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8895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docx

《王戎不取道旁李》优质课教学设计说课讲解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在文章中,王戎仅仅七岁,就能够根据环境来进行分析,可见王戎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

从王戎的善于分析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理论。

教学建议: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对译,更不需要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关古汉语知识,只要会朗读和背通,重点词句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竟”3个生字,会写“戎、尝、诸、竞、唯”5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尝”“竞走”“唯”“信然”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意。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尝”“竞走”“唯”信然”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通。

难点:

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意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齐读,说说其意思

(2)这两句话和现代人说的话有何区别?

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

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文,还记得吗?

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世说新语》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4.读后释题

(1)课题中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

后来,他长大后还成了西晋的名士呢!

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就是当时有七个文人常在竹林之下,饮宴游乐,创作文章,个个都是大学问家。

而王戎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2)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

“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

(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3)《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讲的就是王戎小时候的故事。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古文的步骤:

(1)读准字音,画出节奏,读通全文。

(2)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古文的内容。

(3)品读,体会和人物的情感,文章的内涵。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试着读通全文

(2)边读边思考,文章大概写什么内容。

3.检查交流

(1)认读生字。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

戎、诸、竞

重点提示:

“诸”字读音是“zhū”,不要读成“zū”。

“竞”字读音是“jìng”,不要读成“jìn”

(2)指名把古文读正确。

4.指导读通全文

(1)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来,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看看在哪些地方需要适当停顿。

(教师配乐朗读古文,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注意停顿。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日: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学生自读古文。

(3)那我们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

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确、通顺吗?

(4)男生、女生比赛读。

(5)全班齐读。

5、读了几遍,谁能大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

“戎、尝、诸、竞、唯”。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小组反馈。

(1)熟字加偏旁识记生字:

尝、诸、竞

(2)比较识字法:

我一一戎唯一一谁

3.指名学生认读,给生字组词

如:

戎马、品尝、诸多、竞赛、唯一

4.请小老师领读、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生字词。

5.教师边范写边指导,学生书空。

重点指导

“戎”字是右上包围结构,里面是“横、撇”,不要多写一竖,写成“戒”字了

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作品,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我们练习了朗读古文,学习了课文的生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去看看王戎为什么不摘路旁的李子呢?

五、课时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古文兴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通

3.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意。

一、复习导入,引发探究

1.听写生字:

戎、尝、诸、竞、唯

2.读课题,质疑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去看看王戎为什么不摘路旁的李子呢?

二、借助注释,解析文义

1、出示自学要求:

认真读古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不懂的地方小组交流。

2、交流

(1)出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①谁来读一读?

(生读,注意节奏)

②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小儿、诸、、尝)

③这个词语提得真好,谁愿意来帮助他解决?

(小儿:

小伙伴)(诸:

多)(尝:

曾经)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一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得是哪一种?

为什么?

(1)品尝

(2)曾经(3)尝试

④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⑤是呀,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

过渡:

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①谁来读一读?

(生读,注意节奏)

②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道、多子、折枝)

③谁愿意来帮助他解决?

④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看见路边的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

(3)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①谁来读一读?

(生读,注意节奏)

②“竞走”?

“唯”?

③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④你能读出诸小儿的争先恐后,王戎的镇定吗?

小结:

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子,诸小儿口水直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树,像猴子一样一下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4)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①谁来读一读?

(生读,注意节奏)

②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人、之、此)

③“人问之”就是——有人问王戎。

a诸小儿会会怎么问呢?

b(你怎么不摘李?

)(你傻啦,为什么不去?

)(你怎么站在这儿不动?

④王戎怎么回答的呢?

谁来说说。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5)取之,信然。

①“之”?

“信然”?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默读细思,复述课文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1.课件出示要求:

先小组内讲一讲,再选出最佳选手在全班讲

2.小组内讲一讲。

3.每个组最佳选手在全班讲一讲。

如: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快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

“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4.师生评选出故事小能手

四、品读探究,感悟文本

1.再读课文,讨论:

(1)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合作交流

3.交流反馈。

(1)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①王戎怎么知道路边的李子是苦的的?

他去尝了吗?

②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

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而这棵李树上结满了李子却没有人去摘,那么这颗李子树结的一定是苦李子)

③想想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

会做什么动作?

做动作演.

④李子究竟苦不苦?

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

(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摘了了尝,哇,果然很苦!

⑤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

⑥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板书: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关于根据的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并且不盲目从众的孩子。

(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师小结,你的发言,老师看出你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老师希望每节课都听到这样的发言。

六、一般的比喻句

(2)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青青的假山(小虾、草地)绿绿的草地(小草、叶子)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关于根据的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好习惯。

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

开心开开心心上下上上下下五、领悟学法,总结全文

非和飞气和汽以和已请和情玩和完很和得跳和桃1、领悟写作方法:

(17)(《春晓》)(《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夏天的古诗有(《所见》)、(《小池》)。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帮老师收作业。

我为大家扫地。

越来越快越来越黑

(1)写作手法:

对比手法。

 作用: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例:

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迁移习作:

以后也学一学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一块草地一间学校一张荷叶一个肚子一个菜园

兴冲冲红润润懒洋洋慢吞吞静悄悄

有—无对—错热—冷暖—冷弯—直(以后)——(以前)(冷淡)——(热情)黑暗——(光明、明亮)2、谈收获

例:

西瓜长得那么大,那么圆。

苹果那么香那么甜。

3、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

(如果做到这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

(有)——(无)(高)——矮、低(前)——(后)(出)——(进、入)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九、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又细又长又白又胖又唱又跳又紫又亮情(亲情)(友情)(爱情)(热情)(情意)这篇文章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

例:

我已经长大了。

小树已经发芽了。

4、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短—长前—后明—暗男—女升—降孑子字旁(孩)扌提手旁(打把拉)七、板书设计: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走之底:

这、边、远、进、过、道、选、连、送一架飞机一位老师一群老师一座房一间房子25王戎不取道旁李

九、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世说新语·雅量》

亮晶晶的眼睛绿油油的荷叶多彩的季节金黄的稻子

重—轻圆—扁东—西生—死胖—瘦头—尾宽—窄美—丑进—出臭—香

我把门打开了。

门被我打开了。

通过把句子写完整的训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完整的一句话,以达到让他们写一句完整话的目的。

全册共有以下9种练习句式。

多子折枝诸儿竞走仔细观察

王戎不动善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