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9058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docx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doc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008-03-0213:

59:

39

土源性线虫病

一、流行特征及分布

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等。

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但其生活史和蛔虫、鞭虫、钩虫一样是直接型的,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相同或相近,故一般把蛲虫也归为土源性线虫。

(一)蛔虫病

目前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中,153个有蛔虫病流行,估计全球有12.8亿人感染蛔虫,约占世界人口的22%。

蛔虫病在发达国家也曾流行,但随着社会进步和防治活动的开展,已基本消失。

在我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地区蛔虫感染率已很低。

蛔虫病的流行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蛔虫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人是人蛔虫的惟一宿主,人体感染是因经口食入感染期蛔虫卵所致。

受精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环境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分压和阳光中的紫外线才能发育。

蛔虫感染从土壤到人的传播水平主要取决于人类的行为。

如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儿童随地大便,使大量蛔虫卵污染土壤、环境、蔬菜、瓜果;不良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等。

(二)鞭虫病

鞭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估计目前全世界鞭虫感染人数有8.7亿。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地区都有鞭虫感染者存在。

鞭虫感染者是鞭虫病的惟一传染源。

人因经口吞入感染期鞭虫卵而感染,鞭虫感染常与蛔虫感染并存,鞭虫病的流行因素和蛔虫病一样,与自然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三)钩虫病

钩虫广泛分布在北纬45°到南纬30°之间的地区。

估计世界上钩虫感染人数有7.16亿。

在我国除黑龙江、青海两省外,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都查到过钩虫感染者。

钩虫病患者及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后,在外界发育需要适合的环境,因此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对钩虫病流行有很大影响。

钩虫感染与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卫生习惯等行为密切有关。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均以人粪尿为肥料,而且多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这是污染土壤的主要形式。

男女老幼都是易感者。

钩虫感染人体的途径虽可能有多种,但在我国农村,主要是由于农民习惯于徒手赤足下地劳动,接触污染土壤的机会多而受到感染。

(四)蛲虫病

1990年全国调查中检查12岁以下儿童31万余人,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3.6%。

蛲虫感染率有非常显著的家庭聚集性。

蛲虫感染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蛲虫传播有4种方式:

1.自身感染。

雌蛲虫一般在夜间移行至肛门外产卵,因局部刺激而用手搔痒时虫卵即粘附在手指及甲垢中,当患者以污染的手指拿食物或患儿吮吸手指时,可造成自身反复感染。

2.接触感染。

被虫卵污染的手还可污染玩具、文化用品和日常用品,这不仅使自身反复感染,而且还使他人因接触而感染。

3.吸入感染。

散落在被褥、衣裤及床铺上的虫卵,可借用风力或扫地而随着尘土飞扬于空气之中,随着人的呼吸进入口腔。

4.逆行感染。

蛲虫卵在肛门周围孵化出幼虫,再钻入肛门,逆行入肠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

二、致病与危害

(一)蛔虫病

蛔虫的幼虫、成虫阶段均可致病,成虫的危害性更大。

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的整个移行过程中,可对肠、肝、肺、微血管及淋巴组织等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幼虫本身及代谢产物作为抗原,诱导变态反应。

重度感染时,幼虫可进入体循环,侵入多个器官,引起异位损害。

成虫是蛔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

①夺取营养;②影响吸收;③变态反应;④并发症及异位寄生,导致肠梗阻,以及胆道、胰管、阑尾等蛔虫症,严重时可以致命。

(二)鞭虫病

轻度感染一般无明显症状,如果感染者粪便的虫卵数超过5000/g或10000/g时,则往往有症状,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状。

严重感染者(粪便虫卵数超过20000/g)大多发生严重腹泻或者痢疾综合症。

极重度感染者,成虫附着于直肠粘膜,可引起慢性痢疾,伴有腹痛和严重的里急后重,偶尔可致直肠脱垂。

(三)钩虫病

钩蚴侵入人体皮肤可引起钩蚴性皮炎,病人可感到局部皮肤有烧灼、针刺或奇痒等感觉。

多见于手指、足趾间皮肤嫩、薄处,也可见于手、足背部等,俗称“粪毒”。

钩虫幼虫移行至肺泡后,病人可出现咽痒、咳嗽、伴有畏寒、发热、哮喘样发作等全身症状。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消化、吸收等功能障碍。

