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2125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届高考地理单元测评复习题18最新

单元测评

(一)A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可见宇宙”指的是(  )

A.总星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据此回答2~3题。

2.飞船冲进大气层时速度很快,跟大气层的摩擦产生的温度可高达1600℃,变成一团火球,这与下列哪种天文现象相似(  )

A.日落日升现象

B.月升月落现象

C.彗星现象

D.流星现象

3.“嫦娥一号”所绕探的天体属于(  )

A.恒星B.行星

C.卫星D.星云

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A.风能B.水能

C.生物能D.潮汐能

2018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下图为我国最佳观测点东平大坝拍摄的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

据此回答5~7题。

图CA11

5.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辐射区

C.日冕层

D.对流层

6.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

A.黑子

B.耀斑

C.极昼

D.极光

7.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的是(  )

A.在海滨户外进行日光浴

B.在沙漠探险旅途中用罗盘定方向

C.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8.湘江自南向北的平直河岸容易发生的现象是(  )

A.北岸遭受流水侵蚀,南岸出现泥沙堆积

B.东岸遭受流水侵蚀,西岸出现泥沙堆积

C.南北两岸侵蚀情况相同

D.东西两岸泥沙堆积情况相同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9~10题。

图CA12

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0.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我国于2018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卫星。

据此回答11~13题。

11.升空时,纽约(西经74度)的区时为(  )

A.10月2日0时59分57秒

B.10月1日5时59分57秒

C.10月1日0时59分57秒

D.10月2日8时59分57秒

12.“嫦娥二号”发射之日(  )

A.西昌夜长小于12小时

B.西昌地方时6点前日出

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13.“嫦娥二号”在无动力作用状态下,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  )

A.近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B.近地点时公转线速度慢

C.远地点时公转角速度慢

D.远地点时公转线速度快

读极点俯视图,回答14~16题。

图CA13

14.180°经线是(  )

A.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B.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

C.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D.伦敦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15.180°经线此时的时间为(  )

A.3月21日6时

B.6月22日8时

C.9月23日18时

D.12月22日10时

16.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  )

A.90°W向东到180°

B.90°E向东到90°W

C.180°向西到0°

D.90°E向西到180°

17.地球上五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结果,关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赤交角变大,温带变大

B.黄赤交角变小,温带变小

C.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

D.黄赤交角变化对五带没有影响

18.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  )

A.5时B.7时

C.19时D.21时

19.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该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C.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20.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  )

A.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B.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每问4分,共2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CA14

(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的是______。

(3)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D点白昼长______小时。

(4)假若B点的纬度为7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

(5)A点在B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22.(20分)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CA15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方向呈______时针方向。

目前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大小为________。

(4分)

(2)A、B、C、D四个位置中,代表北半球春分日的是________,代表冬至日的是________。

(填代号)(4分)

(3)当地球处于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当地球位于A点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地球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图中字母),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都增大。

(4分)

 

单元测评

(一)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地月系

B.正在执行任务的“嫦娥一号”卫星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陨石

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B.河外星系

C.银河系D.总星系

3.下列能源属于地质历史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

A.核能B.石油

C.潮汐能D.地热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产生了四季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的两极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5.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②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③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④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

据此回答6~7题。

6.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A.一级B.两级

C.三级D.四级

7.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太阳光照稳定 ③日地距离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⑤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8.下图所示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则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  )

图CB11

A.M岸

B.N岸

C.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D.不能确定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并于11月3日凌晨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

据此回答9~10题。

图CB12

9.当“天宫一号”发射时,伦敦的地方时为(  )

A.13时16分3秒B.14时16分3秒

C.12时16分3秒D.15时16分3秒

10.发射时,世界上新旧两天的比值为(  )

A.1∶17B.2∶16C.3∶15D.4∶14

读下图,图中虚线表示晨昏线,每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回答11~12题。

 

图CB13

11.如果图中的日期为6日与7日,则北京时间是(  )

A.6日23时B.7日23时

C.6日11时D.7日11时

12.此时(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D.地球自转速度最快

13.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CB14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离太阳最远的A点时大致是1月初,因此我国的气温最低

C.地球从A点出发再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到南回归线的时间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小于B点

14.下面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CB15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1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 发展要求(  )

A.23.5°B.66.5°C.0°D.90°

16.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发展要求(  )

A.春分日到秋分日B.春分日到夏至日

C.夏至日到秋分日D.秋分日到冬至日

下图所示横坐标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为不同纬度四地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7~18题。

图CB16

17.图中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

B.abdc

C.bcad

D.cdba

18.造成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根据材料,回答19~20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3日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18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

19.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幔B.地核

C.地壳D.岩石圈

20.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岩石圈B.大气圈

C.生物圈D.水圈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5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CB17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3分)

(2)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