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392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docx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龋病知识点

  概述龋病的定义

  龋是一种牙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是由于细菌作用,牙硬组织脱矿、有机物分解,从而造成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一种疾病。

  

  釉质龋

  釉质的组织学结构

  脱矿与再矿化

  釉质龋的观察方法

  平滑面龋

  窝沟龋

  釉质龋的观察方法

  ●牙齿磨片

  ●光镜

  根据折光率,不能确定是否脱矿及脱矿程度

  ●软射线显微放射照相技术

  判断脱矿部位,不能观察细微变化

  ●偏振光显微镜

  龋的各层变化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细微现象

  ●高分辨电镜

  晶体的变化

  平滑面龋

  临床表现

  病理

  临床表现

  

  多见于牙邻接面接触点下方、颊舌面近龈缘牙颈

  早期表现白垩色不透明区、常规X线摄影也不能检测到病变

  食物色素沉着,黄色或棕色色素沉着

  组织崩溃龋洞形成

  

  病理变化

  ●分层

  -透明层

  -暗层

  -病损体部

  -表层

  

  分层1

  ●透明层

  ●位置:

病损的最前沿,和正常釉质相连

  ●脱矿、空隙增大为1%,树胶或喹啉进入孔隙,折光率与正常釉质相似。

  -镜下表现:

透明状

  

  分层2

  暗层

  位置:

透明层表面。

孔隙增加为2%-4%,大小不一,较小的孔隙树胶进不去,由空气占据,表现为黑色

  

  分层3

  病损体部

  位置:

最大,暗层表面

  镜下表现:

生长线、横纹较清晰,较透明,脱矿5%-25%,空隙大,树胶进入,透明

  

  分层4

  ●表层

  位置:

最表面,完整的一层;

  孔隙容积约占釉质体积5%;

  矿化程度高,含氟量高,镁的含量较低,故有抗酸力强的特性

  矿离子重新沉积。

  

  窝沟龋

  ●与平滑面龋进展形式不同

  ●原因

  -釉柱排列方向不同

  

  ●进展形式

  开始:

窝沟壁脱矿,沿釉柱向深部扩展

  口小底大的三角形潜行性龋损

  

  釉质龋的超微结构变化

  釉柱间隙(柱鞘)和晶体周微隙均增宽。

  溶解自晶体边缘或自中央开始

  晶体再矿化

  牙本质龋

  牙本质龋和釉质龋的区别

  牙本质有机物含量多:

有机基质的分解破坏

  沿牙本质小管进展快

  伴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防御反应

  牙髓反应

  修复性牙本质

  进展过程

(1)

  ●龋洞未形成

  --酸、细菌酶等进入,沿釉牙本质界扩展,沿牙本质小管深入

  

  进展过程

(2)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脂肪性变和脱矿

  --三角形病损区,底-牙表面,顶-牙髓

  进展过程(3)

  

  ●釉质崩解,细菌侵入脱矿的牙本质小管

  病理

  ●光镜

  -透明层

  -脱矿层

  -细菌侵入层

  -腐败崩解层

  

  分层

(1)

  ●透明层/硬化层

  -位置:

紧靠正常牙本质

  

  ●透明层

  -镜下表现:

均质透明状,小管结构不明显

  

  

  -成因--再矿化

  ●小管内矿物盐沉积

  ●管腔封闭-透明牙本质/硬化性牙本质

  -意义:

阻止细菌、蛋白水解酶的扩散,防御反应,慢性龋中可见

  分层

(2)

  ●脱矿层

  -位置:

透明层表面

  

  镜下表现:

色素沉着,小管结构完整,无细菌

  

  -成因:

细菌侵入前酸先进入,引起脱矿

  -临床意义:

备洞时可保留

  分层(3)

  ●细菌侵入层

  -位置:

脱矿层表面

  

  -镜下表现及成因

  ●小管内充满细菌,扩张呈串珠状

  ●产酸菌使小管脱矿

  ●产蛋白溶解酶的细菌使有机基质分解

  

  -牙本质小管互相融合,形成坏死灶

  

  -临床意义:

备洞时应彻底清除

  分层(4)

  ●坏死崩解层

  -位置:

表层

  

  -镜下表现:

牙本质完全破坏崩解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反应

(1)

  

  成牙本质细胞的变性坏死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反应

(2)

  

  修复性牙本质

  电镜

  ●透明层

  牙本质小管中不同程度的晶体沉着

  ●脱矿层

  管周、管间牙本质脱矿,晶体数量减少

  ●细菌侵入层

  管间牙本质脱矿

  牙本质小管融合成大的腔隙

  充满细菌

  牙骨质龋/根龋

  发病情况

  病理变化

  发病情况

  

  老年人牙龈退缩,牙根暴露

  老龄化社会根龋发病率增加

  病理变化

(1)

  ●病变性质:

  早期-表层下脱矿

  

  病理变化

(2)

  酸和细菌沿穿通纤维(Sharpey`s纤维)通道侵入

  

  病理变化(3)

  侵犯穿通纤维的孔隙

  

  病理变化(4)

  到达牙骨质的层板

  沿生长线向两侧扩展

  牙骨质脱矿和胶原基质破坏-牙骨质潜行性龋

  

  病理变化(5)

  牙骨质沿生长线崩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