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1264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docx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

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

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

因此,识字是小学生的一个难关。

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引导学生自己学、高兴学、发现学。

在学生掌握很多汉字后能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字,在生活中运用、巩固。

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

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

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课题界定

1、识字多元化就是指我们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不应把学生的识字范围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课堂和一本书里,而要树立“大课堂”意识,积极挖掘有效的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时间、空间上拓宽学生识字渠道,让我们的识字教学走向多元,让我们的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从而使识字教学由单一的教材走向开放的现实生活。

在课堂上变换组合各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使不同智能结构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多元化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大特点。

2、鉴于上述分析,我将课题界定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多元化的实践研究》。

研究的对象是低年级小学生;研究的学科限定于语文;研究内容是多元化识字教学。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量明显增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1—2学段)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研究内容

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是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缺乏的是对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单一,除了书中要求写的字以外,很少认识其他字,识字量少,阅读量更少,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

1997年惠农区所用“注?

提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而且大量的同音字让学生无法区分,学生错别字满天飞。

由于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词语的程度,很多字只要音相同就搬来运用。

如:

应该写成因该、已经写成以经,再一次写成在一次。

这些现象老师苦恼过、困惑过、迷茫过,可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只能是向学生一次次唠叨改改改,而学生呢?

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因此,我把探究适合学生的多种识字方法和农村本地资源相结合作为选题,把采取怎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1.探索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并把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探讨总结多种适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提高识字能力及课堂识字效率。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解决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组织课题成员培训学习、查阅搜集有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资料,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座谈法。

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和实验方法为主,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整理加工、提炼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应用。

五、课题研究实践与思考

由于我校地处城镇交界处,学生多,教育资源不特别广泛,但是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加强指导,做好示范,提高认识,消除顾虑

将研究内容及形式确定好以后,我们的实验就正式开始了,起初大家还有些担心,手脚总放不开,怕研究各种识字方法费时、费力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考试成绩。

因此在四月份课题组进行了一次研讨课,课题负责人常晓琴老师在二年级进行识字研讨课。

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识字卡片、编字谜、编顺口溜等方式识字,学“闷”字时,学生说:

把心关在门里面,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当然很闷了。

在学“哭”字时,一个学生说:

哭的时候张大嘴巴下面就是大,上面两个小‘口’是流泪的眼睛,下面的一点就是眼泪,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有效,解放了老师的嘴。

在教“事”字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串”字,一根草绳,穿两个铜板,再和“事”字联想到一块,一个人“事”很多,为了一次办完这些事,就得把这些事串起来一起办,学生由串想到事,笔画较多的“事”很容易记住了。

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生识字的方法和教师提供的识字方法加以总结归类,并指导学生哪种类型的字可用这种方法记忆。

本来是两课时的识字任务仅用了一节课就完成,并没有老师实验之前的怕费时的后顾之忧发生。

五月份课题组成员王月芳老师又在本班一年级上了一节研讨课,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非常少,识字的途径更别提了,这节课老师本着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宗旨入手,找准了识字的切入点。

家用电器学生都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会认识一些家电的“姓名”,鉴于此教师用图画卡片为学生建构了一些家电的新的意义。

如:

 电冰箱——是一个大箱子里面装上水插上点后就被冻成冰了,学生从浅意识明白了冰箱的简单含义,进而会认“冰箱”两个字,电视——是一个插上电以后就可以让人看见人、事、物、花草等各种东西的物体,学生知道了电视的“视”右面是个“见”字,左边好像一个人的“礻”字旁。

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学生接受并举一反三,电灯的“灯”右面是个“丁”好像一座小房子,“左边的火”好比亮光,屋子有了亮光就是“灯”。

十月份在实验教师中举办了一次“新颖与死板的识字方法之对比”调查研讨,通过实践对比,实验教师们一致认为还是识字多元化更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生更有创造力,识字效率更高一些。

在研讨中教师也认识到趣味化、生活化的多种识字方法不但不影响正常的语文教学,反而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

2.将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创造的儿童教育思想与21世纪的新课程新理念的目标不谋而合:

即培养创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儿童。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要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让学生反复抄写,一个生字写四遍甚至六遍,大量练习的做法。

将学生最终从识字的低效,无趣中解放出来。

那么怎样把多种识字方法灌输给学生,既能让学生在今后的识字过程中学会识字,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逐渐扩大识字量和阅读量呢?

