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0905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农村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农村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农村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农村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docx

《新农村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建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建设.docx

新农村建设

No3-2006总第138期

 

2006年3月15日

 

★利用城市遗产促进社会和谐

★城市规划应以和谐为本

★《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指出“环京津贫困带”世界罕见

★北京今年确定46个重点建设项目

★北京:

老旧小区整治在行动

★《北京胡同环境整治标准》正在编制中

★胡锦涛强调: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谈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曾培炎强调:

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发展

本期要目

 

胡锦涛强调: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14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要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則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

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下转第2页)

全市村庄体系规划上半年完成

本报讯市规划委称,全市村庄体系规划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

除免费向村民发放适合北京农村的节能住宅设计图样外,还将在试点村新建民宅样板,方便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参考。

北京共有近4000个行政村,农村面积占北京面积的92%。

但是40%的农村从来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规划。

去年,北京48家规划建筑设计单位派出200余名规划师、建筑师和工程师,义务下乡为远郊区县73个试点村编制村庄规划。

目前全市村庄体系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

一季度,北京城市规划展览馆将举办试点村庄规划展览,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

同时,市规划委计划组织编绘适合北京农村地区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免费发放给广大农民。

集成当前的村庄房屋建设的适用技术后,将在试点村新建或改建个别民宅,作为新农村房屋建设的示范点。

北京推出农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

《北京市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研究》课题研讨会于近日召开。

与会各位专家对此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完成了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对全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根据城市化的定义和内涵,该指标体系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

5个方面是经济、社会、人口素质、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及环境;16项指标分别是: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城乡收入比例、小城镇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占比重、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比重、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养老保险覆盖率、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民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家用电脑普及率、人均年电力消耗量、使用清洁能源普及率、卫生厕所覆盖率、农村道路密度。

(中国信息报2005.11.22)

(上接第1页)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胡锦涛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

六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胡锦涛指出,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曾庆红希望参加研讨班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聚精会神研读,充分交流思想,深入探讨问题,不断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

参加这次研讨班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负责同志。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谈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本刊讯:

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2006年至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于2006年2月10日公布,现将其中所列“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的第9条“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纲要摘记如下: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

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

发展思路:

(1)以城镇区域科学规划为重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发展现代城镇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结合、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

(2)以节能和节水为先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

突破城市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耐久性绿色建材,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4)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

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善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优先主题: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

重点研究开发各类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交优先智能管理、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综合功能提升技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与人工调控技术,土地勘测和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等。

(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重点研究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

(56)城市信息平台

重点研究开发城市网络化基础信息共享技术,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多维建模与模拟技术,城市动态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城市网络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应急和联动服务关键技术。

(原载北京日报2月10日)

加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建设部监察部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建设报2月6日讯为了加强对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根据《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要求,建设部和监察部日前决定成立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

记者从设在建设部城乡规划司的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办公室负责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日常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具体职责一是筹备召开有关会议,起草有关文件、承办信息收集、资料整理与工作交流;二是督促各地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组织专项检查;三是了解、综合各地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情况及动态,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四是受理群众举报,对群众反映和检查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转请并督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建设部和监察部在《通知》中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尽快地建立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按照(通知》的精神切实有效做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

节能不节约节能不舒适

——北京建筑节能的认识误区分析

徐米甘

建筑节能形势紧迫

每年11月15日是媒体大力宣传的“保证供暖日”,不少地方11月5日前后就已开始供暖;北京某报去年11月15日的有关报道刊登了一张图片,表现了“正常供暖”后,街道上一派“雾气腾腾”的“乐观”景象;但是记者在此犯了—个节能知识上的错误:

暖气管道通风口上“雾气腾腾”,表示的不是正常供气,而是“跑气故障”造成的浪费。

在生活中,这样的节能认识误区经常存在。

记者更应该提醒北京市民注意的是:

北京冬季采暖用煤、用天然气的“充足、方便”,是全国各地支持和援助的结果;而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相对紧缺是世所共知的:

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按目前开采速度仅可供应80年),人均石油储量仅为11%(我国石油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3亿吨,按目前开采速度仅可供应14年),人均天然气储量仅为4.5%。

今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

节能形势非常紧迫。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搞好建筑节能,是挑战,也是机遇;存在着重重困难,也存在着巨大潜力;要只争朝夕,也要循序渐进。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是约20年前从北方采暖地区的居住类建筑开始的。

借鉴和参考节能先进国家的经验,设定了在1980年住宅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30%的指标;节能措施分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供热系统节能两大块同步进行。