持续性、弥散性腹痛为常见症状,以上腹部和脐周为剧烈。

重度感染者还可出现黑色粪便和营养不良等。

少数钩虫病人有喜食常人不能吃的东西,称“异嗜症”。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病人慢性失血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贫血。

钩虫的成虫咬附在病人的小肠壁上边吸血、边分泌抗凝物质,使形成的伤口发生凝血障碍。

同时成虫还经常更换咬附部位,而留下的伤口仍不断渗血。

也有钩虫寄生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

严重钩虫病人因贫血、全身浮肿而丧失劳动能力。

(四)蛲虫病

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雌虫爬出产卵引起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和炎症,影响睡眠。

患儿常有烦躁不安、夜惊、失眠、夜间磨牙、遗尿、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蛔虫、鞭虫、钩虫的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2.72%、4.63%和6.12%,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71.29%、73.6%和60.72%。

12岁以下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2.28%,较1990年下降了56.47%。

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含感染一种以上者)为1.29亿,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人数分别为3930万人、8593万人、和2909万人。

1.采用驱虫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

根据不同流行程度,实行集体驱虫或选择性驱虫,并抓好重点人群(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菜农、果农等)的防治。

2.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人群的卫生行为。

3.加强粪便管理和安全供水,改进环境卫生,减少感染,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食源性寄生虫病

一、流行特征及分布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物源性寄生虫病。

(一)华支睾吸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本病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北部、俄罗斯东部的少部分地区。

我国大陆除内蒙古、青海、宁夏、西藏未见华支睾吸虫病例报告外,其余27个省(区、市)以及台湾省、香港、澳门都有该病流行或病例报告。

(二)并殖吸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并殖吸虫囊蚴的溪蟹、蝲蛄而感染。

目前已报告的并殖吸虫达50种之多,在我国大陆23个省(区、市)和台湾省有确诊的并殖吸虫病病例报告。

(三)旋毛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犬肉或其他动物肉而感染。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及黎巴嫩都有本病爆发流行的报告。

我国大陆15省(区、市)和香港均曾有局部爆发或病例报告。

(四)弓形虫病

人感染弓形虫病途径有多种,但以经口感染为主,摄入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食品(如羊肉、猪肉、牛肉、兔肉和鸡肉等)以及摄入被本虫卵囊污染的水或食物为感染的主要途径。

由于家畜的感染率高,故吃未煮熟的肉类食品的感染比被猫粪污染所致的感染更为常见。

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人体感染率较高的有古巴、法国、英国、新加坡、东非和巴西等国。

我国各省(区、市)均有人体弓形虫感染报告。

二、致病与危害

(一)华支睾吸虫病

俗称肝吸虫病,轻度感染症状不明显,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和胆管阻塞等,可招致死亡。

(二)并殖吸虫病

肺吸虫病除少数病例表现为急性外,多为慢性过程。

其临床表现因虫种不同分为两大类型,即卫氏肺吸虫病与斯氏并殖吸虫病。

卫氏肺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引起,肺脏为其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因此主要症状是咳嗽、咳血、胸痛等,如侵犯脑脊髓、肝脏和皮下等时,也可出现肺外症状。

斯氏并殖吸虫病是由斯氏并殖吸虫(国内一般称斯氏狸殖吸虫)引起,不能在人体内发育成熟,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侵犯肝脏、心包、眼、脑脊髓等时,也可引起相关症状。

