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195129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docx

《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基本概念

《学前儿童卫生学》

1.学前儿童卫生学:

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

2.健康:

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无论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态有何差异,所有人都拥有享受现有最高的健康标准这一基本权利。

3.HS=f(E+AcHS+B+LS):

在这个式子里,HS(healthStatus)指的是“健康状态”;f是函数符号;E表示环境;AcHS(AccessibilitytoHealthService)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B(BiolgicalFactor)表示生物性因素;LS(LifeStyle)指的是生活方式。

4.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等。

5.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该模式是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人看做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

生物是从人机体出发,分析儿童的身体生长规律;心理是从其成长过程,个体的血质特征出发;社会模式是从学校、家庭和社会机构三者出发;在后面的儿童问题的产生及预防措施中使用该模式解释论述。

6.遗传: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7.性状:

指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8.遗传病:

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

9.变异:

生物学用语,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是遗传的结果。

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10.身体的生长:

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及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全身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大小、长短及重量的增加及形态的变化,量的变化。

11.身体的发育: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变化。

12.脊柱生理性弯曲:

我们把人体从上到下的四道弯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

13.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但是生长发育的速度在各年龄阶段并非一致,而是时快、时慢,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前后阶段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14.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人体各部分的长、围、宽度的生长发育在快速增长期的开始、高峰和结束不仅有早晚之别,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15.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人体是统一完整的机体,人体各部的生长发育不是均衡一致的。

儿童的身高、体重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比例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都是不均衡的。

16.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各个系统的发育彼此密切相关联,某一器官的发育可以促进另一器官的发育。

学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密切相联系的;生理的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

17.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在正常的个体之间,生长发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反映在生长类型、性别和成熟类型等方面。

18.体重:

是指人体的总重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重量及其增长的综合情况,也作为计算药量的重要依据。

19.身长(身高):

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是最基本的形态指标之一,常被用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

20.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例如:

肺活量、脉搏和血压

21.生长发育的标准:

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通过一次大数量(横剖面)发育调查,收集发育指标的测量数值,经过统计学处理,所获得的资料即可成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发育的评价标准。

22.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全身性疾病。

它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生长过速;喂养不当;疾病的影响(慢性呼吸道疾病、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

预防

23.肥胖症:

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累过多。

一般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均值20%以上称为肥胖。

24.病原体:

外环境中一些能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叫。

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25.免疫性:

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对同一种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

26.情绪:

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27.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比较经常、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

28.谈话法:

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29.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0.心理紧张:

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它取决于人对加重或超出其负荷的危及其完好状态的评估。

31.心理疾病:

是一组躯体疾病或一种综合症,它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可能有器质性的倾向,也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其所处的环境有关联,但是更多的是与个体遭受到过度或过强的紧张刺激有关联。

32.适应:

指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即包括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适应),也包括个体作用于环境(改造)。

33.儿童期恐惧:

是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明显干扰其正常行为,造成社会适应性困难。

34.暴怒发作:

指的是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出现哭闹、尖叫等过火行为。

预防学前儿童的暴怒行为,应从小培养儿童懂道理、讲道理的品质,不要溺爱和迁就儿童。

35.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在学前儿童中较为多见,在男性儿童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

学前儿童中比较常见的品行障碍有攻击性行为、偷窃、说谎、残害小动物、破坏公物等等。

36.攻击性行为

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品行障碍,表现为当儿童受挫折时采取打人等攻击性行为,引起同伴或成人与其对立和争斗。

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父母。

成人的榜样作用。

37.发育性语言障碍:

是学前儿童中的一种因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以分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两种类型:

仅有表达性障碍的儿童,一般随年龄的增长会自愈,逐渐获得正常的语言能力,而接受性语言障碍的儿童则一般需经过特殊的训练,才有可能获得语言能力,且在今后会出现语言功能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缺陷的可能性较大。

38.发音性语言障碍:

轻度的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而对于重度的则应进行言语矫正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因为这些儿童会由于发音不清而造成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并伴有行为退缩、孤僻等问题。

39.口吃:

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节律的障碍。

有这种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说话时,声音、音节或单词往往较不正确地重复、延长或停顿,以致中断了有节律的语流,在说话时常伴有跺脚、摇头、拍腿和做鬼脸等动作。

情绪兴奋、惧怕、激动等紧张状态下,口吃表现得更为严重。

40.多动症:

多动症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DD),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问题行为。

41.营养:

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包括摄取、消化、吸收和体内利用等。

42.膳食制度膳食制度:

将一天的食物总量按一定数量、质量、次数和时间分配到每一餐次的一种制度

43.必需氨基酸:

指的是人体自身(或其它脊椎动物)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44.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钟,指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的周期性循环或有节律的活动。

例如:

托幼机构的作息时间;人体内的体力、情绪和智力三种节律的周期循环;

45.始动调节

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以后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神经组织具有“惰性'",需要时间去克服。

同时神经系统对其他器官、系统的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46.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是指一种由固定程序的条件作用建立的暂时联系系统,即条件反射系统。

它是巴甫洛夫学说中的一个概念

47.疲劳:

疲劳又称疲乏,是一种主观不适感觉

《幼儿心理学》

1.心理现象:

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动机

(2)心理过程(3)个性。

2.幼儿心理学:

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环境:

就是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遗传:

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

5.生理成熟:

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

6.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就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7.认识过程的无意性:

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

8.注意:

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9.注意的指向性;

是指人在清醒的每一瞬间,心理活动都指向某个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10.注意的集中性:

是指心理活动在指向某一事物的同时,就会对这个事物全神贯注,把精神都集中到这一事物上,使人的活动得以进行下去并使活动得以完成,有时周围发生了别的事,他也不会察觉到。

11.无意注意:

就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2.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就是。

14.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

15、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16.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

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

17.注意的分散:

是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一种状态,它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

俗语叫做分心。

18.注意的转移:

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中去。

19.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0.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1.视敏度:

即视觉敏锐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人通常所称的视力。

22.听觉感受性:

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的最小差别的能力。

23.“重听”:

是指有些幼儿虽然对别人所说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全,但是,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的动作及当时说话的情境,正确地猜到别人所说的内容。

24.方位知觉:

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25.距离知觉:

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26.时间知觉:

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27.知觉的选择性:

在日常生活中,同一时间内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而人总是有选择地以个别或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知觉得格外清晰。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28.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29.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30.记忆:

是对经验的衰亡、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31.无意记忆:

是指没有自觉记忆目的和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

32.有意记忆:

是指按一定的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积极思维活动的记忆。

33.运动记忆:

是指对自己的动作或身体运动的记忆。

34.情绪记忆:

是对经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35.形象记忆(狭义):

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材料,如婴儿“认生”现象,就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36.词语逻辑记忆: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的内容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故称词语逻辑记忆。

这种记忆出现得比较晚,是随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37.机械记忆

是在不了解材料的意义的情况下,只根据材料的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一种记忆,即所谓的“死记硬背”。

38.意义记忆:

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一种识记。

39.保持:

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0.遗忘:

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再现。

41.偶发记忆:

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道出现的其它东西。

42.想象:

是人脑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3.无意想象:

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44.有意想象:

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5、再造想象:

是指根据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样、图纸、符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形成有关这一客体新形象的过程。

46.创造想象:

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47.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48.直观行动思维:

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49.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50.抽象逻辑思维

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51.问题情境:

是指那些在幼儿的生活和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提出问题的情境。

53.分析:

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

54.综合

是在头脑中把各个不同的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思考的过程。

55.语言: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56.言语:

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57.口头言语

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

58书面言语

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

59.内部言语

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

60.情境性言语

是指幼儿在独自叙述时不连贯、不完整并伴有各种手势、表情,听者需结合当时的情境,审察手势表情,边听边猜才能懂得意义的言语。

61.连贯性言语

指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反映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所讲述的意思的言语。

62.自我中心:

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上的现象。

63.适应性

告知实际上是儿童要促使别人听他讲话并且想方设法影响别人,即在传递思想。

64.情感的感染作用: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

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65.道德感:

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66.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主要指幼儿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及幼儿之间的关系。

而在这些关系中,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班内教师与幼儿本人的关系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67.个性:

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中。

68.自我评价:

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69.自我体验:

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

70.自我控制:

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

71.需要:

是个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即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的要求或自身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于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个体对其存在与发展条件的欲求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

72气质:

指一个人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指向性方面,气质特点包括天赋性,遗传性和稳定性。

73.“掩蔽现象”:

就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

74.性格:

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75.能力:

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76.社会性:

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77.社会性发展:

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78.性别行为:

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

79.道德的发展:

是指个人的那些符合社会规则的道德品质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对各种是非标准的掌握(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及道德行为。

80.亲社会行为:

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81.攻击性行为:

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物的行为

82.亲子关系:

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83.依恋

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84.性别角色

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

85.男女同一化:

就是指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特点。

86.亲社会行为

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87.移情:

是指个体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88.挫折:

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自己实现目的和满足需要时的情绪状态。

89.关键期:

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即为新生儿期,是儿童从胎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90.危机期:

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91.动觉强化:

是指用一种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来强化这种运动与无关刺激物的联系的学习方式。

92.延迟模仿:

它不是指直接模仿眼前事物(原型),而是指在原型消失后进行的模仿。

93.客体永久性观念:

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认为主体)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94.幼儿期健忘:

回忆幼年事物之能力的现象就是幼儿期健忘。

94.记忆态度:

指的是记忆的目的和意图,有目的、有意图的为有意记忆,反之为无意记忆。

 

95.想象:

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96.记忆回涨现象:

学习一段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以后才遵循遗忘规律。

97.精神奖励:

是指通过在集中对幼儿的口头表扬,言语肯定,鼓励或评选好孩子等在儿童集体中创造一种气氛。

98.工具性行为:

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行为作为手段,没想到要使对方受到伤害的行为。

99.行为强化:

是指父母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对儿童行为的不同反应来巩固或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态度习惯。

100.个性:

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101.气质:

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三大个性特征之一。

102.性格: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自我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

104.最近发展区:

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能达到的认识水平,这两者之间的空间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05.表象:

是头脑中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客观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106.年龄特征: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07.个性倾向性:

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包括兴趣,需要,和动机等。

108.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109.心理过程: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按其性质和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110.意志过程:

是由于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人意识的客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现实目标的过程。

111.心理测验法:

是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112.游戏言语:

指在游戏或绘画活动中出现的言语。

113.美感:

指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114.心境:

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又有持续作用的情绪状态。

115:

激情:

是短时间、猛烈爆发的情绪状态。

116.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117.理智感:

是人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

118.独立性:

是指一个人的判断、意见、信念或行动不轻易受他人影响的自主程度。

119.坚持性:

指较长时间按照预定目的去行动。

120.自制性:

善于统筹自我,如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等。

121.自尊:

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体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

122.自信:

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

123.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

124.自我检查:

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