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923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docx

广东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前 言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省委、省政府1998年已将汽车工业确定为我省三大潜力支柱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

根据省委常委会议关于将竞争力研究成果转化成行业规划、并制订相关政策的决定和省政府工作部署,制定《广东省汽车工业2005-2010年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省汽车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2003年我省拥有汽车工业企业430多家,其中汽车生产企业52家(整车制造类企业7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见附表1),摩托车生产企业57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320多家。

全省汽车产量21万辆(各类产品产量见附表2),摩托车产量277万辆。

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5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

  

(一)发展势头强劲,总量规模尚小。

1998年到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5.9%,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汽车产量由1999年占全国比重的0.9%提高到2003年的4.7%,在国内排名由第16位跃升到第7位。

但我省汽车总量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汽车生产强省吉林(59.2万辆)、上海(57.7万辆)、湖北(36.8万辆)、重庆(41.8万辆)和北京(34.6万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轿车产品优势突出,其他汽车品种竞争力不强。

我省汽车工业以轿车为主,形成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两个主要品牌。

2003年我省轿车产量18万辆,占全省汽车产量的86.7%,占全国轿车产量的9.1%,列全国第3位。

但我省客车、专用车、载货车以及零部件的发展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

  (三)引进外资效果显著,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我省陆续引进了本田、日产和丰田三大世界级汽车制造商来投资建厂,一批国际著名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也陆续落户我省,形成了一个以日系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集群”。

但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方,缺乏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

  (四)经济效益高,营利能力强。

2003年我省汽车工业销售收入746亿元,在全国排第6,其中摩托车销售收入居全国第2;实现利润94亿元,在全国排第3,其中汽车整车利润全国也排第3(见附表3);汽车零部件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处于第6-7位;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劳动生产率、利税率等指标较高,其中利税率高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

  二、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世界汽车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总量过剩,产业集中度高。

目前全球汽车产能已达7000万辆,与市场需求相比能力过剩25%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汽车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6+3”的格局(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大汽车集团以及宝马、标致雪铁龙、本田3家公司),9家跨国公司的汽车产量达全球汽车总产量的95%。

  2.汽车销售市场中心逐渐东移,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向新兴市场产业转移。

目前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我国、印度、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正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

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在亚洲尤其是我国采取投资设厂、增资等方式争夺市场,并开始借助他方人才、成本、市场的优势建立开发机构或分部,发展合作研究开发。

  3.零部件采购国际化、系统化、模块化,产品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主机厂实行最佳化跨国采购,零部件商也随生产点转移,在配套地建厂,实行就地生产,系统化、模块化供货。

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产品换型、改型加快,不断推出多功能车、休闲车、运动型多用途车、以及融合了不同车种特色的交融式车型等新车型。

  

(二)面临的国内形势

  1.产销量高速增长,我国有望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消费市场。

199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年均24.8%的高增长态势,20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万辆,比上年增长35.2%;销售汽车439万辆,比上年增长34.1%。

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销量将达到800万辆,产量1000万辆,我国将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制造基地。

  2.产业集中度高,初步形成“3+X”发展格局。

2003年三大集团产量达到了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47.9%,其中轿车占全国67%,载货车占全国39.3%。

北京、广东、江苏和重庆等地也正在形成一批地域性的汽车集团,与三大汽车集团并存构成“3+X”格局(见附表4),汽车产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

  3.生产过剩和激烈竞争加大了汽车行业重组的必然性。

据各地上报的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统计,预计2008年全国规划汽车产能将接近1000万辆,届时国内汽车需求约7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明显下降。

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做强做大,将难逃被兼并重组的命运。

  4.汽车工业投资增长快,民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

2000年到2003年汽车行业投资年均增长18.2%,民营资本加快进入汽车领域,吉利、比亚迪、美的、春兰、格林柯尔、新飞等企业纷纷进军汽车领域。

在汽车行业,民营企业已积累了较强实力。

  (三)我省的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汽车工业基础日益雄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业相配套的较完整的汽车工业产业体系。

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我省的汽车产业配套也不断完善,主要体现在:

我省是区域性的金融管理中心和资金调控中心,拥有世界汽车行业各种品牌的代理商和汽车4S直销店,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渠道畅顺,公路密度、一级公路、等级公路和水泥路面里程等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等。