(三)旋毛虫病

本病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发热、眼睑和面部水肿、皮疹等过敏反应。

重症者可伴有下肢甚至全身水肿,还可出现胸腹水。

继之出现全身性肌肉疼痛,这种疼痛常使患者坐立不安,其中以小腿腓肠肌触痛最明显。

有的还出现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

严重时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四)弓形虫病

多为隐性感染,严重者可有多种明显症状和体征。

在怀孕初期感染的,症状严重,常致流产、死胎或畸形。

先天性弓形虫病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

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如神经和智力方面的障碍,以及严重的视觉病变。

获得性弓形虫病,有症状者以头部、颈部的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

重者可并有心肌炎、肺炎、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如及早诊断和彻底治疗,预后良好。

但免疫缺陷者或艾滋病患者,常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预后不良。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2003年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华支睾吸虫标化感染率为0.58%,比第一次寄调的标化感染率0.33%上升了75%,估算我国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为1249万。

全国8个流行省(区、市)并殖吸虫血清学阳性率为1.71%,10个流行省(区、市)旋毛虫血清学阳性率平均为3.38%,15个流行省(区、市)弓形虫血清学阳性率为7.88%。

血清学阳性者中大多数为隐性感染者。

1.健康教育。

食源性寄生虫病大都是人兽共患病,其传播循环较难切断。

但人群感染均系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所致。

因此,健康教育是防治的重要措施,要使群众了解本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危害性,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鱼、蟹、蝲蛄、螺和肉类。

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

刀和砧板要生熟分开。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经皮肤侵入,应预防在加工螺蛳过程中受感染。

2.粪便管理。

应禁止将厕所建在鱼塘上或鱼塘边,粪便要无害化处理后再施用,不要用新鲜人粪或猪粪作为鱼的饲料。

提倡圈养猪,饲料要加热处理,不要用生鱼、泔水等喂猪、猫和犬等。

这对预防华支睾吸虫病尤为重要。

3.提倡家畜集中屠宰,加强肉品检验和管理。

4.治疗患者、病畜和开展灭鼠,减少传染源。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若干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依然严峻,加上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常造成误诊或漏诊。

这些寄生虫病的出现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来源的多样化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卫生观念普遍滞后有关。

由于现代都市人不再满足于鸡鸭鱼肉,转而追求鲜、肥、生猛,因此生鱼片、野味、醉蟹、炝虾、涮火锅等成为许多饭店餐馆的招牌菜。

无意之中,许多人染上了寄生虫病,有些曾经是“罕见”的。

这些“吃出来的病”被媒体称之为新的“富贵病”。

更为可怕的是,大多数医务人员和检验人员对这些病知之甚少,造成误诊、漏诊,使病人和家庭蒙受痛苦和损失。

包虫病

一、流行特征与分布

包虫病分别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类型,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包虫病(棘球蚴病)呈全球性分布。

重要流行国家有东亚的中国、蒙古;中亚的土耳其、土库曼斯坦;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南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高发的国家之一,其中以新疆、西藏、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等7省(区)最为严重。

泡型包虫病又被称为“虫癌”,是高度致死的疾病,分布范围多见于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的部分地区。

在我国以囊型包虫病为主,主要流行于西北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家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和终宿主(棘球绦虫病)。

作为终宿主的家犬在排出成熟节片及大量虫卵时,污染草地、水源、家居环境,或附着在其毛皮上,食草动物和人均因食入虫卵而被感染。

作为中间宿主,10种家畜可被感染,其中绵羊的平均感染率约为64%、牛55%、猪13%,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终宿主家犬的平均感染率为35%。

二、致病与危害

包虫病患者早期会有低热、食欲减退、腹泻、过敏性皮疹等现象出现,但是它的症状也会因包虫寄生的部位、囊肿大小以及有无并发症而不同。

主要有两类表现:

(1)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占位性病变,随着包虫囊的不断生长,被寄生的器官出现压迫性萎缩,影响功能或导致疼痛。

根据侵害的器官分类,最常见的有肝包虫病、肺包虫病,其它还有腹腔包虫病、脾包虫病、肾包虫病、骨包虫病、脑包虫病及心脏包虫病等。

目前对包虫病的治疗仍然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但符合手术指征的比例不高,花费多、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药物治疗的疗程长达6个月以上,实施甚为困难。