好在实践是检验的最好方法,课题组教师将这些方法和本地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变通。

(1)在传授知识上相互渗透。

在实验中我们围绕一个知识点,将课本识字向课外延伸,加强基础识字方法的渗透,加强学生基本方法技能的教学。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 “蜻蜓、蝴蝶、蚂蚁、蚯蚓、蜘蛛、蝌蚪”这些字词时,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后总结说明:

带有虫子旁的字一般都属于昆虫类。

这种归类识字法是根据字词本身的意义决定的。

如人的身体结构的词语“脸、胳膊、四肢等”都带有“月”字旁,表示树木的词语“柳树、桃树、杨树等”,举一反三学生明白了这种归类识字法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熟练运用。

这种方法有效的培养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相结合。

在实验过程中,努力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两类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语文课堂中适当引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如:

加减笔画识字法,旧字加偏旁识字法,给字换偏旁识字法,通过教给学生“加一加”、“换一换”、“比一比”、“猜一猜”、“减一减”等方法,学生认识了很多书本中还没出现的生字。

如形声字“丁”字加偏旁后有“顶、订、盯、钉、叮等”,学生已经会认“顶”,顶是形声字加偏旁,读音相近,正好教师又教给了学生利用形声字记忆汉字的方法,学生想到了订、盯、钉、叮这几个字可能也读丁的音。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反复实践建构初步的识字教学模式。

(一)课前,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学习新课前,告诉学生课文中所有的字都是大家的好朋友。

要认识新的朋友,第一步是干什么?

先知道它的名字(音),第二步干什么?

认清它的摸样(形),第三步干什么?

知道它的特征及用途(义)。

课前,要求学生把生字在书中划出来,然后读一读,读准它的名字。

还要注意它的邻居是谁,它还能和谁交朋友。

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二)课上,教给识字方法。

在课堂上,教学识字的办法是: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记忆。

 1.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

《司马光》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就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

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如学习“目”字,可以与日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3.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

教师在教学中,并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

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4.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结合紧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

如学习“目”字,可让学生摸摸眼睛,□表示眼眶,二字表示眼睛,所以‘有两道横。

“雨”中的“一”表示天,再看“П”,它多么象房子呀,天上下雨,小雨点在屋檐上“吧嗒吧嗒”往下滴。

 5.拆字合字,在动动想想中识字。

教学时,先把这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等学生了解这种做法后,再让学生自己制),让学生拼拼,看看谁与谁是好朋友,它们合起来的名字叫什么?

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

又动手,又动脑,学习合体字的效率就大大提高。

 6、朗读中识字。

第一步,初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及其所在的句子中的读音。

第三步,在课文要结束之前,必须再次进行巩固复习。

(三)课后,反复巩固,进行加深记忆。

学生学过的生字,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遗忘,或出错。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不断地巩固。

3.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探讨、总结识字方法。

搞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天的研究是为了明天的教学少走弯路,教学研究是个漫长的过程,总结一点是一点。

一些年轻教师通过上网获取方法然后在实践中权衡哪种识字方法更适合学生,通过实践检验总结出方法。

一些年纪稍大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方法。

总结到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识字方法:

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

活动方式有

(一)猜谜语。

例如:

什么圆圆象火球?

(日)什么弯弯象小船?

(月)什么清清哗哗流?

(水),编得好的同学可获得“谜语大王”的称号。

(二)摘果子.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树(可长期使用),用彩纸剪出各种水果的形状写上要学习或已经学过的生字,每四人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到果树下摘果子,摘好后认读,哪一组摘得多认得对哪一组胜利。

胜利的一组奖励多玩十分钟。

(三)添笔画游戏. 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

搞好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例如:

“日”加一笔可以变成几个字?

(日、旦、白、旧、等)。

(四)拓宽空间,生活中识字用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好习惯,对生字的认识大有帮助。

在家中,看电视、读报纸;在路上,看标语、读店牌。

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多读书,多看报,不仅会念,还要会说。

平时让学生人手一本“小记者本”,每天把在电视中,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录下来,养成积累字词的好习惯 

4.把开展课题研究与语文教研工作融为一体

作为本课题的负责人,在学校我又担任语文备课组长,因此,搞课题研究更直接,更有效。

每学期一开学,我组织大家召开座谈会,商讨本学期应该搞哪些活动,怎样搞,由谁承担,预测一下活动效果,大家各抒已见。

两年来,我们以开展讲座,举办展览,上研讨课,示范课,观看录像,交流实验体会等形式,从中发现问题,我们集中探讨,共商对策。

六、研究成果 

1.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

在两年的研究中,通过无数次学习交流、观摩、研讨,反反复复的实践,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充分理解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牢固树立教改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学生多沟通、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多能从学生和本地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发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识字方法,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各位实验教师也不再认为农村无法搞课题,无法进行课改。

在成功与失败中,教师的传统观念与新理念不断碰撞,新理念得到内化逐渐成为教师行动的指南。

2.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

“教无定法”,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设计最佳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主动反思教学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教学中能将识字生活化、趣味化。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辅导意识增强了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家长三结合促成的教育。

