主要任务:

①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②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

③结算业务。

2、其他任务:

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

 

——注意: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简称央行),是政府机关,是“银行的银行”,不是企业。

而其它所有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

 

考点23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等级:

B】

储蓄存款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区别

性质

储蓄存款

股份凭证

债务证书

合同约定

风险性

最小

最大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较小

流通性

活期强,定期较差

很强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较弱

收益性

定期、活期的利息

获得的股息、红利

股价上升时的差价

定期收取的利息

遇到风险时

获得的赔偿

特点

便捷的投资

高风险、高收益

稳健的投资

规避风险的投资

联系

都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都能给投资人带来一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注意:

A.做投资计划时,①即要注意回报率,也要注意风险性;②要投资多元化,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③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④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B.商业保险中的“规避风险”不是可以避免风险或减小减少风险,而是指投保人转移风险给保险人,使自己降低风险的损失。

商业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商业保险具有自愿性、针对性的特点,保障率较高;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广泛性的特点,保障率相对较低。

C.从风险性来说:

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储蓄存款;

从流通性来说:

国债>储蓄存款>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24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等级:

A】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其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

①只有在公有制经济中,才有“按劳分配”。

②公有制单位的工资、奖金、津贴等都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

③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也属于公有制范围,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④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主要是按劳动要素进行分配,而非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由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考点25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等级:

A】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考点26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等级:

B】

1、要求:

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2、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举措: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

B.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考点27我国财政的作用【等级:

B】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

A.政府财政花的每一分钱都属于再分配,都体现“财政的作用”。

当把钱花在为群众办实事,直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时,体现作用①;

当把钱花在经济建设上时,体现作用②;

当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体现作用③。

B.要发挥好国家财政的作用,关键是:

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其次要:

完善分配政策,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考点28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等级:

A】新增考点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注意:

A.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B.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国家财政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C.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考点29财政收入的来源【等级:

A】

1、来源: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如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

2、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考点30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等级:

A】

1、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注意:

税收的基本特征,①是区别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②其中,强制性≠法制性。

考点31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及其意义【等级:

A】

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考点3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等级:

B】

1、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理由:

①在我国,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②国家兴旺、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公民应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意识+行动):

A.首先,要自觉地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诚信纳税。

B.其次,要树立纳税人的意识——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3、反对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注意:

公民应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但并非任何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33市场经济的含义【等级:

A】新增考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主要指市场通过价格涨落及供求变化来调节资源配置;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考点3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等级:

B】原考点: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方式:

市场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优点:

面对市场竞争,市场能够通过利益(利润)杠杆的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同时,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市场配置资源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考点35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等级:

B】

1、必要性:

A.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B.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主要措施:

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③要严格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