10年前,上述节能指标提高到50%。

3年前,北京市领先于全国,把节能指标提高到65%。

作为全国能源供应的“特保儿”,北京市理应在节能方面多做贡献;在经济、技术实力上,北京市也有能力达到这一指标。

考虑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引发的建筑热潮,这一举措也是完全必要的。

大型公建能耗过高

去年7月1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在全国实施。

北京市现有民用建筑3.83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占58.5%、普通公共建筑占36.1%、大型公共建筑占5.4%。

而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指标却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至15倍,全市现有大型公共建筑的电耗相当于全市居民生活用电量的一半。

由此说明,公共建筑节能的形势也很紧迫。

最近清华大学研究制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标准》,在奥运会场馆建设中试行,由专家对设计方案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等。

旧房改造任务艰巨

比起新建建筑来,巳建成建筑的节能改造面临的困难更大。

《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曾要求对北方采暖地区热环境差或能耗大的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2000年起重点城市成片开始,2005年起各城市普遍开始。

实际上,这一工作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比计划滞后了约10年。

对集中供暖住宅装设热表和温控阀并按表计量收费的工作,也比原计划滞后了约10年。

除了建筑物按节能标准进行新建、改建之外,各类建筑的日常节能运行管理,政府部门有关建筑节能各项政策、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建筑节能新思想、新理念的宣传推广……,还有很多很多工作急待我们去完善或完成。

认识误区危机重重

有关建筑节能,存在几个重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新的北京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节能65%”,就是说实施新标准后,北京地区的住宅采暖能耗可以比1980年代节约65%。

实际上,新的北京地区节能标准只是要求新建或改建的每座住宅楼,比同样大小的一座1980年代建造的住宅楼“节能65%”。

但是,由于目前的北京地区住宅保有量远远高于1980年代的住宅保有量,也由于尽管提出了要求,可是所有1980年代以前的不节能住宅、1980年代以后按“节能30%”、“节能50%”建造的住宅几乎都没有进行符合新标准的节能改造,所以目前北京地区的冬季采暖能耗已数倍于1980年代的采暖能耗;随着北京居民总数、人均住宅拥有量、住宅舒适程度的继续飞快增长,即使我们的节能工作做得再好,在可以预见到的10到20年间,北京地区的采暖能耗绝对值将继续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误区二: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因为经济、技术的落后所致;待将来经济、技术发展到相应水平,建筑节能工作才好开展。

经济、技术落后,对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影响,但肯定不是决定性影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主要的在于目前国内在生活态度、消费观念上存在的—些浮躁和落后的东西:

吃、住、行都要讲排场、摆阔气、比名牌,至于是否节能,好多人都只是口头说说,实际上置于脑后而不顾。

比如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有些设备已研制、生产出来了,某些入却嫌它不好看、不方便,而不愿使用。

以中国的国情,按当下的趋势走下去,不等经济、技术发展起来,能源先已耗尽了。

我国的建筑节能已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缓。

误区三:

搞节能建筑是“只节能不节钱”,“只节能不舒适”。

某些人这么说,是为抵制节能建筑,为掩盖自己只顾眼前利益、追求奢侈目标找借口;还有些人是认识模糊,以为冬天采暖是越热越舒服,夏天空调是越凉越舒服。

其实,科学的设计计算以及试点工程证明,节能建筑完全能做到“又节能又节钱”,“又节能又舒适”。

退一步说,当前中国人多是为子孙甘当牛马的;把眼光放宽一点,放远一点,为大家的子孙后代多留一点能源,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去发明和生产用来代替这些能源的东西,我们自己多花点钱,牺牲点舒适度,又何尝不可呢?

误区四:

建筑节能是政府机构、科研设计、房产开发、物业管理部门的事,与我们老百姓关系不大。

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必须有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做好。

那么多的节能法律、规范、标准、措施必须有各阶层老百姓的支持,都必须落实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而且建筑节能不仅仅是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就能做好的,还存在道德范畴的问题,更要求各阶层老百姓的自觉行动来保证。

比如说当前国内住宅户均面积偏大的问题,它造成的从建设到运行过程的能源、资源浪费,决不在少数;但这个问题不能靠法律、法规来解决。

有关部门只能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在媒体上宣传引导;开发商只是跟着市场走;而市场正是取决于各阶层老百姓的消费意向。

我们不仅要批评日本人通过战争和经济手段获得他国资源、能源,还应该学习日本人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的做法和一致性:

据日本官方2004年统计,全日本户数占56.6%的户建住宅(相当我国的别墅或农民住宅)一般使用面积约为100~120平方米,占40.0%的集合住宅(相当我国各等级的高层、多层住宅)一般使用面积约为50~90平方米,全日本住宅户均使用面积为93.85平方米。