为了让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了解“多认少写、提前读写”的识字新理念,我们利用农闲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请家长听课、观看成果展,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明显的转变,好些家长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自己的孩子,主动给孩子购书,帮孩子制作卡片,对孩子不认识的字也能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方法引导识字了,而且部分家长与学校配合默契,主动到校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向学校老师请教教育方法,为下一代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提高了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凭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教“会写”的生字时,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在教“会认”的汉字时,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采用认卡片,看图片,做游戏,猜谜语,念儿歌等多种渠道,让学生与生字“多次见面”,为生字创设多个不同语境,帮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认记生字,让学生乐认乐记,想认想记,会认会记。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较好地完成识字任务。

绝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识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独立地阅读课外读物,能写简短的日记,能看图写话。

5.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时效性的识字方法

(1)趣味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频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

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识字与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①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摘果子”、“风车转”……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②谜语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将生字编成谜语,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

如“两人在土堆上——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到村里——树。

③编顺口溜记忆法

在集中归类识字中,单纯的结构分析孩子们很难接受,为了激发孩子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我们自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孩子识记。

如学生难辨“峰、锋、蜂”,可这样编:

山高路远登高峰,金属磨练才锋利,蜂虫酿蜜采蜜糖。

通过形象易记的顺口溜,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峰、锋、蜂。

④儿歌识字法

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段的孩子有着无穷的魅力。

如教学“青”,青字加偏旁的生字很多有“清、请、情、精、睛、晴等”,有些学生就无法区分了,为此我这样编儿歌:

有米人精神,有言要说请,有水水清清,有日天气晴,有目眼睛亮,有心心情爽,有人很倩丽,让学生比较朗读记忆。

再通过练习:

今天天气( )朗,我们来到小河边。

小河里的水真(  )啊 !

小丽说:

“吃些食物我们才有(  )神去游泳,小红跑到草丛里捉青蛙,我连忙说:

“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做残害小动物的事(  )。

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青”这个字,还渗透学习了“睛、情、精、晴”等,妙趣横生。

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⑤形象记忆法

识记生字的过程很枯燥,如果采用比较形象的描述,直观的演示或联系生活实际的话就比较好理解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对我启发很深:

一位先生教“纸”字后,很多学生会多加一点,并且屡教不改,于是有一天,那位先生带来一张白纸,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上面狠狠点了一下,纸上马上出现了一片污迹。

先生说:

“现在这张纸已有了‘污点’,是废纸一张,没用了。

”随手一团,扔进了废纸篓。

从那以后,学生没犯过此类错误。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在学生头脑中树立形象加深学生记忆的有力证明。

形象记忆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记忆,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后会在大脑中留下鲜活的印象。

例如色彩形象,用不同颜色对学生建构生字的形象。

课堂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汉字“睬、踩”时,将两个字的偏旁“目、足”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睬、踩”的记忆。

如“休”字,用图画为学生建构形象。

一个人累了,他靠在树上休息。

左边是人,右边是木。

所以“人”和“木”合起来是“休息”的“休”字。

⑥表演动作识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

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

如:

“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如:

学习“伸”字,人伸出手臂,右面的“申”相当人的身体,中间的“︳”相当人的手臂,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2)在情境中识字

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在情境教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情境教学形式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均有记述。

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是指在识字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识字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和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产生识字愿望,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字型、读准字音、了解字义,掌握识字方法,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形成识字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春笋》一课,此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生长,风吹柳树嫩叶长,小草探头芽儿绿,美丽的大自然一直是学生的乐园。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春天是最美的,老师领着你们到大自然里去看看春天随即拿出画好的春景图(图的内容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画的)。

在学生读文后初步识字。

教师拿出识字卡片:

春笋、掀翻、冲破、冒出来、在阳光中笑……

当学生认完这些词语后,把上面几个词语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卡片贴到图上恰当的位置,学生在贴图的过程中,在熟悉的大自然画面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感悟了词语意思。

这样教识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把识字当作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3)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同时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做到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

动画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对话、电视中哪些字是认识的?

在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招牌、店名等,哪些字自己学过的?

鼓励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儿歌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在阅读中感受到汉字的丰富内涵。

(4)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

如“口、耳、目、日、月、火”这一组象形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用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多元化识字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摒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弊端,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体现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组成员还没有完全领悟新课标“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总担心学生记不住,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教学任务完不成,认字的巩固率也不理想,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新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可以不讲方法,不讲教学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

许多教师都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课标新精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缺乏重点,多而杂乱,结果使课失去了亮点,由于承载了太多的任务而变得“不伦不类”。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如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引起重视,不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我们的研究也会偏离方向,误入歧途。

因此,我们还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优化我们的识字教学过程,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