包虫病已成为农、牧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患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很大。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2003年完成的全国性调查中,对包虫病流行的12省、区开展人群血清抗体检测,平均阳性率为12.04%,同类地区对人群进行B超检查,平均患病率为1.08%,推算患病人数为38万。

1.家犬的登记管理和定期驱虫。

2.加强屠宰管理,禁止用生的动物器官喂犬。

3.进行健康教育,纠正不良卫生习惯,改进环境卫生。

四、面临的问题

1.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流行区地处偏远,人群居住分散,牧民多以游动放牧为主,文化程度低以及与少数民族的语言障碍等给防治工作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2.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及某些传统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增加了实施防治的难度。

3.缺乏包虫病早期诊断技术和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应加强科学研究。

4.近期资料显示包虫病呈现由牧业区向农业区和城区蔓延、由西部、北部向东部、南部扩散的趋势。

黑热病

一、流行特征与危害

黑热病因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网状内皮细胞所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疾病之一。

当前黑热病仍然在全球61个国家流行,波及亚、欧、非及拉丁美洲,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死亡约7万人。

近年来有蔓延之势并在局部地区暴发,例如1984-1994年间黑热病曾在苏丹西尼罗河省爆发流行,在28万居民中造成10万人死亡。

WHO已把黑热病列为再度回升的一种寄生虫病。

我国周边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尼泊尔均有流行,以印度最为严重。

在南美洲则以巴西为主要流行区。

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以多种白蛉为传播媒介,犬是主要动物传染源。

黑热病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血清球蛋白增加,若不予以合理治疗,则大都在发病后1-2年内合并感染其它疾病而死亡。

二、防治历史及现状

黑热病在我国的流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早经病原检查确定诊断的黑热病病例是在1904年,而对白蛉的研究则始于1923年。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的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青海、宁夏、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市、区均为流行区,尤以华东地区流行最为严重。

解放初期全国患者约53万,死亡率极高。

自1950年起我国大力开展了对黑热病的防治工作,在流行区普遍设置了防治黑热病的专业机构。

通过调查,摸清该病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传播媒介中华白蛉的生活习性,并大量生产特效治疗药葡萄糖酸锑钠。

通过对病人的普遍治疗和大规模群众性的灭蛉、灭犬运动,黑热病发病人数逐年下降,50年代末在华东、华北等主要流行区得到有效控制。

但在我国西北的甘肃、新疆以及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每年都有局部流行和散在病例发生。

在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4省、区,病犬是主要传染源,人的感染大都由犬而来。

在新疆和内蒙古存在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新疆古老绿洲地带为人源型疫区。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的加剧,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使部分地区黑热病的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并有可能向原流行区输出病例,造成黑热病在这些地区死灰复燃,再度流行,如不予高度重视,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2003年在新疆、甘肃、四川、山西、贵州、内蒙古6个省(区)进行了黑热病患病率调查,共调查了16295人,发现病人96例,患病率为0.59%。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1.病原管理:

及时发现并治疗病人,及时清除病犬和感染犬。

2.媒介控制:

在流行区对病人居所及其周围环境定期进行灭蛉药物喷洒。

3.避免人-蛉接触和犬-蛉接触:

使用蚊帐和纱们、纱窗;户外活动穿长袖衫或涂驱避剂,对犬实施药浴等措施,以防白蛉叮咬。

四、问题与工作重点

1.新疆喀什绿洲为目前重要的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区,应加强防治力度。

该地区存在多种媒介白蛉,应对蛉种及其生态习性作深入调查,以指导灭蛉工作。

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新疆和内蒙古等荒漠地带,黑热病主要由野生疫源动物传播到人。

以往虽也作过大量调查,但对野生疫源动物知之甚少。

3.在四川和甘肃等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家犬为主要传染源,应继续研究防止犬—蛉接触的可行措施以预防家犬感染。

