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12498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docx

重点专业中药的制药专业典型案例

创新“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人才培养模式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重点建设中药制药专业典型案例

一、关注产业发展动向,聚焦人才培养难题 

自《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亳州市“1125”药业企业振兴与提升计划》实施以来,亳州中医药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年交易额达两百亿,形成了包括现代中药研发、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材提取物和中成药生产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如何保持我校中药制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同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专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在两年的示范校建设中,专业通过构建“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的难题。

二、明确模式改革目标

本专业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结合专业实际,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为:

1、通过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实现理实双驱动。

2、通过多点对接,做到工学结合。

三、“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的实施

(一)理实双驱动

两年来,我专业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目前已建成中药炮制室、胶囊剂室、理化室等21个实验室,涉及中药饮片的前处理、加工及检测等多方面。

依托理实一体化实践场所,可以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图1、图2所示)。

通过改进教学模式,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动手操作的技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图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

图2:

分组实训教学

(二)工学七对接促进人才培养

(1)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要求与企业用人需要对接

专业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3个方面实现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专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德育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其养成了爱学习、勤思考、重实践的好习惯。

(2)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任务对接

中药制药专业课程设置要以制药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

以药品生产流程为导向,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先后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进校园,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共同进行分析、研讨、归纳,确定符合现代中药制药企业需求的专业课程(见表1)。

表1专业课程名称与工作岗位任务对接关系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岗位

1

中药鉴定

中药采购

2

中药固体制剂

中药制剂

3

中药调剂

中药调剂

4

中药检验技术

药品检验

5

中药制药设备

设备管理、维护与保养

6

中药储存与养护

仓库管理

7

GMP实物

质量监控

8

中药商品学

药品销售

9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专业按照药品生产过程进行核心课程设计,将“职业实践过程设计为学习过程,在职业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贯彻以“药品生产过程导向”为教学进程的“项目化”教学,拓展“校中厂、厂中校、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譬如在中药固体制剂工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药品生产企业的工作流程融入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掌握颗粒剂制备的整个流程(见表2)。

表2课程《中药药剂》的项目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

项目名称

教学任务

 

中药固体制剂工艺

 

颗粒剂的制备

1、主药与辅料的配比称量

2、混合

3、制粒

4、干燥

5、整粒

6、分装

7、包装

(4)实训环境与企业环境对接

专业模拟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来设置学校实训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药品的生产过程。

在中药制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上课如同上班,有质量目标,有企业口号,要求统一生产服装,有设备负责人岗位职责,设备维护记录等。

实训设施布局贴近生产实际,实训空间贴近药品生产企业环境;中药制药实训基地模拟化的实训场景,起到了以景育人,以境教人的作用。

学生在实训基地中,通过仿真或典型的工作任务,切身受到企业快节奏、严管理、重实效的要求,职业素养在无形中养成(图3所示)。

图三:

学生进行自动封包机操作

(5)实习考核与企业评价对接

实训考评要与员工考核接轨。

我们将企业的考核制度与学生的考核评价接轨,注重过程考核。

企业员工考核主要从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的规范性、工作量、工作能力、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将这些融入到实习整个过程之中,重视平时考核,即过程考核,素养考核等,作为学生平时成绩。

表3考勤记录表

考勤记录表

在企业实践的起止时间

从 年 月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共天

具体时间

出勤情况

指导员签名

出勤

旷工

迟到

早退

事假

病假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鉴定意见表

实践单位鉴定及意见

  (单位盖章) 单位主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学校考核及意见

  (单位盖章)学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6)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能力建设为本位、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的专业建设原则,为提高学生的技能以及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考取资格证书,获得第二资格技能证书(见表4)。

表4核心岗位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1

中药检验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2

中药调剂员

国家人社部

高级

3

中药炮制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4

中药提取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5

中药养护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6

中药制剂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7

中药采购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8

中药销售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9

中药仓管员

亳州市人社局

中级

10

公共营养师

国家人社部

中级

(7)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中药制药专业以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创业培训、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对口升学教育和时间教育为职业教育的重点,以育人为中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有特点、技术能力有水平、职业生涯有规划、终身教育有潜力”的高素质的“四有人才”。

四、整合校企资源,保障实施顺畅

(一)校企合作是基础

学校先后与北京同仁堂有限公司、上海雷允上、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九方制药、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等十家制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作为中药制药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提供实训场所、技术专家、生产产品等资源,根据教学的需求,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开发和人才培养方式,组织项目教学、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确保学校教育紧贴企业人才需求,真正做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二)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

“校企合作、工学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老师能够进行”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在课程设计上,以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岗位工作过程为依据,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开展项目化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使”教、学、做“为一体化;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在一体化(双师型)师资培养上我校中药制药专业,针对性的制订了一系列措施(见表5)。

表5一体化(双师型)师资培养

序号

培养对象

培养内容

培养效果

1

全体专业教师

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

专业技术不断进步,视野得以开阔

2

新进青年教师

送进企业参加3--6个月实习实践

实践能力增强

3

企业引进的教师

由资格深、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组成结对帮扶

教学水平快速提高

4

骨干教师

参加全国、省的师资培训班

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升了业务水平

5

双师型教师

参加企业实践和全国、省的师资培训班

提升了业务水平和“理实一体化”水平

6

专业带头人

参加企业实践和全国、省的师资培训班

提升了教学研水平和“理实一体化”水平

(三)校内实训基地是保障

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新增中药传统炮制室、中药现代炮制室、中药前处理室、中药粉碎室、中药制剂室、中药包装室、中药检测室、信息化多媒体教室,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到了21个实训室,完善了实习实训制度、企业文化、更新并补充了实训设备,建成了中药制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工学”七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保障。

五、凝练成果与成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育人成效突出

通过创新“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双证率100%,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99%,99%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医药企业就业。

2012年,在烟台举行的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专业2名学生参加专业传统技能比赛获得3个第一名,2013年在连云港举行的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专业2名学生参加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取得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3年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举行的”东港杯“中药质检大赛中,我专业4名学生参加比赛取得了1个第二名、1个第五的好成绩。

(二)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满意,学生对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认可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企业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对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非常满意。

学生对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也感到满意,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比较欢迎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学生反映课程学习内容与中药制药生产环节息息相关具有工作趣味性,教学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如在项目教学中将企业颗粒剂的生产改为模拟实训生产等,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兴趣高涨。

(三)专业教师成长迅速

两年来,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20名,引进高学历人才6名,双师型教师达到95%以上,专业教师迅速成长,教研教改能力明显提高,申报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两门,开发并出版校本教材1门,发表省级以上科研教学论文十多篇。

六、体会与思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重道远

专业团队还需要不断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深度合作的理论研究并指导实践,进一步完善理实双驱动的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持续深入

推广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学校的支持,企业的深度合作。

企业参与积极性如何调动,改革的支撑政策和机制如何建立,诸多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解决完善。

综上所述,校企双方只有深度合作、合力参与,“理实双驱动、工学七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更好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