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504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

1、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

2.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始于()

A、秦朝B、西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

3.关于隋唐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隋唐盛世的出现,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

B、隋唐书法艺术在风格上呈现多样性

C、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为狂放不羁的草书

D、注重法度和规范是此时期书法的特征之一

4.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

5.两宋时期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是()

A、赋B、诗C、词D、小说

6.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

7.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儒林外史》

8.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A.由民间艺术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9.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10.宋朝时一次宫廷画院考试,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为题。

应试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而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

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A.山水景物B.真实情景C.情趣意境D.人物形象

11.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12.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B.二人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D.二人的才学、才气的差异

13.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1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15.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文学创作的两种基本形式。

下列著名的文学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是(  )

①《诗经》 ②《离骚》 ③《蜀道难》 ④“三吏”与“三别”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D.②③

16.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D.书法艺术

1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  )

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

18.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A.知识与美德B.人性与神性C.民主与法制D.教会与上帝

19.“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

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C.禁欲主义D.蒙昧主义

20.人们将薄伽丘《十日谈》与但丁《神曲》并称为“人曲”,是因为两部著作都()

A.用文学打动了人心B.描写了现实生活

C.批判宗教信仰D.歌颂人性,反对神性

2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22.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23..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面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4.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把智慧与感觉区别开来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开始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C.开创了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25.以下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发源于意大利

B反映了14~17世纪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C其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人文主义

D它的最初阶段带有反宗教色彩

26..马丁·路德主张一切宗教仪式从简,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A.将人们从宗教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B.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天主教从此在欧洲退出了社会舞台

D.欧洲宗教界从此出现了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27.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

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8.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同学甲说:

“我们体育老师太很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

”同学乙不服气地说:

“你说的不对,这是老师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

”他们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柏拉图B.普罗塔哥拉C.亚里士多德D.苏格拉底

29.文艺复兴时期主流社会思潮的核心是()

A.资产阶级文化B.人文主义C.自然科学D.理性精神

30.、以下对文艺复兴实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对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是早期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

C、是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D、预示着新的社会到来的曙光

3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32.“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33.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

ks5u

地理部分

34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35.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湿地区B.行政区C.热量带D.自然带

36.开发早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

①河湖广布,水系稠密②地势低平,土质黏重③交通落后④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37.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加入WTO,可从国际市场廉价进口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莲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8.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光照不足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39.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其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B.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

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D.地势低平,地广人稀,耕地集中连片

40.松嫩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局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农业

41.“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足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重要的产粮区,其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42.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便利条件;黏重的土壤则使人们开垦困难

B.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C.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

4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较单薄。

下列关于南北方的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A.饮食方面南米北面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D.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44.下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a、b两省分别是()

省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a

242.4

1.5

57.5

b

6.7

42.3

18.2

A.内蒙古、江苏B.广西、黑龙江C.湖北、甘肃D.河南、新疆

读下图,回答45--49题。

45.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不同D.地形不同

46.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动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D.土地资源优势

47.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该地区将成为全国性的()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8.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

49.甲图所示区域比乙图所示区域的粮食产量低,但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水分条件好B.热量条件好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交通发达

50.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

B.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

C.大气每年有大量的氧通过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D.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51.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

52.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甲乙两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

53.以下哪个不是地理遥感技术具有的功能()

A.环境监测B.资源调查C.灾害监测D.空间定位

54.下列自然特征中,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潜在威胁的是()

A.干旱的气候条件B.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C.人口激增D.过渡放牧

55.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56.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田规模。

但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

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C.裸岩D.次生盐渍化

读右图,回答57~59题。

57.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8.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59.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ks5u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60.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该区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巴西政府正式公布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61.下列关于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而修建B.从大西洋沿岸延伸到西部秘鲁边境

C.促进了东部移民进入雨林区D.修建雨林公路利于热带雨林的保护

62.热带雨林遭破坏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海平面上升B.物种灭绝的速率加快C.某些地区降水异常D.紫外线增多

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最重要的载体是植被

B、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和亚寒带针叶林地区

C、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火山喷发属于雨林全球环境效应

D、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原因是因为雨林具有调节大气成分的作用

64.山西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B.矿区道路建设

C.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污染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65.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

B.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财政收入的98%来自农业

C.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煤炭工业比重很大,农民人均收入的六分之一来自煤炭

D.山西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很大,煤炭工业所占产值很小

6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B.防洪C.航运D.旅游

政治部分

67.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自觉思考D.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68.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6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

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7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7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德国古典哲学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7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学习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73.恩格斯认为:

“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下列观点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74.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7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7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78.“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

7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

”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80.“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运动是无条件的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81.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这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B.社会性C.物质性D.能动性

82.“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8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84.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真理的具体性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条件性D.真理的客观性

85.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

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86.“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真理是主观的有条件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87.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大干快上”、“多快好省”,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这表明认识运动是一种

①直线式发展②圆圈式循环③螺旋式上升④波浪式前进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88.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普遍存在的、无条件的B.普遍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有条件的、个别的D.主观的、有条件的

89.正在建设中的某市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带动了该市及周边地区的钢铁、建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并解决了一批人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整合和一体化。

这体现了

A.实事求是的观点B.变化发展的观点C.普遍联系观点D.规律客观性的观点

90.恩格斯说“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结构的有机体的一个肢体”。

这表明了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D.整体与部份的关系

91.“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是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有效办法。

从哲学上看,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C.认识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D.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之和

92.掌握系统优化的观点要求我们

A.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ks5u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

C.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3.发展的实质是ks5u

A.事物状态的简单重复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数量的增减D.事物位置的变更

94.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

这告诉我们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95.“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9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A.要重视质的飞跃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变的结果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97.“物极必反”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9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二者没有区别B.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