而我国尽管经济发达水平比日本低得多,当前城乡新建住宅的使用面积约为日本住宅的1.2~1.8倍。

我国是一个高耗能、低产出的国家,而日本是一个低耗能、高产出的国家。

如果以生产一美元的等值物来计算,日本耗费的是一份能源,美国要耗费三份能源,而中国最差,几乎要耗费八份能源。

由于资源缺乏,日本民族养成了节约能源和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并融入其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人也要培养日本人那样的危机意识,才能自觉、积极地为建筑节能填砖加瓦。

误区五:

采暖、空调的室内设计参数就是最佳参数,日常运行都应该达到。

以为冬天采暖是越热越舒服,夏天空调是越凉越舒服,这肯定是错误的;而把采暖、空调的室内设计参数当做日常运行的最佳参数也不正确。

实际上,日常运行的最佳参数应该综合考虑节能和舒适度要求而定,应该随着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人员健康与适应情况而变化。

若是冬天把室温调得过高,或是夏天把室温调得过低,反而容易患病。

设计机构不能推脱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责任,但是真正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走出节能认识的误区,形成节约的社会风气和习惯。

(中建报)

(作者单位为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规划图志》正在编辑中

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委托,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正在筹备《北京城市规划图志》编辑工作。

《北京城市规划图志》是以规划为主,以图展史,文字注解,英文注记。

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客观的态度归纳规划历史,要有艺术性、收藏性和纪念性的书册。

从1955年算起至今,北京城市规划工作已走过半个世纪,在这五十年中北京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编辑城市规划图志其目的是回顾北京城市规划的过程,展现北京城市规划的成就、宣传北京城市的重要作用、展望北京的美好未来,让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了解北京城市规划的历史。

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为了编辑好“城市规划图志”已经先后召开了五次筹备工作会议。

他说:

这段时间大家作了很多工作,很有进展,今后我们每月碰一次,通过情况的交流,使我更有了信心,我们大家以历史的责任感,都是带着病,克服了许多困难,已经有多年不工作了,找资料很困难,好在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规划当事人,通过这一段工作,使我们越来越明确我们要作的东西。

图志是最后成果,成果的基础需要大量基础资料作保证,总体规划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断的深化,而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性质,规模布局的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都有它一套的发展历程和规律,都有他多多的故事,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人去查阅我们自己编制的历史档案回忆我们亲自经历的事情,这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图志可能受到篇幅的限制,将来这些故事的编辑就是我们图志的符号更为具有历史主义。

最后时间理想是能在党的生日85周年出炉的话最好。

必竞我们都已年老体弱了,保护好身体最重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作好这篇文章,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在迎接党的85周年生日的时候,共同努力奋斗。

(文忠)

曾培炎在国务院召开的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

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健康发展

新华社2月10日电2月10日,国务院在广州召开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并讲话。

曾培炎强调,风景名胜资源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

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促进风景名胜区永续利用。

曾培炎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名胜区工作不断加强,各地在加强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风景名胜区已成为人民群众休闲观光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的生动课堂。

进一步加强管理、合理开发风景名胜区,有利于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培炎对进一步做好风景名胜区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编制好风景名胜区规划。

制定规划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則,合理划定景区范围,确定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好开发时序和强度。

景区内项目建设,要优先安排保护性设施,适度考虑基础设施,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建设。

要严格执行规划程序,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二是高度重视对自然风貌和人文遗址的保护。

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則,明确景区内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严格限制砍伐、采掘、捕猎等活动,尽量减少生产生活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加强保护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三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

要切实搞好对景区生产经营和旅游活动的监管,坚决制止无序开发。

在核心景区,禁止建设楼堂馆所等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在一般景区,禁止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设施,防止景区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

要切实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维护景区秩序,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四是加大风景名胜区工作的统一协调力度。

有关地区要完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促进风景名胜区工作迈上新台阶。

五是依法开展风景名胜区工作。

要抓紧出台《风景名胜区条例》,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把景区保护、开发和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会上,国务院法制办、建设部,有关部门、地方和风景名胜区负责人发了言。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总面积9.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

全国31处世界遗产中,有16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此外,全国还有400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全国大城市房价前10位排名

房价

排名

城市

每平方米商品房

平均房价(元)

2004年居民家庭人

均可支配收入(元)

收入

排名

1

温州

9278

17727

2

2

上海

8627

16683

4

3

杭州

7210

14565

7

4

北京

6232

15638

6

5

深圳

6037

27596

1

6

宁波

5900

15882

5

7

广州

5660

16884

3

8

厦门

5756

14443

9

9

南京

4960

11602

11

10

天津

4760

11467

12

(原载1月27日城市导报)

利用城市遗产促进社会和谐

郭文升

一、城市和谐是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基石

城市是现代人生活工作交往等重要活动聚集地,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从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