  2.市场优势。

广东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往来最重要的物流通道,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

同时,我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汽车消费需求强劲,是全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3年广东市场销售轿车约40万辆,占全国轿车销售总量的20%以上。

2003年,我省人均GDP2032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区人均GDP约4500美元,超过国际公认的汽车进入普及期的人均GDP3000美元标准,进入汽车普及时代。

  3.投资环境优势。

省政府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于1998年明确将汽车工业作为潜力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发展。

同时,我省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已初步建立了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体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少。

为集聚汽车工业资源和引导零部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我省规划了一批汽车工业基地,珠三角地区正在成为汽车零部件工业产业集聚地。

  三、我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竞争力不强。

2003年我省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年产汽车12.3万辆,市场占有率仅2.77%,与国内三大汽车集团超过15%的市场占有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载货车、客车生产企业产量大部分在1500辆以下,市场占有率更低,规模竞争力较弱。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我省汽车的骨干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核心技术基本上依赖合资外方,缺乏自主品牌。

大部分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建立起自主的研发机构,目前全省还没有企业具备轿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的综合开发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较低。

  (三)零部件工业发展滞后。

我省汽车整车产值与汽车零部件产值的比例仅为1:

0.5,远低于国际1:

1.7左右的惯常比例。

汽车生产企业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依靠外供,如国产化率较高的广州本田公司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110家,其中在我省的仅有28家。

  (四)人才不足矛盾突出。

我省管理、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强,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不高,企业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素养高的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设计、研发人员缺乏。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适度规模扩张、做大做强战略,认真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

发挥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作用。

重点发展轿车生产,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以广州轿车工业为龙头,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一)总量目标

  1.生产规模。

2005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65万辆(其中轿车55万辆,大中型客车2.5万辆),摩托车产能达到400万辆;到2010年,我省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40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见附表5),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汽车出口占总产量1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500万辆。

全省汽车产量在全国进入前三。

  展望2020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成本降低和私人轿车需求稳步增长,只要我省坚持做好汽车品牌经营和配套能力建设,积极促进和支持汽车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扩大规模,我省汽车生产有望达到300万辆(其中轿车250万辆)。

  2.投资规模。

“十五”后2年我省汽车行业将新增投资60亿元,其中汽车22亿元,摩托车8亿元,零部件30亿元;“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行业将再新增投资440亿元,其中汽车140亿元,摩托车40亿元,零部件260亿元。

  3.经济指标。

预计2005-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

2005年,汽车工业产值12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4%,出口10亿美元;2010年,汽车工业产值3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5.4%,出口60亿美元。

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值1600亿元,与汽车整车产值之比接近0.8:

1。

  

(二)结构调整目标

  在国家汽车工业政策引导下,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重点扶持轿车、摩托车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支持客车、载货车、专用车和零部件企业联盟整合、做专做强。

到2005年,全省汽车工业产业布局基本完成,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体系日臻完善,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力争形成1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5%。

培育2-3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零部件出口产值占其销售总额20%以上。

形成3--4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摩托车企业集团。

我省成为国内汽车和摩托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三)技术目标

  积极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加大汽车工业技术开发的投入,至2010年,我省汽车工业研究与开发费占汽车工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加快对国外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为自主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力争在2010年轿车企业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产品,形成若干驰名的汽车、摩托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

第三章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一、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的产品

  1.轿车。

在继续发展中高档轿车的基础上,重点加快发展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法规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提高其在汽车产量中的比重,形成1.3-3.0升的经济型、中高档轿车的产品系列。

  2.客车。

重点发展豪华型、绿色环保型低地板城市客车、旅游客车和公路客车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用电动汽车,鼓励发展低入口城市客车。

  3.专用车。

鼓励发展运油车、消防车、冷藏车、工程车、混凝土搅拌车、医疗专用车、道路清障车等系列产品以及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专用半挂车、城市环卫车、市政作业车、施工工程车、机场专用车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4.载货车。

积极发展有专用功能、特殊功能的轻型载货车,开发生产适合农村、山区使用条件的轻、微型客货车,并择机发展重型载货车。

  5.摩托车。

鼓励发展排量在200ml以上的中高档摩托车,积极发展适应山区和农村环境、载重量大、价位低、实用性强的摩托车产品,形成高中低档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