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作业1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327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作业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限时作业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限时作业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限时作业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限时作业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限时作业15.docx

《限时作业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作业1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限时作业15.docx

限时作业15

限时作业15 文言实词

时间:

60分钟  满分:

6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8分)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

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

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

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

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

以母忧去职,殆不胜丧。

其父戒之曰:

“大孝在于安亲,义不绝嗣。

何得过尔毁顿,贻吾忧也!

”熙自是稍加饭粥。

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

进位仪同,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

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

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在职数年,风教大洽。

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

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1.与“以母忧去职”中的“去”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欲呼张良与俱去

B.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C.我从去年辞帝京

D.为汉家除残去秽

解析 A项,离开;B项,距离;C项,过去的;D项,除去,去掉。

答案 A

2.与“大孝在于安亲”中的“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既来之,则安之

C.项王曰:

“沛公安在?

D.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解析 A项,怎么;B项,使……安;C项,哪里;D项,抚慰。

答案 D

3.与“义不绝嗣”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解析 A项,与世隔绝的;B项,横渡;C项,停止;D项,断绝。

答案 D

4.与“寻除司徒左长史”中的“除”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B.赵王扫除自迎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D.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解析 A项,清除;B项,台阶;C项,拜官授职;D项,整修。

答案 C

5.与“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中的“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B.臣请完璧归赵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解析 A项,女子出嫁;B项,归还;C项,归依;D项,回家。

答案 D

6.与“沧州吏民恐其迁易”中的“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以乱易整,不武

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解析 A项,轻视,瞧不起;B项,改变;C项,代替;D项,交换。

答案 B

参考译文: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

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

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

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

因为母亲去世离职,几乎不能忍受失去母亲的悲伤。

他父亲劝诫他说:

“最大的孝道在于让父母心里安慰,在道义上不让家族断绝了后代。

怎么能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委顿呢,让我忧心啊!

”令狐熙从此才慢慢地吃饭了。

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

他先后担任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

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

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郡公爵。

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凭借功劳升任上开府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

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

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

他在任几年,风尚教化遍及沧州。

开皇四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哭泣。

等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了州境迎接,欢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27分)

郭解,河内轵人也,温善相人许负外孙也。

解父任侠,孝文时诛死。

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所杀甚众。

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

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然其自喜为侠益甚。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干杯),非其任,强灌之。

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

解姊怒曰:

“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

解曰:

“公杀之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收而葬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7.与“休及铸钱掘冢,不可胜数”中的“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刑人如恐不胜

B.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解析 A项,尽;B项,禁得住;C项,胜过,超过;D项,胜利。

答案 A

8.与“适有天幸”中的“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解析 A项,恰好;B项,享有;C项,往,赴;D项,适合。

答案 A

9.与“窘急常得脱,若遇赦”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B.若无罪而就死地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D.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 A项,同,相当;B项,如果;C项,如此,这样;D项,像。

答案 D

10.与“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中的“望”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B.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D.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解析 A项,盼望;B项,名望,声望;C项,观察;D项,念头。

答案 D

11.与“卒发于睚眦如故云”中的“卒”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五万兵难卒合

C.初,鲁肃闻刘表卒

D.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解析 A项,最终;B项,通“猝”,突然;C项,死亡;D项,士兵。

答案 A

12.与“解姊子负解之势”中的“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D.决负约不偿城

解析 A项,使……承担;B项,辜负;C项,依恃、依仗;D项,违背、背弃。

答案 C

13.与“人怒,刺杀解姊子,亡去”中的“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河曲智叟亡以应

解析 A项,使……灭亡;B项,逃走;C项,灭亡;D项,通“无”,没有。

答案 B

14.与“弃其尸于道,弗葬”中的“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解析 A项,取道;B项,说;C项,道理;D项,道路。

答案 D

15.与“公杀之当,吾儿不直”中的“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B.北邀当国者相见

C.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 A项,抵挡,抵御;B项,执掌;C项,恰当;D项,把守。

答案 C

参考译文:

郭解,河内郡轵县人,是温地善相人许负的外孙。

郭解的父亲,以侠士为业,孝文帝时被杀。

郭解为人性格沉静而勇悍,不爱饮酒。

他年少时阴狠暴躁,一有不快,就动武杀人,被他杀害的人很多。

他能不惜性命地去血报私仇,还藏匿亡命之徒,进行抢劫盗窃活动,没事时就铸假钱、掘坟墓,其劣迹多得数不清。

亏得有上天保佑,他在危急时才常常得以脱身,就好像遇上了大赦。

等到郭解已长大成人,便开始反省改过,进行自我约束,对怨仇回报以仁德,乐善好施而又清心寡欲。

然而他想当侠士的理想却越发强烈。

虽然已经做了一些挺身救命、不为功名的善事,但其凶残的本性常常表现于眉宇之间,仍然像从前一样。

而许多少年仰慕他的品行,也总爱铤而走险,伤人复仇,但郭解本人却无从得知这些事。

郭解姐姐的儿子仗着郭解的声势而很霸道,有一次他与别人一起喝酒,让人饮尽爵中之酒,那人承受不了,于是他就强灌那人喝。

那人大怒,刺杀了郭解姐姐的儿子,(然后)逃走。

郭解姐姐发怒说:

“竟敢在郭解在世之时杀死我的儿子,凶手却抓不到!

”于是就把儿子的尸体扔在道路旁边,不加埋葬,想用这件事(来)羞辱激怒郭解。

郭解派人打探到了杀人者的去处,杀人者走投无路,便自己跑来,将实情都告诉了郭解。

郭解说:

“你杀得对,是我家小儿不像话。

”于是便放走了杀人者,郭解把罪责归到了自己姐姐的儿子身上,将他的尸体收殓后加以埋葬。

众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敬重郭解的仁义,跟随他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19分)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

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

“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

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

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

”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

士大夫争言其害,栻亦以为言。

上曰:

“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

”栻曰:

“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

”上矍然曰:

“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

“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

”允文惭愤不堪。

栻复奏:

“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孝宗感悟,命得中寝。

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

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

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

天下传诵之。

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

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

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

“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以军事入奏     间:

不久

B.下闵中原之涂炭闵:

怜悯

C.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右:

崇尚

D.孝宗感悟,命得中寝寝:

停止

解析 间:

偶尔。

答案 A

17.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B.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C.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D.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解析 可抓住关键词“者”“也”“为”。

答案 B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栻以荫补入官列,担任直秘阁;同时又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

B.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栻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且言辞异常激烈。

C.宰相虞允文任命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栻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文,终使虞允文的任命得以终止。

D.张栻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

他去世时,贤士大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解析 张栻没有担任过“公辅”,应是“有公辅的声望”。

答案 D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得分点“时”“赞”“内外”;

(2)得分点“阴”“中外”“竟”。

答案 

(1)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

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

(2)然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内外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参考译文:

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

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拜直秘阁。

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

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

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

“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所振作。

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

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

”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之骚动。

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

皇帝说:

“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

”张栻说:

“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

”皇帝听了惊愕地说:

“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

“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信执政,是从相公您开始。

”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

张栻又上奏说:

“文和武确实不可偏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起武臣的愤怒。

”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

然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内外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

每次入朝论对,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

他病重临死的时候,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

天下人都流传诵读。

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时四十八岁。

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

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

张栻的言论是:

“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

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

”这是张栻论学的要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