4.加强对华东、华北原流行区黑热病的监测,以防输入病例造成该地黑热病重新流行。

5.黑热病流行区内存在大量隐性感染者,其在疾病传播流行中的作用急待解决。

6.常规药物五价锑剂在治疗甘肃省黑热病中出现约20%不反应或复发,应有新的给药方案或替代药物。

7.关注艾滋病在黑热病流行区的情况。

我国现存黑热病流行区人群隐性感染多见,已有资料证明,一旦合并感染HIV,隐性感染者发展成现症病人的几率大大增加,严重危害HIV感染者的生命。

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

一、流行特征及分布

带绦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

猪、牛和一些野生动物为其中间宿主,幼虫寄生时称为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的幼虫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猪带绦虫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

当人食入含有活囊尾蚴的猪肉、牛肉或其他动物肉或内脏以后,感染带绦虫而成为传染源。

带绦虫病人粪便排出的虫卵、含有大量虫卵的节片或从肛门逸出的节片污染环境,虫卵被猪、牛等家畜、野生动物吞食导致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病患者还可使他人或自身感染而患猪(带绦虫)囊尾蚴病。

带绦虫病人、患囊尾蚴病的家畜与动物及其生活的环境构成本病传播的循环链。

由于居民的卫生与饮食习惯、家畜饲养方式以及环境卫生状况的影响,本病具有分布广泛并呈地方性流行的特点。

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中尤以中非、南非、拉丁美洲、东亚、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为甚。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包括台湾省在内的29个省(区、市),其中猪带绦虫感染率在云南、东北、华北、华东为1%—15.2%;牛带绦虫感染率在四川雅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藏昌都、新疆喀什岳普湖县、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区、贵州从江县等地为16.8—70.7%;亚洲带绦虫病在台湾省的10县19个山地乡94个村庄为0.4%—36.8%。

含囊尾蚴的肉制品流入非流行区时可导致居民感染带绦虫病、继而发生家畜囊尾蚴病,形成新的流行区。

二、致病与危害

带绦虫成虫为乳白色扁平带状,牛带绦虫可长达25米。

带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寄生虫数一般1-2条,最多有31条的报道。

带绦虫病患者可有腹痛、腹泻、食欲异常、消化不良、乏力、头晕、体重减轻,但多数患者常以排出节片为主诉,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病常自肛门逸出节片。

并发症有肠穿孔及继发性腹膜炎、阑尾炎、肠梗阻等。

猪带绦虫囊尾蚴病(囊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报道中最小的病例年仅1岁零4个月,因囊尾蚴寄生部位、数量以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及程度各异。

通常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可在皮下、肌肉扪及或在口腔黏膜、舌面、舌下见到囊尾蚴结节,四肢呈假性肌肥大。

囊尾蚴病人中有60%-90%为脑囊尾蚴病,按其病变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软脑膜型、脊髓型,表现复杂,后果十分严重。

通常有癫痫、头痛、记忆力减退、失语、偏瘫、精神症状,严重时有颅内压增高所致呕吐、视力模糊、视神经乳头水肿、昏迷甚至于猝死。

眼囊尾蚴病可引起视网膜剥离、视力减退,死亡的虫体强烈的刺激可导致色素膜炎、视网膜炎、脉络膜的炎、化脓性眼球炎、玻璃体浑浊、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乃至失明。

猪带绦虫囊尾蚴病可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经济损失,据山东省报道本病患者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家庭年收入的82%,最高可达年收入的6倍,是流行区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

该省由于猪带绦虫囊尾蚴病的病人和病猪造成年经济损失达3.5亿元以上。

脑囊尾蚴病也给病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防治策略和措施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带绦虫的平均感染率为0.28%,较1990年完成的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发现的0.18%上升了52.47%,推算全国带绦虫感染人数为55万。

1.控制传染源。

开展人群带绦虫感染及人群、猪只的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治疗病人、处理病猪。

2.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

禁止随地大便,改进家畜饲养方式,预防家畜感染。

3.加强屠宰场的管理和肉品检验,严禁销售含囊尾蚴的肉(俗称“米猪肉”)。

4.加强健康教育。

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